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月前  17


本发明涉及风力助推转子,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


背景技术:

1、风力助推转子的工作原理是马格纳斯效应,加装风力助推转子的船舶在横风或斜风状态下,调整转子的旋转方向可使船舶产生前进方向上的推力,从而达到助推效果。风力助推转子包括基座、内塔和外筒,内塔固设于基座,外筒可转动地套设于内塔的外侧,风力助推转子通常十分高大,最大直径可达6米,最大高度近四十米,外筒围绕内塔中心轴高速旋转,外筒的旋转线速度非常高,且外筒惯性矩非常大,对限位轮装置的冲击载荷很大,要降低外筒的振动值和晃动量,确保外筒高速平稳的运行,这就对外筒底部均匀布置的多个限位轮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现有的限位轮装置中的滚轮在外筒的驱动下高速运行,同时承受了来自外筒的冲击载荷,当滚轮出现轻微破损时,受其材料本身的性能因素影响,滚轮上的包胶层会迅速出现大面积损坏,甚至包胶层脱落的现象,此时,需要维修人员先拆卸用于安装滚轮的安装框架,再进行滚轮的更换,其整体拆装滚轮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能够有效提升限位轮装置中滚轮的更换效率,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量。

2、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所述风力助推转子包括基座、内塔和外筒,所述内塔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外筒转动套设于所述内塔的外侧,所述限位轮装置包括:

4、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连接于所述内塔,且所述安装件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安装件具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第一敞口与第二敞口,所述第一敞口相较于所述第二敞口靠近所述外筒;

5、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若干滚轮,若干所述滚轮安装于安装件,并置于所述容纳腔内,若干所述滚轮部分伸出于所述第一敞口,且每个所述滚轮均与所述外筒滚动接触。

6、作为上述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主轴,若干所述滚轮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上,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滚轮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件。

7、作为上述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若干轴承,若干所述轴承与若干所述滚轮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轴,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于所述滚轮。

8、作为上述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轮装置还包括第一滑轨与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连接于所述主轴的一端,所述第一滑轨凸设于所述安装件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滑轨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

9、作为上述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轮装置还包括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连接于所述主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沿第二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的两个外侧壁上,所述第二滑轨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10、作为上述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轮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安装件,并用于将所述第二敞口封闭,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均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盖板抵接。

11、作为上述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轮装置还包括第一缓冲垫与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垫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盖板之间。

12、作为上述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轮装置还包括多个螺栓,多个所述螺栓均穿设所述盖板,并与所述安装件螺纹连接。

13、作为上述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轨包括两个第一轨道,所述第二滑轨包括两个第二轨道,所述安装件上开设有第一槽口与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与所述第二槽口均连通所述第二敞口,所述第一槽口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轨道之间,所述第二槽口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轨道之间,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第一槽口与所述第二槽口。

14、作为上述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轮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贯穿自身的冷却槽孔,所述冷却槽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轴的轴向相同;或,所述冷却槽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轴的轴向呈角度设置。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风力助推转子包括基座、内塔和外筒,内塔固定设置于基座,外筒转动套设于内塔的外侧,限位轮装置包括:安装件与滚轮组件,安装件连接于内塔,且安装件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安装件具有连通容纳腔的第一敞口与第二敞口,第一敞口相较于第二敞口靠近外筒,滚轮组件包括若干滚轮,若干滚轮安装于安装件,并置于容纳腔内,若干滚轮部分伸出于第一敞口,且每个滚轮均与外筒滚动接触。如此设置,当该限位轮装置中的滚轮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维修人员可直接通过第二敞口将损坏的滚轮拆下并更换,无需拆装安装件,其有效提升限位轮装置中滚轮的更换效率,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所述风力助推转子包括基座(1)、内塔(2)和外筒(3),所述内塔(2)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1),所述外筒(3)转动套设于所述内塔(2)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轮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主轴(6),若干所述滚轮(5)均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轴(6)上,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滚轮(5)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主轴(6)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若干轴承,若干所述轴承与若干所述滚轮(5)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轴(6),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于所述滚轮(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轮装置还包括第一滑轨与第一滑块(7),所述第一滑块(7)连接于所述主轴(6)的一端,所述第一滑轨凸设于所述安装件(4)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滑轨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滑块(7)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轮装置还包括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8),所述第二滑块(8)连接于所述主轴(6)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沿第二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件(4)的两个外侧壁上,所述第二滑轨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滑块(8)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轮装置还包括盖板(9),所述盖板(9)连接于所述安装件(4),并用于将所述第二敞口封闭,所述第一滑块(7)与所述第二滑块(8)均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盖板(9)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轮装置还包括第一缓冲垫(10)与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10)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7)与所述盖板(9)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垫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8)与所述盖板(9)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轮装置还包括多个螺栓,多个所述螺栓均穿设所述盖板(9),并与所述安装件(4)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包括两个第一轨道(11),所述第二滑轨包括两个第二轨道(12),所述安装件(4)上开设有第一槽口(13)与第二槽口(14),所述第一槽口(13)与所述第二槽口(14)均连通所述第二敞口,所述第一槽口(13)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轨道(11)之间,所述第二槽口(14)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轨道(12)之间,所述主轴(6)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第一槽口(13)与所述第二槽口(14)。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5)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贯穿自身的冷却槽孔(51),所述冷却槽孔(5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轴(6)的轴向相同;或,所述冷却槽孔(5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轴(6)的轴向呈角度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风力助推转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风力助推转子的限位轮装置,风力助推转子包括基座、内塔和外筒,内塔固定设置于基座,外筒转动套设于内塔的外侧,限位轮装置包括:安装件与滚轮组件,安装件连接于内塔,且安装件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安装件具有连通容纳腔的第一敞口与第二敞口,第一敞口相较于第二敞口靠近外筒,滚轮组件包括若干滚轮,若干滚轮安装于安装件,并置于容纳腔内,若干滚轮部分伸出于第一敞口,且每个滚轮均与外筒滚动接触。当该限位轮装置中的滚轮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维修人员可直接通过第二敞口将损坏的滚轮拆下并更换,无需拆装安装件,有效提升限位轮装置中滚轮的更换效率,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柱,孙承灿,郭峰山,吴幼华,彭祖光,王初龙,于志伟,秦田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船(上海)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