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氢能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膜电极(membrane electrodeassembly,mea)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 池(pemfc)最核心的部件,是能量转换的多相物质传输和电化学反应场 所,涉及三相界面反应和复杂的传质h传热过程,直接决定pemfc的性 能、寿命及成本。而膜电极的制备材料是影响到其性能的关键因素。现 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膜电极的导电率及催化能力,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如 发明人于2018年申请的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08728863的发明专利《用 于制备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的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及电解电极》 中,就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的碳纤维复合化电解 电极,其包括:步骤s1:将两条碳纤维条上下叠放,且两条碳纤维条互 相垂直;位于上方的为第一碳纤维条,位于下方的为第二碳纤维条;第 一碳纤维条和第二碳纤维条均为绷直状态,且紧密接触;步骤s2:将第 二碳纤维条往第一碳纤维条所在方向对折;对折后,第二碳纤维条夹住 第一碳纤维条;步骤s3:将第一碳纤维条往第二碳纤维条所在方向对折; 对折后,第一碳纤维条夹住第二碳纤维条;步骤s4:依次重复步骤s2和 步骤s3,直到无法对折,得到电解电极半成品;步骤s5:将半成品进行 热处理和加压处理,得到电解电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过上述碳纤 维复合化电解电极制备的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
3.这样结构下的材料具有碳纤维连接形成网状多孔结构,强度更高, 长度更短,更为轻薄;以及排列一致性好,无断裂;导电性好,电阻低 等优点。
4.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对于新一代的mea,现有技术已经难以满足 需求。我们期望能获取具有更高导电率、高孔隙率以及更强催化能力的 膜电极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化电解 电极,和现有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高导电率、高孔隙率以及更强的催化 能力。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由螺旋状 设置的单根中空碳纤维制成,所述中空碳纤维壁层上布设有裂纹,每段 裂纹完全穿透壁层,且裂纹长度小于所在中空碳纤维周长的1/4,相邻裂 纹之间间距不大于3纳米,所述中空碳纤维的外表面和内壁上均喷涂有 催化剂。
7.优选的,所述中空碳纤维上的裂纹通过纳米陶瓷刀物理切割而成。 这样的裂纹形成方式成本高,但是确保裂纹形状统一,间距均匀。通常 用于实验室使用。
8.优选的,所述中空碳纤维上的裂纹通过脉冲电化学加工冲压形成。 这样的裂纹形成方式成本低且利于大批量生成,缺点在于对于单个裂纹 的形状控制有限,但也足以应用于现有的场景。
9.优选的,所述脉冲电化学加工冲压作业处于至少4个大气压的环境 下进行。高压
下进行脉冲电化学加工冲压工作可以避免形成过大的裂纹, 保证加工后的整条中空碳纤维强度符合预期,不会发生断裂。
10.优选的,所述中空碳纤维的外层和内壁上喷涂的催化剂种类不同。 现有技术中的中空碳纤维无法利用中空碳纤维内壁空间,而本发明利用 内外侧催化剂不同可以提高加工的精细度。
11.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制备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的制备方法,
12.步骤1:获取带有裂纹的中空碳纤维;
13.步骤2:获取直径小于1毫米的金属棒,以该金属棒为轴将带有裂纹 的中空碳纤维盘绕在其上,
14.步骤3:进行高温热压,并在热压过程中根据热压位置,逐渐抽出金 属棒。
15.优选的,中空碳纤维盘绕在金属棒时上下层的中空碳纤维外表面相互接 触。这样可以提高制成后的成品整体强度。
16.优选的,所述高温热压采用的温度为130-135摄氏度。
17.优选的,所述高温热压采用的压力为7公斤每平方厘米。这样的压 力既能保证热压效果,也可以保证金属棒可以顺利取出。
18.优选的,高温热压后的中空碳纤维厚度为原有的1/3。由于螺旋型的 中空碳纤维在压制后实际为两层,因此采用本发明工艺后产品实际厚度 为现有技术的2/3。
19.本方案中,由于中空碳纤维上密布了预设的裂纹,从而实现了高导 电率和高孔隙率的效果。而充分多的裂纹使得中空碳纤维内壁也和外界 充分接触,内壁上设置了催化剂增加了催化时的整体反应面积,从而提 高了催化能力。由于这样的设置,无需高温融化热塑性树脂,因此热压 温度只需130摄氏度左右即可,最终制成的成本厚度也小于现有的产品。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21.和现有技术相比,如背景技术中记载的《用于制备碳纤维复合化电 解电极的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及电解电极》中的碳纤维复合化电解 电极成品孔隙率不超过40%,并且只能配置一种催化剂。而本发明在保持 和现有技术一致的高导电率前提下,提升孔隙率至60%,并最多可以配备 两种催化剂,提高了催化的效率。产品重量、体积都有所下降更适用于 小型化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0023][0024]
实施例1
[002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的碳纤维复合 化电解电极,其包括:
[0026]
一种制备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的制备方法,
[0027]
步骤1:获取带有裂纹的中空碳纤维;其中中空碳纤维为螺旋状设置 的单根中空碳纤维,螺旋设置的上下层的中空碳纤维外表面相互接触。 这样可以提高制成后的成品整体强度。所述中空碳纤维壁层上裂纹通过 纳米陶瓷刀物理切割而成,每段裂纹均完全穿透
壁层,且裂纹长度小于 所在中空碳纤维周长的1/4,相邻裂纹之间间距不大于3纳米,所述中空 碳纤维的外表面和内壁上均喷涂有催化剂。
[0028]
步骤2:获取直径小于1毫米的金属棒,以该金属棒为轴将带有裂纹 的中空碳纤维盘绕在其上,
[0029]
步骤3:以130摄氏度的温度以及7公斤每平方厘米的压力进行高温 热压,并在热压过程中根据热压位置,逐渐抽出金属棒。金属棒抽出速 度和热压机工作速度一致。
[0030]
高温热压后的中空碳纤维厚度为原有的1/3。由于螺旋型的中空碳纤 维在压制后实际为两层,因此采用本发明工艺后产品实际厚度为现有技 术的2/3。
[0031]
这样的电极由于裂纹形成方式成本高,但是确保裂纹形状统一,间 距均匀。通常用于实验室使用。确保孔隙率在60%以上。根据实验目的不 同,中空碳纤维的外表面和内壁上喷涂有不同种类的催化剂。
[0032]
实施例2
[003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的碳纤维复合 化电解电极,其包括:
[0034]
一种制备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的制备方法,
[0035]
步骤1:获取带有裂纹的中空碳纤维;其中中空碳纤维为螺旋状设置 的单根中空碳纤维,螺旋设置的上下层的中空碳纤维外表面相互接触。 这样可以提高制成后的成品整体强度。所述中空碳纤维壁层上裂纹通过 脉冲电化学加工冲压形成,且形成过程在5个大气压的作用下,每段裂 纹均完全穿透壁层,且裂纹长度小于所在中空碳纤维周长的1/4,相邻裂 纹之间间距不大于3纳米,所述中空碳纤维的外表面和内壁上均喷涂有 催化剂。
[0036]
步骤2:获取直径小于1毫米的金属棒,以该金属棒为轴将带有裂纹 的中空碳纤维盘绕在其上,
[0037]
步骤3:以130摄氏度的温度以及7公斤每平方厘米的压力进行高温 热压,并在热压过程中根据热压位置,逐渐抽出金属棒。金属棒抽出速 度和热压机工作速度一致。
[0038]
高温热压后的中空碳纤维厚度为原有的1/3。由于螺旋型的中空碳纤 维在压制后实际为两层,因此采用本发明工艺后产品实际厚度为现有技 术的2/3。
[0039]
这样的电极由于裂纹形成方式成本相对较低,但是难以确保裂纹形 状统一,间距均匀。因此这样适合在大规模批量生产中应用。确保孔隙 率在55%以上。
[0040]
实施例3,如实施例2,只是在带有裂纹的中空碳纤维制备过程中, 如果脉冲电化学加工冲压后的裂纹数量和形状达不到预期时,通过纳米 陶瓷刀再进行修整,最终达到每段裂纹完全穿透壁层,且裂纹长度小于 所在中空碳纤维周长的1/4,相邻裂纹之间间距不大于3纳米等要求。这 样的结构能兼顾成本和使用效果,孔隙率接近60%。
[004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 /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 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 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 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 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 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 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42]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 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 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 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3]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 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 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 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其特征在于,由螺旋状设置的单根中空碳纤维制成,所述中空碳纤维壁层上布设有裂纹,每段裂纹完全穿透壁层,且裂纹长度小于所在中空碳纤维周长的1/4,相邻裂纹之间间距不大于3纳米,所述中空碳纤维的外表面和内壁上均喷涂有催化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碳纤维上的裂纹通过纳米陶瓷刀物理切割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碳纤维上的裂纹通过脉冲电化学加工冲压形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化学加工冲压作业处于至少4个大气压的环境下进行。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碳纤维的外层和内壁上喷涂的催化剂种类不同。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获取带有裂纹的中空碳纤维;步骤2:获取直径小于1毫米的金属棒,以该金属棒为轴将带有裂纹的中空碳纤维盘绕在其上,步骤3:进行高温热压,并在热压过程中根据热压位置,逐渐抽出金属棒。7.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空碳纤维盘绕在金属棒时上下层的中空碳纤维外表面相互接触。8.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6所述中空碳纤维的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热压采用的温度为130-135摄氏度。9.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热压采用的压力为7公斤每平方厘米。10.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6-9其中任一所述的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热压后的中空碳纤维厚度为原有的1/3。
技术总结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和现有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高导电率、高孔隙率以及更强的催化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碳纤维复合化电解电极,由螺旋状设置的单根中空碳纤维制成,所述中空碳纤维壁层上布设有裂纹,每段裂纹完全穿透壁层,且裂纹长度小于所在中空碳纤维周长的1/4,相邻裂纹之间间距不大于3纳米,所述中空碳纤维的外表面和内壁上均喷涂有催化剂。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孔隙率高达60%,并配备了两种催化剂。产品重量、体积都有所下降,更适用于小型化设备。更适用于小型化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钟读麟 李炳钟 宁玉虎 肖雨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众氢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30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