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装瓶,具体为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瓶方法。
背景技术:
1、食用菌对人体大多有增强耐缺氧,提高应激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降血脂、促进病后康复和延长寿命的功效。灵芝、猴头菇、冬虫夏草等食用菌更有安神、平喘、补肾、抑制免疫过敏、提高机体生命活力、抗肿瘤等功效。所以说常吃食用菌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食用菌包括菇体可食或菇体不可食,但可作保健食品,对人体无不良反应的高等真菌,如菇体革质,不能被消化的灵芝、茯苓、云芝等菌。
2、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821003a所公开的一种食用菌自动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该申请将传统食用菌生产机械进行组合并自动化控制,极大地提高了食用菌的生产效率,节约大量人工成本;同时,使食用菌生产过程能够标准化、统一化,生产出的食用菌能达到优质、高产、稳产的目的,显著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首先上述装置仅通过搅拌完成对原料菇的失活处理,其原料菇内的酶存在处理不完全的情况,因此紧接着的装瓶机装瓶很容易导致原料菇的二次发酵,且在原料菇装瓶的过程中,因长势、栽培环境、酶含量、组织细胞总数、细胞内空气含量不同,原料菇装瓶后与瓶口的间隙需要分类调整,而上述方法难以控制,容易占比失衡,影响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瓶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瓶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3、s1:原料菇预处理;原料菇倒入具有六隔板及以上的滚筒式清洗装置内,清洗过程中不断加入清水,转速控制在10-20r/min,清洗10min后,开启下料仓,原料菇转移至传输带上,传输带上方设置龙门悬架,且其上安装的拍摄组件对经过点位的原料菇进行图像化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进行特征提取,筛选出无虫斑、无病害和机械伤、无畸形菇;
4、s2:酶失活处理;原料菇经预处理和筛选后置于烫漂机,蒸汽温度设定为98℃,时间设定为2min,烫漂完毕后将原料菇移至不锈钢容器内,加入纯净水进行初步冷却,冷却完毕后利用乙烯-丙烯-三氟乙烯制成的透水膜即微尔斯eptfe防水透气膜包裹原料菇,记录此时原料菇包裹后的初步体积v1,不锈钢容器内加入2%盐和0.1%柠檬酸煮沸后加入被包裹的原料菇,蒸煮5—8min,最后原料菇放置于清水内冷却,捞出后记录原料菇包裹后的二次体积v2;其中透水膜因自身允许水分子通过,同时阻止其他物质(如气体、溶质等)通过的特性,在预煮这一步骤中,包裹的原料菇依旧能够被蒸汽、沸水预煮,而因膜的包裹性,避免了原料菇在水中粉碎溶解,并且保证原料菇内酶失活的稳定处理,并且能够快速计算原料菇的收缩率;
5、其中需说明的是,s2酶失活处理这一步骤的目的在于抑制原料菇内的酶活性,从避免原料菇褐变、腐烂等,并排除掉原料菇细胞内的空气,将原料菇进行收缩软化,便于后续的装瓶和修剪;
6、但因不同的原料菇长势、栽培环境、酶含量、组织细胞总数、细胞内空气含量不同,因此原料菇在进行烫漂、预煮后的收缩率不同,而实际操作中难以将所有收缩率相同的原料菇逐一分组,因此本技术旨在不影响酶失活处理效率的同时,大致的将收缩率接近的原料菇群在后续装瓶处理中统一处理,避免原料菇群装瓶后空隙过小或过大,且避免导致食用菌后续冷冻或干燥时瓶内水分排出,食用菌占比失衡,影响销售;
7、s3:筛分;原料菇经s1、s2多次处理后,将v1/v2>52.5%的原料菇置于同一机械振荡式分级机,45.3%<v1/v2≤52.5%的原料菇置于同一机械振荡式分级机,v1/v2≤45.3%的原料菇置于同一机械振荡式分级机,根据筛选结果分出整菇和碎菇,较大的整菇修剪后的部分置于碎菇内;
8、s4:装瓶;v1/v2>52.5%的原料菇经筛选后,进行装瓶处理,且与瓶口留有,10—12mm距离,45.3%<v1/v2≤52.5%的原料菇经筛选后,进行装瓶处理,且与瓶口留有,8—10mm距离,v1/v2≤45.3%的原料菇经筛选后,进行装瓶处理,且与瓶口留有,5—7mm距离。
9、其中;v1/v2>52.5%的原料菇其收缩率小,装瓶后原料菇内水分较少,因此在后续的冷冻或干燥时瓶内水分排出,存在食用菌占比失衡,因此与瓶口距离较远,v1/v2≤45.3%的原料菇收缩率大,装瓶后原料菇内水分较多,因此在后续的冷冻或干燥时瓶内水分排出,存在食用菌占比失衡,因此与瓶口距离较近。
1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根据所述s1预处理之前原料菇需采摘,基于原料菇采取到预处理的过程存在氧化间隙,原料菇采摘经验收后浸入装载0.03%焦亚硫酸钠溶液的木桶或聚乙烯塑料桶内,且所述木桶或聚乙烯塑料桶顶部盖有浮于溶液上的密封盖,防止菇体浮出液面,避免原料菇部分区域暴露于空气内。
1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s3中整菇直径控制在7.0—12cm,碎菇直径控制在3.1—5.4cm,所述整菇柄端>2cm时需修剪。
1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对v1/v2>52.5%的原料菇装瓶后的真空处理,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3、采用真空抽气法,利用真空封罐机,于真空度40.0-45.3kpa的条件,对装瓶原料菇进行抽气密封,并利用封罐机逐一完成封瓶操作,洗净瓶身油污后同一转入杀菌箱内;
14、采用高压杀菌,杀菌环境控制为10—20min、121℃、46.7-53.4kpa,杀菌完毕后反压98kpa降温,冷却水细菌数不超过20ml/个,冷却至室温后擦瓶、贴标,放置保温室内保温。
15、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对45.3%<v1/v2≤52.5%的原料菇装瓶后的真空处理,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6、采用加热排气法,将装瓶后的原料菇统一置于81-94℃之间,排气12—16min,使中心温度达到80-85℃,并利用封罐机完成封瓶操作后进行冷却操作;
17、采用高压杀菌,杀菌环境控制为10—20min、127℃、53.4-62.0kpa,杀菌完毕后反压98kpa降温,冷却水细菌数不超过20ml/个,冷却至室温后擦瓶、贴标,放置保温室内保温。
1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对v1/v2≤45.3%的原料菇装瓶后的真空处理,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9、采用加热排气法,将装瓶后的原料菇统一置于81-94℃之间,排气12—16min,使中心温度达到80-85℃,并利用封罐机完成封瓶操作后进行冷却操作;
20、采用高压杀菌,杀菌环境控制为10—20min、132℃、62.0-68.6kpa,杀菌完毕后反压98kpa降温,冷却水细菌数不超过20ml/个,冷却至室温后擦瓶、贴标,放置保温室内保温。
2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s1中摄像组件对传输带经过的原料菇拍摄图像后转换为模拟或数字图像数据后,实时存储图像采集单元获得的图像数据并进行图像数据处理以提取图像特征信息,所述图像特征信息传递给机械臂系统,所述机械臂系统根据处理结果内的虫斑、病害和机械伤、畸形菇执行拿取操作。
22、其中图像数据的处理包括图像的定位和搜索、几何边缘的提取、特征向量处理、位图信息处理和灰度直方图处理,经过处理后的原料菇图像在数据库上进行所有特征向量的搜索最佳匹配过程,匹配成功率大于或等于98%,认为是成功匹配,匹配结果包括数据库预存的虫斑、病害和机械伤、畸形菇,在本技术内针对原料菇预处理中,人工筛选任务繁重,与图像处理智能化系统的融合,能够进一步的提高食用菌生成装瓶的效率。
2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为了填充固形物之间的空隙,又能增加食用菌的风味,又因汤汁为液体起到热量传递的缓冲,且还有利于灭菌和冷却时热能的柔性传递,所述s4中原料菇装瓶后需进行灌汤处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4、整菇和碎菇分别装瓶后,将自来水进行杀菌处理,并经过活性炭过滤,加入3%盐和0.1%柠檬酸,并加入0.3%抗坏血酸、0.1%谷氨酸钠,抗坏血酸起到护色作用,谷氨酸钠提高鲜味,用绒布再次过滤后倒入瓶内。
25、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为了避免装瓶后的各瓶重差异过大,所述s4中装瓶完毕后的各瓶重误差<20g。
2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食用菌生产装瓶方法,通过将收缩率接近的原料菇群在后续装瓶处理中统一处理,避免原料菇群装瓶后空隙过小或过大,且避免导致食用菌后续冷冻或干燥时瓶内水分排出,食用菌占比失衡,影响销售等问题出现;
27、通过原料菇装瓶后进行灌汤处理填充固形物之间的空隙,又能增加食用菌的风味,又因汤汁为液体起到热量传递的缓冲,且还有利于灭菌和冷却时热能的柔性传递,且加入的坏血酸起到护色作用,谷氨酸钠提高鲜味;
28、通过透水膜包裹原料菇,利用膜阻止其他物质通过的特性,包裹的原料菇依旧能够被蒸汽、沸水预煮,而因膜的包裹性,避免了原料菇在水中粉碎溶解,并且保证原料菇内酶失活的稳定处理,并且能够快速计算原料菇的收缩率。
1.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s1预处理之前原料菇需采摘,原料菇采摘经验收后浸入装载0.03%焦亚硫酸钠溶液的木桶或聚乙烯塑料桶内,且所述木桶或聚乙烯塑料桶顶部盖有浮于溶液上的密封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整菇直径控制在7.0—12cm,碎菇直径控制在3.1—5.4cm,所述整菇柄端>2cm时需修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v1/v2>52.5%的原料菇装瓶后的真空处理,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45.3%<v1/v2≤52.5%的原料菇装瓶后的真空处理,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v1/v2≤45.3%的原料菇装瓶后的真空处理,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摄像组件对传输带经过的原料菇拍摄图像后转换为模拟或数字图像数据后,实时存储图像采集单元获得的图像数据并进行图像数据处理以提取图像特征信息,所述图像特征信息传递给机械臂系统,所述机械臂系统根据处理结果内的虫斑、病害和机械伤、畸形菇执行拿取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原料菇装瓶后需进行灌汤处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产装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装瓶完毕后的各瓶重误差<2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