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3  151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帘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遮阳装置,其主要但不局限应用于汽车前挡玻璃上。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的汽车前挡遮阳帘的一端为具有遮阳帘收卷机构的固定端,用于对遮阳膜进行收卷,另一端为抽拉端,用于对遮阳膜进行抽拉,在固定端和抽拉端上均安装吸盘,将固定端上的吸盘吸附于挡风玻璃上,通过拉动抽拉端使遮阳膜展开后,由于抽拉端无撑开结构进行支撑,因此,需要将抽拉端上的吸盘吸附于挡风玻璃上,以保持遮阳膜张开状态,遮盖挡风玻璃,其操作不便。另外,在每次使用都需将吸盘与挡风玻璃压紧吸附,在不需要使用时将吸盘从挡风玻璃上拉扯分离,使用不便;并且吸盘的吸力有限,长时间吸附在挡风玻璃上会掉落,存在吸附不牢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遮阳装置,其收展操作方便快捷。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5.一种遮阳装置,包括有遮阳膜和用于对遮阳膜进行收卷的收卷机构,所述遮阳膜的一端可收展式卷绕于所述收卷机构上;
6.所述遮阳装置还包括推拉机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收卷机构的一端且于所述收卷机构上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铰接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推拉机构沿所述收卷机构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收卷机构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推拉机构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且于所述支撑杆上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收卷机构相互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二连杆之铰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之铰接所述收卷机构的一端相对设置,所述遮阳膜伸出所述收卷机构外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
7.通过沿所述收卷机构的长度方向推动所述推拉机构,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共同推动所述支撑杆向远离所述收卷机构的一侧撑开,所述支撑杆带动所述遮阳膜从所述收卷机构内拉出张开,并且在撤去推动所述推拉机构后,所述遮阳膜能保持在张开状态;通过沿所述收卷机构的长度方向反向拉动所述推拉机构,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共同拉动所述支撑杆向靠近所述收卷机构的一侧靠近,所述遮阳膜收卷于所述收卷机构内。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有卷筒、旋转座、支撑架以及扭簧;所述遮阳膜卷绕于所述卷筒上,所述旋转座分别可旋转式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两端,所述卷筒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旋转座上,所述扭簧的一端套固于所述旋转座上;所述支撑架的其中一端穿过所述旋转座和所述扭簧后,与所述扭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推拉机构安装于所述
支撑架上,所述第一连杆连接于所述支撑架。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收卷机构还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并套在所述卷筒的外围,所述外壳的外周侧设置有通孔,所述卷筒上套设的所述遮阳膜从所述通孔伸出。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周侧之两对侧位置,所述支撑杆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两侧,所述卷筒上套设的所述遮阳膜分别从所述外壳的外周侧之两对侧的所述通孔伸出,并分别连接到位于所述外壳的两侧的所述支撑杆上。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收卷机构上设置有锁孔,所述推拉机构锁定于所述锁孔上以保持所述遮阳膜的张紧状态。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拉机构包括有滑动座、锁定销以及锁定复位件;所述滑动座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收卷机构上,所述锁定销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锁定复位件的一端套接在所述锁定销上,所述锁定复位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滑动座上,所述锁定复位件提供给所述锁定销以朝向所述锁孔插设的复位力。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定销上设置有旋转支点和分别位于所述旋转支点的两端的插销部、拨动操作部;所述锁定销通过所述旋转支点可旋转式安装于所述滑动座上,所述锁定复位件为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插销部、所述滑动座;拨动所述拨动操作部,所述锁定销发生旋转后,所述插销部从所述锁孔内脱出,所述压力弹簧处于受压状态;释放所述拨动操作部,所述插销部在所述压力弹簧的复位力作用下旋转直至插设于所述锁孔内。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收卷机构之靠近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锁孔,所述锁孔沿所述收卷机构的长度方向布设。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交叉布置,且,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交叉叠设处形成相互铰接。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包括有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杆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收卷机构上卷绕的遮阳膜连接到所述第二杆体,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推拉机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支撑杆的设置,沿收卷机构的长度方向推动推拉机构,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共同推动支撑杆向远离收卷机构的一侧撑开,支撑杆带动遮阳膜从收卷机构内拉出张开,并且在撤去推动推拉机构后,支撑杆保持在远离收卷机构一侧的位置,使遮阳膜能保持在张开状态,能适应不同车型的不同尺寸的挡风玻璃的遮挡,使用通用性好。沿收卷机构的长度方向反向拉动推拉机构,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共同拉动支撑杆向靠近收卷机构的一侧靠近,遮阳膜收卷于收卷机构内。因此,展开、收折操作均方便快捷,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吸盘固定式汽车前挡遮阳帘操作不便的问题。
18.而且,使用时,可利用支撑架、支撑杆的一端支撑在汽车内前挡风玻璃下方的仪表板上,利用汽车上的遮阳板来压住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固定保持该遮阳装置遮盖挡风玻璃,比传统技术中吸盘吸附在挡风玻璃上的定位方式更加稳固、方便,不存在吸附不牢固的隐患。
19.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
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提供的遮阳装置在展开状态下的组装结构示图;
21.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示图;
22.图3是图1中b处放大示图;
23.图4是图1中c处放大示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提供的遮阳装置在展开状态下的主视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提供的遮阳装置在展开状态下的分解示图;
26.图7是图6的局部结构示图;
27.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提供的遮阳装置在展开状态下的截面示图;
28.图9是图8中d处放大示图;
29.图10是图8中e处放大示图;
30.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提供的遮阳装置在收折状态下的组装结构示图;
31.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提供的遮阳装置在收折状态下的另一组装结构示图。
32.附图标识说明:
33.遮阳膜10
ꢀꢀꢀꢀꢀꢀꢀꢀꢀꢀ
收卷机构20
34.卷筒21
ꢀꢀꢀꢀꢀꢀꢀꢀꢀꢀꢀꢀ
旋转座22
35.支撑架23
ꢀꢀꢀꢀꢀꢀꢀꢀꢀꢀ
锁孔231
36.扭簧24
ꢀꢀꢀꢀꢀꢀꢀꢀꢀꢀꢀꢀ
外壳25
37.通孔251
ꢀꢀꢀꢀꢀꢀꢀꢀꢀꢀꢀ
支撑杆30
38.第一杆体31
ꢀꢀꢀꢀꢀꢀꢀꢀ
第二杆体32
39.第一连杆40
ꢀꢀꢀꢀꢀꢀꢀꢀ
推拉机构50
40.滑动座51
ꢀꢀꢀꢀꢀꢀꢀꢀꢀꢀ
锁定销52
41.旋转支点521
ꢀꢀꢀꢀꢀꢀꢀ
插销部522
42.拨动操作部523
ꢀꢀꢀꢀꢀ
锁定复位件53
43.第二连杆60
ꢀꢀꢀꢀꢀꢀꢀꢀ
滑动件70。
具体实施方式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45.请参照图1至图1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提供的遮阳装置的具体结构。
46.具体地,一种遮阳装置,包括有遮阳膜10、用于对遮阳膜10进行收卷的收卷机构20、支撑杆30、第一连杆40、推拉机构50以及第二连杆60;遮阳膜10的一端可收展式卷绕于收卷机构20上;第一连杆40的一端铰接于收卷机构20的一端且于收卷机构20上的位置相对固定,第一连杆40的另一端沿支撑杆30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铰接于支撑杆30上,推拉机构
50沿收卷机构20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安装于收卷机构20上,第二连杆60的一端铰接于推拉机构50上,第二连杆60的另一端铰接于支撑杆30的一端且于支撑杆30上的位置相对固定,支撑杆30与收卷机构20相互间隔设置,并且第二连杆60之铰接支撑杆30的一端与第一连杆40之铰接收卷机构20的一端相对设置,遮阳膜10伸出收卷机构20外的另一端固定于支撑杆30上。
47.通过沿收卷机构20的长度方向推动推拉机构50,第二连杆60与第一连杆40共同推动支撑杆30向远离收卷机构20的一侧撑开,支撑杆30带动遮阳膜10从收卷机构20内拉出张开,并且在撤去推动推拉机构50后,推拉机构50在收卷机构20上的静摩擦力能使支撑杆30保持在远离收卷机构20一侧撑开的位置,进而使遮阳膜10能保持在张开状态;通过沿收卷机构20的长度方向反向拉动推拉机构50,第二连杆60与第一连杆40共同拉动支撑杆30向靠近收卷机构20的一侧靠近,遮阳膜10收卷于收卷机构20内。
48.如图7至图10所示,收卷机构20包括有卷筒21、旋转座22、支撑架23、扭簧24以及外壳25;卷筒2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旋转座22上,支撑架23与外壳25平行设置;遮阳膜10可收展式卷绕于卷筒21上;旋转座22可旋转式安装于支撑架23的两端,扭簧24的一端套固于旋转座22上;支撑架23的其中一端穿过旋转座22和扭簧24后,与扭簧24的另一端连接,推拉机构50可滑动地安装于支撑架23上,第一连杆40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架23并于支撑架23上的位置相对固定。外壳25安装在支撑架23上,并套在卷筒21的外围,外壳25的外周侧设置有通孔251,卷筒21上套设的遮阳膜10从通孔251伸出,并连接到位于外壳25外侧的支撑杆30上,支撑杆30与支撑架23之间通过第一连杆40传动连接;
49.推拉机构50沿支撑架23的两端之间能滑动并能锁定在支撑架23上;推拉机构50通过第二连杆60与支撑杆30传动连接,并且第一连杆40与第二连杆60相互铰接;
50.沿支撑架23的长度方向推动推拉机构50,推拉机构50带动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60共同移动和转动,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60推动支撑杆30向远离收卷机构20的一侧撑开,使得支撑杆30带动遮阳膜10从卷筒21上拉出张开时,卷筒21与旋转座22一同发生转动,旋转座22的一端带动扭簧24的一端发生扭转,扭簧24与支撑架23连接的一端固定,从而使扭簧24发生扭转,扭簧24储存能量,并且扭簧24对旋转座22的驱动力小于推拉机构50在收卷机构20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51.结合图1、图5、图11以及图12所示,在收折状态时,通过推动推拉机构50,以使第二连杆60推动支撑杆30向远离收卷机构20的外侧撑开,从而带动遮阳膜10从收卷机构20内拉出,扭簧24的一端转动储存能量,当支撑杆30向远离收卷机构20的方向张开到需要的宽度后,将推拉机构50锁定于支撑架23上,以保持遮阳膜10的张紧状态,防止支撑杆30在外力的作用下向靠近收卷机构20的方向收缩;在解除推拉机构50的锁定后,往反方向推动推拉机构50,支撑杆30在第一连杆40与第二连杆60带动下向靠近收卷机构20收缩,而遮阳膜10在扭簧24的扭力作用下被收卷于收卷机构20内。
52.本实施例中,如图5与图6所示,遮阳膜10具有两块,两块遮阳膜10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卷筒21上,两块遮阳膜10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位于卷筒21两侧的支撑杆30上,卷筒21沿顺时针转动时,该两块遮阳膜10能沿反方向同时从卷筒21上展开,卷筒21沿逆针转动时,该两块遮阳膜10同时收卷于卷筒21上,遮阳装置的遮阳膜10从收卷机构20的两侧展开,展开面积大,并且可以迅速展开,收折后的体积小。在实际设计时,也可以仅在收卷机构20
的单侧展开,该种情形下,在同等收折体积时,其能展开的面积较小,并且,展开速度稍慢一些,但是相比传统技术之吸盘固定式汽车前挡遮阳帘而言,其操作方便的优势仍较明显。
53.如图1以及图5-7所示,通孔251分别设置于外壳25的外周侧之两对侧位置,支撑杆30分别位于外壳25的两侧,卷筒21上套设的遮阳膜10分别从外壳25的外周侧之两对侧的通孔251伸出,并分别连接到位于外壳25的两侧的支撑杆30上。支撑架23上设置有锁孔231,推拉机构50锁定于锁孔231上以保持遮阳膜10的张紧状态。收卷机构20之靠近铰接第一连杆40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锁孔231,锁孔231沿收卷机构20的长度方向布设。当遮阳膜10张开到某一位置时,推拉机构50能锁定于支撑架23上的相应锁孔231内,防止在外力的作用下遮阳膜10发生收缩,能适应不同车型的不同尺寸的挡风玻璃的遮挡。
54.如图2、图8和图10所示,推拉机构50包括有滑动座51和装设于滑动座51上的锁定销52、锁定复位件53;滑动座51可滑动地安装在收卷机构20上,第二连杆60的一端铰接于滑动座51上,锁定复位件53提供给锁定销52以朝向锁孔231插设的复位力。锁定销52上设置有旋转支点521和分别位于旋转支点521的两端的插销部522、拨动操作部523;锁定销52通过旋转支点521可旋转式安装于滑动座51上,锁定复位件53为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插销部522、滑动座51,具体地,锁定复位件53的一端套接在锁定销52上,锁定复位件53的另一端抵靠连接于滑动座51上;朝向支撑架23拨动拨动操作部523,插销部522远离支撑架23从锁孔231内脱出,压力弹簧处于受压状态;释放拨动操作部523,插销部522在压力弹簧的复位力作用下,朝向支撑架23旋转直至插设于锁孔231内。
55.如图5所示,第一连杆40与第二连杆60交叉布置,且,第一连杆40与第二连杆60的交叉叠设处形成相互铰接;第一连杆40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架23上且于支撑架23上的位置固定,第一连杆40的另一端铰接于支撑杆30上且能沿支撑杆30滑动,具体为支撑杆30上套接有能沿支撑杆30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动件70,第一连杆40铰接于滑动件70上(如图3所示);第二连杆60的一端铰接于推拉机构50,具体为滑动座51能沿支撑架23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二连杆60铰接于滑动座51上(如图2所示),第二连杆60的另一端铰接于支撑杆30上且于支撑杆30上的位置固定。以及,支撑杆30包括有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杆体31、第二杆体32,第一杆体3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杆体3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卷筒21上套设的遮阳膜10从通孔251伸出后连接到第二杆体32,第一连杆40、第二连杆60分别连接于第一杆体31。
56.接下来,大致介绍本实施例的一种遮阳装置的使用方法:
57.需要使用遮阳装置时,首先,沿收卷机构20上的支撑架23的长度方向推动推拉机构50,以使第二连杆60推动支撑杆30向外侧撑开,直至遮阳膜10张开到需要的宽度后,将推拉机构50锁定于支撑架23上,以保持遮阳膜10的张紧状态,遮阳装置的展开状态如图1和图5所示;然后,将支撑架23、支撑杆30的一端支撑在汽车内前挡风玻璃下方的仪表板上,利用汽车上的遮阳板来压住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60,以固定保持该遮阳装置遮盖挡风玻璃。
58.需要拆下遮阳装置时,首先将遮阳板移开,然后解除推拉机构50的锁定,沿收卷机构20上的支撑架23的长度方向反向拉动推拉机构50,以使第二连杆60拉动支撑杆30在支撑架23的两侧向支撑架23靠拢,并且遮阳膜10在扭簧24的扭力作用下自动收卷于收卷机构20内。最后,将收折状态的遮阳装置拿开即可。遮阳装置的收折状态如图11和图12所示。
59.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推拉机构50设计为包括有滑动座51,不设置锁定结构(例如前述的锁定销52、锁定复位件53),只需满足扭簧24对旋转座22的驱
动力小于推拉机构50在收卷机构20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这样,在需要使用遮阳装置时,省去了将推拉机构50锁定于支撑架23上的步骤,同样地,在需要拆下遮阳装置时,也可省去解除推拉机构50的锁定状态的步骤;整个遮阳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收折操作步骤也更为简化。
60.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推拉机构50、第一连杆40、第二连杆60以及支撑杆30的设置,沿收卷机构20的长度方向推动推拉机构50,第二连杆60与第一连杆40共同推动支撑杆30向远离收卷机构20的一侧撑开,支撑杆30带动遮阳膜10从收卷机构20内拉出张开,并且在撤去推动推拉机构50后,支撑杆30保持在远离收卷机构20一侧的位置,使遮阳膜10能保持在张开状态,能适应不同车型的不同尺寸的挡风玻璃的遮挡,使用通用性好。沿收卷机构20的长度方向反向拉动推拉机构50,第二连杆60与第一连杆40共同拉动支撑杆30向靠近收卷机构20的一侧靠近,遮阳膜10收卷于收卷机构20内。因此,展开、收折操作均方便快捷,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吸盘固定式汽车前挡遮阳帘操作不便的问题。
61.而且,使用时,可利用支撑架23、支撑杆30的一端支撑在汽车内前挡风玻璃下方的仪表板上,利用汽车上的遮阳板来压住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60,以固定保持该遮阳装置遮盖挡风玻璃,比传统技术中吸盘吸附在挡风玻璃上的定位方式更加稳固、方便,不存在吸附不牢固的隐患。
6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