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辆转向,特别是一种清障车全悬式原地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1、在国内现有的清障车中,在一些复杂的情况下,例如隧道和高架桥等较窄的公路上因发生事故造成堵塞交通时,为避免清障车无法顺畅掉头,会在清障车底部安装原地转向机构。
2、轴距短的小型清障车,由于重量较低,可配置全悬式的原地转向机构,避免转向调头时受到路面的限制。公告号为cn20188206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原地升降、旋转的车载装置,在车体的底盘中部下侧安装有旋转装置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顶部通过回转支承安装在底盘中部下侧,升降装置设有可伸向地面以支撑起车体的支撑体,旋转装置包括安装在升降装置上的固定体和安装在车体底盘下侧的旋转体,所述车体设有用于驱动支撑体伸向地面的升降驱动系统,所述车体设有用于驱动旋转体旋转的旋转驱动系统。当该车体需要调头时,液压缸的柱塞杆伸向地面以支撑起车体;第二液压马达驱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旋转,以使得车体调头。
3、上述装置的支撑脚架为一固定尺寸的板体,若支撑脚架设计的尺寸小,会导致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小,导致支撑稳定性低,车辆容易倾倒,若支撑脚架设计的尺寸大,会占用底盘下方较大的空间,增加行车阻力,同时增加与地面凸起障碍物接触的概率,影响正常行车。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清障车全悬式原地转向机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清障车全悬式原地转向机构,包括升降装置、第一旋转动力源和支撑脚架,升降装置安装在车架底盘下端,升降装置驱动支撑脚架升降以使支撑脚架悬空或着地,第一旋转动力源驱动支撑脚架相对升降装置旋转,所述升降装置下端安装有升降架,升降架通过回转支承与支撑脚架连接,回转支承外圈设有外齿圈,第一旋转动力源安装在升降架上,第一旋转动力源输出端安装有齿轮,齿轮与外齿圈啮合连接;所述支撑脚架底部设有容纳槽,支撑脚架底部转动安装有多个可旋入或旋出容纳槽的延伸臂,延伸臂底端与支撑脚架底端平齐,支撑脚架上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延伸臂旋入或旋出容纳槽。
3、优选的,所述延伸臂以支撑脚架中心点为圆心呈圆周分布。
4、优选的,所述延伸臂设置为三个。
5、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旋转动力源、转盘和连杆,所述支撑脚架内设有空腔,转盘和连杆在空腔内活动,空腔与容纳槽连通,第二旋转动力源固定安装在支撑脚架顶端中心处,第二旋转动力源输出端延伸至空腔内且与转盘固定连接,连杆与延伸臂一一对应,连杆一端与转盘铰接,另一端和与其对应的延伸臂铰接。
6、优选的,所述空腔由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构成,转盘位于第一空腔内,第二空腔与连杆一一对应,连杆在与其对应的第二空腔内活动。
7、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为液压缸。
8、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至少设置为两个,升降装置以支撑脚架中心点为圆心呈圆周分布。
9、优选的,所述升降架包括圆筒体和支撑臂,圆筒体底部呈敞开结构,第一旋转动力源固定安装在圆筒体顶端,圆筒体下端固定有支撑臂,支撑臂与升降装置一一对应,升降装置下端和与其对应的支撑臂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支撑臂与圆筒体间固定有加强肋。
11、优选的,所述圆筒体顶端中心处开设有开口,第二旋转动力源上端由开口延伸出圆筒体。
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一种有益效果:在原地转向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延伸臂旋出容纳槽,从而增加支撑面积,提高支撑稳定性;原地转向完成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延伸臂旋入容纳槽,从而减小延伸臂与支撑脚架的整体体积,减小风阻,减小占用空间,减小与路面障碍物接触的概率,提高行车安全性。
1.一种清障车全悬式原地转向机构,包括升降装置(1)、第一旋转动力源(2)和支撑脚架(3),升降装置(1)安装在车架底盘(21)下端,升降装置(1)驱动支撑脚架(3)升降以使支撑脚架(3)悬空或着地,第一旋转动力源(2)驱动支撑脚架(3)相对升降装置(1)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1)下端安装有升降架(4),升降架(4)通过回转支承(5)与支撑脚架(3)连接,回转支承(5)外圈设有外齿圈(6),第一旋转动力源(2)安装在升降架(4)上,第一旋转动力源(2)输出端安装有齿轮(7),齿轮(7)与外齿圈(6)啮合连接;所述支撑脚架(3)底部设有容纳槽(8),支撑脚架(3)底部转动安装有多个可旋入或旋出容纳槽(8)的延伸臂(9),延伸臂(9)底端与支撑脚架(3)底端平齐,支撑脚架(3)上安装有驱动机构(10),驱动机构(10)驱动延伸臂(9)旋入或旋出容纳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障车全悬式原地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臂(9)以支撑脚架(3)中心点为圆心呈圆周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障车全悬式原地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臂(9)设置为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清障车全悬式原地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0)包括第二旋转动力源(11)、转盘(12)和连杆(13),所述支撑脚架(3)内设有空腔(14),转盘(12)和连杆(13)在空腔(14)内活动,空腔(14)与容纳槽(8)连通,第二旋转动力源(11)固定安装在支撑脚架(3)顶端中心处,第二旋转动力源(11)输出端延伸至空腔(14)内且与转盘(12)固定连接,连杆(13)与延伸臂(9)一一对应,连杆(13)一端与转盘(12)铰接,另一端和与其对应的延伸臂(9)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障车全悬式原地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4)由第一空腔(15)和第二空腔(16)构成,转盘(12)位于第一空腔(15)内,第二空腔(16)与连杆(13)一一对应,连杆(13)在与其对应的第二空腔(16)内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障车全悬式原地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1)为液压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障车全悬式原地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1)至少设置为两个,升降装置(1)以支撑脚架(3)中心点为圆心呈圆周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障车全悬式原地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4)包括圆筒体(17)和支撑臂(18),圆筒体(17)底部呈敞开结构,第一旋转动力源(2)固定安装在圆筒体(17)顶端,圆筒体(17)下端固定有支撑臂(18),支撑臂(18)与升降装置(1)一一对应,升降装置(1)下端和与其对应的支撑臂(18)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障车全悬式原地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18)与圆筒体(17)间固定有加强肋(19)。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障车全悬式原地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体(17)顶端中心处开设有开口(20),第二旋转动力源(11)上端由开口(20)延伸出圆筒体(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