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车载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空调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车辆空调系统在调节车内乘员空间的适宜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然而现有的空调系统通常只能按照设定的温度对乘员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随着行驶过程中车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乘员手动对设定的温度进行反复调节,且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空调控制装置,以解决车机空调系统需要人工频繁调节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空调控制装置,包括:
5.环境参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车辆内外的环境参数;
6.人体状态参数监测单元,用于获取车内乘员的生理参数;
7.空调系统算法单元,与所述环境参数采集单元和人体状态参数监测单元连接,所述车辆内外的环境参数和车内乘员的生理参数作为该单元的输入量,该单元根据输入量得到输出量;
8.执行器控制单元,与所述空调系统算法单元连接,根据空调系统算法单元的输出量得到控制参量并输出;
9.执行器单元,与所述执行器控制单元连接,根据执行器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参量进行输出。
10.按上述方案,所述环境参数采集单元包括:室外温度采集装置、室内温度采集装置、室外空气质量采集装置、室内空气质量采集装置、室外湿度采集装置、室内湿度采集装置、室外光照强度采集装置。
11.按上述方案,所述人体状态参数监测单元包括:人体心率采集装置、人体体表温度采集装置、人体血压采集装置、参数输入装置;其中乘员通过参数输入装置输入的生理参数包括:身高、体重、病史以及年龄。
12.按上述方案,所述控制参量包括:压缩机转速、ptc功率、膨胀阀开度、室外机风量、室内机风量、室内风门电机角度、负离子发生器开关、加湿器开关。
13.按上述方案,该智能空调控制装置还包括通讯单元;通讯单元用于:
14.当环境参数采集单元故障或缺省时,获取云端或其他车辆的环境采集参数单元的环境参数;
15.当人体状态参数检测单元故障或缺省时,从乘员穿戴的智能设备获取人体状态参数;
16.当空调系统算法单元故障或缺省时,将输入量上传至其他运算设备进行计算,并
下载输出量。
17.利用上文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装置实现的智能空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s1、采集车辆内外的环境参数;
19.s2、获取车内乘员的生理参数;
20.s3、根据以上步骤获得的车辆内外的环境参数和车内乘员的生理参数得到控制参量;
21.s4、根据控制参量控制执行器单元进行输出,对车内空气参数进行调节。
22.一种汽车,具有上文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装置。
23.一种计算机,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方法。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环境参数采集单元和人体状态参数监测单元获取环境参数和乘员生理参数,并利用空调系统算法单元得到输出量,执行器控制单元根据输出量得到控制参量并控制执行器单元输出,进而控制乘员舱内的空气参数,相较于传统的手动调节设置,减少了反复调节的麻烦,优化了使用体验。
26.进一步地,通过增加的通讯单元,使装置在某些单元缺省或故障时依旧能够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空调控制装置组成单元示意图;
28.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执行器单元中的执行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30.参见图1,一种智能空调控制装置,包括:
31.环境参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车辆内外的环境参数;
32.人体状态参数监测单元,用于获取车内乘员的生理参数;
33.空调系统算法单元,与所述环境参数采集单元和人体状态参数监测单元连接,所述车辆内外的环境参数和车内乘员的生理参数作为该单元的输入量,该单元根据输入量得到输出量;
34.执行器控制单元,与所述空调系统算法单元连接,根据空调系统算法单元的输出量得到控制参量并输出;
35.执行器单元,与所述执行器控制单元连接,根据执行器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参量进行输出。
36.进一步地,所述环境参数采集单元包括:室外温度采集装置、室内温度采集装置、室外空气质量采集装置、室内空气质量采集装置、室外湿度采集装置、室内湿度采集装置、室外光照强度采集装置。
37.进一步地,所述人体状态参数监测单元包括:人体心率采集装置、人体体表温度采集装置、人体血压采集装置、参数输入装置;其中乘员通过参数输入装置输入的生理参数包括:身高、体重、病史以及年龄。
38.进一步地,参见图2,所述控制参量包括:压缩机转速、ptc功率、膨胀阀开度、室外机风量、室内机风量、室内风门电机角度、负离子发生器开关、加湿器开关。
39.进一步地,该智能空调控制装置还包括通讯单元;通讯单元用于:
40.当环境参数采集单元故障或缺省时,获取云端或其他车辆的环境采集参数单元的环境参数;
41.当人体状态参数检测单元故障或缺省时,从乘员穿戴的智能设备获取人体状态参数;
42.当空调系统算法单元故障或缺省时,将输入量上传至其他运算设备进行计算,并下载输出量。
43.利用上文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装置实现的智能空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s1、采集车辆内外的环境参数;
45.s2、获取车内乘员的生理参数;
46.s3、根据以上步骤获得的车辆内外的环境参数和车内乘员的生理参数得到控制参量;
47.s4、根据控制参量控制执行器单元进行输出,对车内空气参数进行调节。
48.一种汽车,具有上文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装置。
49.一种计算机,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方法。
5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方法。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参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车辆内外的环境参数;人体状态参数监测单元,用于获取车内乘员的生理参数;空调系统算法单元,与所述环境参数采集单元和人体状态参数监测单元连接,所述车辆内外的环境参数和车内乘员的生理参数作为该单元的输入量,该单元根据输入量得到输出量;执行器控制单元,与所述空调系统算法单元连接,根据空调系统算法单元的输出量得到控制参量并输出;执行器单元,与所述执行器控制单元连接,根据执行器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参量进行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参数采集单元包括:室外温度采集装置、室内温度采集装置、室外空气质量采集装置、室内空气质量采集装置、室外湿度采集装置、室内湿度采集装置、室外光照强度采集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状态参数监测单元包括:人体心率采集装置、人体体表温度采集装置、人体血压采集装置、参数输入装置;其中乘员通过参数输入装置输入的生理参数包括:身高、体重、病史以及年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参量包括:压缩机转速、ptc功率、膨胀阀开度、室外机风量、室内机风量、室内风门电机角度、负离子发生器开关、加湿器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智能空调控制装置还包括通讯单元;通讯单元用于:当环境参数采集单元故障或缺省时,获取云端或其他车辆的环境采集参数单元的环境参数;当人体状态参数检测单元故障或缺省时,从乘员穿戴的智能设备获取人体状态参数;当空调系统算法单元故障或缺省时,将输入量上传至其他运算设备进行计算,并下载输出量。6.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装置实现的智能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车辆内外的环境参数;s2、获取车内乘员的生理参数;s3、根据以上步骤获得的车辆内外的环境参数和车内乘员的生理参数得到控制参量;s4、根据控制参量控制执行器单元进行输出,对车内空气参数进行调节。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装置。8.一种计算机,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方法。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空调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参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车辆内外的环境参数;人体状态参数监测单元,用于获取车内乘员的生理参数;空调系统算法单元,与所述环境参数采集单元和人体状态参数监测单元连接,所述车辆内外的环境参数和车内乘员的生理参数作为该单元的输入量,该单元根据输入量得到输出量;执行器控制单元,与所述空调系统算法单元连接,根据空调系统算法单元的输出量得到控制参量并输出;执行器单元,与所述执行器控制单元连接,根据执行器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参量进行输出。本发明实现了对空调系统输出的自动调节,使空调输出根据外界环境和人体参数实时调节,减少了人为反复调节的麻烦,优化了使用体验。优化了使用体验。优化了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 谢宇 桑彩薇 吕鉴武 刘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8
技术公布日:20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