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减振装置领域,特别涉及机电设备抗震底座。
背景技术:
2.机电设备例如机床、加工中心等自动化设备,在机电设备运行过程时由于内部传动部件的旋转或动作造成整体振动,为了减少机电设备的振动,现有的机电设备一般设有抗震底座,利用底座上的阻尼器耗减机电设备的振动的能量。机电设备在上下方向的振动被抗震底座抑制,然而,机电设备在水平方向的振动造成机电设备沿水平方向晃动,且高度越高、振动的幅度越大,容易造成机电设备顶部的器件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设备抗震底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5.一种机电设备抗震底座,包括:
6.底盘,其顶部设有安装空间;
7.至少两个限位座,所有所述限位座均竖立设置于所述底盘的顶部,所有所述限位座围绕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外围,每个所述限位座朝向所述安装空间的侧壁为工作侧壁;
8.多个阻尼组件,每个所述工作侧壁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阻尼组件,每个所述阻尼组件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阻尼器,所有所述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从上往下依次递减。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机电设备安装于底盘的安装空间,则多个限位座围绕在机电设备的外围,由于每个限位座的工作侧壁设有一个阻尼组件,每个阻尼组件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阻尼器,则多个阻尼器围绕设置于机电设备的外围,当机电设备运行产生振动时,所有阻尼器耗减机电设备水平方向的振动能量,从而减少机电设备水平方向的晃动;并且,机电设备晃动的幅度从上往下逐渐递减,由于所有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从上往下逐渐递减,位于上方的阻尼器的阻尼系数较大、对机电设备在该高度的振动能量耗减的能力越好;机电设备振动频率从上往下逐渐递增,位于下方的阻尼器的阻尼系数较小,使阻尼器的缓冲动作能够匹配机电设备该高度的振动频率,耗减机电设备高频率的振动能量,避免机电设备高频率地撞击位于下方的阻尼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阻尼组件包括至少三个所述阻尼器,每两个上下相邻的所述阻尼器之间的间距从上往下逐渐递减。
11.由于位于下方的阻尼器的阻尼系数较小,每两个上下相邻的阻尼器之间的间距从上往下逐渐递减,即位于下方的阻尼器更加密集,从而有助于耗减机电设备在该高度的振动能量。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工作侧壁,所述安装架设有多个从上到下等间距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形状与所述阻尼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阻尼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安装孔的数量多于所述阻尼器的数量。
13.阻尼组件还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多个从上到下等间距分布的安装孔,每个阻尼组件的多个阻尼器均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孔中,使得多个阻尼器能够根据需要调整间距。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限位座之间可拆卸连接。
15.当机电设备在某一方向上振动的幅度较大时,使该方向上的限位座受到冲击的较大,每两个相邻的限位座之间可拆卸连接,将所有限位座连接在一起,从而令其他限位座帮助分散振动能量。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限位座的侧壁设有凸块与凹槽,以两个相邻的所述限位座之间的位置为相对的左右方向,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分别设于所述限位座的左右侧壁上,所述凹槽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凸块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匹配,相邻的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配合卡接。
17.凸块与凹槽分别设于限位座的左右侧壁上,两个相邻的限位座通过凸块与凹槽配合卡接,相邻的限位座之间的连接及拆卸方式较为便捷。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工作侧壁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
19.当机电设备向某一方向晃动时,与该晃动方向相对的工作侧壁耗减较大的冲击,由于每两个相邻的工作侧壁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冲击力在与之相邻的两个工作侧壁上具有分力,分力与冲击力的夹角小于90
°
,使与之相邻的两个工作侧壁亦可耗减部分冲击,以分散机电设备晃动造成的振动能量。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限位座与所述底盘可拆卸连接。
21.每个限位座与底盘可拆卸连接,将限位座从底盘拆卸后,便于机电设备安装到安装空间中或者从安装空间拆卸机电设备。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限位座背向所述安装空间的侧壁为支撑侧壁,所述机电设备抗震底座还包括多个斜撑件,每个所述支撑侧壁设有一个所述斜撑件,所述斜撑件沿上下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斜撑件抵接于所述底盘的顶部。
23.每个限位座背向安装空间的侧壁为支撑侧壁,每个支撑侧壁设有一个斜撑件,斜撑件有助于保持限位座竖立,避免机电设备的振动造成限位座向远离安装空间的方向偏斜。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25.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机电设备抗震底座,其一实施例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机电设备抗震底座,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机电设备抗震底座,其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28.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机电设备抗震底座,其一实施例中限位座与阻尼组件的分
解示意图。
29.100、底盘,110、安装空间,120、装配孔,200、限位座,210、工作侧壁,220、支撑侧壁,230、凸块,240、凹槽,250、斜撑件,260、装配座,270、安装槽,300、阻尼组件,310、阻尼器,320、安装架,321、安装孔,400、机电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30.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33.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4.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的机电设备抗震底座作出如下实施例:
35.机电设备抗震底座包括底盘100、限位座200、阻尼组件300。
36.底盘100的顶部设有安装空间110,底盘100的顶面设有六个装配孔120,六个装配孔120围绕安装空间110均匀间隔分布。机电设备400安放于安装空间110中,底盘100由重量较大的铸铁制成,底盘100的重量大于机电设备400的重量,使底盘100作为的机电设备400基底,确保机电设备400能够稳定放置于地面上。
37.六个限位座200围绕设置于安装空间110的外围,每个限位座200的底部设有与装配孔120相配合的装配座260,装配座260的形状与装配孔120的形状相匹配,装配座260插入装配孔120中。以两个并排设置的限位座的位置为相对的左右方向,每个限位座200的侧壁设有凸块230与凹槽240,凸块230与凹槽240分别设置于限位座200的左右侧壁上,凸块230沿上下方向延伸,凹槽240沿上下方向贯通限位座200。凸块230的形状与凹槽240的形状相匹配,每两个相邻的限位座200之间通过相邻的凸块230与凹槽240卡接,使得六个限位座200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六边形。
38.每个限位座200朝向安装空间110的侧壁为工作侧壁210、背向安装空间110的侧壁为支撑侧壁220,且每两个相邻的工作侧壁210之间的夹角为120
°
。工作侧壁210设有从上往下延伸的安装槽270,安装槽270的截面形状呈倒t型。每个阻尼组件300包括至少五个阻尼器310与一个安装架320,安装架320的外形呈上下延伸长条状,安装架320的截面形状呈t型,安装架320的截面形状与安装槽270的截面形状相匹配,安装架320穿设于安装槽270中。每个安装架320朝向安装空间110的侧壁设有十一个贯通的安装孔321,所有安装孔321沿上下方向等间距分布。阻尼器310的外形与安装孔321的形状相匹配,阻尼器310穿设于安装孔
321中,且阻尼器310的末端穿过安装孔321伸入安装空间110中与机电设备400的外壁相抵。阻尼器310可以是弹簧阻尼器、液压阻尼器、粘滞阻尼器、气体阻尼器等等。五个阻尼器310的阻尼系数从大到小依次递减,安装阻尼系数从大到小分布的五个阻尼器310从上到下依次穿设于五个安装孔321中,并且,每两个相邻的阻尼器310之间的间距从上到下依次递减。
39.每个支撑侧壁220设有一个斜撑件250,斜撑件250呈三角形,斜撑件250连接于支撑侧壁220,且斜撑件250沿上下方向延伸,斜撑件250的底部与底盘100的顶面相抵。
40.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座2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座200围绕安装空间110前后相对设置,机电设备400安放于安装空间110中,两个限位座200分别位于机电设备400的前侧与后侧,而每个限位座200上的阻尼器310与机电设备400相抵,对于内部部件运动方向呈前后方向的机电设备400,其水平振动方向呈前后方向,设置两个限位座200有助于限制前后方向的振动;或者限位座200的数量为4个,四个限位座200围绕安装空间110的外围间隔分布,机电设备400的外形呈立方体,四个限位座200分别位于机电设备400的四个边上,每个限位座200的阻尼器310抵接于机电设备400的外壁。
41.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机电设备抗震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00),其顶部设有安装空间(110);至少两个限位座(200),所有所述限位座(200)均竖立设置于所述底盘(100)的顶部,所有所述限位座(200)围绕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110)的外围,每个所述限位座(200)朝向所述安装空间(110)的侧壁为工作侧壁(210);多个阻尼组件(300),每个所述工作侧壁(210)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阻尼组件(300),每个所述阻尼组件(300)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阻尼器(310),所有所述阻尼器(310)的阻尼系数从上往下依次递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设备抗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阻尼组件(300)包括至少三个所述阻尼器(310),每两个上下相邻的所述阻尼器(310)之间的间距从上往下逐渐递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电设备抗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阻尼组件(300)还包括安装架(320),所述安装架(32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工作侧壁(210),所述安装架(320)设有多个从上到下等间距分布的安装孔(321),所述安装孔(321)的形状与所述阻尼器(310)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阻尼器(31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孔(321)中,所述安装孔(321)的数量多于所述阻尼器(310)的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设备抗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限位座(200)之间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电设备抗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座(200)的侧壁设有凸块(230)与凹槽(240),以两个相邻的所述限位座(200)之间的位置为相对的左右方向,所述凸块(230)与所述凹槽(240)分别设于所述限位座(200)的左右侧壁上,所述凹槽(240)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凸块(230)的形状与所述凹槽(240)的形状相匹配,相邻的所述凸块(230)与所述凹槽(240)配合卡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设备抗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工作侧壁(210)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设备抗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座(200)与所述底盘(100)可拆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设备抗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座(200)背向所述安装空间(110)的侧壁为支撑侧壁(220),所述机电设备抗震底座还包括多个斜撑件(250),每个所述支撑侧壁(220)设有一个所述斜撑件(250),所述斜撑件(250)沿上下方向延伸,每个所述斜撑件(250)抵接于所述底盘(100)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电设备抗震底座,包括:底盘,其顶部设有安装空间;至少两个限位座,所有所述限位座均竖立设置于所述底盘的顶部,所有所述限位座围绕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外围,每个所述限位座朝向所述安装空间的侧壁为工作侧壁;多个阻尼组件,每个所述工作侧壁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阻尼组件,每个所述阻尼组件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阻尼器,所有所述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从上往下依次递减。本发明的机电设备抗震底座,机电设备晃动的幅度从上往下逐渐递减,由于所有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从上往下逐渐递减,位于上方的阻尼器的阻尼系数较大、对机电设备在该高度的振动能量耗减的能力越好。本发明可应用于减振装置领域中。本发明可应用于减振装置领域中。本发明可应用于减振装置领域中。
技术研发人员:李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0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