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流升降柱机芯以及直流升降柱机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升降柱,又称升降地柱,升降路桩,防冲撞路桩,液压升降柱,隔离桩等。升降柱广泛用于城市交通、军队及国家重要机关大门及周边、步行街、高速公路收费站、机场、学校、银行、大型会所、停车场等许多场合。通过对过往车辆的限制,有效地保障了交通秩序及主要设施和场所的安全。
3.现今市场的升降柱机芯基本采用复杂的减速机构配置传统马达实现机芯的传动功能。其机芯机体结构庞大,并且整个机芯只能实现单一的一种传动性能,而如果客户需要不同性能则需要配置不同的传动丝杆或调整电机性能才能够实现。而且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会有多个升降柱配合使用,传统机芯没有单独的信号控制,导致每台机芯升降的性能固定,无法做到无级调速,而如果在控制室增加每台机芯独立的信号控制,会导致控制板设计会非常复杂,且会导致后期机芯检修非常困难。
4.鉴于传统的升降柱,需要一种机芯整体结构小,传动部分结构相对简单,且在不调整丝杆和电机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控器板实现各种升降速度的直流升降柱机芯以及直流升降柱机芯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芯整体结构小,传动部分结构相对简单,且在不调整丝杆和电机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控制板实现各种升降速度的直流升降柱机芯以及直流升降柱机芯控制系统。
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升降柱机芯,包括控制装置、直流电机、安装面板、丝杆和丝杆内管;所述直流电机顶部与所述安装面板连接,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安装面板上的安装面板通孔与所述丝杆连接,可通过所述直流电机带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丝杆内管设置在所述丝杆外侧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直流电机电连,通过所述控制装置驱动所述直流电机转动从而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最后通过所述丝杆驱动连接在所述丝杆上的丝杆内管向上以及向下运动。
7.优选地,还包括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设置在所述丝杆外侧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内管设置在所述丝杆螺母上方与所述丝杆螺母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所述丝杆转动的时候带动所述丝杆螺母运动从而带动所述丝杆内管运动。
8.优选地,还包括丝杆外管以及外连接件,所述外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安装面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丝杆外管连接,从而将所述丝杆外管固定在安装面板上。
9.优选地,所述丝杆外管顶部还设置有内管防水构件和防水盖,所述防水盖与所述丝杆外管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外管内侧上设置有防水槽,并通过所述防水盖和所述丝杆外
管配合将所述内管防水构件卡设在所述防水槽上。
10.优选地,所述丝杆螺母的外径要小于或等于所述丝杆外管的内径,且要大于或等于所述内管防水构体的内径,从而使得可通过所述内管防水构体对所述丝杆螺母以及连接在所述丝杆螺母上的丝杆内管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
11.优选地,还包括防水机芯外壳和防水机芯后盖,所述防水机芯外壳上侧与所述安装面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水机芯外壳下侧与所述防水机芯后盖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以及所述直流电机设置在所述防水机芯外壳内。
12.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控制盒,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内,所述控制盒顶部与所述直流电机底部固定连接。
13.一种直流升降柱机芯控制系统,包括多个直流升降柱机芯以及控制器,所述直流升降柱机芯为上面任一所述的直流升降柱机芯;所述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与每一个所述直流升降柱机芯的控制装置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将所有的所述直流升降柱机芯进行编号,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信号输入输出端与编号为首的所述直流升降柱机芯的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第一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后续的所述直流升降柱机芯的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第一信号输入输出端按照编号顺序依次与前一个所述直流升降柱机芯的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第二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
14.优选地,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直接与需要所述传感器的所述直流升降柱机芯连接,所述直流升降柱机芯内的所述控制装置可根据所述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来实时进行控制,同时也会将所述传感器反馈的信息传递给编号上相邻的所述直流升降柱机芯,从而实现一个智能控制的目的。
15.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为光强传感器、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或微波传感器。
16.本实用新型的直流升降柱机芯以及直流升降柱机芯控制系统的有益效果为:
17.1、结构简单,且通过加装了内管防水构件、防水盖能够有效的提高防水性能。
18.2、直流升降柱机芯之间信号是线性传递的,其中哪一个之后出现问题,必定是它本身或者它前一个的直流升降柱机芯出现问题,能够降低排查的时间,从而降低维护的成本。
19.3、每台机芯可以智能化控制。可以实现多项传统升降柱无法实现的功能:比如危险识别,感光系统,智能语音等,同时能实现无级调速。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升降柱机芯以及直流升降柱机芯控制系统的直流升降柱机芯的主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升降柱机芯以及直流升降柱机芯控制系统的直流升降柱机芯的剖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升降柱机芯以及直流升降柱机芯控制系统的直流升降柱机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升降柱机芯以及直流升降柱机芯控制系统的直流升降柱机芯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升降柱机芯以及直流升降柱机芯控制系统的直流升降柱
机芯控制系统的连接框图;
25.图中标号:1、防水机芯后盖,2、控制电路板,3、防水机芯外壳,4、直流电机,5、安装面板,6、外连接件,7、丝杆螺母,8、丝杆,9、丝杆内管,10、丝杆外管,11、内管防水构件,12、防水盖,13、控制盒,14、控制器。
26.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7.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参照图1至图4,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升降柱机芯的一实施例:
29.一种直流升降柱机芯,包括控制装置、直流电机4、安装面板5、丝杆8、丝杆内管9、丝杆外管10、丝杆螺母7、外连接件6、内管防水构件11、防水盖12、防水机芯外壳3和防水机芯后盖1。
30.防水机芯外壳3上侧与安装面板5固定连接,防水机芯外壳3下侧与防水机芯后盖1固定连接,控制装置以及直流电机4设置在防水机芯外壳3内。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为控制电路板2。
31.直流电机4顶部与安装面板5连接,直流电机4的输出轴穿过安装面板5 上的安装面板通孔与丝杆8固定连接,可通过直流电机4带动丝杆8转动。
32.丝杆螺母7设置在丝杆8外侧,通过丝杆螺母7内侧上的丝杆螺母内螺纹与丝杆8上的丝杆外螺纹螺纹连接,从而将丝杆螺母7螺纹连接在丝杆8 外侧上。丝杆螺母7顶部外侧上设置有丝杆螺母外螺纹,丝杆内管9内侧底部上设置有丝杆内管内螺纹,通过丝杆螺母外螺纹与丝杆内管内螺纹螺纹连接,从而将丝杆内管9与丝杆螺母7固定连接,使用的时候,丝杆内管9另外一侧会与其他物件固定连接,使得丝杆内管9以及丝杆螺母7无法跟随丝杆8转动,当丝杆8转动的时候,有与丝杆内管9无法跟随转动,会导致丝杆内管9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升降的功能。
33.外连接件6设置在丝杆内管9外侧,外连接件一端与安装面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丝杆外管10固定连接,从而将丝杆外管10固定连接在安装面板5 上。丝杆外管10顶部还设置有内管防水构件11和防水盖12,防水盖12与丝杆外管10固定连接,丝杆外管10内侧上设置有防水槽,并通过防水盖12和丝杆外管10配合将内管防水构件11卡设在防水槽上。
34.参照图4,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升降柱机芯的一实施例:
35.一种直流升降柱机芯,包括控制装置、直流电机4、安装面板5、丝杆8、丝杆内管9、丝杆外管10、内管防水构件11、防水盖12、丝杆螺母7以及外连接件6。
36.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板2以及控制盒13,控制电路板2 设置在控制盒13内,控制盒13顶部与直流电机4底部固定连接。
37.直流电机4顶部与安装面板5连接,直流电机4的输出轴穿过安装面板5 上的安装面板通孔与丝杆8固定连接,可通过直流电机4带动丝杆8转动。
38.丝杆螺母7设置在丝杆8外侧,通过丝杆螺母7内侧上的丝杆螺母内螺纹与丝杆8上的丝杆外螺纹螺纹连接,从而将丝杆螺母7螺纹连接在丝杆8 外侧上。丝杆螺母7顶部外侧上设置有丝杆螺母外螺纹,丝杆内管9内侧底部上设置有丝杆内管内螺纹,通过丝杆螺母外
螺纹与丝杆内管内螺纹螺纹连接,从而将丝杆内管9与丝杆螺母7固定连接,使用的时候,丝杆内管9另外一侧会与其他物件固定连接,使得丝杆内管9以及丝杆螺母7无法跟随丝杆8转动,当丝杆8转动的时候,有与丝杆内管9无法跟随转动,会导致丝杆内管9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升降的功能。
39.外连接件6设置在丝杆内管9外侧,外连接件一端与安装面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丝杆外管10固定连接,从而将丝杆外管10固定连接在安装面板5 上。丝杆外管10顶部还设置有内管防水构件11和防水盖12,防水盖12与丝杆外管10固定连接,丝杆外管10内侧上设置有防水槽,并通过防水盖12和丝杆外管10配合将内管防水构件11卡设在防水槽上。
40.参照图5,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升降柱机芯控制系统的一实施例:
41.一种直流升降柱机芯控制系统,包括多个直流升降柱机芯以及控制器14。直流升降柱机芯为前两个实施例中任意一个直流升降柱机芯。
42.控制器14的电源输出端与每一个直流升降柱机芯的控制装置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将所有的直流升降柱机芯进行编号,控制器14的控制器信号输入输出端与编号为首的直流升降柱机芯的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第一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后续的直流升降柱机芯的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第一信号输入输出端按照编号顺序依次与前一个直流升降柱机芯的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第二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为光强传感器、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或微波传感器。
43.使用的时候,控制器14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多种工作模式,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工作模式,通过控制器将控制信息传递给编号为首的直流升降柱机芯,并依次将控制信号传递下去。从而实现对全部直流升降柱机芯的控制。传感器直接与需要传感器的直流升降柱机芯连接,直流升降柱机芯内的控制装置可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来实时进行控制,同时也会将传感器反馈的信息传递给编号上相邻的所述直流升降柱机芯,从而实现一个智能控制的目的。维护的时候,由于直流升降柱机芯之间信号是线性传递的,其中哪一个之后出现问题,肯定是它本身或者它前一个的直流升降柱机芯出现问题,能够降低排查的时间。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