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标签及其成型工艺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1月前  22


本发明属于标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标签,同时还涉及该折叠标签的成型工艺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标签(label)这个词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途。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标签是用来标志目标的分类或内容,例如目标确定的关键字词,便于查找和定位目标的工具。如:扇面标签,其整体造型呈扇面状,且直接通过背面贴附于容器器身上,然后扇面上显示标识,以达到醒目吸引消费者之效果。

2、然后,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3、1、因扇面所占用器身面积大,在贴附中很容易存在“空鼓”或者“褶皱”或者“漏胶”等等现象,导致标签展示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

4、2、虽然扇面的标识具有一定的醒目效果,但是标签自身无法与消费者产生任何互动,造成标签给消费者的体感较差,而且也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意外的惊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折叠标签。

2、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折叠标签的成型工艺和使用方法。

3、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折叠标签的成型工艺,折叠标签包括面膜层、折叠标识层、底膜层,其中折叠标识层展开后将隐藏图案全部展现以构成标签展示层,且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5、s1、折叠标识层成型

6、选用膜类基材,并在基材正面沿着自身长度方向依次印刷形成完整图案,然后基于基材的上下边缘各自对齐进行正背面迂回折叠,且折叠标识层的正面形成部分图案外露,其他图案暗藏于折叠部分内,同时折叠内部所形成展示面积随着折叠依次变小;

7、s2、膜层复合和黏合

8、分别采用底膜层和面膜层将折叠标识层正背面进行相对贴合并以折叠标识层的左右两侧为基准形成左包边和右包边,其中左包边和右包边中的一个固定黏合形成固定边,折叠标识层自侧边与固定边固定;左包边和右包边中的一个拆装黏合形成活动边,折叠标识层自折叠痕靠近活动边,其中活动边揭开后,折叠标识层向外张开将暗藏图案与部分图案外露拼接形成标签展示层。

9、优选地,在s1中,采用网纹辊,结合ymck四色印刷形成展示图案。具体的,使用四色印刷(ymck),配合高线数的网纹辊(型号gtt s/xs/xs/xs),展现龙的图腾,生灵活现,惟妙惟肖,色彩绚丽,然后结合专色文字印刷,展现的是产品的品牌、名称、净含量等基本信息,最后在龙的头部印有凸烫,使得金属感更强、突感更强,而且印有“揭开见龙”字样。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s1中,选用膜类基材呈扇面状,且折叠标识层呈与扇面状相似的扇面折叠体。也就是说,本申请的标签为扇面标签,而且保持相似,能够确保对齐度,同时不影响整体美观度。

11、优选地,扇面折叠体、扇面状基材的上弧形边和下弧形边均共圆心设置。基于共圆心的设定,以便于实施对齐折叠,而且不管是什么状态,标签都是呈扇面状。

12、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s1中,迂回折叠的次数至少为n,其中n≥1,且为整数;折叠标识层的层数为n+1层。一般情况下,n=2最为常见,这样所形成结构就三层,不仅厚度不明显,而且更有效的将展示面暗藏,以避免折叠后展示内容自底膜层而外露,增强折叠画面的隐秘感,从而增加消费者的好奇心。

13、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s1中,每次折叠贴后,相邻两个展示面形状相似。因为在相似的前提下,才能最佳实现上下对齐和迂回折叠,而且不会造成标签展示面的褶皱。

14、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s2中,所述面膜层覆盖所述折叠标识层的正面,且在所述折叠标识层的正面还印刷有揭开见标的提示标记。基于提示标记来吸引用户动手产生互动,来增加标签带来的体感。

15、优选地,在s2中,随着迂回折叠的次数增加,折叠痕逐层向内移位相对远离所述活动边,避免折叠部分在一起造成厚度增加,进而影响标签的贴合,尤其是避免造成活动边被意外撑开的概率。

16、此外,在s2中,左包边和右包边所形成贴合宽度相等;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左包边之间固定黏合,折叠标识层自左侧边平行贴合左包边的黏合缝;右包边之间可拆卸黏合,且折叠标识层自右侧的折叠缝位于黏合部分的内侧。简言之,包边的宽度相等,其主要从整体造型上考虑,而且所形成的折叠扇面体依旧是个扇面标签,但是整体面积就小很多,进而减少标签占用器身表面空间。面膜层和折叠标识层的正面之间可以黏合或者贴合,同时基于提示标记以增加用户的好奇感。面膜层和底膜层的材质相同。方便成型加工,此外,折叠标识层和折叠扇面体保持相似,即,整体造型相对整齐、美观。

17、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一种折叠标签,其由上述折叠标签的成型工艺制成,且折叠标签为扇面标签,底膜层和面膜层上下边缘与所述折叠标识层的上下弧形边对齐。

18、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一种折叠标签的使用方法,其折叠标签为上述折叠标签,且使用包括如下步骤:

19、1)贴合

20、将所述折叠标签自底膜层贴附于容器的器身;

21、2)收展互动

22、由折叠标识层的正面形成部分图案外露给出暗藏提示,当需要观察暗藏图案时,揭开包边,折叠标识层向外张开将暗藏图案与部分图案外露拼接形成标签展示层;同理将折叠标识层向内折叠并将包边贴合以实现图案隐藏。

23、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4、现有标签,因贴附所占用器身面积大,在贴附中很容易存在“空鼓”或者“褶皱”或者“漏胶”等等现象,导致标签展示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同时,虽然标识具有一定的醒目效果,但是标签自身无法与消费者产生任何互动,造成标签给消费者的体感较差,而且也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意外的惊喜,而本发明通过对折叠标签及成型工作的整体设计巧妙地解决了现有结构的各种不足,采用该折叠标签后,将折叠标签自底膜层贴附于容器的器身,然后,由折叠标识层的正面形成部分图案外露给出暗藏提示,当需要观察暗藏图案时,揭开包边,折叠标识层向外张开将暗藏图案与部分图案外露拼接形成标签展示层;同理将折叠标识层向内折叠并将包边贴合以实现图案隐藏,因此,本发明一方面因折叠而大幅度减少标签所需要的贴合面积,以降低“空鼓”或“褶皱”或“漏胶”等现象发生率,同时展示面积随着折叠依次变小,不仅便于折叠标识层侧边的固定,且满足对齐折叠前提下避免自身在包边对接处造成标签的拱起,更有利于标签整体相对平整的贴合器身,降低折叠标签意外展开的概率;另一方面基于标识层向内收折隐藏和向外展示,以增加标签自身和消费者的互动性,改善体感,而且在标签领域属于十分创新的展示模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叠标签的成型工艺,所述折叠标签包括面膜层、折叠标识层、底膜层,其中折叠标识层展开后将隐藏图案全部展现以构成标签展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标签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1中,采用网纹辊,结合ymck四色印刷形成展示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标签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1中,选用膜类基材呈扇面状,且所述折叠标识层呈与扇面状相似的扇面折叠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标签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面折叠体、扇面状基材的上弧形边和下弧形边均共圆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标签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1中,迂回折叠的次数至少为n,其中n≥1,且为整数;所述的折叠标识层的层数为n+1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标签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1中,每次折叠贴后,相邻两个展示面形状相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标签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面膜层覆盖所述折叠标识层的正面,且在所述折叠标识层的正面还印刷有揭开见标的提示标记;在s2中,随着迂回折叠的次数增加,所述折叠痕逐层向内移位相对远离所述活动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标签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左包边和右包边所形成贴合宽度相等;和/或,所述的左包边之间固定黏合,所述折叠标识层自左侧边平行贴合所述左包边的黏合缝;所述的右包边之间可拆卸黏合,且所述折叠标识层自右侧的折叠缝位于黏合部分的内侧。

9.一种折叠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标签由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折叠标签的成型工艺制成,且折叠标签为扇面标签,所述底膜层和面膜层上下边缘与所述折叠标识层的上下弧形边对齐。

10.一种折叠标签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标签为权利要求9中的所述折叠标签,且使用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折叠标签及其成型工艺和使用方法,其折叠标签包括面膜层、折叠标识层、底膜层,其中折叠标识层展开后将隐藏图案全部展现以构成标签展示层。本发明一方面因折叠而大幅度减少标签所需要的贴合面积,以降低“空鼓”或“褶皱”或“漏胶”等现象发生率,同时展示面积随着折叠依次变小,不仅便于折叠标识层侧边的固定,且满足对齐折叠前提下避免自身在包边对接处造成标签的拱起,更有利于标签整体相对平整的贴合器身,降低折叠标签意外展开的概率;另一方面基于标识层向内收折隐藏和向外展示,以增加标签自身和消费者的互动性,改善体感,而且在标签领域属于十分创新的展示模式。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斌,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江天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