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染布设备及利用该设备的染布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月前  26



1.本技术涉及印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染布设备及利用该设备的染布方法。


背景技术:

2.染色是对布料进行印染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常见的染布设备主要是通过在一个容器内添加染液,再直接将需要印染的布料投入容器内与染液浸泡,使布料在容器内静置一段时间后,使布料能够染色,之后再将布料从容器捞出,通过这种印染方式,会使染布长时间推积在容器底部,使布料出现褶皱,造成布料染色不均匀,进而导致布料染色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提高染色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染布设备及利用该设备的染布方法。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染布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染布设备,包括呈中空且上端呈开口的染缸,所述染缸上端转动连接有用于闭合开口的缸盖,所述染缸内转动连接有互相平行的收卷辊与放卷辊,所述染缸的两侧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设置有摆动板,所述染缸外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两转轴转动,使摆动板上下摆动的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连接于转轴,所述摆动板的摆动方向与布料传送方向垂直。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染缸内注入染液之后,将缸盖关闭,之后运作放卷辊与收卷辊,使布料自由下垂至染液内,同时摆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使转轴带动摆动板上下摆动,进而能够充分使染液搅拌均匀,同时防止布料堆积在染缸底部,减少布料褶皱,使染液能够均匀上色,提高染色效果。
6.可选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染缸外壁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滑移连接有两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染缸并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于齿条,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用于驱动两移动块相向或相背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移动块。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两移动块相向或相背同步移动,使移动块带动齿条移动,进而使齿轮带动两个转轴朝向相反方向转动,使两侧的摆动板能够朝下或朝上摆动。
8.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板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丝杆,两所述移动块分别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杆的正反螺纹端。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双向丝杆转动,使两个移动块能够同步相向或相背移动,进而带动移动块移动。
10.可选的,所述摆动板包括固定于其中一个转轴的第一板与第二板,所述摆动板还包括固定于另一个转轴的第三板与第四板,所述第一板与第四板均位于布料上方设置,所述第二板与第三板均位于布料下方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以及第四板能够位于浸入染液内的布料的四个边角处进行上下摆动,使布料更大范围的得到上下摆动,使染液能够均匀浸入布料内,同时加快染色效率。
12.可选的,所述染缸外部设置有循环箱,所述循环箱的一侧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通过管道与循环箱连通,所述抽水泵固定连通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固定且连通于染缸底部,所述循环箱的另一侧设置有供水泵,所述供水泵通过管道与循环箱连通,所述供水泵固定连通有供水管,其中一个转轴与第一板和第二板均呈中空且互相连通设置,另一个转轴与第三板和第四板均呈中空且互相连通设置,所述供水管固定且连通于两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以及第四板朝向布料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供染液喷出的喷出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染液能够进入循环箱内进行循环,并从喷出孔处喷出,并喷射在布料上,使布料上色更加均匀,同时加快染液浸入布料内的速度,提高染色效率。
14.可选的,所述循环箱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循环箱内部的染液温度,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所述控制器响应温度检测信号,并与加热管相连接,用于控制加热管启闭。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循环箱内部的染液温度,并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管的启闭,防止染液温度下降,影响染色效果,使喷出孔喷出的染液能够保持合适的温度,提高染色效果。
16.可选的,所述染缸靠近收卷辊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烘干管,所述烘干管低于收卷辊设置,所述烘干管朝向布料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流通孔,所述循环箱固定连接有热能管,所述热能管伸入染缸且固定连通于烘干管,所述染缸上端开设有泄压口。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热管加热过程中,循环箱内会产生热量,热量通过烘干管,从流通孔处喷出,对染色之后的布料进行烘干,加强染料固色。
1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染布设备的染布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染布设备的染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注入染液,放卷辊对布料进行放卷,收卷辊对布料进行收卷,使布料自由下垂至染液内,使第一板与第四板均位于布料上方,第二板与第三板均位于布料下方设置;s2,驱使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以及第四板上下摆动,搅拌染液;s3,通过循环箱循环染液,并从喷出孔朝向布料喷出染液;s4,循环箱内的加热管使染液循环保温,同时循环箱内产生的热量通过热能管通入烘干管从流通孔释放,对布料进行烘干,同时通过泄压口使染缸气压保持恒定。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转动时,使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以及第四板能够同步上下摆动,带动布料在染液内向上或向下摆动,不仅起到搅拌染液,使染液充分混合的效果,同时使染液能够均匀上色,加快染液浸入布料内,提高染色效果与效率。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在染缸内注入染液之后,将缸盖关闭,之后运作放卷辊与收卷辊,使布料自由下垂至染液内,同时摆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使转轴带动摆动板上下摆动,进而能够充分使染液搅拌均匀,同时防止布料堆积在染缸底部,减少布料褶皱,使染液能够均匀上色,提高染色
效果。
21.染液能够进入循环箱内进行循环,并从喷出孔处喷出,并喷射在布料上,使布料上色更加均匀,同时加快染液浸入布料内的速度,提高染色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染缸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布料在染缸内的染色状态的示意图。
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摆动机构与循环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染缸;11、缸盖;12、收卷辊;13、放卷辊;14、转动电机;15、安装座;16、转轴;2、摆动板;21、第一板;22、第二板;23、第三板;24、第四板;3、摆动机构;31、支撑板;32、滑槽;33、滑块;34、移动块;35、齿条;36、齿轮;4、驱动组件;41、驱动电机;42、双向丝杆;5、循环箱;51、抽水泵;52、抽水管;53、供水泵;54、供水管;55、喷出孔;56、加热管;57、温度传感器;6、烘干管;61、流通孔;62、热能管;63、泄压口。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染布设备。参照图1与图2,一种染布设备包括呈水平的染缸1,染缸1呈中空且上端呈开口设置。染缸1上端铰接有用于密封闭合开口的缸盖11。染缸1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呈水平的收卷辊12和放卷辊13,收卷辊12与放卷辊13的轴向平行,且收卷辊12与放卷辊13位于染缸1上端设置,染缸1外壁固定有用于分别驱动收卷辊12与放卷辊13转动的两个转动电机14,两转动电机14输出轴分别固定于收卷辊12与放卷辊13的一端。染缸1的两侧内壁分别焊接有呈水平的安装座15,安装座1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呈水平的转轴16,转轴16位于染缸1的下端设置,且转轴16的轴向与收卷辊12的轴向垂直。
29.参照图2与图3,转轴16设置有摆动板2,同时染缸1内的染料液面高于摆动板2,摆动板2包括焊接于其中一个转轴16的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互相平行且与转轴16垂直设置,摆动板2还包括焊接于另一个转轴16的第三板23与第四板24,第一板21与第四板24互相平行且与转轴16垂直设置,同时第一板21与第三板23以及第二板22与第四板24互相错位设置,第一板21与第四板24均位于布料上方设置,第二板22与第三板23均位于布料下方设置。
30.参照图2与图4,染缸1外部设置有用于使两转轴16转动的摆动机构3,摆动机构3包括焊接于染缸1外壁的支撑板31,支撑板31呈水平设置。支撑板31上表面开设有截面呈t形的滑槽32,滑槽32开设方向与转轴16的轴向垂直,滑槽32滑移连接有两个截面呈t形的滑块33,滑块33伸出端焊接有呈水平的移动块34。移动块34上表面焊接有呈水平的齿条35,转轴16的一端伸出染缸1并固定有齿轮36,齿轮36啮合于齿条35。支撑板31设置有用于驱动两移动块34相向或相背移动的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包括固定于支撑板31上表面的驱动电机41,驱动电机41输出轴固定有呈水平的双向丝杆42,两移动块34分别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杆42的正反螺纹端。由此使两个转轴16朝向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使第一板21、第二板22、第
三板23以及第四板24能够上下摆动,促进染料浸入布料内,加强染色效果。
31.参照图2与图4,染缸1外部设置有呈中空的循环箱5,循环箱5的一侧设置有抽水泵51,抽水泵51通过管道与循环箱5连通。抽水泵51固定且连通有抽水管52,抽水管52固定且连通于染缸1底部,从而能够将染缸1内的染液抽至循环箱5内。循环箱5另一侧设置有供水泵53,供水泵53通过管道与循环箱5连通,供水泵53固定且连通有供水管54,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与其连接的转轴16均呈中空且互相连通设置,第三板23和第四板24与其连接的转轴16均呈中空且互相连通设置。供水管54背离供水泵53的一端分别固定且连通于两转轴16伸出染缸1的一端,使染液能够从循环箱5流至第一板21、第二板22、第三板23以及第四板24,同时第一板21、第二板22、第三板23以及第四板24朝向布料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供染液喷出的喷出孔55,由此第一板21与第四板24的喷出孔55设置在下表面,且第二板22和第三板23的喷出孔55设置在上表面。
32.参照图4,循环箱5内部通过卡箍固定安装有加热管56、温度传感器57以及控制器,加热管56可对循环箱5内的染液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57用于检测循环箱5内染液的温度,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57输出端相连接且响应温度检测信号,控制器与加热管56相连接,并控制加热管56的启闭。当温度传感器57检测到染液的温度低于控制器内预设的最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管56开启,加热管56对染液进行加热,从而使染缸1内的染液能够热循环,提高染色效果;当染液温度高于控制器内预设的最高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器控制加热管56关闭,从而防止染液温度过高。
33.参照图1与图2,染缸1靠近收卷辊12的一侧内壁焊接有呈水平的烘干管6,烘干管6与收卷辊12平行设置,且烘干管6位于收卷辊12的下方设置,同时烘干管6位于染料液面的上方,烘干管6朝向布料的一侧侧壁沿横向开设有若干流通孔61,若干流通孔61沿烘干管6长度方向等距排列设置。循环箱5顶部焊接有热能管62,热能管62背离循环箱5的一端伸入染缸1内并固定且连通于烘干管6。为了使染缸1内的气压保持恒定,从而在染缸1上端开设有泄压口63,泄压口63高于染料液面开设。
34.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利用染布设备的染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染液注入染缸1内,放卷辊13放卷布料,收卷辊12收卷布料,并使两个辊之间的布料下垂至染液内,并将第一板21与第四板24均位于布料上方,使第二板22与第三板23均位于布料下方;s2,开启驱动电机41,驱动电机41驱动双向丝杆42转动,使两移动块34相向或相背同步移动,齿轮36啮合于齿条35,从而使两转轴16的转动方向同步相反,进而转轴16带动第一板21、第二板22以及第三板23、第四板24同时向下或向上摆动,同时布料移动,进而不仅起到对染液的搅拌混合,同时还能够防止布料堆积在染缸1底部,减少布料产生褶皱,加快染液浸入布料内;s3,开启抽水泵51以及供水泵53,使染缸1内的染液进入循环箱5后,再从喷出孔55喷出,使第一板21、第二板22、第三板23以及第四板24在上下摆动的同时,能够对布料喷射染液,加快染液对布料的染色;s4,根据温度传感器57对染液温度的检测,使控制器能够控制循环箱5内加热管56的启闭,防止染液温度下降,影响染色效果,使染缸1能够保温,提升染色效果,同时循环箱5内产生的热量通过热能管62通入烘干管6内并从流通孔61释放,使高温气体对经过染色、即将卷入收卷辊12前的布料进行烘干,加强染液固色。
3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染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中空且上端呈开口的染缸(1),所述染缸(1)上端转动连接有用于闭合开口的缸盖(11),所述染缸(1)内转动连接有互相平行的收卷辊(12)与放卷辊(13),所述染缸(1)的两侧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设置有摆动板(2),所述染缸(1)外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两转轴(16)转动,使摆动板(2)上下摆动的摆动机构(3),所述摆动机构(3)连接于转轴(16),所述摆动板(2)的摆动方向与布料传送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染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染缸(1)外壁的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滑移连接有两移动块(34),所述移动块(34)固定连接有齿条(35),所述转轴(16)的一端伸出染缸(1)并固定连接有齿轮(36),所述齿轮(36)啮合于齿条(35),所述支撑板(31)设置有用于驱动两移动块(34)相向或相背移动的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连接于移动块(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染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板(31)的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丝杆(42),两所述移动块(34)分别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杆(42)的正反螺纹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染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板(2)包括固定于其中一个转轴(16)的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所述摆动板(2)还包括固定于另一个转轴(16)的第三板(23)与第四板(24),所述第一板(21)与第四板(24)均位于布料上方设置,所述第二板(22)与第三板(23)均位于布料下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染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染缸(1)外部设置有循环箱(5),所述循环箱(5)的一侧设置有抽水泵(51),所述抽水泵(51)通过管道与循环箱(5)连通,所述抽水泵(51)固定连通有抽水管(52),所述抽水管(52)固定且连通于染缸(1)底部,所述循环箱(5)的另一侧设置有供水泵(53),所述供水泵(53)通过管道与循环箱(5)连通,所述供水泵(53)固定连通有供水管(54),其中一个转轴(16)与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均呈中空且互相连通设置,另一个转轴(16)与第三板(23)和第四板(24)均呈中空且互相连通设置,所述供水管(54)固定且连通于两转轴(16)的一端,所述第一板(21)、第二板(22)、第三板(23)以及第四板(24)朝向布料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供染液喷出的喷出孔(5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染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箱(5)内部设置有加热管(56)、温度传感器(57)以及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57)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57)用于检测循环箱(5)内部的染液温度,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所述控制器响应温度检测信号,并与加热管(56)相连接,用于控制加热管(56)启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染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染缸(1)靠近收卷辊(12)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烘干管(6),所述烘干管(6)低于收卷辊(12)设置,所述烘干管(6)朝向布料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流通孔(61),所述循环箱(5)固定连接有热能管(62),所述热能管(62)伸入染缸(1)且固定连通于烘干管(6),所述染缸(1)上端开设有泄压口(63)。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任意一种染布设备的染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注入染液,放卷辊(13)对布料进行放卷,收卷辊(12)对布料进行收卷,使布料自由下垂至染液内,使第一板(21)与第四板(24)均位于布料上方,第二板(22)与第三板(23)均位于布料下方设置;
s2,驱使转轴(16)转动,转轴(16)带动第一板(21)、第二板(22)、第三板(23)以及第四板(24)上下摆动,搅拌染液;s3,通过循环箱(5)循环染液,并从喷出孔(55)朝向布料喷出染液;s4,循环箱(5)内的加热管(56)使染液循环保温,同时循环箱(5)内产生的热量通过热能管(62)通入烘干管(6)从流通孔(61)释放,对布料进行烘干,同时通过泄压口(63)使染缸(1)气压保持恒定。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染布设备及利用该设备的染布方法,包括呈中空且上端呈开口的染缸,所述染缸上端转动连接有用于闭合开口的缸盖,所述染缸内转动连接有互相平行的收卷辊与放卷辊,所述染缸的两侧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设置有摆动板,所述染缸外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两转轴转动,使摆动板上下摆动的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连接于转轴,所述摆动板的摆动方向与布料传送方向垂直。本申请能够提高染色效果。高染色效果。高染色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薛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求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2/3/7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