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拉拔上油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0  199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拉拔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铜线拉拔上油机构。


背景技术:

2.拉拔是管材、型材、棒材以及线材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为了减少铜线在拉拔过程中发生严重的磨损,因而要求润滑剂对拉拔铜线起到润滑作用,以防止磨损,同时加快拉拔速度。
3.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直接喷洒润滑油的方式进行喷涂润滑,但采用这种润滑方式,既容易出现喷洒死角和喷涂不均匀的为题,又容易造成润滑油的大量消耗,使用极不方便。
4.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铜线拉拔上油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降低润滑油消耗的情况下实现无死角均匀上润滑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线拉拔上油机构,包括l型底座,所述l型底座顶部顶部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定环和动环,所述l型底座顶部对应定环的位置处开设有弧槽,且定环底端固定嵌装于弧槽内部,所述动环底部两端均活动贴合有与l型底座固定连接的托板,所述定环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动环外周面对应齿轮的位置处固定套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圈,所述定环与动环相对的一侧中部分别开设有环腔一以及环腔二,且环腔一与环腔二相连通,所述环腔二内腔靠近环腔二中心的一侧中部开设有多个呈环形设置的凹槽,每个凹槽内部均活动嵌设有嵌块,所述嵌块面向环腔二中心的一侧固定设有插柱,所述凹槽内腔底端面贯穿设有与动环内部相连通的插孔,且插柱底端活动插接于插孔内部,所述嵌块顶端固定连接有与环腔二内腔远离环腔二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插柱的外周面底端开设有多个导流槽,所述动环内周面远离环腔二的一端固定设有呈环形设置的海绵块,所述定环远离动环的一端连通设有与环腔一相连通的进油管,所述动环面向定环的一侧位于环腔二的外部固定设有呈环形设置的限制滑块,所述定环面向动环的一侧设置有与限制滑块相适配的滑槽,且限制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部。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环腔二内腔靠近环腔二中心的一侧面以及凹槽的内腔底端面均设置为内凹式的圆弧结构。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孔远离环腔二中心的一端设置为扩口状结构,且导流槽靠近嵌块的一端低于插孔上扩口端的最低点。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环腔一与环腔二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环内周面远离动环的一端固定设有呈环形设置的清理刷,且清理刷的刷毛向远离动环的一侧呈倾斜设置。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海绵块靠近定环的一端面向动环的几何中心方向呈倾斜设置。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动环远离定环的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模头,且模头设置有多种规格。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可利用待拉拔铜线挤压插柱远离环腔二的一端,从而将多个插柱向上顶起,并利用嵌块来挤压弹簧,在插柱顶起至完全没入插孔内部后,插柱上的导流槽与插孔上的扩口端连通,此时,环腔二内部的润滑油会依次进入凹槽以及插孔上的扩口端,并通过导流槽来引导环腔二内部的润滑油漏至待拉拔铜线的表面接着,上有润滑油的铜线会进入海绵块内周面,使海绵块随着动环同步转动,从而将铜线表面的润滑油均匀涂抹在铜线表面,可大大降低润滑油在润滑过程中的消耗,并实现无死角均匀上润滑油;
15.2、本实用新型可预先利用定环内周面远离动环一端的清理刷对待拉拔铜线表面的灰尘等颗粒物进行清理,以避免在进行拉拔的过程中对铜线表面造成损伤;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拆卸式模头,一方面方便对损坏的模头进行更换,另一方面可根据实际加工需求来更换不同规格的模头,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l型底座与托板装配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分放大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部分放大图。
22.附图标记为:1l型底座、2弧槽、3托板、4定环、5动环、6电机、7齿轮、8齿圈、9模头、10环腔一、11环腔二、12限制滑块、13凹槽、14嵌块、15插柱、16导流槽、17弹簧、18密封圈、19海绵块、20进油管、21清理刷、22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24.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
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铜线拉拔上油机构,包括l型底座1,所述l型底座1顶部顶部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定环4和动环5,所述l型底座1顶部对应定环4的位置处开设有弧槽2,且定环4底端固定嵌装于弧槽2内部,所述动环5底部两端均活动贴合有与l型底座1固定连接的托板3,可确保动环5能够稳定转动,所述定环4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齿轮7,所述动环5外周面对应齿轮7的位置处固定套设有与齿轮7啮合的齿圈8,所述定环4与动环5相对的一侧中部分别开设有环腔一10以及环腔二11,且环腔一10与环腔二11相连通,所述环腔二11内腔靠近环腔二11中心的一侧中部开设有多个呈环形设置的凹槽13,每个凹槽13内部均活动嵌设有嵌块14,所述嵌块14面向环腔二11中心的一侧固定设有插柱15,所述凹槽13内腔底端面贯穿设有与动环5内部相连通的插孔22,且插柱15底端活动插接于插孔22内部,所述嵌块14顶端固定连接有与环腔二11内腔远离环腔二11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弹簧17,可利用其受压后的回复力使插柱15在解除外力挤压后,对插孔22进行封堵,以阻止环腔二11内部的润滑油漏出,所述插柱15的外周面底端开设有多个导流槽16,所述动环5内周面远离环腔二11的一端固定设有呈环形设置的海绵块19,所述定环4远离动环5的一端连通设有与环腔一10相连通的进油管20,所述动环5面向定环4的一侧位于环腔二11的外部固定设有呈环形设置的限制滑块12(可将其设置为t型结构,以防止动环5在转动过程中与定环4分离),所述定环4面向动环5的一侧设置有与限制滑块12相适配的滑槽,且限制滑块12滑动连接于滑槽内部。
26.进一步的,所述环腔二11内腔靠近环腔二11中心的一侧面以及凹槽13的内腔底端面均设置为内凹式的圆弧结构,用于引导环腔二11内部的润滑油向凹槽13处流动。
27.进一步的,所述插孔22远离环腔二11中心的一端设置为扩口状结构,且导流槽16靠近嵌块14的一端低于插孔22上扩口端的最低点,一方面可利用扩口结构来引导凹槽13内部的润滑油向插孔22处引导,另一方面,可在插柱15受压后与环腔二11连通,并引导环腔二11内部的润滑油漏至待拉拔铜线的表面。
28.进一步的,所述环腔一10与环腔二11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8,可防止润滑油从环腔一10与环腔二11的连接处漏出而造成浪费。
29.进一步的,所述定环4内周面远离动环5的一端固定设有呈环形设置的清理刷21,且清理刷21的刷毛向远离动环5的一侧呈倾斜设置,用于对待拉拔铜线表面的灰尘等颗粒物进行清理,以避免在进行拉拔的过程中对铜线表面造成损伤。
30.进一步的,所述海绵块19靠近定环4的一端面向动环5的几何中心方向呈倾斜设置,可减小上润滑油后的待拉拔铜线进入海绵块19内部时所受到的阻力。
31.进一步的,所述动环5远离定环4的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模头9,且模头9设置有多种规格,一方面方便对损坏的模头9进行更换,另一方面可根据实际加工需求来更换不同规格的模头9,方便快捷。
3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先将该上油机构与外部供电电源相连通,并向环腔一10与环腔二11之间形成的空腔内部加注润滑油,然后启动电机6来驱动动环5转动,并将待拉拔铜线(以下简称铜线,其直径与动环5的内直径相等)一端自定环4远离动环5的一端插入,使其在进行拉拔,会预先利用定环4内周面远离动环5一端的清理刷21对待拉拔铜线表面的灰尘
等颗粒物进行清理,以避免在进行拉拔的过程中对铜线表面造成损伤,清理后的铜线在右移的过程中,会挤压插柱15远离环腔二11的一端(可将该端设置为半球面),从而将多个插柱15向上顶起,并利用嵌块14来挤压弹簧17,在插柱15顶起至完全没入插孔22内部后,插柱15上的导流槽16与插孔22上的扩口端连通,此时,环腔二11内部的润滑油会依次进入凹槽13以及插孔22上的扩口端,并通过导流槽16来引导环腔二11内部的润滑油漏至待拉拔铜线的表面,接着,上有润滑油的铜线会进入海绵块19(预先浸润有润滑油)内周面,使海绵块19随着动环5同步转动,从而将铜线表面的润滑油均匀涂抹在铜线表面,随后穿过模头9完成拉拔工作,由于导流槽16靠近嵌块14的一端初始状态下低于插孔22上扩口端的最低点,使得在拉拔完成后,可利用弹簧17受压后的回复力使插柱15在解除外力挤压后,对插孔22进行封堵,以阻止环腔二11内部的润滑油漏出,此外,还可以对损坏的模头9进行更换,亦可以根据实际加工需求来更换不同规格的模头9,方便快捷。
34.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35.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6.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7.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