一种用于切削液处理的自动混凝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月前  18


本发明涉及水净化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切削液处理的自动混凝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1、用于机械加工的切削乳化液含水、矿物油、脂肪酸、乳化剂、防锈剂、防腐剂、消泡剂、极压剂、润滑剂、表面活性剂及胺基醇等多种化学成分,使用后的废乳液含有重金属、灰粉、细菌及腐变物、清洗液等,若未经处理的切削液废水排入自然水体,会在水面形成油膜,导致水体缺氧,威胁水中生物的生长。此外,切削液废水中的油脂具有较强的渗透能力,还会透过土壤进入地下水层,进而污染地下水源;废水中的添加剂和金属屑进入水循环后,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患癌风险,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切削液废水属于危废液,不能直接排放,需要经过危废处理。

2、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的一些学者开始研制切削液处理工艺,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进一步回收利用,其处理方法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法3大类;其中化学法主要包括破乳、混凝、电解、二次混凝及ro膜反渗透等步骤;混凝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过程,凝聚主要是添加pac药剂(助凝剂)将破乳后的切削液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絮凝主要是添加pam药剂(絮凝剂)脱稳的切削液中的微小悬浮物聚结成大的絮凝体的过程,从而更容易通过沉淀或过滤的方法将絮凝体从水中除去。

3、现有技术中混凝的步骤通常在叠螺机的絮凝箱中进行,当絮凝箱中完成絮凝反应后,需要再注入原液或助凝剂和絮凝剂使其溢流至脱水筒和压料筒进行固液分离;这种溢流的方式导致固液分离的溶液中含有未进行混凝的切削液,或者少量的助凝/絮凝药剂,不仅影响后续的电解步骤效果,也会影响絮凝箱中切削液原液与助凝/絮凝药剂的配比,从而影响后续的絮凝步骤;此外,因为切削液废水具有成分复杂的特点,且不同的机械加工厂家使用的切削液类型也各不相同,因此导致使用同样的助凝/絮凝药剂生成的絮凝体也不同,有的絮凝体经过脱水筒和压料筒后能够顺利排出固体,有的则变成微小悬浮物溶入清液,进入下一个工序;这些隐患都将会影响后续步骤的处理效果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破乳、混凝、过滤及排渣步骤的集成化处理,提高混凝步骤的稳定性及处理精度的用于切削液处理的自动混凝过滤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切削液处理的自动混凝过滤装置,包括依此设置的混凝箱和过滤箱,所述混凝箱与所述过滤箱之间通过输出管道连接;

4、所述混凝箱内设置有混凝搅拌器和多个注药管道;

5、所述过滤箱底部设置有固液隔板,将所述过滤箱分为清液区和废渣区,所述清液区向外设置有清液口,所述废渣区向外设置有排渣口;所述固液隔板上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设置在所述过滤箱上的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上通过铰座连接有至少两个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为滤网,所述滤网共同组成圆形过滤面,所述滤网均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

6、所述输出管道一端贯通设置在所述混凝箱底部,另一端伸入所述过滤箱内,并连接有向下设置的弯头,所述弯头正对清液区设置,所述输出管道上设置有排水阀。

7、在使用时,依次通过注药管道向所述混凝箱内注入切削液原液、助凝及絮凝药剂进行破乳反应和混凝反应,反应后的溶液经过输出管道进入过滤箱中,经过位于清液区上方的一个滤网的过滤后,清液经清液口排出,当该滤网的滤渣累计到一定量后,通过启动驱动机构带动转轴旋转,将该滤网旋转至废渣区上方,另一个滤网旋转至清液区上方,继续过滤;位于废渣去上方的滤网,在转动机构的带动下,向下倾斜,将其内的废渣将从排渣口排出;本方案,能够进行集成化处理,简化切屑液处理的过程设备,有效的实现了固液分离彻底的效果。

8、作为优化,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下拉组件和复位组件,所述下拉组件包括沿径向设置在所述滤网底部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滤网滑块,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衔铁和电磁铁连接,所述衔铁上转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滤网滑块转动连接;

9、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内的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滤网固定连接。

10、这样,电磁铁的通断电可以实现衔铁在弹簧槽内的移动,进而带动连杆拉动滤网滑块在滑槽内的移动,实现滤网沿铰座的转动,形成滤网的倾斜动作,倾倒结束后,当电磁铁断电后,压缩弹簧释放,配合拉伸弹簧的复位拉力,将滤网实现复位。

11、作为优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的齿圈,所述齿圈与所述转轴通过键连接,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过滤箱上,所述齿圈内啮合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设置在所述过滤箱上的转向电机传动连接。

12、这样,转向电机转动,带动驱动齿轮旋转,进而啮合驱动齿圈旋转,并实现转轴的转动,这样可以实现转向电机的输出经过减速,传递至转轴上,可以实现精准控制转动角度,保障废渣可以精准的倾倒至废渣区。

13、作为优化,所述混凝箱的顶部还设置有活动盖板,所述活动盖板铰接在所述混凝箱上。

14、这样,可以便于调试及检修时查看箱体内部状况。

15、作为优化,所述混凝箱底部的侧面上设置有排空管道,所述排空管道上设置有排空阀。

16、这样,在进行装置调试或清洗时,可通过排空管道排出混凝箱内的废液。

17、作为优化,所述混凝搅拌器与混凝电机传动连接。

18、作为优化,所述混凝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19、这样,可根据液位传感器反馈的液位信息控制切削液废水和各类药剂的注入量,同时在输出时确保反应溶液排空,避免残余溶液影响下一轮混凝的配比及效果。

20、作为优化,所述滤网滑块的侧面为t型结构。

21、这样,便于其嵌入滤网的滑槽中。

22、综上所述,本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23、1、本发明提出的方案,实现了切削液处理工艺中破乳、混凝及过滤步骤的集成化处理,简化切削液处理的过程设备,也提高了混凝步骤的稳定性、反应配比精度及处理效率,为切削液废水处理技术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24、2、本发明提出的方案,可同时完成过滤和排渣两个工序作业,其设计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不仅可用于切削液处理工艺中,也可广泛运用到其他废水处理邻域;

25、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的自动混凝过滤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叠螺机絮凝反应不充分及固液分离不彻底的缺陷,为水净化处理技术领域提供新的混凝过滤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切削液处理的自动混凝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此设置的混凝箱和过滤箱,所述混凝箱与所述过滤箱之间通过输出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切削液处理的自动混凝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下拉组件和复位组件,所述下拉组件包括沿径向设置在所述滤网底部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滤网滑块,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衔铁和电磁铁连接,所述衔铁上转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滤网滑块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切削液处理的自动混凝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的齿圈,所述齿圈与所述转轴通过键连接,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过滤箱上,所述齿圈内啮合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设置在所述过滤箱上的转型电机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切削液处理的自动混凝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箱的顶部还设置有活动盖板,所述活动盖板铰接在所述混凝箱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切削液处理的自动混凝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箱底部的侧面上设置有排空管道,所述排空管道上设置有排空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切削液处理的自动混凝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搅拌器与混凝电机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切削液处理的自动混凝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切削液处理的自动混凝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滑块的侧面为t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切削液处理的自动混凝过滤装置,包括依此设置的混凝箱和过滤箱,所述混凝箱与所述过滤箱之间通过输出管道连接;所述混凝箱内设置有混凝搅拌器和多个注药管道;所述过滤箱底部设置有固液隔板,将所述过滤箱分为清液区和废渣区,所述清液区向外设置有清液口,所述废渣区向外设置有排渣口;所述固液隔板上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设置在所述过滤箱上的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上通过铰座连接有至少两个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为滤网,所述滤网共同组成圆形过滤面,所述滤网均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本发明具有可以实现破乳、混凝、过滤及排渣步骤的集成化处理,提高混凝步骤的稳定性及处理精度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熊康惠,尹紫秋,杨光辉,刘伟,吴宝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华渝重工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