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起到净化水质作用的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浮岛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2.生态浮岛,又称人工浮床、生态浮床等;它是人工浮岛的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例如总磷、氨氮、有机物等,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
3.生态浮岛因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等综合性功能,通常用于生态修复城市、农村的水体污染,也用于建设城市湿地景区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到净化水质作用的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浮岛的设计方法,设计出的生态浮岛可根据生物浮岛的设计形状进行组合,浮岛一体性完整,结构牢固,拆装维护方便,水生植物可根据当地情况灵活选用,不仅可以为滤食性鱼类的摄饵、捕食、产卵繁殖、栖息等活动提供场所,还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作用,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起到净化水质作用的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浮岛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6.步骤一、确定设计浮岛区域地形、气候特征;
7.步骤二、选择浮岛结构、形状及规模;
8.步骤三、选择浮岛载体;
9.步骤四、选择浮岛植物;
10.步骤五、安装浮岛;
11.步骤六、固定浮岛;
12.步骤七、浮岛植物移栽;
13.步骤八、维护管理。
14.所述步骤一需要进入文化旅游景区内对设计浮岛区域的位置、形状进行勘察,确定设计浮岛区域周边地形、设计浮岛区域的形状、设计浮岛区域所处环境的气候特征以及设计浮岛区域的水质特性,同时,利用测量工具测量出设计浮岛区域的具体参数,例如长、宽、水深等,并根据测量参数绘制出设计浮岛区域的平面图。
15.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需根据步骤一中测量得到的具体参数以及绘制出的平面图确定浮岛的结构、形状及规模,选择浮岛时不仅要遵循美观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性,还要满足结构稳定、经久耐用、便于运输、易于拼接,单个浮岛的面积为2-5m2,总体覆盖水面25-30%。
16.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选择浮岛载体要遵循无污染、耐久、经济的选料原则,浮岛载体包括但不限于pvc管、泡沫、竹子、木头、废旧轮胎、混凝土。
17.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选择浮岛植物时要遵循生物多样性、美化景观的原则,选择的植物应为适宜水系水质条件生长的多年生水生植物,且根系发达、根茎分蘖繁殖能力强、残体不易迅速腐烂,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治污净化潜能,可选择的浮岛植物包括但不限于荷花、菖蒲、黄菖蒲、香蒲、水葱、再力花、梭鱼草、花叶芦竹、旱伞草、纸莎草、睡莲、凤眼莲、美人蕉,在使用时可以选用符合上述条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所述浮岛植物不仅能够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还能提高景区美观。
18.优选的,所述步骤五安装浮岛具体过程为:先拼装搭建载体,然后在利用绳索将浮岛结构与载体进行固定,之后在浮岛结构上铺上具有毛管吸水功能的无纺布,再于无纺布上铺一层3-5cm的人工基质。
19.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固定浮岛采用重力式或者锚固式,既能保证浮岛不被风浪带走,还能够缓冲浮岛和浮岛之间的相互碰撞。
20.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浮岛植物移栽具体方式为:先去除植物根部的土壤介质,并对植物的根部进行整理,再将植物栽入浮岛结构上的人工基质内。
21.优选的,所述步骤八中维护管理包括对浮岛结构、浮岛载体检修,以及对浮岛植物的日常管理,所述浮岛植物的日常管理的日常管理包括灌溉施肥、补植改植、病虫害防治。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到净化水质作用的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浮岛的设计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3.该生态浮岛可根据生物浮岛的设计形状进行组合,浮岛一体性完整,结构牢固,拆装维护方便,水生植物可根据当地情况灵活选用,不仅可以为滤食性鱼类的摄饵、捕食、产卵繁殖、栖息等活动提供场所,还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作用。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一种起到净化水质作用的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浮岛的设计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一种起到净化水质作用的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浮岛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27.步骤一、确定设计浮岛区域地形、气候特征;
28.步骤二、选择浮岛结构、形状及规模;
29.步骤三、选择浮岛载体;
30.步骤四、选择浮岛植物;
31.步骤五、安装浮岛;
32.步骤六、固定浮岛;
33.步骤七、浮岛植物移栽;
34.步骤八、维护管理。
35.进一步的,步骤一需要进入文化旅游景区内对设计浮岛区域的位置、形状进行勘察,确定设计浮岛区域周边地形、设计浮岛区域的形状、设计浮岛区域所处环境的气候特征以及设计浮岛区域的水质特性,同时,利用测量工具测量出设计浮岛区域的具体参数,例如长、宽、水深等,并根据测量参数绘制出设计浮岛区域的平面图。
36.进一步的,步骤二中需根据步骤一中测量得到的具体参数以及绘制出的平面图确定浮岛的结构、形状及规模,选择浮岛时不仅要遵循美观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性,还要满足结构稳定、经久耐用、便于运输、易于拼接,单个浮岛的面积为2-5m2,总体覆盖水面25-30%。
37.进一步的,步骤三中选择浮岛载体要遵循无污染、耐久、经济的选料原则,浮岛载体包括但不限于pvc管、泡沫、竹子、木头、废旧轮胎、混凝土。
38.进一步的,步骤四中选择浮岛植物时要遵循生物多样性、美化景观的原则,选择的植物应为适宜水系水质条件生长的多年生水生植物,且根系发达、根茎分蘖繁殖能力强、残体不易迅速腐烂,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治污净化潜能,可选择的浮岛植物包括但不限于荷花、菖蒲、黄菖蒲、香蒲、水葱、再力花、梭鱼草、花叶芦竹、旱伞草、纸莎草、睡莲、凤眼莲、美人蕉,在使用时可以选用符合上述条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浮岛植物不仅能够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还能提高景区美观。
39.净化原理为:利用表面积很大的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浓密的网,能过滤吸附水体中大量的悬浮物,并形成富氧环境,此外,逐渐在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生物膜,而根系膜内微生物既产生多聚糖,有效吸附水中悬浮物,也能吞噬和代谢水中的污染物,转化成为无机物,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使其成为植物的营养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细胞的成分,促进其生长,最后通过收割浮岛植物和捕获鱼虾减少水中营养物质;浮岛通过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少浮游植物生长量,通过接触沉淀作用促使浮游植物沉降,有效防止“水华”发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其作用相对于前者更为明显,同时浮岛上的植物可供鸟类栖息,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鱼类和水生昆虫生息环境。
40.进一步的,步骤五安装浮岛具体过程为:先拼装搭建载体,然后在利用绳索将浮岛结构与载体进行固定,之后在浮岛结构上铺上具有毛管吸水功能的无纺布,再于无纺布上铺一层3-5cm的人工基质。
41.进一步的,步骤六中固定浮岛采用重力式或者锚固式,既能保证浮岛不被风浪带走,还能够缓冲浮岛和浮岛之间的相互碰撞。
42.进一步的,步骤六中浮岛植物移栽具体方式为:先去除植物根部的土壤介质,并对植物的根部进行整理,再将植物栽入浮岛结构上的人工基质内。
43.进一步的,步骤八中维护管理包括对浮岛结构、浮岛载体检修,以及对浮岛植物的日常管理,浮岛植物的日常管理的日常管理包括灌溉施肥、补植改植、病虫害防治。
44.灌溉、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和开花特性进行合理灌溉和施肥,在雨水缺少的季节,每天的淋水量要稍大于该种类该规格的蒸腾量,一般在每年春、秋季重点施肥2-3次,花芽分化后必须适当追施磷、钾肥以使花多色艳花期长,肥料不能裸露,可采用水施方法。
45.补植、改植:及时清理死苗,一周补植同原来的种类一样并力求规格与原来植株接近,以保证优良的景观效果,补植要按照种植规则进行,施足基肥并加强淋水等保养措施,保证成活率达。
46.病虫害防治: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精心管养,使植物增强抗病虫能力,经常检查,早发现早处理,采取综合防治、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和影响植物生长。
47.实施例
48.进入文化旅游景区内对设计浮岛区域的位置、形状进行勘察,确定设计浮岛区域周边地形、设计浮岛区域的形状、设计浮岛区域所处环境的气候特征以及设计浮岛区域的水质特性,同时,利用测量工具测量出设计浮岛区域的具体参数,例如长、宽、水深等,并根据测量参数绘制出设计浮岛区域的平面图,根据测量参数以及绘制出的平面图选择浮岛的结构、形状及规模,将单个浮岛的面积控制在2-5m2,浮岛的总体规模要覆盖25-30%的水面,然后在根据参数要求选择无污染、耐久、更加经济的浮岛载体,根据当地气候特征、水系等因素,结合生物多样性以及美观性选择浮岛植物种类,之后再拼装搭建浮岛载体,利用绳索将浮岛结构与载体进行固定,然后在浮岛结构上铺上具有毛管吸水功能的无纺布,再于无纺布上铺一层3-5cm的人工基质,采用重力式或者锚固式对浮岛进行固定,浮岛固定后再将植物栽入浮岛结构上的人工基质内,完成生态浮岛设计,在后期使用中需要对浮岛结构、浮岛载体检修,同时还需要对浮岛植物进行灌溉施肥、补植改植、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理。
4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起到净化水质作用的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浮岛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步骤一、确定设计浮岛区域地形、气候特征;步骤二、选择浮岛结构、形状及规模;步骤三、选择浮岛载体;步骤四、选择浮岛植物;步骤五、安装浮岛;步骤六、固定浮岛;步骤七、浮岛植物移栽;步骤八、维护管理。所述步骤一需要进入文化旅游景区内对设计浮岛区域的位置、形状进行勘察,确定设计浮岛区域周边地形、设计浮岛区域的形状、设计浮岛区域所处环境的气候特征以及设计浮岛区域的水质特性,同时,利用测量工具测量出设计浮岛区域的具体参数,例如长、宽、水深等,并根据测量参数绘制出设计浮岛区域的平面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到净化水质作用的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浮岛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需根据步骤一中测量得到的具体参数以及绘制出的平面图确定浮岛的结构、形状及规模,选择浮岛时不仅要遵循美观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性,还要满足结构稳定、经久耐用、便于运输、易于拼接,单个浮岛的面积为2-5m2,总体覆盖水面25-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到净化水质作用的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浮岛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选择浮岛载体要遵循无污染、耐久、经济的选料原则,浮岛载体包括但不限于pvc管、泡沫、竹子、木头、废旧轮胎、混凝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到净化水质作用的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浮岛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选择浮岛植物时要遵循生物多样性、美化景观的原则,选择的植物应为适宜水系水质条件生长的多年生水生植物,且根系发达、根茎分蘖繁殖能力强、残体不易迅速腐烂,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治污净化潜能,可选择的浮岛植物包括但不限于荷花、菖蒲、黄菖蒲、香蒲、水葱、再力花、梭鱼草、花叶芦竹、旱伞草、纸莎草、睡莲、凤眼莲、美人蕉,在使用时可以选用符合上述条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所述浮岛植物不仅能够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还能提高景区美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到净化水质作用的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浮岛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安装浮岛具体过程为:先拼装搭建载体,然后在利用绳索将浮岛结构与载体进行固定,之后在浮岛结构上铺上具有毛管吸水功能的无纺布,再于无纺布上铺一层3-5cm的人工基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到净化水质作用的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浮岛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固定浮岛采用重力式或者锚固式,既能保证浮岛不被风浪带走,还能够缓冲浮岛和浮岛之间的相互碰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到净化水质作用的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浮岛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浮岛植物移栽具体方式为:先去除植物根部的土壤介质,并对植物的根部进行整理,再将植物栽入浮岛结构上的人工基质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到净化水质作用的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浮岛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八中维护管理包括对浮岛结构、浮岛载体检修,以及对浮岛植物的日常管理,所述浮岛植物的日常管理的日常管理包括灌溉施肥、补植改植、病虫害防治。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起到净化水质作用的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浮岛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步骤一、确定设计浮岛区域地形、气候特征;步骤二、选择浮岛结构、形状及规模;步骤三、选择浮岛载体;步骤四、选择浮岛植物;步骤五、安装浮岛;步骤六、固定浮岛;步骤七、浮岛植物移栽;步骤八、维护管理。本发明所设计的生态浮岛,可根据生物浮岛的设计形状进行组合,浮岛一体性完整,结构牢固,拆装维护方便,水生植物可根据当地情况灵活选用,不仅可以为滤食性鱼类的摄饵、捕食、产卵繁殖、栖息等活动提供场所,还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作用。美化环境的作用。美化环境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庭风 崔文军 王现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古建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1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