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积灰输灰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6月前  50



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积灰输灰管,属于余热锅炉安装领域。


背景技术:

2.常规的硅铁余热锅炉为管箱式卧式布置结构,“一”字型布置,故配套气力输灰装置也随着箱体“一”字型布置。随着一些用户场地条件的限制,需要将锅炉调整布置走向,所以需要将气力输灰装置也与锅炉走向相对应调节,但由于输灰管线弯折设置后,会出现积灰现象,现有管线布置在管内清灰与场地布置中难以同时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积灰输灰管,在可适应复杂安装场地的同时又能解决管内积灰的问题。
4.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防积灰输灰管,设置在输灰单元的底部,所述输灰单元包括余热锅炉箱体、灰斗及落灰管,灰斗设置在余热锅炉箱体的底部,灰斗的下方连接落灰管,所述防积灰输灰管设置在落灰管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积灰输灰管道包括均斜向下设置的第一运输段、第二运输段及第三运输段,所述第一输灰段与第二输灰段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管,在第一过渡管外设置有防积灰机构,所述防积灰机构包括处理箱,所述第一过渡管的弯折处设置有门板结构,所述门板结构设置在处理箱内;
5.所述第一过渡管为斜向下设置,第一过渡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
,第一过渡管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同样为45
°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板结构设置在第一过渡管的底侧。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运输段与第三运输段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管,所述第二过渡管为水平设置的弯管,在第二过渡管外设置有防积灰机构。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过渡管的底侧设置有与第一过渡管底侧相同的门板结构。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运输段、第二运输段及第三运输段均包括由法兰连接的多段管道。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力冲灰装置包括冲水管。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将输灰管段设置为倾斜向下,可以便于水力清灰,同时两个过渡管的设置可以在复杂场地改变运输管线走向,防积灰机构的设置又解决了管线弯折时积灰难以清理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输灰效率,使得输灰管可以更好的适应复杂场地。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输灰管的俯视图。
15.图3为本发明第一过渡管的示意图。
16.图4为本发明第二过渡管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箱体1、灰斗2、落灰管3、第一运输段4、第二运输段5、第三运输段6、水力冲灰装置7、第一过渡管8、防积灰机构9、处理箱91、承接槽92、第二过渡管10、法兰11、门板结构12。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19.如图所示,一种防积灰输灰管,设置在输灰单元的底部,所述输灰单元包括余热锅炉箱体1、灰斗2及落灰管3,灰斗2设置在余热锅炉箱体1的底部,灰斗2的下方连接落灰管3,所述防积灰输灰管设置在落灰管3的下方,所述防积灰输灰管道包括均斜向下设置的第一运输段4、第二运输段5及第三运输段6,倾斜角度20
°
左右,在第一运输段4的端部设置有水力冲灰装置7,所述第一输灰段4与第二输灰段5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管8,在第一过渡管8外设置有防积灰机构9,所述防积灰机构9包括处理箱91,所述第一过渡管8的弯折处设置有门板结构12,所述门板结构设置在处理箱91内;
20.所述第一过渡管8为斜向下设置,第一过渡管8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
,第一过渡管8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同样为45
°
,第一过渡管8的倾斜角度既能方便清灰,又能以倾斜角度避开障碍物,达到合理布置管线的目的。
21.门板结构81设置在第一过渡管8的底侧,方便人工在清理箱内对第一过渡管8内积灰进行清理。
22.第二运输段5与第三运输段6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管10,所述第二过渡管10为水平设置的弯管,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过渡管外设置有防积灰机构9;所述第二过渡管10的底侧设置有与第一过渡管8底侧相同的门板结构12,作用相同。
23.第一运输段4、第二运输段5及第三运输段6均包括由法兰11连接的多段管道,方便拼接和拆卸,在管道损坏时可以精准检修部分管道。
24.水力冲灰装置7包括冲水管和压缩机,配合倾斜设置的管道达到及时清灰的目的。
2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三段管道倾斜设置,依靠重力和水力冲灰装置,将管道内的灰及时清除,同时两段过渡管的设置能在复杂场地避开障碍物,达到合理布置管线的目的,其中两段过渡管可以交换位置运用,合理布局;门板结构的设置,在管线易堵塞的部位设置清理机构,方便清理和检修。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积灰输灰管,设置在输灰单元的底部,所述输灰单元包括余热锅炉箱体(1)、灰斗(2)及落灰管(3),灰斗(2)设置在余热锅炉箱体(1)的底部,灰斗(2)的下方连接落灰管(3),所述防积灰输灰管设置在落灰管(3)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积灰输灰管道包括均斜向下设置的第一运输段(4)、第二运输段(5)及第三运输段(6),在第一运输段(4)的端部设置有水力冲灰装置(7),所述第一输灰段(4)与第二输灰段(5)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管(8),在第一过渡管(8)外设置有防积灰机构(9),所述防积灰机构(9)包括处理箱(91),所述第一过渡管(8)的弯折处设置有门板结构(81),所述门板结构(81)设置在处理箱(91)内;所述第一过渡管(8)为斜向下设置,第一过渡管(8)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
,第一过渡管(8)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同样为45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灰输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结构(12)设置在第一过渡管(8)的底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灰输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输段(5)与第三运输段(6)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渡管(10),所述第二过渡管(10)为水平设置的弯管,在第二过渡管(10)外设置有防积灰机构(9)。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积灰输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管(10)的底侧设置有与第一过渡管(8)底侧相同的门板结构(1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灰输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段(4)、第二运输段(5)及第三运输段(6)均包括由法兰(11)连接的多段管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灰输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冲灰装置(7)包括冲水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积灰输灰管,属于余热锅炉安装领域,所述防积灰输灰管,设置在输灰单元的底部,所述防积灰输灰管设置在输灰单元的下方,所述防积灰输灰管道包括均斜向下设置的第一运输段、第二运输段及第三运输段,所述第一输灰段与第二输灰段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渡管,在第一过渡管外设置有防积灰机构,所述防积灰机构包括处理箱,所述第一过渡管的弯折处设置有门板结构,所述门板结构设置在处理箱内。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将输灰管设置为倾斜向下,可以便于水力清灰,同时两个过渡管的设置可以在复杂场地改变运输管线走向,同时防积灰机构的设置又解决了管线弯折时积灰难以清理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强逸 冯敏芹 王伟星 徐传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