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lfar3基因编辑的番茄雄性不育突变体的创制方法,属于遗传工程。
背景技术:
1、雄性不育是自然界有花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现象,是由雄性生殖器官或花粉发育异常造成的雄性功能的丧失。尽管雄性不育不利于生物个体基因的传递,但在农业生产当中,雄性不育系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极大的生产力,因此受科研工作者密切关注。
2、作为世界性蔬菜作物,番茄是典型自花授粉植物,其杂种优势显著,当前番茄生产以杂交种使用占主导地位,但传统杂交制种受限于人工去雄授粉,不但费时、费力、制种成本高,而且影响杂交种纯度。基于此,创制败育完全的番茄雄性不育系应用于杂种制种,具有生产实践价值。
3、早在1945年,已有学者将雄性不育系应用到番茄杂交制种当中,如 ms10、 ms15、 ps12及长花柱类型,但受限于花粉败育率较低、不育基因导入时间过长及不育系材料难以保存等,效果均不理想。
4、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通过设计grna来精确地定位目标基因,并通过cas9酶的切割来实现基因编辑,允许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精确修改,其构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5、番茄中脂酰辅酶a还原酶(简称为slfar3),其高度富集于花药组织当中,表明其参与番茄花药及花粉壁代谢形成,slfar3基因是调控番茄早期花药发育的关键性基因。
6、cn117887754a公开了一种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创制番茄雄性不育材料的方法及应用,其应用pegcas9pubi-b载体为骨架,采用单一靶向编辑位点,对模式番茄micro-tom进行slfac基因编辑,最终获取花粉败育阳性株系,但是其获得番茄雄性不育材料中仍然存在花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lfar3基因编辑的番茄雄性不育突变体的创制方法,实现以下发明目的:提高slfar3基因的编辑率,创制典型的无花粉型雄性不育突变体。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slfar3基因编辑的番茄雄性不育突变体的创制方法,番茄野生型slfar3基因的第一外显子第88bp后单碱基插入c或a,得到番茄雄性不育突变体;所述番茄雄性不育突变体中slfar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1所示。
4、所述slfar3基因编辑的靶向位点包括第一靶向位点和第二靶向位点,所述第一靶向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3所示;所述第二靶向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4所示。
5、扩增含有第一靶向位点和第二靶向位点的目的片段,插入ptx041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后,再使用农杆菌侵染番茄,筛选获得番茄雄性不育突变体。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7、本发明通过对slfar3基因进行特定位点的编辑,基因编辑率达87%,并且得到了纯合的番茄雄性不育突变体,相较于野生型,其营养生长和雌蕊外形没有明显差别,但柱头更为突出,其早期的柱头外露,花药瘦小呈淡黄绿色,成熟期花粉ttc染色显示,突变体株系成熟时期花药中无花粉粒,属于典型的无花粉型雄性不育突变体。
1.一种基于slfar3基因编辑的番茄雄性不育突变体的创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番茄野生型slfar3基因的第一外显子第88bp后单碱基插入c或a,得到番茄雄性不育突变体;所述番茄雄性不育突变体中slfar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lfar3基因编辑的番茄雄性不育突变体的创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lfar3基因编辑的靶向位点包括第一靶向位点和第二靶向位点,所述第一靶向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3所示;所述第二靶向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4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slfar3基因编辑的番茄雄性不育突变体的创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扩增含有第一靶向位点和第二靶向位点的目的片段,插入ptx041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后,再使用农杆菌侵染番茄,筛选获得番茄雄性不育突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