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1月前  12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属于连接器。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的电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屏蔽片以及围绕所述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收容空间以及位于所述收容空间中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暴露于所述舌板的上下表面的接触部。所述屏蔽片设有位于两层导电端子之间的中隔片。

2、然而,相关技术中所述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结构强度的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3、屏蔽组件,所述屏蔽组件包括端板以及与所述端板相连的隔板,所述端板包括框体部,所述隔板包括垂直于所述框体部的中隔片;

4、第一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包括若干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中隔片的一侧的第一接触部;

5、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包括若干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中隔片的另一侧的第二接触部;所述中隔片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

6、成型块,所述成型块至少部分成型于所述屏蔽组件、所述第一端子模组以及所述第二端子模组上,所述成型块包括舌板、环绕所述舌板的收容空间以及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外部的端壁,其中所述舌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暴露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暴露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收容空间配置为沿第二方向收容对接连接器,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7、所述框体部嵌入在所述成型块中,且所述端壁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框体部的外侧。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框体部包括第一开口,所述隔板包括安装片,所述中隔片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安装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抵接于所述框体部的外侧。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片与所述框体部焊接固定。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隔板还包括与所述安装片相连的安装脚,所述安装脚沿所述第二方向凸出所述端壁。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端板还包括与所述框体部相连的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垂直于所述框体部,所述第一固定片固定于所述成型块中。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端板还包括与所述框体部相连的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垂直于所述框体部,所述第二固定片固定于所述成型块中,所述第一固定片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片沿第三方向分别位于所述框体部的两侧,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片设有靠近其自由端的第一扩大部,所述第一扩大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固定片的其它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一扩大部埋设在所述成型块中;和/或

14、所述第二固定片设有靠近其自由端的第二扩大部,所述第二扩大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固定片的其它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二扩大部埋设在所述成型块中。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屏蔽组件还包括第一屏蔽片,所述第一屏蔽片包括第一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抵接部相连的第一延伸部,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垂直于所述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抵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抵接于所述框体部的外侧。

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屏蔽组件还包括第二屏蔽片,所述第二屏蔽片包括第二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二抵接部相连的第二延伸部,其中,所述第二延伸部垂直于所述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延伸部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抵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抵接于所述框体部的外侧。

1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抵接部以及所述第二抵接部均与所述框体部焊接固定。

1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成型块包括与所述舌板相连且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舌板的后端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暴露于所述收容空间中,其中所述凸出部包括第三表面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表面相背对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一延伸部暴露于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二延伸部暴露于所述第四表面。

1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相互不接触,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相互不接触;

20、所述第三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高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四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低于所述第二表面。

2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隔板包括沿第三方向位于所述中隔片的一侧的第一接地片以及沿所述第三方向位于所述中隔片的另一侧的第二接地片,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22、所述第一接地片包括第一接地接触部,所述第二接地片包括第二接地接触部;

23、所述舌板包括第一侧面以及沿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侧面相背对的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接地接触部暴露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接地接触部暴露于所述第二侧面。

2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地片包括自所述第一接地接触部沿所述第三方向朝所述第二接地接触部折弯的第一折弯部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自所述第一折弯部折弯的第一末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一末端部整体呈l型,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一末端部均嵌入固定在所述成型块中;

25、所述第二接地片包括自所述第二接地接触部沿所述第三方向朝所述第一接地接触部折弯的第二折弯部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自所述第二折弯部折弯的第二末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末端部整体呈l型,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末端部均嵌入固定在所述成型块中。

2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端壁设有安装面,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凸出所述安装面的第一安装尾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凸出所述安装面的第二安装尾部。

2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端壁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安装面的第二开口,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填充在所述第二开口中的胶水,所述胶水在凝固后能够防止水自所述安装面渗入所述电连接器中。

2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成型块包括环绕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的外部的绝缘壳体;

29、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至少部分包裹所述绝缘壳体的外金属壳体。

3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侧的第一壁部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另一侧的第二壁部,所述第一壁部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壁部设有第二安装槽;

31、所述外金属壳体包括第一外金属壳体以及第二外金属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外金属壳体设有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槽中的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二外金属壳体设有插入所述第二安装槽中的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外金属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外金属壳体焊接固定在一起。

32、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所述电连接器为前述的电连接器,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33、提供屏蔽组件;

34、执行第一次成型,将第一成型块成型在所述屏蔽组件上并与所述屏蔽组件结合为第一子组件;

35、提供第一端子模组以及第二端子模组,将所述第一端子模组以及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子组件;

36、执行第二次成型,将第二成型块成型在所述第一子组件、所述第一端子模组以及所述第二端子模组上以形成第二子组件;以及

37、执行第三次成型,将第三成型块成型在所述第二子组件上以形成第三子组件;所述第一成型块、所述第二成型块以及所述第三成型块结合为一个整体式的成型块。

3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

39、提供外金属壳体,并将所述外金属壳体安装于所述第三子组件上。

4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

41、在端壁上点胶,以得到具有防水功能的所述电连接器。

4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设有屏蔽组件,所述屏蔽组件包括端板以及与所述端板相连的隔板,所述端板包括框体部,所述隔板包括垂直于所述框体部的中隔片。所述框体部嵌入在所述成型块中,且所述端壁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框体部的外侧。如此设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在使所述电连接器具备屏蔽功能的同时,也改善了其结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部包括第一开口,所述隔板包括安装片,所述中隔片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安装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抵接于所述框体部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片与所述框体部焊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还包括与所述安装片相连的安装脚,所述安装脚沿所述第二方向凸出所述端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还包括与所述框体部相连的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垂直于所述框体部,所述第一固定片固定于所述成型块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还包括与所述框体部相连的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垂直于所述框体部,所述第二固定片固定于所述成型块中,所述第一固定片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片沿第三方向分别位于所述框体部的两侧,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片设有靠近其自由端的第一扩大部,所述第一扩大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固定片的其它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一扩大部埋设在所述成型块中;和/或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组件还包括第一屏蔽片,所述第一屏蔽片包括第一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抵接部相连的第一延伸部,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垂直于所述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抵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抵接于所述框体部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组件还包括第二屏蔽片,所述第二屏蔽片包括第二抵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二抵接部相连的第二延伸部,其中,所述第二延伸部垂直于所述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延伸部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抵接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抵接于所述框体部的外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以及所述第二抵接部均与所述框体部焊接固定。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块包括与所述舌板相连且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舌板的后端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暴露于所述收容空间中,其中所述凸出部包括第三表面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表面相背对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一延伸部暴露于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第二延伸部暴露于所述第四表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相互不接触,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相互不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沿第三方向位于所述中隔片的一侧的第一接地片以及沿所述第三方向位于所述中隔片的另一侧的第二接地片,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片包括自所述第一接地接触部沿所述第三方向朝所述第二接地接触部折弯的第一折弯部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自所述第一折弯部折弯的第一末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一末端部整体呈l型,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一末端部均嵌入固定在所述成型块中;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设有安装面,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凸出所述安装面的第一安装尾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凸出所述安装面的第二安装尾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安装面的第二开口,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填充在所述第二开口中的胶水,所述胶水在凝固后能够防止水自所述安装面渗入所述电连接器中。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块包括环绕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的外部的绝缘壳体;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侧的第一壁部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另一侧的第二壁部,所述第一壁部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壁部设有第二安装槽;

19.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为如权利要求1至18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


技术总结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屏蔽组件、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以及成型块。所述屏蔽组件包括端板以及隔板。所述端板包括框体部。所述隔板包括垂直于所述框体部的中隔片。所述成型块至少部分成型于所述屏蔽组件、所述第一端子模组以及所述第二端子模组上。所述框体部嵌入在所述成型块中,且所述端壁位于所述框体部的外侧。如此设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在具备屏蔽功能的同时,也改善了其结构强度。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所述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立讯精密组件(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