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可控制流速的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2天前  14


1.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架,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可控制流速的输液架。


背景技术:

2.输液治疗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在输液治疗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再来进行输液,所以在输液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输液架。
3.经检索,授权专利公开号为cn21087336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输液架,该输液架包括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上端部的挂钩,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支撑组件,所述一种输液架还包括支撑杆垂直穿过的托盘,所述托盘在支撑杆上的高度可调节。该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托盘分散一些挂钩的压力,这样也防止装冲洗液的袋子由于悬挂破裂。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未设置有用于控制输液管内部药液流速的部件,是直接通过输液管中自带的流速调节器来进行调节,而流速调节器长期使用后容易在输液管上滑动,流速调节器在滑动后,会影响输液管内部药液的流速,而输液速度过快,易加剧心脏压力,造成心衰或肺水肿等副作用,输液速度过慢,又容易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
4.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设置有能够控制输液管内部药液流速的部件,并且能够将该部件固定的医疗用可控制流速的输液架。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专利直接通过输液管中自带的流速调节器来调节,而流速调节器用久后容易在输液管上滑动,会影响输液管内部药液的流速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有能够控制输液管内部药液流速的部件,并且能够将该部件固定的医疗用可控制流速的输液架。
6.(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医疗用可控制流速的输液架,包括有底板,底板底部沿周向均匀间隔转动式连接有四个移动轮;安装管,底板顶部中间连接有安装管,安装管其中一侧沿轴向均匀间隔开有多道第一卡槽,安装管另外两侧上部均沿轴线均匀间隔开有多道第二卡槽,安装管远离第一卡槽的一侧开有滑槽;伸缩机构,安装管内设有伸缩机构;控制机构,伸缩机构上设有控制机构;限位机构,控制机构上设有限位机构。
7.优选地,伸缩机构包括有伸缩杆,安装管内滑动式连接有伸缩杆;挂钩,伸缩杆顶部连接有挂钩;第一卡块,伸缩杆一侧下部滑动式连接有能够卡入第一卡槽内的第一卡块;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卡块与伸缩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
8.优选地,控制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块,伸缩杆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安装块;螺杆,第一安装块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能够将第一安装块固定在伸缩杆上的螺杆;箱体,第一安装块上连接有箱体;定位块,箱体一侧连接有定位块;转杆,箱体另一侧转动式连接有转杆,
转杆上连接有挤压轮和缺齿棘轮;安装板,箱体内侧壁连接有安装板;活动杆,安装板上滑动式连接有活动杆;棘齿块,活动杆一侧连接有能够将缺齿棘轮卡住的棘齿块;普通弹簧,活动杆上套有普通弹簧,普通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棘齿块和安装板上。
9.优选地,限位机构包括有拉板,箱体一侧中部滑动式连接有拉板;第一连接架,拉板上连接有能够在箱体上滑动的第一连接架;第二复位弹簧,拉板上套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架和箱体上;导向块,箱体外上部与下部均连接有导向块;固定块,箱体外上部与下部均连接有固定块;铰接块,固定块上铰接连接有铰接块;第一扭力弹簧,铰接块与固定块之间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第二卡块,铰接块上滑动式连接有能够卡入固定块内的第二卡块;第三复位弹簧,第二卡块和铰接块之间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第一拉绳,两块铰接块上均连接有第一拉绳,两根第一拉绳分别绕过两块导向块与第一连接架两侧连接。
10.优选地,还包括有置放机构,置放机构包括有安装盘,安装管上滑动式连接有能够在滑槽上滑动的安装盘;置放板,安装盘内中部连接有能够在滑槽上滑动的置放板,置放板套在安装管外侧;把手,置放板顶部一侧连接有把手;拉杆,安装盘下部滑动式连接有拉杆;卡板,拉杆上部铰接连接有能够卡入第二卡槽内的两块卡板,卡板抵住安装管;第一连接弹簧,两块卡板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簧。
11.优选地,还包括有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包括有支撑架,置放板顶部一侧连接有支撑架;保温箱,支撑架顶部连接有保温箱;挡板,保温箱一侧转动式连接有两块挡板;第二扭力弹簧,两块挡板与保温箱之间均连接有两根第二扭力弹簧;铰接板,保温箱两侧对称式铰接连接有铰接板;挤压块,保温箱内滑动式连接有挤压块;压杆,挤压块上滑动式连接有能够推动挤压块移动的压杆,压杆能够在保温箱上滑动;连接杆,压杆底部连接有连接杆;第四复位弹簧,压杆两侧下部均套有第四复位弹簧,两根第四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杆顶部两侧与保温箱底部两侧。
12.优选地,还包括有隔离机构,隔离机构包括有第二安装块,保温箱底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安装块;第二连接弹簧,两侧第二安装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连接有第二连接弹簧;第二连接架,两根第二连接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连接有能够在保温箱底部滑动的第二连接架;第二拉绳,两侧第二连接架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绳;导向环,保温箱底部两侧均连接有导向环,导向环位于第二连接架内侧,第二拉绳穿过两个导向环;第三拉绳,第二拉绳中部连接有第三拉绳,第三拉绳与连接杆中部连接;隔离弧板,第二连接架顶部连接有隔离弧板,隔离弧板位于保温箱内。
13.优选地,还包括有卡住机构,卡住机构包括有安装环,安装盘外弧面连接有安装环;转动块,安装环内滑动式连接有转动块;第三卡块,转动块上连接有第三卡块。
14.(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在使用本输液架时,可以根据伸缩机构来挂输液瓶,在挂输液瓶时,还可以通过伸缩机构调节高度,并且能够通过控制机构来调节输液管内药液的流速,从而实现调节输液管内药液的流速的效果,控制机构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螺杆固定在伸缩机构上,从而实现固定控制机构的效果。
15.2、在放置输液管时,可以通过限位机构来将输液管套住,从而实现对输液管进行限位的效果,避免输液管位移影响输液。
16.3、使用者可以将一些医疗物品或是患者需食用的水果放置在置放机构上,从而实现放置物品的效果,并且置放机构能够调节高度,使得患者或医生在需要拿取物品时更加的方便。
17.4、通过加热机构和隔离机构的运作来对输液管内的药液进行轻微的加热,从而实现对输液管内的药液进行加热的效果,避免药液过冷刺激患者的血管。
18.5、患者在想要移动时,可以通过移动轮来辅助本输液架的移动,从而使得患者在想要移动时更加的方便。
19.6、当患者需要休息时,可以通过卡住机构来将本输液架固定从而实现在患者需要进行休息时将本输液架固定的效果,避免在休息时输液架位移影响输液。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伸缩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剖视图。
24.图5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局部剖视图。
25.图6为本发明控制机构和限位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控制机构和限位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发明控制机构和限位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剖视图。
28.图9为本发明的b处放大局部剖视图。
29.图10为本发明控制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剖视图。
30.图11为本发明置放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剖视图。
31.图12为本发明置放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剖视图。
32.图13为本发明加热机构和隔离机构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14为本发明加热机构和隔离机构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5为本发明加热机构和隔离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剖视图。
35.图16为本发明加热机构和隔离机构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17为本发明卡住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7.附图中的标记为:1-移动轮,2-底板,3-安装管,31-第一卡槽,32-第二卡槽,33-滑槽,4-伸缩机构,41-伸缩杆,42-挂钩,43-第一复位弹簧,44-第一卡块,5-控制机构,51-第一安装块,52-螺杆,53-箱体,54-定位块,55-转杆,56-挤压轮,57-缺齿棘轮,58-安装板,59-活动杆,510-普通弹簧,511-棘齿块,6-限位机构,61-拉板,62-第二复位弹簧,63-第一连接架,64-导向块,65-固定块,66-第一扭力弹簧,67-铰接块,68-第一拉绳,69-第三复位弹簧,610-第二卡块,7-置放机构,71-安装盘,72-置放板,73-把手,74-拉杆,75-卡板,76-第一连接弹簧,8-加热机构,81-支撑架,82-保温箱,83-挡板,84-第二扭力弹簧,85-铰接板,86-挤压块,87-压杆,88-连接杆,89-第四复位弹簧,9-隔离机构,91-第二安装块,92-第二连接弹簧,93-第二连接架,94-导向环,95-第二拉绳,96-第三拉绳,97-隔离弧板,10-卡住机构,101-安装环,102-转动块,103-第三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39.实施例1一种医疗用可控制流速的输液架,如图1-10所示,包括有移动轮1、底板2、安装管3、伸缩机构4、控制机构5和限位机构6,底板2底部沿周向均匀间隔转动式连接有四个移动轮1,移动轮1用于辅助移动,底板2顶部中间连接有安装管3,安装管3前侧沿轴向均匀间隔开有多道第一卡槽31,安装管3左右两侧上部均沿轴线均匀间隔开有多道第二卡槽32,左右两侧的多道第二卡槽32为对称设置,安装管3后侧开有滑槽33,安装管3内设有伸缩机构4,伸缩机构4用于放置输液瓶,伸缩机构4上设有控制机构5,控制机构5用于控制输液管的流速,控制机构5上设有限位机构6,限位机构6用于对输液管进行限位。
40.伸缩机构4包括有伸缩杆41、挂钩42、第一复位弹簧43和第一卡块44,安装管3内滑动式连接有伸缩杆41,伸缩杆41顶部连接有挂钩42,挂钩42放置输液瓶,伸缩杆41前侧下部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卡块44,第一卡块44能够卡入第一卡槽31内,第一卡块44与伸缩杆41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43。
41.控制机构5包括有第一安装块51、螺杆52、箱体53、定位块54、转杆55、挤压轮56、缺齿棘轮57、安装板58、活动杆59、普通弹簧510和棘齿块511,伸缩杆41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安装块51,第一安装块51右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杆52,螺杆52能够将第一安装块51固定在伸缩杆41上,第一安装块51前侧连接有箱体53,箱体53右侧连接有定位块54,箱体53左侧转动式连接有转杆55,转杆55后侧连接有挤压轮56和缺齿棘轮57,缺齿棘轮57位于挤压轮56后侧,挤压轮56下部为凸出设置,挤压轮56能够控制输液管的流速,挤压轮56的凸出部位对准缺齿棘轮57的有齿部位,箱体53内后侧壁连接有安装板58,安装板58前侧滑动式连接有活动杆59,活动杆59左侧连接有棘齿块511,棘齿块511能够将缺齿棘轮57卡住,活动杆59上套有普通弹簧510,普通弹簧510两端分别连接在棘齿块511右侧和安装板58左侧。
42.限位机构6包括有拉板61、第二复位弹簧62、第一连接架63、导向块64、固定块65、第一扭力弹簧66、铰接块67、第一拉绳68、第三复位弹簧69和第二卡块610,箱体53右侧中部滑动式连接有拉板61,拉板61左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架63,第一连接架63能够在箱体53上滑动,拉板61上套有第二复位弹簧62,第二复位弹簧62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架63右侧和箱体53内右侧壁,箱体53外上部与下部均连接有导向块64和固定块65,固定块65位于导向块64左侧,固定块65上铰接连接有铰接块67,铰接块67与固定块65能够对输液管进行限位,铰接块67与固定块65之间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66,铰接块67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卡块610,第二卡块610能够卡入固定块65内,第二卡块610和铰接块67之间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69,两块铰接块67上均连接有第一拉绳68,两根第一拉绳68分别绕过两块导向块64与第一连接架63上下两侧连接。
43.首先使用者可以将输液瓶挂在挂钩42上,挂好后,拉动拉板61向右移动,拉板61向右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架63向右移动,第二复位弹簧62被压缩,第一连接架63向右移动带动第一拉绳68向右移动,第一拉绳68在向右移动时拉动铰接块67摆动,第一扭力弹簧66被压缩,铰接块67在摆动时带动第二卡块610和第三复位弹簧69一起移动,第二卡块610在移动时会受固定块65挤压朝铰接块67内移动,第三复位弹簧69被压缩,当第二卡块610移动至不再与固定块65接触时,在第三复位弹簧69的作用下第二卡块610复位,当铰接块67摆动至一
定程度时,可以将输液管放置在两块固定块65与两块铰接块67之间,并使得输液管位于定位块54上,放置好后,松开第一连接架63,这时在第二复位弹簧62的作用下拉板61和第一连接架63复位,第一连接架63复位后不再拉住第一拉绳68,这时在第一扭力弹簧66的作用下铰接块67反向摆动复位,铰接块67在反向摆动时带动第二卡块610和第三复位弹簧69一起移动,当第二卡块610移动至与固定块65接触后,第二卡块610继续移动受固定块65挤压朝铰接块67内移动,第三复位弹簧69被压缩,当第二卡块610移动至原位时,在第三复位弹簧69的作用下第二卡块610复位卡在固定块65上,从而将输液管套住,对输液管进行限位,随后医生将针头插入患者的血管,进行输液,在进行输液的过程中,可以扭动转杆55带动挤压轮56和缺齿棘轮57转动,挤压轮56在转动时其上凸出部位会与输液管接触,当挤压轮56的凸出部位转动至与输液管接触后,挤压轮56继续转动能够通过其上的凸出部位对输液管进行挤压,从而调节输液管内药液的流速,缺齿棘轮57在转动时会与棘齿块511接触,当缺齿棘轮57移动至与棘齿块511接触后,缺齿棘轮57继续转动挤压棘齿块511向右移动,普通弹簧510被压缩,当调节至合适位置后,且缺齿棘轮57也转动至不再挤压棘齿块511时,在普通弹簧510的作用下棘齿块511复位将缺齿棘轮57卡住,如患者在进行输液时想要移动,可以拉动本输液架通过移动轮1来移动,使得患者在行动时更加的方便,如此,就能够使用本输液架,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调节输液管内药液的流速,并使得患者在行动时更加的方便,当需要使挤压轮56不再挤压输液管时,扭动转杆55继续转动带动挤压轮56和缺齿棘轮57继续转动,直至缺齿棘轮57上未设置有卡齿的部位转动至对准棘齿块511时,挤压轮56上的凸出部位也不再与输液管接触,从而不再挤压输液管,当需要将输液管取出时,再次拉动拉板61向右移动即可将输液管取出,取出后,松开拉板61即可,当需要调节高度时,可以拉动伸缩杆41沿安装管3向上移动来进行调节,伸缩杆41在向上移动时带动第一卡块44向上移动,当第一卡块44向上移动至与安装管3接触后,第一卡块44继续向上移动受安装管3挤压朝伸缩杆41内部移动,第一复位弹簧43被压缩,当第一卡块44向上移动至对准另外的第一卡槽31时,在第一复位弹簧43的作用下第一卡块44复位再次卡入第一卡槽31内,如此反复,当伸缩杆41高度调节至合适位置且第一卡块44卡入第一卡槽31内时,松开伸缩杆41即可,当需要使伸缩杆41复位时,压动伸缩杆41向下移动即可,当需要调节第一安装块51的高度时,先扭动螺杆52将第一安装块51在伸缩杆41上松开,再拉动第一安装块51沿伸缩杆41上下移动进行调节,调节完毕后,再扭动螺杆52将第一安装块51在伸缩杆41固定即可。
44.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3、图11和图12所示,还包括有置放机构7,置放机构7用于放置物品,置放机构7包括有安装盘71、置放板72、把手73、拉杆74、卡板75和第一连接弹簧76,安装管3上滑动式连接有安装盘71,安装盘71能够在滑槽33上滑动,安装盘71内中部连接有置放板72,置放板72用于放置物品,置放板72套在安装管3外侧,置放板72能够在滑槽33上滑动,置放板72顶部后侧连接有把手73,安装盘71下部后侧滑动式连接有拉杆74,拉杆74上部铰接连接有两块卡板75,卡板75位于安装盘71与置放板72之间的空隙中,卡板75抵住安装管3,卡板75能够卡入第二卡槽32内,两块卡板75后侧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簧76。
45.卡板75在抵住安装管3时,第一连接弹簧76为压缩状态,在使用本输液架时,可以将一些医护用品或是患者食用的水果等物品放置在置放板72上,当需要调整安装盘71和置
放板72的高度时,可以拉动把手73带动安装盘71和置放板72沿滑槽33上下移动来进行调节,当安装盘71和置放板72移动至合适高度且左右两侧的卡板75与左右两侧的第二卡槽32处于同一高度时,可以推动拉杆74朝安装管3方向移动,拉杆74在移动时带动两块卡板75一起移动,当卡板75移动至对准第二卡槽32时,在第一连接弹簧76的作用下两块卡板75卡入两道第二卡槽32内,从而将安装盘71和置放板72固定,当需要再次调节时,拉动拉杆74朝远离安装管3方向移动,拉杆74在移动时带动两块卡板75一起移动,卡板75在移动会与第二卡槽32脱离,这时卡板75会受安装管3挤压摆动,第一连接弹簧76再次被压缩,当卡板75移动至与第二卡槽32脱离时,即可再次拉动安装盘71和置放板72移动,如此反复,就能够实现放置物品的效果,并且能够调节放置的高度,便于患者拿取。
46.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3、图13、图14、图15、图16和图17所示,还包括有加热机构8,加热机构8用于对输液管中的药液进行加热,加热机构8包括有支撑架81、保温箱82、挡板83、第二扭力弹簧84、铰接板85、挤压块86、压杆87、连接杆88和第四复位弹簧89,置放板72顶部前侧连接有支撑架81,支撑架81顶部连接有保温箱82,保温箱82前侧转动式连接有两块挡板83,两块挡板83为左右对称设置,两块挡板83与保温箱82之间均连接有两根第二扭力弹簧84,保温箱82左右两侧对称式铰接连接有铰接板85,保温箱82内滑动式连接有挤压块86,挤压块86用于挤压加热物品,挤压块86上滑动式连接有压杆87,压杆87能够推动挤压块86移动,压杆87能够在保温箱82上滑动,压杆87底部连接有连接杆88,压杆87左右两侧下部均套有第四复位弹簧89,两根第四复位弹簧89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杆88顶部左右两侧与保温箱82底部左右两侧。
47.在放置输液管时,可以操作输液管通过两块挡板83朝保温箱82内移动,输液管在移动时挤压挡板83向内摆动,第二扭力弹簧84被压缩,当输液管移动至不再与挡板83接触时,输液管已经位于保温箱82内,这时在第二扭力弹簧84的作用下两块挡板83复位,随后使用者可以拉动任意一侧的铰接板85摆动,随后可以将暖宝宝塞入保温箱82内,并使得暖宝宝位于挤压块86与输液管之间,添加完毕后,拉动铰接板85复位,随后可以挤压压杆87向下移动,压杆87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杆88向下移动,第四复位弹簧89被拉伸,压杆87在向下移动时还能够挤压挤压块86向前移动,挤压块86在向前移动时能够将暖宝宝挤压至环绕在输液管外侧,这时暖宝宝能够对输液管内的药液进行轻微的加热,如此,就能够对输液管内部的药液进行轻微的加热,避免药液过凉刺激血管,在进行加热时,可以根据需要加热的不同温度,来放置不同的加热物品,当不需要进行加热时,松开压杆87,在第四复位弹簧89的作用下连接杆88和压杆87复位,压杆87在复位时带动挤压块86复位,挤压块86复位不再挤压暖宝宝,这时再打开铰接板85将暖宝宝取出即可,当需要将输液管取出时,直接将输液管拉出,输液管在拉出时,会推动两块挡板83向外摆动,第二扭力弹簧84再次被压缩,当输液管完全移出时,在第二扭力弹簧84的作用下两块挡板83复位。
48.还包括有隔离机构9,隔离机构9用于辅助加热机构8运作,隔离机构9包括有第二安装块91、第二连接弹簧92、第二连接架93、导向环94、第二拉绳95、第三拉绳96和隔离弧板97,保温箱82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安装块91,两侧第二安装块9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连接有第二连接弹簧92,两根第二连接弹簧9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二连接架93,第二连接架93能够在保温箱82底部滑动,两侧第二连接架93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绳95,保温
箱82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导向环94,导向环94位于第二连接架93内侧,第二拉绳95穿过两个导向环94,第二拉绳95中部连接有第三拉绳96,第三拉绳96与连接杆88中部连接,第二连接架93顶部连接有隔离弧板97,隔离弧板97位于保温箱82内,两块隔离弧板97在完全接触时能够形成一个圆筒。
49.连接杆88在向下移动时带动第三拉绳96向下移动,第三拉绳96在向下移动时通过第二拉绳95拉动两侧第二连接架93相互靠近,导向环94能够对第二拉绳95进行导向,第二连接弹簧92被拉伸,两侧第二连接架93在相互靠近时能够带动两侧隔离弧板97相互靠近,两侧隔离弧板97相互靠近后能够套在输液管外侧,这时两侧隔离弧板97形成一个圆筒,随后暖宝宝在进行包裹的过程中,会包裹在两侧隔离弧板97外侧进行加热,从而避免暖宝宝直接包裹在输液管外侧,因暖宝宝包裹的部位具有一定的粘性,直接包裹在输液管外侧容易沾在输液管上,取出时容易拉着输液管一起移动,使得暖宝宝在取出时较为麻烦,在放置其余具有一定粘性的加热物品时,也能够起到作用,连接杆88在复位时不再拉着第三拉绳96,这时在两侧第二连接弹簧92的作用下两侧第二连接架93带动两侧隔离弧板97复位,随后即可将输液管取出。
50.还包括有卡住机构10,卡住机构10能够卡在椅子或病床上,卡住机构10包括有安装环101、转动块102和第三卡块103,安装盘71外弧面连接有安装环101,安装环101内滑动式连接有转动块102,转动块102上连接有第三卡块103,第三卡块103能够卡在椅子或病床上。
51.患者在需要坐着或躺着休息时,可以将第三卡块103卡在椅子或病床上,如第三卡块103不能对着椅子或病床,可以拉动第三卡块103通过转动块102沿安装环101滑动进行调节,如此,就能够在患者需要休息时将本输液架固定,避免本输液架位移影响输液。
5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疗用可控制流速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2),底板(2)底部沿周向均匀间隔转动式连接有四个移动轮(1);安装管(3),底板(2)顶部中间连接有安装管(3),安装管(3)其中一侧沿轴向均匀间隔开有多道第一卡槽(31),安装管(3)另外两侧上部均沿轴线均匀间隔开有多道第二卡槽(32),安装管(3)远离第一卡槽(31)的一侧开有滑槽(33);伸缩机构(4),安装管(3)内设有伸缩机构(4);控制机构(5),伸缩机构(4)上设有控制机构(5);限位机构(6),控制机构(5)上设有限位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用可控制流速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伸缩机构(4)包括有:伸缩杆(41),安装管(3)内滑动式连接有伸缩杆(41);挂钩(42),伸缩杆(41)顶部连接有挂钩(42);第一卡块(44),伸缩杆(41)一侧下部滑动式连接有能够卡入第一卡槽(31)内的第一卡块(44);第一复位弹簧(43),第一卡块(44)与伸缩杆(41)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用可控制流速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控制机构(5)包括有:第一安装块(51),伸缩杆(41)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安装块(51);螺杆(52),第一安装块(51)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能够将第一安装块(51)固定在伸缩杆(41)上的螺杆(52);箱体(53),第一安装块(51)上连接有箱体(53);定位块(54),箱体(53)一侧连接有定位块(54);转杆(55),箱体(53)另一侧转动式连接有转杆(55),转杆(55)上连接有挤压轮(56)和缺齿棘轮(57);安装板(58),箱体(53)内侧壁连接有安装板(58);活动杆(59),安装板(58)上滑动式连接有活动杆(59);棘齿块(511),活动杆(59)一侧连接有能够将缺齿棘轮(57)卡住的棘齿块(511);普通弹簧(510),活动杆(59)上套有普通弹簧(510),普通弹簧(510)两端分别连接在棘齿块(511)和安装板(58)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疗用可控制流速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6)包括有:拉板(61),箱体(53)一侧中部滑动式连接有拉板(61);第一连接架(63),拉板(61)上连接有能够在箱体(53)上滑动的第一连接架(63);第二复位弹簧(62),拉板(61)上套有第二复位弹簧(62),第二复位弹簧(62)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架(63)和箱体(53)上;导向块(64),箱体(53)外上部与下部均连接有导向块(64);固定块(65),箱体(53)外上部与下部均连接有固定块(65);铰接块(67),固定块(65)上铰接连接有铰接块(67);第一扭力弹簧(66),铰接块(67)与固定块(65)之间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66);第二卡块(610),铰接块(67)上滑动式连接有能够卡入固定块(65)内的第二卡块(610);第三复位弹簧(69),第二卡块(610)和铰接块(67)之间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69);第一拉绳(68),两块铰接块(67)上均连接有第一拉绳(68),两根第一拉绳(68)分别绕过两块导向块(64)与第一连接架(63)两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疗用可控制流速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置放机构(7),置放机构(7)包括有:安装盘(71),安装管(3)上滑动式连接有能够在滑槽(33)上滑动的安装盘(71);置放板(72),安装盘(71)内中部连接有能够在滑槽(33)上滑动的置放板(72),置放板(72)套在安装管(3)外侧;把手(73),置放板(72)顶部一侧连接有把手(73);拉杆(74),安装盘(71)下部滑动式连接有拉杆(74);卡板(75),拉杆(74)上部铰接连接有能够卡入第二卡槽(32)内的两块卡板(75),卡板(75)抵住安装管(3);第一连接弹簧(76),两块卡板(75)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簧(7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疗用可控制流速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加热
机构(8),加热机构(8)包括有:支撑架(81),置放板(72)顶部一侧连接有支撑架(81);保温箱(82),支撑架(81)顶部连接有保温箱(82);挡板(83),保温箱(82)一侧转动式连接有两块挡板(83);第二扭力弹簧(84),两块挡板(83)与保温箱(82)之间均连接有两根第二扭力弹簧(84);铰接板(85),保温箱(82)两侧对称式铰接连接有铰接板(85);挤压块(86),保温箱(82)内滑动式连接有挤压块(86);压杆(87),挤压块(86)上滑动式连接有能够推动挤压块(86)移动的压杆(87),压杆(87)能够在保温箱(82)上滑动;连接杆(88),压杆(87)底部连接有连接杆(88);第四复位弹簧(89),压杆(87)两侧下部均套有第四复位弹簧(89),两根第四复位弹簧(89)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杆(88)顶部两侧与保温箱(82)底部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疗用可控制流速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隔离机构(9),隔离机构(9)包括有:第二安装块(91),保温箱(82)底部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安装块(91);第二连接弹簧(92),两侧第二安装块(9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连接有第二连接弹簧(92);第二连接架(93),两根第二连接弹簧(9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连接有能够在保温箱(82)底部滑动的第二连接架(93);第二拉绳(95),两侧第二连接架(93)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绳(95);导向环(94),保温箱(82)底部两侧均连接有导向环(94),导向环(94)位于第二连接架(93)内侧,第二拉绳(95)穿过两个导向环(94);第三拉绳(96),第二拉绳(95)中部连接有第三拉绳(96),第三拉绳(96)与连接杆(88)中部连接;隔离弧板(97),第二连接架(93)顶部连接有隔离弧板(97),隔离弧板(97)位于保温箱(82)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医疗用可控制流速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卡住机构(10),卡住机构(10)包括有:安装环(101),安装盘(71)外弧面连接有安装环(101);转动块(102),安装环(101)内滑动式连接有转动块(102);第三卡块(103),转动块(102)上连接有第三卡块(103)。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架,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可控制流速的输液架。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有能够控制输液管内部药液流速的部件,并且能够将该部件固定的医疗用可控制流速的输液架。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医疗用可控制流速的输液架,包括有底板,底板底部沿周向均匀间隔转动式连接有四个移动轮;安装管,底板顶部中间连接有安装管,安装管其中一侧沿轴向均匀间隔开有多道第一卡槽。在使用本输液架时,可以根据伸缩机构来挂输液瓶,在挂输液瓶时,还可以通过伸缩机构调节高度,并且能够通过控制机构来调节输液管内药液的流速,从而实现调节输液管内药液的流速的效果。内药液的流速的效果。内药液的流速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邱新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邱新华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2/3/7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