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端子注塑加工,具体为一种端子注塑加工用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1、端子是将外部导体与蓄电池之间进行连接的部件,同时端子不仅可以对电路进行很好的连接,还能对电气设备提供很好的电力保护,目前在对端子进行注塑加工时需要使用到上料机构,通过上料设备可对半成品端子进行上料以及可将成品端子进行搬运下料,从而代替传统的人工手动上料,可提高端子注塑加工的效率;
2、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910475242.9”所公开的专利名称为“一种端子埋入和取出装置”,其公开了端子放置在端子载具一侧的端子托盘上,安装完成后,第一激光探测头感应到端子,转盘转动,具有端子的端子托盘位于机械手一侧,机械手夹取端子,没有端子的端子托盘转动至最初位置,重新进行上料,机械手夹取端子后置于模具中,再在注塑机构中进行注塑成型,注塑完成后,机械手夹取端子至第二激光探测头处,第二激光探测头对产品进行检测,所述机械手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通过一万向球连接有一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连接有夹爪,通过万向球,转动杆能全角度的旋转,适应夹取需求;
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921301533.8”所公开的专利名称为“一种l型异型端子全自动上料设备”,其公开了所述第一定位孔可与夹具主体上的第一定位柱以及注塑模具上的第二定位柱配合,在使用上料设备时,料盘上料机构的上料盘转动使缠绕在上料盘上的端子料带进料并传输至折弯裁切机构,折弯裁切机构将端子料带进行90°折弯成l型后再将其根据端子的设定长度进行裁切形成l型端子,搬运机构将裁切后的端子运输至载具模块的上方,并将端子插入至载具模块的端子限位块的端子槽内,六轴机械手将夹具主体夹取插有端子的载具模块,此时第一定位柱从定位轴套的一端插入第一定位孔内,并将载具模块转移至注塑模具处,使第二定位柱从定位轴套的另一端插入第一定位孔内,实现载具主体上和注塑模具的定位,再将端子槽内的端子推入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成型以获得端子注塑产品,由于端子在端子槽内滑动,端子槽可以起到引导端子插入注塑模具的作用,端子由于有端子槽的限制无法产生变形,从而提高了端子注塑产品的合格率;
4、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上料机构在使用时,是通过搬运机构将裁切后的端子运输至载具模块的上方,以便于后期将端子插入至载具模块的端子限位块的端子槽内,但是由于搬运机构的结构较为简单,在搬运的过程中若发生碰撞等情况,会使得半成品端子掉落,从而影响后期的上料作业;
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端子注塑加工用上料机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注塑加工用上料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上料机构在使用时,是通过搬运机构将裁切后的端子运输至载具模块的上方,以便于后期将端子插入至载具模块的端子限位块的端子槽内,但是由于搬运机构的结构较为简单,在搬运的过程中若发生碰撞等情况,会使得半成品端子掉落,从而影响后期的上料作业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端子注塑加工用上料机构,包括与外界机械手相连接的快速切换接头,快速切换接头的下方与第一支撑板的上方中部位置相连接;
3、第一支撑板的前后两侧下方均安装有定位导柱;
4、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对称安装有四组端子取料及压合机构,端子取料及压合机构包括压合板和取料板;
5、取料板的前后两侧上方均通过竖板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接;
6、取料板的上方设置有压合板;
7、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内部贯穿安装有端子压合气缸,端子压合气缸的下端与压合板的上表面相连接;
8、取料板的底面侧边内部开槽安装有为磁铁块材质的端子吸附机构;
9、第一支撑板的右侧面安装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下方安装有两组成品取料机构和水口料头取料机构,每组由两个成品取料机构和一个水口料头取料机构组成,水口料头取料机构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成品取料机构;
10、取料板的底面内部开槽安装有辅助块;
11、四组端子取料及压合机构的外侧套设有用于对辅助块旋转角度调节的调控组件。
12、优选的,所述取料板的底面开设有用于对半成品端子进行放置的放料槽,取料板后侧的最低点高于取料板前侧的最低点。
13、优选的,所述压合板的底面安装有一个压合块和八个压合柱,压合块设置在中部位置的压合柱的前侧面,压合块和压合柱的下端均贯穿取料板的内部;
14、压合块和压合柱通过压合板构成升降结构。
15、优选的,所述辅助块的一侧面通过复位弹簧与取料板内相连接,辅助块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转动杆,辅助块的底端贯穿取料板的内部。
16、优选的,所述压合块、压合柱和辅助块的下方对应设置有放料槽,压合块和压合柱下降后插入到放料槽内。
17、优选的,所述辅助块的下端设置在放料槽内,辅助块通过转动杆构成旋转结构。
18、优选的,所述调控组件包括调控框,第一支撑板下方的四组取料板的外侧套设有呈“回”字形结构的调控框,调控框的下方安装有连接绳;
19、调控框的上方安装有呈“7”字形结构的连接块;
20、第一支撑板左右两侧下方的竖板的外侧面开槽安装有电动推杆,竖板的外侧面开设的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块的上端,电动推杆的下端与连接块的上表面相连接。
21、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取料板的外侧面,转动杆的外端缠绕连接有连接绳,转动杆通过调控框构成旋转结构。
22、优选的,所述压合板内的中间位置的压合柱一侧面与控制绳相连接,控制绳的另一端与端子吸附机构的一侧面相连接,端子吸附机构靠近取料板的一侧面安装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的一端与取料板的内部相连接。
23、优选的,所述端子吸附机构呈“t”形状结构设置,端子吸附机构通过控制绳与取料板构成滑动结构。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端子注塑加工用上料机构,通过辅助块与端子吸附机构二者的配合使用,可保证取料板稳定的对半成品端子进行夹持上料,避免半成品端子在搬运上料的过程中而掉落,从而便于稳定的进行上料工作,因此可提高产能以及工作效率,其具体内容如下:
25、辅助块以转动杆为圆心进行转动,通过复位弹簧的蓄力可使得辅助块的下方一侧面稳定的对放料槽内的半成品端子进行挤压夹持,从而使得辅助块与端子吸附机构二者的配合使用,可保证取料板稳定的对半成品端子进行夹持上料,避免半成品端子在搬运上料的过程中而掉落,从而便于稳定的进行上料工作,因此可提高产能以及工作效率;
26、进一步的,通过电动推杆控制调控框上升,使得呈“回”字形结构的调控框可自动对多组连接绳进行拉动,由此使得多组连接绳带动多组转动杆进行旋转,使得转动杆带动辅助块进行旋转,以便于半成品端子很好的进入到放料槽内,避免半成品端子在进入到放料槽的过程中,辅助块对半成品端子侧面产生刮擦,从而可对半成品端子进行保护;
27、通过压合块与多个压合柱的同步下降,便于压合块与多个压合柱配合同时对半成品端子的各个位置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得半成品端子很好的被嵌入到注塑模具中预先设定的位置,使得半成品端子被牢固的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以便于后期很好的进行注塑加工;
28、压合柱在向下移动时,可通过控制绳对端子吸附机构进行拉动,使得端子吸附机构的外侧远离半成品端子,由此可消减端子吸附机构对半成品端子的吸附力,以便于压合柱很好的对半成品端子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合力,避免受到较大的阻力,便于端子取料及压合机构很好的进行取料和压合作业。
1.一种端子注塑加工用上料机构,包括与外界机械手相连接的快速切换接头(1),快速切换接头(1)的下方与第一支撑板(7)的上方中部位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注塑加工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板(10)的底面开设有用于对半成品端子进行放置的放料槽(101),取料板(10)后侧的最低点高于取料板(10)前侧的最低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子注塑加工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板(9)的底面安装有一个压合块(91)和八个压合柱(92),压合块(91)设置在中部位置的压合柱(92)的前侧面,压合块(91)和压合柱(92)的下端均贯穿取料板(10)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子注塑加工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块(14)的一侧面通过复位弹簧(141)与取料板(10)内相连接,辅助块(14)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转动杆(13),辅助块(14)的底端贯穿取料板(10)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端子注塑加工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块(91)、压合柱(92)和辅助块(14)的下方对应设置有放料槽(101),压合块(91)和压合柱(92)下降后插入到放料槽(1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子注塑加工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块(14)的下端设置在放料槽(101)内,辅助块(14)通过转动杆(13)构成旋转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子注塑加工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组件包括调控框(11),第一支撑板(7)下方的四组取料板(10)的外侧套设有呈“回”字形结构的调控框(11),调控框(11)的下方安装有连接绳(1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端子注塑加工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3)的一端贯穿取料板(10)的外侧面,转动杆(13)的外端缠绕连接有连接绳(111),转动杆(13)通过调控框(11)构成旋转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注塑加工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板(9)内的中间位置的压合柱(92)一侧面与控制绳(152)相连接,控制绳(152)的另一端与端子吸附机构(15)的一侧面相连接,端子吸附机构(15)靠近取料板(10)的一侧面安装有连接弹簧(151),连接弹簧(151)的一端与取料板(10)的内部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端子注塑加工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吸附机构(15)呈“t”形状结构设置,端子吸附机构(15)通过控制绳(152)与取料板(10)构成滑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