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动力环境数据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161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变电站动力环境数据采集器。


背景技术:

2.环境数据采集器的任务是对环境各种参数进行采集,送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计算和处理,得到所需要的数据,同时将数据按要求进行显示或打印。该系统分为两部分:客户端(终端),服务器。客户端实现环境数据的采集并无线传输,服务器则对客户端上传的数据进行保存并实现对多客户的并发服务。
3.现有的变电站动力环境数据采集器主要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环境数据采集器安装到变电站之后,由于工人定期需要对环境数据采集器进行维护,因此容易导致采集器与线缆接头处出现松动的现象,从而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及一种变电站动力环境数据采集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环境数据采集器安装到变电站之后,由于工人定期需要对环境数据采集器进行维护,因此容易导致采集器与线缆接头处出现松动的现象,从而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的问题。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变电站动力环境数据采集器,包括机体和显示屏,所述机体底端安装有套壳,所述套壳表面中部安装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内侧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圆柱轴,所述套壳内腔底部安装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侧粘接有第一胶垫,所述第一凹槽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第一卡块上方活动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侧粘接有第二胶垫,所述第二卡块上表面安装有轴承,且轴承内圈与圆柱轴插接相连,所述套壳端部对称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内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外壁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壳体外侧设有挡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杆贯穿套壳,且螺杆底端延伸至套壳内腔,所述螺杆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表面开设有一字槽,所述套壳两侧外壁均设有连接耳,且连接耳呈l型结构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凹槽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凹槽等距排列,所述第一胶垫表面开设有防滑纹,所述导向杆两侧均安装有沉头螺钉。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凹槽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凹槽等距设置,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一一对应,所述轴承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导向杆插接相连。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设有两组,且每组所述滑块设有
两个,所述挡板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挡板均与滑块固定相连。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边缘处开设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半圆槽之间等距设置,所述半圆槽两侧均镶嵌有磁块。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人工将信号传输线缆的端头从套壳内侧穿过,使其与机体上的插接口相对接,同时使传输线缆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应,并通过人工顺时针转动螺杆,使螺杆配合锁紧螺母旋转,并通过螺杆底端的圆柱轴配合轴承的内圈自转,从而使第二卡块沿着导向杆向下移动,进而使第一凹槽配合第二凹槽对信号传输线缆夹持定位,并通过第一胶垫和第二胶垫,可提高对信号传输线缆的夹持效果,通过挡板闭合,可起到挡尘的作用,避免过多的灰尘进入到套壳内侧,通过对信号传输线缆夹持固定,防止其在维修的过程中出现松动,保证了信号的正常传输。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套壳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杆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卡块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卡块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20.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为:
22.1、机体;101、显示屏;
23.2、套壳;201、锁紧螺母;202、螺杆;203、调节板;204、一字槽;205、连接耳;206、圆柱轴;
24.3、第一卡块;301、第一凹槽;302、第一胶垫;303、导向杆;304、沉头螺钉;
25.4、第二卡块;401、第二凹槽;402、第二胶垫;403、轴承;404、通孔;
26.5、壳体;501、滑杆;502、滑块;
27.6、挡板;601、半圆槽;602、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29.参照图1-8所示,一种变电站动力环境数据采集器,包括机体1和显示屏101,所述机体1底端安装有套壳2,所述套壳2表面中部安装有锁紧螺母201,所述锁紧螺母201内侧转动连接有螺杆202,所述螺杆202底端固定连接有圆柱轴206,所述套壳2内腔底部安装有第一卡块3,所述第一卡块3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301,所述第一凹槽301内侧粘接有第一胶垫302,所述第一凹槽30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303,所述第一卡块3上方活动连接有第二卡块4,所述第二卡块4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401,所述第二凹槽401内侧粘接有第二胶垫402,所述第二卡块4上表面安装有轴承403,且轴承403内圈与圆柱轴206插接相连,所述
套壳2端部对称安装有壳体5,所述壳体5内侧固定连接有滑杆501,所述滑杆501外壁活动连接有滑块502,所述壳体5外侧设有挡板6;通过人工将信号传输线缆的端头从套壳2内侧穿过,使其与机体1上的插接口相对接,同时使传输线缆分别与第一凹槽301和第二凹槽401相对应,并通过人工顺时针转动螺杆202,使螺杆202配合锁紧螺母201旋转,并通过螺杆202底端的圆柱轴206配合轴承403的内圈自转,从而使第二卡块4沿着导向杆303向下移动,进而使第一凹槽301配合第二凹槽401对信号传输线缆夹持定位,并通过第一胶垫302和第二胶垫402,可提高对信号传输线缆的夹持效果,通过挡板6闭合,可起到挡尘的作用,避免过多的灰尘进入到套壳2内侧,通过对信号传输线缆夹持固定,防止其在维修的过程中出现松动,保证了信号的正常传输。
30.具体的,所述螺杆202贯穿套壳2,且螺杆202底端延伸至套壳2内腔,所述螺杆202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板203,所述调节板203表面开设有一字槽204,所述套壳2两侧外壁均设有连接耳205,且连接耳205呈l型结构设置,通过在调节板203上开设一字槽204,可通过借助工具对螺杆202进行旋转,并通过设置连接耳205方便将套壳2安装在机体1上。
31.具体的,所述第一凹槽301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凹槽301等距排列,所述第一胶垫302表面开设有防滑纹,所述导向杆303两侧均安装有沉头螺钉304,通过沉头螺钉304贯穿第一卡块3,使沉头螺钉304与套壳2上预开设的螺孔相连,从而对第一卡块3安装固定。
32.具体的,所述第二凹槽401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凹槽401等距设置,所述第二凹槽401与第一凹槽301一一对应,所述轴承403两侧均开设有通孔404,且通孔404与导向杆303插接相连,通过导向杆303贯穿通孔404,使第二卡块4可配合导向杆303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第一卡块3与第二卡块4之间的间距。
33.具体的,所述滑块502设有两组,且每组所述滑块502设有两个,所述挡板6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挡板6均与滑块502固定相连,通过挡板6与滑块502相连,同时滑块502可配合滑杆501上下滑动,可使挡板6开启、闭合。
34.具体的,所述挡板6边缘处开设有半圆槽601,所述半圆槽601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半圆槽601之间等距设置,所述半圆槽601两侧均镶嵌有磁块602,通过开设若干个半圆槽601,同时半圆槽601与信号传输线缆相卡合,防止挡板6与信号传输线缆干涉,使挡板6可以闭合,通过相对应的磁块602之间磁性相连,可使两个相对应的挡板6闭合。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