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及制冷装置的门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171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及制冷装置的门体。


背景技术:

2.以冰箱为代表的制冷装置,在壳体的一侧面通常设置门体,利用可以打开或关闭的门体来方便用户从冰箱取放物体。门体通常包括门框、门内胆及相对门内胆设置的门面板,由门框将门内胆和门面板进行限位装配于一体,并在门内胆和门面板之间的间隙发泡成型有发泡层,利用发泡层让门内胆和门面板粘接在一起,同时还能利用发泡层起到隔热保温作用。
3.门体的门面板逐渐流行采用钢化玻璃,并随着现有各种电器的智能化趋势,将操控面板集成在门面板上,需要对应在门体内置固定触控模块。然而,如何将触控模块固定在门体内,既不影响发泡层的成型,也不会因为发泡层的收缩推动触控模块与门面板上的触摸面板移位,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冷装置及制冷装置的门体,将触控模块内置在门体间隙内不受发泡层影响,且不会影响门体的整体外观。
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冷装置的门体,所述门体包括门框、门内胆和集成有操控面板的门面板,由门框将门内胆和门面板进行限位装配于一体,在门内胆和门面板之间具有门体间隙,在门体间隙内发泡成型有发泡层;还包括触控模块,触控模块包括限位框架和触控电路板,限位框架具有装配槽,限位框架对应操控面板粘接在门面板内侧面,触控电路板限位装配在装配槽内;在门内胆上对应装配槽设有避空槽及可封闭避空槽的装饰盖板。
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限位框架的两相对端面,其中一端面粘接在门面板的内侧面,而另一端面与门内胆抵接设置。
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触控模块还包括安装座,触控电路板固定在安装座上,安装座与限位框架固定装配以使触控电路板置于装配槽内。
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安装座上设有用于支撑触控电路板的支撑架以及环绕支撑架设置的若干限位卡扣,触控电路板限位在支撑架与限位卡扣的扣持末端之间。
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限位框架上设有带有固定孔的装配座,在安装座上对应设有装配孔,利用固定件穿过装配孔后与装配座的固定孔固定相连。
1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装配孔为椭圆孔。
11.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触控模块与装饰盖板之间设有保温板。
1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门框的内侧面固定有门封。
13.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门框包括上框条、下框条、左框条和右框条,由上框条、下框条、左框条和右框条两两首尾连接装配成形成四边形的门框。
14.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冷储内胆、靠近或贴合冷储内胆设置的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以及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面的散热器;在壳体的一侧面设有所述门体。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门体,通过在门面板内侧面对应操控面板的位置粘接限位框架,利用限位框架不仅可以避免在门体间隙内形成发泡层时泡沫覆盖操控面板,还能利用限位框架阻挡发泡层收缩时推动触控电路板相对操控面板发生移位,更能够利用限位框架来限位装配触控电路板,确保了触控电路板的每个触控元件与操控面板上的触控按钮一一对准设置,从而保证了触控模块具有较佳的可靠性。同时,由于触控模块内置在门体间隙内,不仅触控模块在门体间隙内的位置固定难以发生位移,同时不会影响门体的整体外观,从而有利于增强门体的整体美观度。
附图说明
17.图1是制冷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制冷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门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触控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门体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冷装置,具体产品表现为电子冰箱、车载冰箱、冰激凌机甚至酒柜等。制冷装置包括一侧面设有门体100的壳体91、设置在壳体91内的冷储内胆92、靠近或贴合冷储内胆92设置的至少一个半导体制冷片93以及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93的热端面的散热器。例如,散热器包括散热块94和散热风扇95,通过散热块94和散热风扇95配合起到较佳的散热能力,让半导体制冷片93能够给冷储内胆92提供性能优异的制冷性能。
24.进一步结合图3-图5所示。门体100包括门框、门内胆2、集成有操控面板31的门面板3(门面板3通常采用钢化玻璃)以及位于门内胆2与门面板3之间的触控模块,由门框将门内胆2和门面板3进行限位装配于一体,且门内胆2和门面板3之间具有门体间隙,在门体间隙内发泡成型有发泡层,利用发泡层让门内胆2和门面板3粘接在一起;触控模块包括限位框架4和触控电路板5,限位框架4具有装配槽41,且限位框架4对应操控面板31粘接在门面板3内侧面以阻挡发泡层进入装配槽41内,触控电路板5限位装配在限位框架4的装配槽41,触控电路板5设有若干触控元件51,每个触控元件51与操控面板31上的触控按钮32一一对应设置;在门内胆2上对应装配槽41设有避空槽21及可封闭避空槽21的装饰盖板22。
2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门体,通过在门面板3内侧面对应操控面板31的位置粘接限位
框架4,利用限位框架4不仅可以避免在门体间隙内形成发泡层时泡沫覆盖操控面板31,还能利用限位框架4阻挡发泡层收缩时推动触控电路板5相对操控面板31发生移位,更能够利用限位框架4来限位装配触控电路板5,确保了触控电路板5的每个触控元件51与操控面板31上的触控按钮32一一对准设置,从而保证了触控模块具有较佳的可靠性。同时,由于触控模块内置在门体间隙内,不仅触控模块在门体间隙内的位置固定难以发生位移,同时不会影响门体的整体外观,从而有利于增强门体的整体美观度。
26.其中,门框包括上框条11、下框条12、左框条13和右框条14,由上框条11、下框条12、左框条13和右框条14两两首尾连接装配成形成四边形的门框。例如,可以借助多个角码15对上框条11、下框条12、左框条13和右框条14两两相连时进行装配。在右框条14上还设有把手槽141,门把手16固定在把手槽141内。
27.利用门框将门内胆2和门面板3进行限位装配于一体,使门内胆2和门面板3之间具有门体间隙,再往门体间隙内发泡成型发泡层,就能够利用发泡层让门内胆2和门面板3粘接在一起,且利用发泡层能够让门内胆2与门面板3之间实现保温隔热处理。
28.其中,限位框架4的两相对端面,其中一端面粘接在门面板3的内侧面以将限位框架4对应操控面板31的位置固定,而另一端面与门内胆2抵接,使得在门体间隙内发泡成型发泡层过程中,发泡层不会推动限位框架4发生移位,同时也通过限位框架4阻挡了发泡层溢入装配槽41内。
29.为了便于将触控电路板5限位装配在限位框架4的装配槽41内,触控模块还包括安装座6,触控电路板5固定在安装座6上,将触控电路板5放入装配槽41后再将安装座6与限位框架4固定装配。设置安装座6的好处在于方便对触控电路板5进行装配。
30.例如,在安装座6上设有用于支撑触控电路板5的支撑架61以及环绕支撑架61设置的若干限位卡扣62,利用限位卡扣62的扣持末端将触控电路板5扣持在支撑架61上,从而方便将触控电路板5固定在安装座6上。
31.限位框架4上设有带有固定孔的装配座42,在安装座6上对应设有装配孔63,利用螺钉等固定件7穿过装配孔63后与装配座42的固定孔固定相连,就能够将安装座6与限位框架4固定装配。
32.并且,装配孔63为椭圆孔而非圆孔。将装配孔63设置为椭圆孔的好处在于为安装座6与限位框架4固定装配留下了调节余量,在触控电路板5固定在安装座6后,通过装配孔63的不同位置与装配座42的固定孔,从而起到调节触控电路板5相对操控面板31的位置的作用,确保触控电路板5的每个触控元件51与操控面板31上的触控按钮32一一对准设置以提高触控模块的可靠性。
33.再者,在触控模块与装饰盖板22之间还设有保温板8,保温板8通常由保温棉、泡沫等隔热保温性能佳的材料制成。通过设置保温板8可以减少冷储内胆92的冷量通过装饰盖板22对外传递。
34.装配门体100的过程中:首先,将限位框架4的一端面对应操控面板31的位置粘接在门面板3的内侧面,以将限位框架4固定在门面板3的内侧面;其次,利用将门面板3与门内胆2相对设置后,利用上框条11、下框条12、左框条13和右框条14装配形成门框,由门框将门面板3与门内胆2限位装配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往门面板3与门内胆2之间的门体间隙内发泡成型发泡层,利用发泡层进一步将门面板3与门内胆2粘接为一个整体;再然后,从门内胆
2的避空槽21将触控电路板5固定在安装座6上,并将安装座6与限位框架4固定装配,让触控电路板5的每个触控元件51与操控面板31上的触控按钮32一一对准设置,从而用户通过门面板3上的触控按钮32能够对触控电路板5的每个触控元件51进行操作;最后,在安装座6的外侧面垫上一块保温板8,并将装饰盖板22固定以封闭避空槽21即可。
35.当然,还可以在门体100的周缘设置门封10,门封100可固定在门框的内侧面。当门体100相对壳体91处于关闭状态时,利用门封10能够确保门体100与壳体91之间处于密封连接,减少冷储内胆92的冷量通过门体100与壳体91之间间隙对外散发。
3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