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出台以及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同时近几年经常出现的沙尘及雾霾天气,人们对室内空气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人们对更健康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需求,市场上室内空气处理的设备。
3.现有的室内空气进行处理的设备主要有新风除霾机、新风换气机、空气净化器等。这些设备有的只是对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和热回收,有的实现了对空气进行了过滤功能,空气净化器则主要是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这些设备功能单一,不能同时具备制冷、制热,能量回收或旁通的功能,节能效果不显著,或需要搭配传统空调一起使用,重复安装,浪费人力物力。
4.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新风空调系统存在在不需换新风热交换时存在负载较高,导致不节能,影响系统寿命等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新风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新风空调系统存在在不需换新风热交换时存在负载较高,导致不节能,影响系统寿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新风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空调机,其包括:
7.新风进口、排风进口、排风出口、新风出口、热交换芯体、排风通道和排风旁通通道,通过所述排风进口吸入的排风能够进入所述排风通道中、并与通过所述新风进口进入的新风在所述热交换芯体处进行换热,而通过所述排风进口吸入的排风还能够进入所述排风旁通通道中,所述排风旁通通道中的气流不经过所述热交换芯体换热而直接通过所述排风出口排出室外。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新风腔室,所述新风腔室与所述新风进口连通,所述热交换芯体位于所述排风通道与所述新风腔室之间,以使得所述排风通道中的排风和所述新风腔室中的新风在所述热交换芯体处进行换热;
9.且所述排风旁通通道也能与所述排风进口连通,所述热交换芯体不对所述排风旁通通道进行换热。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风通道设置于所述新风腔室中,所述排风旁通通道也设置于所述新风腔室中,所述排风通道与所述排风旁通通道连接,且所述热交换芯体只与所述新风通道接触换热;所述排风出口与所述排风通道连通,所述排风出口中还设置有排风风机。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排风腔室,所述排风腔室连通设置在所述排风进口与
所述排风通道或排风旁通通道之间,所述排风腔室的一端与所述排风进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风通道或排风旁通通道连通。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腔室的内部还设置有新风过滤器和所述新风预热装置,沿气流流动方向,所述新风进口中进入的新风能够依次流经所述新风过滤器和所述新风预热装置;所述新风腔室中还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新风过滤器与所述新风进口之间;
13.所述排风进口处还设置有第二过滤器,以对所述排风进口吸入的室内排风进行过滤。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排风风阀,所述排风风阀能够控制所述排风通道打开或关闭,所述排风风阀还能控制所述排风旁通通道打开或关闭;
15.所述排风风阀还包括排风风阀电机、排风扫风叶片、排风旁通风阀电机和排风旁通扫风叶片,所述排风扫风叶片位于所述排风通道中,所述排风旁通扫风叶片位于所述排风旁通通道中,所述排风风阀电机能够控制所述排风扫风叶片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风通道,所述排风旁通风阀电机能够控制所述排风扫风叶片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风旁通通道。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内循环腔室、内循环风进口和内循环风阀,所述内循环风进口与所述内循环腔室连通,所述内循环腔室的一端还与所述新风腔室连通,且所述内循环腔室的另一端还与所述新风出口连通,所述内循环风阀能够对所述内循环风进口控制打开或关闭。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循环风进口的气流流向下游端还设置有第三过滤器,
18.所述内循环腔室中设置有新风风机和换热器,所述新风出口通向室内;
19.所述内循环腔室中还设置有新风温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新风空调机还包括电控器。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风机包括新风电机、第一新风蜗壳和第二新风蜗壳,所述新风电机能同时与第一新风蜗壳和与第二新风蜗壳连接。
2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空调机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22.检测步骤,检测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c、室内环境温度t
内
和室外环境温度t
外
;
23.判断步骤,判断二氧化碳浓度c与设定浓度a之间的关系,判断室内环境温度t
内
与室内设定温度t
设
之间的关系,以及判断室外环境温度t
外
与室内环境温度t
内
之间的关系;
24.控制步骤,根据二氧化碳浓度c与设定浓度a之间的关系,室内环境温度t
内
与室内设定温度t
设
之间的关系,以及室外环境温度t
外
与室内环境温度t
内
之间的关系,控制所述新风空调机执行全新风模式、混风模式、内循环模式和新风旁通模式中的其中一种。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同时包括新风风机、排风风阀电机、排风旁通风阀电机和内循环风阀时:
26.所述判断步骤中,判断条件1为c≥a,判断条件2为-t1≤t
内-t
设
≤t1,判定条件3为-t2≤t
外-t
内
≤t2;
27.所述控制步骤中,若不满足判定条件1,控制关闭所述新风风机、排风风阀电机和排风旁通风阀电机,打开所述内循环风阀,运行内循环模式;
28.当判断出满足判定条件1时;且不满足判定条件2时,控制打开排风风阀电机,关闭
排风旁通风阀电机,打开所述内循环风阀,打开所述新风风机,运行混风模式;
29.当同时满足判定条件1,满足判定条件2,且不满足判定条件3时,控制关闭内循环风阀,打开排风风阀电机,关闭排风旁通风阀电机,打开所述新风风机,运行全新风模式;
30.当同时满足判定条件1,满足判定条件2,和满足判定条件3时,控制关闭内循环风阀,关闭排风风阀电机,打开排风旁通风阀电机,打开所述新风风机,运行排风旁通模式;
31.其中a为设定的二氧化碳浓度值,t1为第一设定温度值,t2为第二设定温度值。
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a取值900-1100ppm,t1取值1℃-3℃,t2取值2℃-5℃。
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还包括新风预热装置时:
34.所述判断步骤,还能判断是否满足判定条件4:t
环
<t3;
35.所述控制步骤,若满足判定条件4时,打开新风预热装置,如果不满足判定条件4,则关闭新风预热装置,其中t
环
为室外环境温度,t3为第三设定温度。
3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7.1.本发明通过在新风空调机上开设的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能够从室外引入新风至室内,通过排风进口和排风出口能够从室内引入气体并排出至室外,有效地完成室内外的新风气流和污浊气流的交换,并且还通过设置热交换芯体、排风通道和排风旁通通道,使得室内排风在进入排风通道中时能够通过热交换芯体与室外新风进行热交换,能够在室外新风与室内新风温度相差较大时利用室内排风将一定的热量或冷量传递给室外新风,有效对室内排风的能量进行回收(主要是热回收),具备能量回收功能,在有效提升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达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还能通过排风旁通通道,而排风旁通通道不与热交换芯体进行换热,从而能够在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的温度相差较小的情况下不必再流经热交换芯体换热,从而有效减小不需新风热交换时的负载,减小风阻,提高系统的寿命;
38.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环控一体机,可实现全新风模式、混风模式、内循环模式、新风旁通模式等,具备制热、制冷、空气净化、新风换气及旁通等功能,可根据环境要求,调节不同功能,备能量回收功能,在有效提升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达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节能效果显著,还能实时监控室内温湿度、co2浓度、pm2.5参数状态,并进行有效调节。
附图说明
39.图1为本发明的新风空调机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40.图2为图1中的a-a截面图;
41.图3为图1中的b-b截面图;
42.图4为本发明的新风空调机在全新风模式下的气体流路图;
43.图5为本发明的新风空调机在混风模式下的气体流路图;
44.图6为本发明的新风空调机在内循环模式下的气体流路图;
45.图7为本发明的新风空调机在排风旁通模式下的气体流路图;
46.图8为本发明的新风空调机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47.图9为本发明的新风空调机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替代实施例一);
48.图10为本发明图9中的a-a截面图(替代实施例一);
49.图11为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二的a-a截图;
50.图12为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二的b-b截图;
51.图13为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三的a-a截图;
52.图14为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三的b-b截图。
53.附图标记表示为:
54.1、新风进口;2、第一过滤器;3、新风过滤器;4、新风预热装置;5、排风进口;6、第二过滤器;7、内循环风进口;8、内循环风阀;9、第三过滤器;10、新风温湿度传感器;11、排风出口;12、排风风机;13、电控器;14、热交换芯体;141、第一芯体;142、第二芯体;15、排风风阀;16、二氧化碳传感器;17、新风风机;18、换热器;19、新风出口;151、排风风阀电机;152、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71、第一新风蜗壳;172、新风电机;173、第二新风蜗壳;100、排风通道;200、排风旁通通道;300、新风腔室;400、排风腔室;500、内循环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55.如图1-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空调机,其包括:
56.新风进口1、排风进口5、排风出口11、新风出口19、热交换芯体14、排风通道100和排风旁通通道200,通过所述排风进口5吸入的室内排风能够进入所述排风通道100中、并与通过所述新风进口1进入的新风在所述热交换芯体14处进行换热,而通过所述排风进口5吸入的新风还能够进入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中,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中的气流不经过所述热交换芯体14换热而直接通过所述排风出口11排出室外。
57.本发明通过在新风空调机上开设的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能够从室外引入新风至室内,通过排风进口和排风出口能够从室内引入气体并排出至室外,有效地完成室内外的新风气流和污浊气流的交换,并且还通过设置热交换芯体、排风通道和排风旁通通道,使得室内排风在进入排风通道中时能够通过热交换芯体与室外新风进行热交换,能够在室外新风与室内新风温度相差较大时利用室内排风将一定的热量或冷量传递给室外新风,有效对室内排风的能量进行回收(主要是热回收),具备能量回收功能,在有效提升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达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还能通过排风旁通通道,而排风旁通通道不与热交换芯体进行换热,从而能够在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的温度相差较小的情况下不必再流经热交换芯体换热,从而有效减小不需新风热交换时的负载,减小风阻,提高系统的寿命。
5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风环控一体机,可实现全新风模式、混风模式、内循环模式、新风旁通模式等,具备制热、制冷、空气净化、新风换气及旁通等功能,可根据环境要求,调节不同功能,备能量回收功能,在有效提升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达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节能效果显著,还能实时监控室内温湿度、co2浓度、pm2.5参数状态,并进行有效调节。
59.本发明的热交换芯体优选为4边形芯体,空调机优选为立式空调机结构。
60.本发明的新风环控一体机属室内机,内部通过隔板将腔体分割成不同风道,主要包含新风通道、排风通道、排风旁通通道、内循环通道;如图1所示,机型共有5个风口:新风进口1、排风进口5、内循环风进口7、排风出口11和新风出口19。新风进口1接室外风管引入室外新风;排风进口5接室内引入室内空气;内循环风进口7接室内引入室内空气;排风出口11接室外风管排出室内空气;新风出口19接室内引入过滤净化后的新风。如图2所示,a-a局部剖视图中上端为热交换芯体14,属排风通道;下端为中空结构,属排风旁通通道。如图3所示,b-b局部剖视图中排风风阀15为双电机结构,排风风阀电机151控制排风通道出风,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控制排风旁通通道出风。新风风机17为单电机带动的双蜗壳风机,第一新
风蜗壳171为新风左蜗壳,新风电机172,第二新风蜗壳173为新风左蜗壳。
6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新风腔室300,所述新风腔室300与所述新风进口1连通,且所述排风通道100能与所述排风进口5连通,所述热交换芯体14位于所述排风通道100与所述新风腔室300之间,以使得所述排风通道100中的排风和所述新风腔室300中的新风在所述热交换芯体14处进行换热;
62.且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也能与所述排风进口5连通,所述热交换芯体14不对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进行换热。
63.本发明还通过设置新风腔室,能够从新风进口引入室内空气,排风通道与排风进口连通以吸入室内排风,热交换芯体能够使得排风通道与新风腔室之间进行热交换,排风旁通通道与排风进口连通以吸入排风,但是排风旁通通道不会使得气流经过热交换芯体而换热,从而能够有效减小风阻,提高能效。
6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风通道100设置于所述新风腔室300中,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也设置于所述新风腔室300中,所述排风通道100与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连接,且所述热交换芯体14只与所述排风通道100接触换热;所述排风出口11与所述排风通道100连通,所述排风出口11还设置有排风风机12。这是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即排风通道位于新风腔室中,排风旁通通道也位于新风腔室中,而热交换芯体只与排风通道接触换热,以在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利用室内排风对室外新风进行换热,回收能量;热交换芯体不与排风旁通通道连通以在室内外温差较小时关闭新风通道,只通过排风旁通通道进行通气,以有效减小风阻;新风腔室与新风出口连通以有效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排风风机的设置能够打开或关闭该排风通道,使得排风腔室与排风进口连通与否。
6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排风腔室400,所述排风腔室400连通设置在所述排风进口5与所述排风通道100或排风旁通通道200之间,所述排风腔室400的一端与所述排风进口5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风通道100或排风旁通通道200连通。本发明还通过设置排风腔室能够有效与排风进口进行连通,并且将排风输送至排风通道或排风旁通通道中。
6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腔室300的内部还设置有新风过滤器3和所述新风预热装置4,沿气流流动方向,所述新风进口1中进入的新风能够依次流经所述新风过滤器3和所述新风预热装置4;所述新风腔室300中还设置有第一过滤器2,所述第一过滤器2设置于所述新风过滤器3与所述新风进口1之间;
67.所述排风进口5处还设置有第二过滤器6,以对所述排风进口5吸入的室内排风进行过滤。
68.本发明通过新风腔室内的新风过滤器和新风预热装置能够有效地对新风进行过滤作用和预热作用,防止吹到室内的新风导致人体的不舒适感;还通过第一过滤器和在排风进口设置的第二过滤器,能够对新风进口处进行粗滤作用,阻挡室外进入室内的新风中存在的大颗粒物等杂质,第二过滤器能够对室内排风进入排风腔室中时进行过滤作用,防止杂质等进入排风腔室中,提高室内排气的纯净度。
6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排风风阀15,所述排风风阀15能够控制所述排风通道100打开或关闭,所述排风风阀15还能控制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打开或关闭;
70.所述排风风阀15包括排风风阀电机151、排风扫风叶片、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和排风旁通扫风叶片,所述排风扫风叶片位于所述排风通道100中,所述排风旁通扫风叶片位
于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中,所述排风风阀电机151能够控制所述排风扫风叶片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风通道100,所述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能够控制所述排风扫风叶片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
71.本发明还通过排风风阀的设置能够控制排风通道的打开或关闭,以及排风旁通通道的打开或关闭,优选排风风阀电机能够对排风通道进行打开或关闭作用,排风旁通风阀电机能够对排风旁通通道进行打开或关闭作用。
7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内循环腔室500、内循环风进口7和内循环风阀8,所述内循环风进口7与所述内循环腔室500连通,所述内循环腔室500的一端还与所述新风腔室300连通,且所述内循环腔室500的另一端还与所述新风出口19连通,所述内循环风阀8能够对所述内循环风进口7控制打开或关闭。本发明还通过内循环腔室的设置能够通过内循环风进口引入室内气流进入内循环腔室中,并且通过内循环风阀进行控制该通道的开闭,内循环腔室的一端与新风腔室连通,还能够从新风腔室吸入室外新风,并通过新风出口以将室外的新风和/或室内的内循环风排出至室内,有效完成新风引入室内,以及将内循环风继续回到室内的作用。
7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循环风进口7的气流流向下游端还设置有第三过滤器9,
74.所述内循环腔室500中设置有新风风机17和换热器18,所述新风出口19通向室内;
75.所述内循环腔室500中还设置有新风温湿度传感器10和二氧化碳传感器16;所述新风空调机还包括电控器13。
76.本发明还通过内循环进口处设置的第三过滤器能够对内循环进口处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的作用,通过新风风机能够对内循环腔室中的气流进行驱动,以驱动其通过新风出口进入室内,还通过换热器能够对内循环气流和/或室外新风进行有效的换热后再进入室内;通过新风温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能够有效监测室内风的温度和湿度的情况,并且监测室内气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根据该室内气流的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来控制是否开启新风、内循环风、混风、新风旁通或全新风模式等多种模式,以使得室内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满足人体的舒适度要求。
7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风机17包括新风电机172、第一新风蜗壳171和第二新风蜗壳173,所述新风电机172能同时与第一新风蜗壳171和与第二新风蜗壳173连接。本发明还通过新风电机与两个蜗壳连接,能够形成单电机双风叶的驱动结构,提高驱动效果,结构紧凑简单。
7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空调机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79.检测步骤,检测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c、室内环境温度t
内
和室外环境温度t
外
;
80.判断步骤,判断二氧化碳浓度c与设定浓度a之间的关系,判断室内环境温度t
内
与室内设定温度t
设
之间的关系,以及判断室外环境温度t
外
与室内环境温度t
内
之间的关系;
81.控制步骤,根据二氧化碳浓度c与设定浓度a之间的关系,室内环境温度t
内
与室内设定温度t
设
之间的关系,以及室外环境温度t
外
与室内环境温度t
内
之间的关系,控制所述新风空调机执行全新风模式、混风模式、内循环模式和新风旁通模式中的其中一种。
82.本发明的新风空调机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的情况来控制新风空调机执行具体哪一种模式,以能够根据需要运行全新风模
式、混风模式、内循环模式、新风旁通模式中的任一种,并且新风换热能够回收能量,在有效提升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达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并且新风旁通功能能够在室内外温差小时不必经过热交换芯体,减小气流风阻,提高能量,提高新风空调机的运行能效,提高效率。
8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同时包括新风风机17、排风风阀电机151、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和内循环风阀8时:
84.所述判断步骤中,判断条件1为c≥a,判断条件2为-t1≤t
内-t
设
≤t1,判定条件3为-t2≤t
外-t
内
≤t2;
85.所述控制步骤中,若不满足判定条件1,控制关闭所述新风风机17、排风风阀电机151和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打开所述内循环风阀8,运行内循环模式;
86.当判断出满足判定条件1时;且不满足判定条件2时,控制打开排风风阀电机151,关闭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打开所述内循环风阀8,打开所述新风风机17,运行混风模式;
87.当同时满足判定条件1,满足判定条件2,且不满足判定条件3时,控制关闭内循环风阀8,打开排风风阀电机151,关闭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打开所述新风风机17,运行全新风模式;
88.当同时满足判定条件1,满足判定条件2,和满足判定条件3时,控制关闭内循环风阀8,关闭排风风阀电机151,打开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打开所述新风风机17,运行排风旁通模式;
89.其中a为设定的二氧化碳浓度值,t1为第一设定温度值,t2为第二设定温度值。
90.本新风环控一体机具有全新风模式、混风模式、内循环模式、新风旁通模式。
91.全新风模式:如图4所示,该模式下排风风阀电机151控制风阀打开,新风旁通风阀电机152控制风阀关闭,内循环风阀8关闭。室外新风通过新风进口1引入,由第一过滤器2和新风过滤器3完成净化,然后经新风预热装置4(室外新风温度过低时开启,预热新风,防止热交换芯体14结冰)后进入新风通道的热交换芯体14,再由新风风机17将新风引入换热器18完成制冷或制热,最后由新风出口19进入室内。同时,室内空气由排风进口5引入,经第二过滤器6过滤后进入热交换芯体14,最后通过排风风机12将室内空气由排风出口11抽出到室外。经过热交换芯体14内时,室外新风和室内空气完成热量和湿度的交换,实现节能效果。
92.混风模式:如图5所示,该模式下排风风阀电机151控制风阀打开,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控制风阀关闭,内循环风阀8打开。室外新风通过新风进口1引入,由第一过滤器2和新风过滤器3完成净化,然后经新风预热装置4(室外新风温度过低时开启,预热新风,防止热交换芯体14结冰)后进入新风通道的热交换芯体14,同时室内空气经内循环风进口7进入,由第三过滤器9过滤后经内循环风阀8,与新风通道中进入的洁净新风混合,再由新风风机17将新风引入换热器18完成制冷或制热,最后由新风出口19进入室内。同时,室内空气由排风进口5引入,经第二过滤器6过滤后进入热交换芯体14,最后通过排风风机12将室内空气由排风出口11抽出到室外,经过热交换芯体14内时,室外新风和室内空气完成热量和湿度的交换,实现节能效果。
93.内循环模式:如图6所示,该模式下排风风阀电机151控制风阀关闭,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控制风阀关闭,内循环风阀8打开。此时排风风机关闭,室内空气经内循环风进口7进入,由第三过滤器9过滤后经内循环风阀8,再由新风风机17将新风引入换热器18完成制
冷或制热,最后由新风出口19进入室内,完成室内空气的内循环。
94.排风旁通模式:如图7所示,该模式下排风风阀电机151控制风阀关闭,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控制风阀关打开,内循环风阀8关闭。该模式与全新风模式不同点在于新风进入时不经过热交换芯体14,而经过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控制的排风旁通通道。该模式下排风风阻降低,排风风机12负载变小,更节能,同时排风不经过热交换芯体14,可延长热交换芯体14使用寿命。
95.各运行模式控制逻辑如下:
96.开机以后,打开内循环风阀8,启动排风风机12,启动新风风机17,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16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若不满足判定条件1,关闭排风风机12,运行内循环模式;若满足判定条件1,不满足判定条件2,打开排风风阀电机151,关闭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运行混风模式;若同时满足判定条件1、判定条件2和判定条件3,关闭内循环风阀8,运行全新风模式;若同时满足判定条件1、判定条件2,不满足判定条件3,关闭内循环风阀8,关闭排风风阀电机151打开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运行排风旁通模式。如果满足判定条件4,打开新风预热装置4,如果不满足判定条件4,则关闭新风预热装置4。
97.判定条件1:二氧化碳浓度≥a
98.判定条件2:-t1≤室内环境温度-室内设定温度≤t1
99.判定条件3:-t2≤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t2
100.判定条件4:环境温度<t
101.若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则判断有新风需求,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相差较大有降温需求,所以同时满足需要开启混风,可以有效降温和引入新风。
102.若满足判定条件1,不满足判定条件2,说明了: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室内需要换热,则运行混风模式;
103.若同时满足判定条件1、判定条件2和判定条件3,说明了:室内不需要换热,室内外温差小,则运行新风旁通模式(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相差较小时已无降温需求,只有新风需求,所以无需室内循环;此时室内环温与室外环温相差较大,全新风模式新风经过芯体,实现与排出的室内风进行热交换,实现节能。)
104.若同时满足判定条件1、判定条件2,不满足判定条件3,说明了:室内不需要换热,不满足条件3说明了室外与室内温差大,需要进行新风换热(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相差较小时已无降温需求,只有新风需求,所以无需室内循环;此时室内环温与室外环温相差较小,热交换意义已不大,所以需开启新风旁通模式。)
105.其中:a为设定的二氧化碳浓度值,取值900-1100ppm
106.t1为设定的温度值,取值1℃-3℃
107.t2为设定的温度值,取值2℃-5℃
108.t为设定的温度值,取值-30℃-0℃
1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a取值900-1100ppm,t1取值1℃-3℃,t2取值2℃-5℃。
1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还包括新风预热装置4时:
111.所述判断步骤,还能判断是否满足判定条件4:t
环
<t3;
112.所述控制步骤,若满足判定条件4时,打开新风预热装置4,如果不满足判定条件4,则关闭新风预热装置4,其中t环为环境温度,t3为第三设定温度。室外新风温度过低时,会
导致芯体结冰,损害芯体,所以需要新风预热装置预热。
113.替代实施方式一,如图9-10,
114.四边形的热交换芯体14,可由正方形和菱形代替。
115.如图9所示,a-a局部剖视图中下端为热交换芯体14,属排风通道;上端为中空结构,属排风旁通通道。b-b局部剖视图中,排风旁通风阀电机控制排风旁通通道出风,排风风阀电机控制排风通道出风。
116.替代实施方式二,如图11-14,
117.排风旁通通道和排风通道也可以设置成左右放置,热交换芯体为为排风通道;另设置一个排风旁通通道。
118.如图11所示,a-a局部剖视图中右端为热交换芯体14,属排风通道;左端为中空结构,属排风旁通通道。相应的在通道端口设置对应的风阀,b-b局部剖视图中排风风阀电机151控制排风通道出风,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控制排风旁通通道出风。
119.如图13所示,a-a局部剖视图中左端为热交换芯体14,排风旁通通道;右端为中空结构,属排风通道。相应的在通道端口设置对应的风阀,如图14所示,b-b局部剖视图中排风风阀电机151控制排风通道出风,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控制排风旁通通道出风。
12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风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进口(1)、排风进口(5)、排风出口(11)、新风出口(19)、热交换芯体(14)、排风通道(100)和排风旁通通道(200),通过所述排风进口(5)吸入的排风能够进入所述排风通道(100)中、并与通过所述新风进口(1)进入的新风在所述热交换芯体(14)处进行换热,而通过所述排风进口(5)吸入的排风还能够进入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中,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中的气流不经过所述热交换芯体(14)换热而直接通过所述排风出口(11)排出室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风腔室(300),所述新风腔室(300)与所述新风进口(1)连通,所述热交换芯体(14)位于所述排风通道(100)与所述新风腔室(300)之间,以使得所述排风通道(100)中的排风和所述新风腔室(300)中的新风在所述热交换芯体(14)处进行换热;且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也能与所述排风进口(5)连通,所述热交换芯体(14)不对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进行换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100)设置于所述新风腔室(300)中,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也设置于所述新风腔室(300)中,所述排风通道(100)与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连接,且所述热交换芯体(14)只与所述排风通道(100)接触换热;所述排风出口(11)与所述排风通道(100)连通,所述排风出口(11)处还设置有排风风机(12)。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风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风腔室(400),所述排风腔室(400)连通设置在所述排风进口(5)与所述排风通道(100)或排风旁通通道(200)之间,所述排风腔室(400)的一端与所述排风进口(5)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风通道(100)或排风旁通通道(200)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腔室(300)的内部还设置有新风过滤器(3)和新风预热装置(4),沿气流流动方向,所述新风进口(1)中进入的新风能够依次流经所述新风过滤器(3)和所述新风预热装置(4);所述新风腔室(300)中还设置有第一过滤器(2),所述第一过滤器(2)设置于所述新风过滤器(3)与所述新风进口(1)之间;所述排风进口(5)处还设置有第二过滤器(6),以对所述排风进口(5)吸入的室内排风进行过滤。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风风阀(15),所述排风风阀(15)能够控制所述排风通道(100)打开或关闭,所述排风风阀(15)还能控制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打开或关闭;所述排风风阀(15)包括排风风阀电机(151)、排风扫风叶片、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和排风旁通扫风叶片,所述排风扫风叶片位于所述排风通道(100)中,所述排风旁通扫风叶片位于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中,所述排风风阀电机(151)能够控制所述排风扫风叶片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风通道(100),所述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能够控制所述排风扫风叶片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风旁通通道(20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循环腔室(500)、内循环风进口(7)和内循环风阀(8),所述内循环风进口(7)
与所述内循环腔室(500)连通,所述内循环腔室(500)的一端还与所述新风腔室(300)连通,且所述内循环腔室(500)的另一端还与所述新风出口(19)连通,所述内循环风阀(8)能够对所述内循环风进口(7)控制打开或关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风进口(7)的气流流向下游端还设置有第三过滤器(9),所述内循环腔室(500)中设置有新风风机(17)和换热器(18),所述新风出口(19)通向室内;所述内循环腔室(500)中还设置有新风温湿度传感器(10)和二氧化碳传感器(16);所述新风空调机还包括电控器(13)。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机(17)包括新风电机(172)、第一新风蜗壳(171)和第二新风蜗壳(173),所述新风电机(172)能同时与第一新风蜗壳(171)和与第二新风蜗壳(173)连接。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空调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步骤,检测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c、室内环境温度t
内
和室外环境温度t
外
;判断步骤,判断二氧化碳浓度c与设定浓度a之间的关系,判断室内环境温度t
内
与室内设定温度t
设
之间的关系,以及判断室外环境温度t
外
与室内环境温度t
内
之间的关系;控制步骤,根据二氧化碳浓度c与设定浓度a之间的关系,室内环境温度t
内
与室内设定温度t
设
之间的关系,以及室外环境温度t
外
与室内环境温度t
内
之间的关系,控制所述新风空调机执行全新风模式、混风模式、内循环模式和新风旁通模式中的其中一种。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同时包括新风风机(17)、排风风阀电机(151)、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和内循环风阀(8)时:所述判断步骤中,判断条件1为c≥a,判断条件2为-t1≤t
内-t
设
≤t1,判定条件3为-t2≤t
外-t
内
≤t2;所述控制步骤中,若不满足判定条件1,控制关闭所述新风风机(17)、排风风阀电机(151)和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打开所述内循环风阀(8),运行内循环模式;当判断出满足判定条件1时;且不满足判定条件2时,控制打开排风风阀电机(151),关闭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打开所述内循环风阀(8),打开所述新风风机(17),运行混风模式;当同时满足判定条件1,满足判定条件2,且不满足判定条件3时,控制关闭内循环风阀(8),打开排风风阀电机(151),关闭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打开所述新风风机(17),运行全新风模式;当同时满足判定条件1,满足判定条件2,和满足判定条件3时,控制关闭内循环风阀(8),关闭排风风阀电机(151),打开排风旁通风阀电机(152),打开所述新风风机(17),运行排风旁通模式;其中a为设定的二氧化碳浓度值,t1为第一设定温度值,t2为第二设定温度值。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a取值900-1100ppm,t1取值1℃-3℃,t2取值2℃-5℃。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还包括新风预热装置(4)时:所述判断步骤,还能判断是否满足判定条件4:t
环
<t3;所述控制步骤,若满足判定条件4时,打开新风预热装置(4),如果不满足判定条件4,则关闭新风预热装置,其中t
环
为环境温度,t3为第三设定温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新风空调机包括:新风进口、排风进口、排风出口、新风出口、热交换芯体、排风通道和排风旁通通道,通过所述排风进口吸入的排风能够进入所述排风通道中、并与通过所述新风进口进入的新风在所述热交换芯体处进行换热,而通过所述排风进口吸入的排风还能够进入所述排风旁通通道中,所述排风旁通通道中的气流不经过所述热交换芯体换热而直接通过所述排风出口排出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排风旁通通道,而排风旁通通道不与热交换芯体进行换热,从而能够在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的温度相差较小的情况下不必再流经热交换芯体换热,从而有效减小不需新风热交换时的负载,减小风阻,提高系统的寿命。提高系统的寿命。提高系统的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华 叶强蔚 陈远远 杨爱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