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6月前  48



1.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2.马达部和逆变器部一体化而成的控制装置一体型的旋转电机例如装设于汽车等车辆,其中,所述马达部是具有转子和定子的旋转电机主体,所述逆变器部包括功率电路部,并对供给至马达部的电力进行控制。为了有效地对功率电路部所包括的功率模块和励磁模块等进行冷却,逆变器部一般设置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包括供制冷剂流动的流路。制冷剂例如使用水、防冻液(llc:long life coolant(长寿防冻液))。冷却器包括传热构件和盖构件。为了确保流路的气密,在将流路周围包围的传热构件的面的部分、即密封剂供给部处涂布密封剂,并设置经由密封剂形成流路的盖构件。
3.在通过填充于流路周围的密封剂来将流路密封的冷却器中,在密封剂的一部分挤出到流路而形成冷却器的情况下,有时挤出的密封剂受到来自制冷剂的压力而使密封剂断裂,断裂的密封剂的碎片会流入制冷剂。在密封剂的碎片流入制冷剂的情况下,碎片会堵塞流路而使制冷剂的流动性变差,存在冷却器的冷却性能下降的可能性。公开了一种增大面向流路的密封剂的区域的部分以抑制密封剂向流路挤出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增大面向流路的密封剂的区域的部分,可抑制密封剂向流路挤出,因此,即使密封剂受到来自制冷剂的压力,密封剂也不易断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8-207664号公报
5.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由于增大了面向流路的密封剂的区域的部分,因此,能抑制流路一侧的密封剂断裂。然而,在使制冷剂以高压流动的情况下,为了将盖构件更牢固地固定于设置有流路的槽部的传热构件而将两者螺纹紧固,但若将盖构件固定于在密封剂供给部附近设置有螺纹孔的传热构件,则涂布的密封剂会被推开而使密封剂进入螺纹孔,因此,存在无法通过紧固扭矩来管理螺钉的轴力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旋转电机,可抑制密封剂进入供形成制冷剂流路的盖构件固定的螺纹孔。
7.本技术所公开的旋转电机包括:马达部,所述马达部设置有转轴、转子、定子和支架,其中,所述转子具有卷绕有励磁绕组的励磁芯部并与转轴一体旋转,所述定子配置在励磁芯部的径向外侧并具有卷绕有定子绕组的定子芯部,所述支架对励磁芯部和定子芯部的外侧进行覆盖,并且经由轴承对转轴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进行保持;以及逆变器部,所述逆变器部配置在支架的轴向另一侧且固定于支架,并设置有功率模块、励磁模块和冷却器,其中,所述功率模块具有将向定子绕组供给的电流接通、断开的开关元件,所述励磁模块具有
将向励磁绕组供给的电流接通、断开的开关元件,所述冷却器对功率模块和励磁模块进行冷却,冷却器包括:传热构件,在所述传热构件的轴向另一侧的面上热连接有功率模块和励磁模块,在所述传热构件的轴向一侧的面上形成有朝轴向另一侧凹陷的流路槽部;盖构件,所述盖构件将流路槽部的轴向一侧的开口堵塞;密封剂,所述密封剂沿着流路槽部的周围填充于传热构件与盖构件的间隙;以及制冷剂供给排出部,所述制冷剂供给排出部相对于由流路槽部和盖构件围成的流路供给或排出制冷剂,盖构件通过螺纹孔、通孔和螺钉而被固定于传热构件,其中,所述螺纹孔设置于传热构件的轴向一侧的面的外周部,所述通孔设置于盖构件的与螺纹孔相对的部分,所述螺钉穿过通孔与螺纹孔螺合,在螺纹孔及通孔与流路槽部之间的位置处,在传热构件的轴向一侧的面和盖构件的轴向另一侧的面中的一个面或是两个面上设置有凹部,在比凹部更靠流路槽部一侧处填充有密封剂,在比凹部更靠螺纹孔一侧处未填充密封剂。
8.根据本技术所公开的旋转电机,在螺纹孔及通孔与流路槽部之间的位置处,在传热构件的轴向一侧的面和盖构件的轴向另一侧的面中的一个面或是两个面上设置有供密封剂退让的部分、即凹部,在盖构件固定于传热构件时被推开的密封剂流入凹部,因此,能抑制密封剂进入用于对形成制冷剂流路的盖构件进行固定的螺纹孔。此外,可抑制密封剂进入螺纹孔,因此,能通过紧固扭矩对将盖构件固定于传热构件的螺钉的轴力进行管理。
附图说明
9.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大致情况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逆变器部一侧的俯视图。图3是对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与逆变器部的连接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逆变器部的马达部一侧的俯视图。图5是在图4的a-a截面位置处切断的逆变器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6是在图4的a-a截面位置处切断的另一逆变器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逆变器部的马达部一侧的俯视图。图8是在图7的b-b截面位置处切断的逆变器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旋转电机的逆变器部的马达部一侧的俯视图。图10是在图9的c-c截面位置处切断的逆变器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旋转电机的逆变器部的马达部一侧的俯视图。图12是在图11的d-d截面位置处切断的逆变器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旋转电机的逆变器部的马达部一侧的俯视图。图14是在图13的e-e截面位置处切断的逆变器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旋转电机的逆变器部的马达部一侧的俯视图。图16是在图15的f-f截面位置处切断的逆变器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符号说明)1 旋转电机;2 转子;2a 励磁绕组;2b 励磁芯部;
3 定子;3a 定子绕组;3b 定子芯部;3c 定子引出线;4 前方支架;5 后方支架;5a 螺栓;6 磁极位置检测传感器;6a 传感器定子;6b 传感器转子;7 轴承;8 轴承;9 功率模块;9a ac端子;9b 接地端子;9c 输入端子;9d 控制端子;10 励磁模块;11 转轴;12 带轮;13 滑环;14 壳体;14a 接线端;14b 接线端;15 后方罩;16 电刷;16a 刷握;17 控制模块;18 连接板;19 接线端;19a 连接部位;19b 连接部位;19c 螺钉;20 空冷风扇;21 空冷风扇;30 马达部;31 传热构件;31a 流路槽部;31b 凹部;
31c 螺纹孔;31d 槽侧凹部;31e 侧部;31f 连通部;32 盖构件;32a 通孔;32b 凹部;32c 连通部;33 制冷剂输入输出管;34 螺钉;35 密封剂;35a 空间部分;36 流路;37 冷却器;40 逆变器部。
具体实施方式
10.以下,基于附图,对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构件、部位标注相同符号来进行说明。
11.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1的大致情况的剖视图,图2是去除了后方罩15后表示旋转电机1的逆变器部40一侧的俯视图,图3是对旋转电机1的定子3与逆变器部40的连接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旋转电机1的逆变器部40的马达部30一侧的俯视图,图5是在图4的a-a截面位置处切断的逆变器部40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6是在图4的a-a截面位置处切断的另一逆变器部40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在图2中,用虚线表示逆变器部40内部的部件。旋转电机1是包括马达部30和逆变器部40的控制装置一体型的旋转电机1。马达部30具有转子2和定子3,作为对内燃机(未图示)进行驱动的电动机而动作。或者,马达部30作为由内燃机驱动而发电的发电机发挥功能。逆变器部40在马达部30的轴向的另一侧与马达部30并排配置,并对供给至马达部30的电力进行控制。逆变器部40固定于马达部30,马达部30与逆变器部40一体化。
12.<马达部30>马达部30包括:转轴11;与转轴11一体旋转的转子2;配置在转子2外侧的定子3;以及收容上述构件并且将转轴11保持为能自由旋转的支架。
13.转子2具有励磁绕组2a和卷绕有励磁绕组2a的励磁芯部2b。配置在励磁芯部2b的径向外侧的定子3具有多相的定子绕组3a和卷绕有定子绕组3a的定子芯部3b。多相的定子绕组3a例如是一组三相绕组或两组三相绕组,但并不局限于此,而是根据旋转电机的种类来设定。支架对励磁芯部2b和定子芯部3b的外侧进行覆盖。支架包括前方支架4和后方支架5。前方支架4经由轴承7对转轴11的一端侧进行保持,并对转子2和定子3的一侧即前方侧进行覆盖。后方支架5经由轴承8对转轴11的另一端侧进行保持,并对转子2和定子3的另一侧
即后方侧进行覆盖。前方支架4和后方支架5在轴向上隔开间隔配置,并由螺栓5a连接。
14.转轴11在从前方支架4的通孔突出的转轴11的一端侧的端部包括带轮12。带轮12在转子2与外部的内燃机(未图示)的两个方向上接收及输出扭矩。带轮12与内燃机经由条带(未图示)连接。转轴11在从后方支架5的通孔突出的转轴11的另一端侧包括滑环13。滑环13与励磁绕组2a电连接,从滑环13向励磁绕组2a供给励磁电流。供滑环13滑动设置并向励磁绕组2a供给电流的电刷16保持于刷握16a。在将安装后方罩15之前的逆变器部40安装于马达部30之后,刷握16a配置于供设置在逆变器部40中央的转轴11贯穿的空间。刷握16a固定于逆变器部40。
15.在转子2的励磁芯部2b的前方侧的端面上固定有空冷风扇20。在转子2的励磁芯部2b的后方侧的端面上固定有空冷风扇21。空冷风扇20及空冷风扇21与转子2一体旋转。随着空冷风扇20和空冷风扇21的旋转而产生冷却风,并对支架的内部进行冷却。此外,在逆变器部40的冷却器37与后方支架5之间设置有作为冷却气体通路的间隙,冷却风穿过冷却气体通路对冷却器37进行冷却。
16.磁极位置检测传感器6由传感器定子6a和传感器转子6b构成。转轴11在从后方支架5突出的转轴11的另一端侧,在滑环13与轴承8之间包括传感器转子6b。传感器转子6b与转轴11一体旋转,并由铁芯形成。传感器定子6a与传感器转子6b同轴配置,并设置于逆变器部40的传热构件31。磁极位置检测传感器6从传感器转子6b的位置对转轴11、即转子2的磁极位置进行检测。
17.<逆变器部40>逆变器部40包括:向马达部30供给电力的功率模块9和励磁模块10;对功率模块9和励磁模块10进行控制的控制模块17;对功率模块9和励磁模块10进行冷却的冷却器37;具有将功率模块9与马达部30电连接的接线端14a的壳体14;以及从后方侧和径向外侧对上述构件进行覆盖的后方罩15。逆变器部40配置在后方支架5的轴向另一侧,并固定于后方支架5。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部40具有六个功率模块9,但功率模块9的个数并不局限于此。
18.功率模块9包括开关元件和周边电路。功率模块9经由接线端14a及接线端19与定子引出线3c连接。开关元件配置在形成电配线的引线框上,与周边电路一起通过树脂材料封闭。功率模块9所包括的ac端子9a、接地端子9b、输入端子9c和控制端子9d从树脂材料露出设置。开关元件在驱动时将从直流电源向定子绕组3a供给的电流接通、断开,向定子绕组3a供给定子电流。开关元件在发电时进行定子电流的整流。
19.励磁模块10包括开关元件和周边电路。励磁模块10经由接线端14b、电刷16及滑环13与励磁绕组2a连接。开关元件配置在形成电配线的引线框上,与周边电路一起通过树脂材料封闭。开关元件将向励磁绕组2a供给的电流接通、断开,以对励磁电流进行控制。
20.控制模块17包括对功率模块9和励磁模块10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控制模块17例如设置于安装有电子部件的基板。控制模块17在比功率模块9和励磁模块10靠轴向另一侧处与功率模块9及励磁模块10隔开间隔配置。功率模块9的控制端子9d与控制模块17连接。磁极位置检测传感器6的信号配线与控制模块17连接。
21.壳体14设置成从径向外侧包围功率模块9、励磁模块10和控制模块17的周围。壳体14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制成。树脂材料例如是聚苯硫醚。如图2所示,壳体14包括接线端14a,所述接线端14a在另一端侧与功率模块9电连接,一端侧从壳体14突出。接线端14a是
用于将功率模块9与马达部30连接的端子。接线端14a设置成与壳14一体地嵌件成型。
22.<定子3与逆变器部40的连接结构>对定子3与逆变器部40的电连接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旋转电机1包括连接板18。连接板18是嵌件成型有将定子3与逆变器部40电连接的接线端19的板。连接板18设置在逆变器部40与后方支架5之间,并通过螺钉(未图示)固定于后方支架5。
23.定子引出线3c是定子绕组3a的端部。定子引出线3c贯穿后方支架5,在连接板18所包括的接线端19的一端侧的连接部位19a处通过焊接与接线端19连接。在上述连接后,安装后方罩15之前的逆变器部40安装在后方支架5的轴向的后方侧。壳体14所包括的接线端14a的一端侧在接线端19的另一端侧的连接部位19b处通过螺钉19c与接线端19连接。功率模块9的ac端子9a与接线端14a的另一端侧通过焊接等接合。在图3中,未图示的功率模块9的接地端子9b通过螺钉(未图示)固定于传热构件31。接地端子9b与传热构件31电连接,传热构件31成为接地部。
24.<冷却器37>对作为本技术的主要部分的冷却器37进行说明。冷却器37包括传热构件31、盖构件32、密封剂35和作为制冷剂供给排出部的制冷剂输入输出管33。在传热构件31的轴向另一侧的面上热连接有功率模块9和励磁模块10,在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上形成有朝轴向另一侧凹陷的流路槽部31a。形成为板状的盖构件32设置成将流路槽部31a的轴向一侧的开口封堵。传热构件31和盖构件32由铝等金属材料制成。密封剂35沿着流路槽部31a的周围填充在传热构件31与盖构件32的间隙。密封剂35的材料是硅树脂、氟类硅树脂、环氧树脂等,但并不局限于此。制冷剂输入输出管33设置于传热构件31的侧面,相对于由流路槽部31a和盖构件32围成的流路36供给或排出制冷剂。制冷剂例如使用水、防冻液或乙二醇液体。传热构件31通过制冷剂进行冷却。
25.如图5所示,盖构件32通过螺纹孔31c、通孔32a和螺钉34固定于传热构件31,所述螺纹孔31c设置于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的外周部,所述通孔32a设置于盖构件32的与螺纹孔31c相对的部分,所述螺钉34穿过通孔32a与螺纹孔31c螺合。盖构件32固定于传热构件31,沿着流路槽部31a的周围填充的密封剂35将盖构件32与传热构件31之间的间隙部分填埋,因此,流路36被密封。在图4中,由虚线围成的阴影的部位是在径向上供制冷剂流动的流路36和制冷剂输入输出管33的部分。
26.在螺纹孔31c及通孔32a与流路槽部31a之间的位置处,在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和盖构件32的轴向另一侧的面中的一个面或两个面上设置有凹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凹部31b设置在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上。如图4所示,凹部31b例如沿着螺钉34的流路槽部31a一侧的螺钉34的周围设置。凹部31b是为了避免在盖构件32固定于传热构件31时被推开的密封剂35到达螺纹孔31c并进入螺纹孔31c而使密封剂35退让的部分。在比凹部31b更靠流路槽部31a一侧填充有密封剂35,在比凹部31b更靠螺纹孔31一侧没有填充密封剂35。另外,在图5中,凹部31b被密封剂35填满,但无需用密封剂35将凹部31b填满。如图6所示,既可以在凹部31b的螺纹孔31c一侧具有不存在密封剂35的空间部分35a,也可以不使密封剂35流入凹部31b。在将盖构件32固定于传热构件31之前,密封剂35填充于流路槽部31a与凹部31b之间的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的部分。图5和图6示意性地表示密封剂35在传热构件31与盖构件32的间隙中涂布并扩展的情况,在实施方式1中,在供密封剂35
涂布的面的部分并未设置槽等凹部。
27.根据该结构,在盖构件32固定于传热构件31时被推开的密封剂35在到达螺纹孔31c之前,流入供密封剂35退让的部分、即凹部31b。因此,密封剂35不会到达螺纹孔31c并进入螺纹孔31c,能抑制密封剂35进入螺纹孔31c。由于能抑制密封剂35进入螺纹孔31c,因此,能通过紧固扭矩对将盖构件32固定于传热构件31的螺钉34的轴力进行管理。
28.如上所述,在根据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1中,在螺纹孔31c与流路槽部31a之间的位置的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上设置有供密封剂35退让的部分、即凹部31b,由于在盖构件32固定于传热构件31时被推开的密封剂35流入凹部31b,因此,能抑制密封剂35进入用于对形成制冷剂的流路36的盖构件32进行固定的螺纹孔31c。由于能抑制密封剂35进入螺纹孔31c,因此,能通过紧固扭矩对将盖构件32固定于传热构件31的螺钉34的轴力进行管理。由于通过紧固扭矩对螺钉34的轴力进行管理,因此,能长期稳定地将制冷剂的流路36密封。
29.实施方式2对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1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1的逆变器部40的马达部30一侧的俯视图,图8是在图7的b-b截面位置处切断的逆变器部40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1为在传热构件31处设置有槽侧凹部31d的结构。
3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凹部31b设置在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上。沿着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的、作为供密封剂35填充的部位的流路槽部31a的周围,设置槽侧凹部31d。在图7中,沿着流路槽部31a的周围由虚线围成的部分是槽侧凹部31d。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盖构件32固定于传热构件31之前,密封剂35填充于设置在流路槽部31a与凹部31b之间的槽侧凹部31d。
31.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凹部31b设置在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上,但凹部的配置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凹部在通孔32a与流路槽部31a之间的位置处设置在盖构件32的轴向另一侧的面上。此外,也可以将凹部设置在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和盖构件32的轴向另一侧的面这两个面上。
32.如上所述,在根据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1中,沿着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的流路槽部31a的周围设置有槽侧凹部31d,密封剂35填充于槽侧凹部31d,因此,能防止在将密封剂35填充于槽侧凹部31d时密封剂35流出到槽侧凹部31d周围的流路槽部31a等。此外,由于容易确定填充密封剂35的位置,因此,能提高旋转电机1的生产率。
33.实施方式3对根据实施方式3的旋转电机1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旋转电机1的逆变器部40的马达部30一侧的俯视图,图10是在图9的c-c截面位置处切断的逆变器部40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实施方式3的旋转电机1为使设置于传热构件31的凹部31b与槽侧凹部31d连通的结构。
34.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凹部31b设置在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上。沿着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的、作为供密封剂35填充的部位的流路槽部31a的周围,设置槽侧凹部31d。在图9中,沿着流路槽部31a的周围由虚线围成的部分是槽侧凹部31d。凹部31b在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上沿槽侧凹部31d的方向延伸,凹部31b与槽侧凹部31d在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上连通。凹部31b的深度比槽侧凹部31d的深度浅。在本实施方
式中,在将盖构件32固定于传热构件31之前,密封剂35填充于设置在流路槽部31a与凹部31b之间的槽侧凹部31d。槽侧凹部31d的深度与凹部31b的深度不同,槽侧凹部31d比凹部31b深,因此,密封剂35优先填充于槽侧凹部31d。
35.如上所述,在根据实施方式3的旋转电机1中,凹部31b设置在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上,凹部31b与槽侧凹部31d在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上连通,因此,在供密封剂35填充的槽侧凹部31d与螺纹孔31c之间供密封剂35退让的部分扩大,因而,能形成在盖构件32固定于传热构件31时被推开的密封剂35不易进一步到达螺纹孔31c的结构。此外,由于凹部31b的深度比槽侧凹部31d的深度浅,因此,能将密封剂35优先填充于槽侧凹部31d。
36.实施方式4对实施方式4的旋转电机1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旋转电机1的逆变器部40的马达部30一侧的俯视图,图12是在图11的d-d截面位置处切断的逆变器部40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实施方式4的旋转电机1为使设置于传热构件31的凹部31b与传热构件31的侧部31e连通的结构。
37.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凹部31b设置在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上。沿着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的、作为供密封剂35填充的部位的流路槽部31a的周围,设置槽侧凹部31d。在图11中,沿着流路槽部31a的周围由虚线围成的部分是槽侧凹部31d。凹部31b在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上沿槽侧凹部31d的方向延伸,凹部31b与槽侧凹部31d在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上连通。凹部31b在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上沿着螺纹孔31c的周围与螺纹孔31c隔开延伸,凹部31b与传热构件31的侧部31e连通。在图12中,连通部31f是凹部31b与侧部31e连通的部位。凹部31b的深度比槽侧凹部31d的深度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盖构件32固定于传热构件31之前,密封剂35填充于设置在流路槽部31a与凹部31b之间的槽侧凹部31d。
38.如上所述,在根据实施方式4的旋转电机1中,设置在传热构件31的轴向一侧的面上的凹部31b与传热构件31的侧部31e连通,因此,凹部31b的供密封剂35退让的部分扩大,因而,能形成为在盖构件32固定于传热构件31时被推开的密封剂35不易进一步到达螺纹孔31c。此外,由于凹部31b与传热构件31的侧部31e连通,因此,在侧部31e中能通过目视来确认流入凹部31b的密封剂35,因而,能容易地对密封剂35的填充量进行管理。此外,由于容易对填充密封剂35的量进行管理,因此,能提高旋转电机1的生产率。
39.实施方式5对实施方式5的旋转电机1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旋转电机1的逆变器部40的马达部30一侧的俯视图,图14是在图13的e-e截面位置处切断的逆变器部40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实施方式5的旋转电机1为将凹部32b设置在盖构件32的轴向另一侧的面上的结构。
40.在本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凹部32b在通孔32a与流路槽部31a之间的位置处设置在盖构件32的轴向另一侧的面上。如图13所示,凹部32b例如沿着螺钉34的流路槽部31a一侧的螺钉34的周围设置。凹部32b是为了避免在盖构件32固定于传热构件31时被推开的密封剂35到达螺纹孔31c并进入螺纹孔31c而使密封剂35退让的部分。在比凹部32b靠流路槽部31a一侧填充有密封剂35,在比凹部32b靠螺纹孔31c一侧不填充密封剂35。在将盖构件32固定于传热构件31之前,密封剂35涂布于流路槽部31a与凹部32b之间的传热构件31的轴向
一侧的面的部分。
41.如上所述,在根据实施方式5的旋转电机1中,在通孔32a与流路槽部31a之间的位置的盖构件32的轴向另一侧的面上设置有供密封剂35退让的部分、即凹部32b,在盖构件32固定于传热构件31时被推开的密封剂35流入凹部32b,因此,能抑制密封剂35进入用于对形成制冷剂的流路36的盖构件32进行固定的螺纹孔31c。由于可抑制密封剂35进入螺纹孔31c,因此,能通过紧固扭矩对将盖构件32固定于传热构件31的螺钉34的轴力进行管理。由于通过紧固扭矩对螺钉34的轴力进行管理,因此,能长期稳定地对制冷剂的流路36进行密封。
42.实施方式6对实施方式6的旋转电机1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旋转电机1的逆变器部40的马达部30一侧的俯视图,图16是在图15的f-f截面位置处切断的逆变器部40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实施方式6的旋转电机1为设置在盖构件32的另一侧的面上的凹部32b与盖构件32的一侧的面连通的结构。
43.在本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凹部32b在通孔32a与流路槽部31a之间的位置处设置在盖构件32的轴向另一侧的面上。设置在盖构件32的轴向另一侧的面上的凹部32b与盖构件32的轴向另一侧的面的相反侧的一侧的面连通。在图16中,连通部32c是凹部32b与盖构件32的轴向一侧的面连通的部位。尽管在图16中,凹部32b的所有部分与一侧的面连通,但凹部32b与一侧的面连通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凹部32b的一部分与一侧的面连通的结构。
44.如上所述,在根据实施方式6的旋转电机1中,设置在盖构件32的轴向另一侧的面上的凹部32b与盖构件32的轴向另一侧的面的相反侧的一侧的面连通,因此,凹部32b的供密封剂35退让的部分扩大,因而,能形成为在盖构件32固定于传热构件31时被推开的密封剂35不易进一步到达螺纹孔31c的结构。此外,由于凹部32b与盖构件32的轴向一侧的面连通,因此,能通过目视来确认从盖构件32的一侧流入凹部32b的密封剂35,因而能容易地对密封剂35的填充量进行管理。此外,由于能容易对填充密封剂35的量进行管理,因此,能提高旋转电机1的生产率。
45.此外,本技术记载有各种各样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但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各种各样的特征、方式以及功能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的应用,能单独或以各种组合的方式应用于实施方式。因此,未被例示的无数变形例被设想在本技术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例如,包含对至少一个构成要素进行变形的情况、追加的情况或省略的情况,另外,还包含将至少一个构成要素抽出并与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组合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马达部,所述马达部设置有转轴、转子、定子和支架,其中,所述转子具有卷绕有励磁绕组的励磁芯部并与所述转轴一体旋转,所述定子配置在所述励磁芯部的径向外侧并具有卷绕有定子绕组的定子芯部,所述支架对所述励磁芯部和所述定子芯部的外侧进行覆盖,并且经由轴承对所述转轴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进行保持;以及逆变器部,所述逆变器部配置在所述支架的轴向另一侧且固定于所述支架,并设置有功率模块、励磁模块和冷却器,其中,所述功率模块具有将向所述定子绕组供给的电流接通、断开的开关元件,所述励磁模块具有将向所述励磁绕组供给的电流接通、断开的开关元件,所述冷却器对所述功率模块和所述励磁模块进行冷却,所述冷却器包括:传热构件,在所述传热构件的轴向另一侧的面上热连接有所述功率模块和所述励磁模块,在所述传热构件的轴向一侧的面上形成有朝轴向另一侧凹陷的流路槽部;盖构件,所述盖构件将所述流路槽部的轴向一侧的开口堵塞;密封剂,所述密封剂沿着所述流路槽部的周围填充于所述传热构件与所述盖构件的间隙;以及制冷剂供给排出部,所述制冷剂供给排出部相对于由所述流路槽部和所述盖构件围成的流路供给或排出制冷剂,所述盖构件通过螺纹孔、通孔和螺钉而被固定于所述传热构件,其中,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传热构件的轴向一侧的面的外周部,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盖构件的与所述螺纹孔相对的部分,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螺合,在所述螺纹孔及所述通孔与所述流路槽部之间的位置处,在所述传热构件的轴向一侧的面和所述盖构件的轴向另一侧的面中的一个面或是两个面上设置有凹部,在比所述凹部更靠所述流路槽部一侧处填充有所述密封剂,在比所述凹部更靠所述螺纹孔一侧处未填充所述密封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传热构件的轴向一侧的面的所述流路槽部的周围设置有槽侧凹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设置在所述传热构件的轴向一侧的面上,所述凹部的深度比所述槽侧凹部的深度浅,所述凹部与所述槽侧凹部在所述传热构件的轴向一侧的面上连通。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传热构件的轴向一侧的面上的所述凹部与所述传热构件的侧部连通。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盖构件的轴向另一侧的面上的所述凹部与和所述盖构件的轴向另一侧的面相反侧的一侧的面连通。

技术总结
获得一种旋转电机,可抑制密封剂进入供盖构件固定的螺纹孔。旋转电机包括:设置有转子、定子和支架的马达部;以及设置有功率模块、励磁模块和冷却器的逆变器部,冷却器包括:传热构件,在其另一侧的面上热连接有功率模块和励磁模块,在其一侧的面上形成有朝另一侧凹陷的流路槽部;盖构件,其将流路槽部的开口堵塞;密封剂,其填充在流路槽部的周围;以及制冷剂供给排出部,其相对于流路供给或排出制冷剂,盖构件通过设置在传热构件的一侧的面上的螺纹孔、设置于盖构件的通孔以及穿过通孔与螺纹孔螺合的螺钉而被固定于传热构件,在螺纹孔及通孔与流路槽部之间的、传热构件的一侧的面和盖构件的另一侧的面中的一个面或是两个面上设置有凹部,在比凹部更靠流路槽部一侧处填充有密封剂,在比凹部更靠螺纹孔一侧处不填充密封剂。剂。剂。


技术研发人员:芦川僚太 石崎光范 村田智亮 桥场誉 内海义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1.08.2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