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有人口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专利查询24天前  14



1.本发明涉及人口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有人口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实有人口管理是指将实际各小区或辖区居住的常住人口、寄住人口、暂住人口等人员全部纳入管理,加强登记和掌握基本情况,及时发现违法犯罪线索,预防违法犯罪活动,精准服务特殊群体(老弱病残等),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3.为此,管理部门通过各类信息化建设来精准管理实有人口,做到“底数清、人员清”,从而加强社会治理。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基层设备登记的方式,如民警通过一标三实采集设备,上门登记用户信息,汇总到后台系统做统计和分析,;有采用在小区门口安装视频监控的方式,通过对进出人员的人脸比对分析实际居住人员。
4.在采用基层设备登记的方式中,对于流动人口难于登记,而且犯罪分子通常具有一定的防范意识,民警上门采集通常出现闭门无人应答,或者躲在房间回避采集,并且存在人员成本高,数据更新周期长的问题。对于在小区的出入口安装视频监控的方式,只能对进出的人员做分析,有些老人、犯罪分子深居简出,导致监控探头监测不到。其次,很多非小区的服务人员进出小区,譬如中介、送外卖人员、送快递人员等也会被检测到。再次,很多流动人口比对不中人脸,获取不到基本信息,管理不起来。并且一个城市那么多小区,部署的成本也非常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有人口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6.具体方案如下:
7.一种实有人口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s1:根据监测区域内的各基站与各小区的位置构建基站与小区的关联关系;
9.s2:定时提取额定时间内各基站的手机数据,并将提取的所有手机数据按照手机号进行分组,统计每个手机号对应的手机数据中包含的基站和各基站出现的次数;
10.s3:针对每个手机号,将其包含的基站中出现次数最高的多个基站的所有关联小区作为该手机号的潜在小区,从人员常用地址库中查询该手机号的常用地址,并将常用地址与所有潜在小区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将常用地址作为该额定时间段内该手机号对应的落脚点;如果匹配失败,则将所有潜在小区所在的最小行政区作为该手机号的落脚点;
11.s4:实时更新用于记录每个手机号在额定时间段内的落脚点信息的实有人口日历库。
12.进一步的,步骤s1中构建基站与小区的关联关系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3.s101:提取每个小区的地域范围;
14.s102:根据每个小区地址提取地址关键词;
15.s103:基于每个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每个小区的地域范围,获取各基站的关联小区,并结合每个小区的地址关键词,得到基站与小区的关联关系。
16.进一步的,步骤s101中小区的地域范围即围成地域范围的多边形中各角点的经纬度信息,从电子地图中提取。
17.进一步的,步骤s103中各基站的关联小区的获取方法为:当基站位于小区内或基站与小区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判定基站与该小区相关联。
18.进一步的,基站与小区的距离为基站与围成地域范围的多边形中各角点的距离的最小值。
19.进一步的,步骤s103中基站与小区的关联关系为基站与小区的地址关键词的关联关系。
20.进一步的,额定时间为每天。
21.进一步的,提取的额定时间内各基站的手机数据为每天夜间时间段对应的各基站的手机数据。
22.进一步的,还包括根据实有人口日历库中提取每个手机号对应的最近30天内的落脚点数据,并统计落脚点数据中各小区出现的天数,将出现天数最多的小区作为该手机号的近期落脚点。
23.进一步的,还包括基于近期落脚点、近期落脚点出现的天数构建实有人口档案库。
24.进一步的,将实有人口档案库中的成年人的落脚点与成年人的同住人中的老人或小孩的落脚点信息相关联。
25.一种实有人口管理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27.本发明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应用知识库、规则库、大数据等技术,以一整套完整的分析模型基于现有硬件设施就能精准计算出实有人口的档案信息。相比其他技术方案,成本更低,覆盖率高,准确性更强,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28.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
30.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31.实施例一:
3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有人口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33.s1:根据监测区域内的各基站与各小区的位置构建基站与小区的关联关系。
34.该实施例中构建基站与小区的关联关系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35.s101:提取每个小区的地域范围。小区的地域范围即围成地域范围的多边形中各角点的经纬度信息,该实施例中从电子地图中提取。
36.s102:根据每个小区地址提取地址关键词。例如万科城小区对应的地址关键词有“万科城”、“中山路100号”、“中山路101号”。
37.s103:基于每个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每个小区的地域范围,获取各基站的关联小区,并结合每个小区的地址关键词,得到基站与小区的关联关系。
38.该实施例中各基站的关联小区的获取方法为:当基站位于小区内或基站与小区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判定基站与该小区相关联。距离阈值设定为300米,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制。
39.基站与小区的距离为基站与围成地域范围的多边形中各角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基站与小区的关联关系为基站与小区的地址关键词的关联关系,该实施例i中通过基站小区关系表表示,支持一个基站与多个小区建立关联关系。
40.s2:定时提取额定时间内各基站的手机数据,并将提取的所有手机数据按照手机号进行分组,统计每个手机号对应的手机数据中包含的基站和各基站出现的次数。
41.该实施例中额定时间采用每天,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需求更改频率,如每周、每月等等,在此不做限制。进一步的,由于夜间人们大多位于家中,因此,该实施例中优选提取每天夜间时间段(如20:00至第二天早上6:00)对应的各基站的手机数据。
42.s3:针对每个手机号,将其包含的基站中出现次数最高的多个基站的所有关联小区作为该手机号的潜在小区,从人员常用地址库中查询该手机号的常用地址,并将常用地址与所有潜在小区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将常用地址作为该额定时间段内该手机号对应的落脚点;如果匹配失败,则将所有潜在小区所在的最小行政区作为该手机号的落脚点。
43.人员常用地址库可以根据传统方法统计的人口居住地址信息构建得到,人口居住地址信息如小区业主数据、常住任何数据、暂住人口数据、水电缴费数据、医疗登记数据等。从人口居住地址信息提取需要的信息构建人员常用地址库。该实施例中人员常用地址库中存储的内容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常用地址、地址类型、关联小区、楼号、室号、数据来源等字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设定人员常用地址库包含的信息,在此不做限制。
44.s4:实时更新用于记录每个手机号在额定时间段内的落脚点信息的实有人口日历库。
45.实有人口日历库用于存储个人在不同时间内的落脚点,该实施例中即为每天的落脚点。
46.由于日常中往往还存在吃夜宵、走访亲戚、工作临时值班等计算出来的落脚点不准确的情况。为此,该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实有人口日历库中提取每个手机号对应的最近30天内的落脚点数据,并统计落脚点数据中各小区出现的天数,将出现天数最多的小区作为该手机号的近期落脚点。
47.该实施例中基于近期落脚点、近期落脚点出现的天数构建实有人口档案库,实有人口档案库中包括人物信息(如身份证号、手机号、姓名、出生日期、性别、职业、民族等等)、近期落脚点(如经度、纬度、小区、楼号、室号等等)和近期落脚点出现的天数。
48.进一步的,由于大部分儿童和高龄老人不使用手机,为了避免遗漏该部分人员,再考虑到儿童和老人通常是跟家人居住在一起的情况下,该实施例中设定将实有人口档案库中的成年人的落脚点与成年人的同住人中的老人或小孩的落脚点信息相关联。
49.基于构建的实有人口档案库,以“一人一档”结合社区网格化治理,可以做很多社会治理的应用,例如支撑人口普查,核对人员信息;精准服务重点人群,针对高龄老人、独居老人、适龄儿童进行精准服务;根据居住信息精准抓捕逃犯和犯罪;根据居住情况,打击诈骗窝点。
50.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延伸到网格化管理的大数据分析模型中,针对定点场所,例如学校,监狱等可以做实有人员的分析和管理,通过自动计算,可以解决以往管理难点,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51.实施例二:
5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有人口管理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53.进一步地,作为一个可执行方案,所述实有人口管理终端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实有人口管理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有人口管理终端设备的组成结构仅仅是实有人口管理终端设备的示例,并不构成对实有人口管理终端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上述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实有人口管理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54.进一步地,作为一个可执行方案,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所述处理器是所述实有人口管理终端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实有人口管理终端设备的各个部分。
55.所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所述实有人口管理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所述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5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方法的步骤。
57.所述实有人口管理终端设备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58.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实有人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监测区域内的各基站与各小区的位置构建基站与小区的关联关系;s2:定时提取额定时间内各基站的手机数据,并将提取的所有手机数据按照手机号进行分组,统计每个手机号对应的手机数据中包含的基站和各基站出现的次数;s3:针对每个手机号,将其包含的基站中出现次数最高的多个基站的所有关联小区作为该手机号的潜在小区,从人员常用地址库中查询该手机号的常用地址,并将常用地址与所有潜在小区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将常用地址作为该额定时间段内该手机号对应的落脚点;如果匹配失败,则将所有潜在小区所在的最小行政区作为该手机号的落脚点;s4:实时更新用于记录每个手机号在额定时间段内的落脚点信息的实有人口日历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有人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构建基站与小区的关联关系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01:提取每个小区的地域范围;s102:根据每个小区地址提取地址关键词;s103:基于每个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每个小区的地域范围,获取各基站的关联小区,并结合每个小区的地址关键词,得到基站与小区的关联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有人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中小区的地域范围即围成地域范围的多边形中各角点的经纬度信息,从电子地图中提取。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有人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3中各基站的关联小区的获取方法为:当基站位于小区内或基站与小区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判定基站与该小区相关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有人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与小区的距离为基站与围成地域范围的多边形中各角点的距离的最小值。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有人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3中基站与小区的关联关系为基站与小区的地址关键词的关联关系。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有人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额定时间为每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有人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的额定时间内各基站的手机数据为每天夜间时间段对应的各基站的手机数据。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有人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实有人口日历库中提取每个手机号对应的最近30天内的落脚点数据,并统计落脚点数据中各小区出现的天数,将出现天数最多的小区作为该手机号的近期落脚点。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有人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近期落脚点、近期落脚点出现的天数构建实有人口档案库。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实有人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实有人口档案库中的成年人的落脚点与成年人的同住人中的老人或小孩的落脚点信息相关联。12.一种实有人口管理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有人口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中包括:S1:根据监测区域内的各基站与各小区的位置构建基站与小区的关联关系;S2:定时提取额定时间内各基站的手机数据,统计每个手机号对应的手机数据中包含的基站和各基站出现的次数;S3:针对每个手机号,提取其潜在小区,从人员常用地址库中查询该手机号的常用地址,并将常用地址与所有潜在小区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将常用地址作为该额定时间段内该手机号对应的落脚点;如果匹配失败,则将所有潜在小区所在的最小行政区作为该手机号的落脚点;S4:实时更新用于记录每个手机号在额定时间段内的落脚点信息的实有人口日历库。本发明能够精准计算出实有人口的档案信息。的档案信息。的档案信息。


技术研发人员:曾超 吴松洋 张辉极 王超 蔡丽莉 李婉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4
技术公布日:2022/3/7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