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髋部骨折牵引复位维持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6月前  50



1.本技术涉及一种骨折手术固定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髋部骨折牵引复位维持固定器。


背景技术:

2.股骨头或盆骨骨头发生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通过手术进行复位,复位后需要对腿部进行牵引,牵引的目的是维持复位的状态,有利用骨头的生长,减少骨头受肌肉的牵拉发生的畸形,腿部的牵引一种是将牵引力作用在皮肤上,另一种将牵引力直接作用在骨头上。
3.申请公布号为cn106618836a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股骨骨折牵引器,包括底板、活动板和曲度支撑板,底板的上部设置活动板,活动板的上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活动板上部连接曲度支撑板,曲度支撑板的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板,位于右侧的导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支撑柱的右侧壁上部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的侧壁安装有螺杆,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套柱,套柱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销孔,套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定滑轮,活动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自锁转动装置,自锁转动装置通过连接绳与连接环相固定连接,连接绳穿过定滑轮,底板的下部四个角对应固定连接有固定卡紧装置。使用时,将患者的腿部固定在曲度支撑板之上,通过连接绳对导向板和曲度支撑板进行牵拉。
4.但是上述结构中发明人认为,腿部牵拉时间通常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患者需要翻身运动以防卧床并发症,患者翻身护理中需要将腿部从曲度支撑板上取下,然后回到平躺的位置时还需要及时将腿脚部固定在曲度支撑板上,并保持牵拉的状态,比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腿部牵拉时能够比较方便地翻身,本技术提供一种髋部骨折牵引复位维持固定器。
6.本技术提供一种髋部骨折牵引复位维持固定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髋部骨折牵引复位维持固定器,包括腰部固定件、大腿固定件、小腿固定件和足部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大腿固定件、小腿固定件和足部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大腿固定件与腰部固定件之间设置有牵拉装置,所述牵拉装置包括推杆、中间套和连接杆,所述推杆通过支撑座转动安装在腰部固定件,所述中间套与推杆连接,所述中间套连接有用于驱动中间套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插入中间套内并与中间套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防转装置,所述连接杆、中间套和推杆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连接杆与大腿固定件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患者的腿部上固定大腿固定件、小腿固定件和足部固定件,腰部固定件连接在患者有腰部,然后驱动装置驱动中间套转动时,中间套与连接杆螺纹连接,连接杆在防转装置的作用下停止转动,进而使中间套相对于连接杆转动,进而使连接杆沿着中间套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能够带动大腿固定件、小腿固定件和足部固定
件对患者的腿部进行牵引,同时由于与腰部固定件通过牵拉装置连接,进而在患者翻身时不需要进行拆卸,方便患者在腿部保持牵拉的情况下进行翻身。
8.优选的,所述腰部固定件上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腰部固定件设置牵拉装置一侧的背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腰部的位置安装气囊,气囊能够在充气的过程中对腰部固定件进行支撑,当腰部固定件支撑时能够使患者的腰部与腿同时抬升,进而能够便于患者进行翻身。
10.优选的,所述推杆的一端安装有测力传感器,所述测力传感器与中间套固定连接,所述测力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装置电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与中间套之间安装测力传感器,中间套通过连接杆对患者的腿部进行牵拉时,测力传感器能够测量牵拉的力,同时控制器与测力传感器连接,使控制器自动控制驱动装置调节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牵拉力。
12.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外齿套、第一蜗轮、第一蜗杆、第一壳体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一壳体上并用于驱动第一蜗杆转动,所述第一蜗轮转动安装在第一壳体内,所述中间套靠近于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花键齿,所述中间套内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花键齿配合的齿,所述第一蜗轮与外齿套同轴固定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蜗杆转动时, 第一蜗杆带动第一蜗轮转动,进而能够使第一蜗轮带动外齿套转动,外套齿能够与中间套上的第一花键齿连接,使驱动电机能够带动中间套转动。
14.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靠近于中间套的一端滑动配合设置有过渡套,所述过渡套上设置有与第一花键齿相同的第二花键齿;所述过渡套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过渡套抵接在中间套端部的弹簧;所述第一壳体滑动配合在腰部固定件上,并且第一壳体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壳体沿着中间套长度方向滑动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控制器电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渡套上设置有第二花键齿,当过渡套在弹簧的作用力下能够使第一花键齿和第二花键齿相互靠近,同时过渡套能够在电磁铁的作用下与第二花键齿进行连接,并且弹簧能够防止过渡套与第二花键齿发生碰撞,进而过渡套能够同时带动中间套和连接杆,使患者的腿部内旋的角度进行调节。
16.优选的,所述防转装置包括第二蜗轮、第二蜗杆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固定在腰部固定件上,所述第二蜗杆转动安装在第二壳体内,第二蜗轮转动安装在第二壳体上,所述连接杆侧壁上开设有滑槽且与第二蜗轮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蜗轮同轴连接在连接杆上,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一蜗杆啮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杆不需要转动时,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之间的自锁能够防止连接杆转动,当连接杆需要转动时,可通过驱动第二蜗杆,使第二蜗轮与连接杆同时转动,进而方便控制连接杆的运动。
18.优选的,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二蜗杆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中间轴、接合套和接合杆,所述中间轴设置两个,一个所述中间轴对应转动安装第一壳体上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中间轴对应转动安装在第二壳体上,并且一个所述中间轴上对应同轴固定连接一个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蜗杆和
第二蜗杆上均安装有一个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接合套和接合杆分别固定一个中间轴上,并且接合套用于连接接合杆。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装置包括接合套和接合杆,接合套通过安装在一个中间轴上随着第一壳体移动,进而能够使外齿套与第二花键齿连接时,接合套与接合杆连接,外齿套与第二花键齿分离时,接合套和接合杆分离,使传动装置比较方便地带动第二蜗杆,并且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能够同步运动。
20.优选的,所述腰部固定件与大腿固定件之间及大腿固定件和足部固定件之间设置有可调连接装置,所述可调连接装置包括内螺杆、螺母和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与内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内螺杆上并用于抵接在外套管的端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螺杆与外套管的长度可通过松开螺母进行调节,进而能够使腰部固定件、大腿固定件和足部固定件之间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患者使用。
22.优选的,所述腰部固定件与大腿固定件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连接杆通过螺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大腿固定件通过螺栓转动连接,并且两个螺栓的中心线垂直设置,所述螺栓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一端与连接杆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方便调节患者腿部的外展角度,连接件通过螺纹与大腿固定件连接,方便患者能够进行半躺状态的活动,减少长久卧床的并发症。
24.优选的,所述腰部固定件的内部设置有柔性材料制成的内衬,所述内衬上开设有透气孔。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腰部固定件的内部设置内衬,进而能够减少腰部固定发生的局部压力过紧,同时透气孔能够方便进行散热。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 通过腰部固定件连接在患者有腰部,连接杆沿着中间套的长度方向移动,能够带动大腿固定件、小腿固定件和足部固定件对患者的腿部进行牵引,同时由于与腰部固定件通过牵拉装置连接,进而在患者翻身时不需要进行拆卸,方便患者在腿部保持牵拉的情况下进行翻身;2.通过推杆与中间套之间安装测力传感器,中间套通过连接杆对患者的腿部进行牵拉时,测力传感器能够测量牵拉的力,同时控制器与测力传感器连接,使控制器自动控制驱动装置调节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牵拉力;3.通过接合套通过安装在一个中间轴上随着第一壳体移动,进而能够使外齿套与第二花键齿连接时,接合套与接合杆同时连接,外齿套与第二花键齿分离时,接合套和接合杆同时分离。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牵拉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剖开外齿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杆与中间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牵拉装置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传动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腰部固定件;11、u形套;12、拉紧带;13、内衬;14、透气孔;21、大腿固定件;22、小腿固定件;23、足部固定件;3、可调连接装置;31、内螺杆;32、螺母;33、外套管;4、牵拉装置;41、推杆;42、中间套;421、第一花键齿;422、螺纹孔;43、连接杆;431、六棱柱孔;432、滑槽;44、支撑座;45、固定套;51、角度传感器;52、测力传感器;53、控制器;54、显示器;61、连接件;62、螺栓;63、锁紧螺母;7、驱动装置;71、外齿套;72、第一蜗轮;73、第一蜗杆;74、第一壳体;75、驱动电机;76、滑杆;77、过渡套;771、第二花键齿;78、弹簧;79、电磁铁;8、防转装置;81、第二壳体;82、第二蜗轮;83、第二蜗杆;84、凸起;9、传动装置;91、第一锥齿轮;92、第二锥齿轮;93、中间轴;94、接合套;95、接合杆;10、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髋部骨折牵引复位维持固定器。参考图1,包括腰部固定件1、大腿固定件21、小腿固定件22及足部固定件23,足部固定件23与小腿固定件22固定连接,小腿固定件22与大腿固定件21之间设置有可调连接装置3,可调连接装置3可用于调节小腿固定件22和大腿固定件21之间的距离,在腰部固定件1上设置有牵拉装置4,牵拉装置4安装在腰部固定件1上,同时牵拉装置4上连接有另一个可调连接装置3,并通过可调连接装置3与大腿固定件21相连接,进而可调连接装置3能够调节大腿固定件21与腰部固定件1之间的距离,使两个可调连接装置3能够用于安装在不同身高的患者腿部,同时牵拉装置4用于安装后对患者的腿部进行牵引,以使骨折保持在复位的状态。
31.参考图1,腰部固定件1包括两个u形套11,两个u形套11分别后在患者腰部的两侧,u形套11通过拉紧带12进行拉紧固定,并且在u形套11的内部设置有内衬13,内衬13为柔性材料制成的,内衬13上开设有透气孔14,通过透气孔14能够用于排汗和散热,同时内衬13能够减少局部压伤。牵拉装置4固定在一个u形套11的外侧中部位置,大腿固定件21上也设置有拉紧带12,通过拉紧带12使大腿固定件21连接在患者的大腿上,同时通过可调连接装置3能够用于调节大腿固定件21的安装位置。在足部固定件23用于贴在患者的脚底,并且足部固定件23上连接有拉紧带12,足部固定件23上的拉紧带12设置在与足部固定件23相对的位置,进而能够使足部固定件23与患者的足部连接比较牢固。
32.参考图1,可调连接装置3包括内螺杆31、螺母32和外套管33,内螺杆31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并插入到外套管33内与外套管33螺纹连接,螺母32螺纹连接在内螺杆31上,螺母32拧紧时用于抵接在外套管33的端部,从而使内螺杆31与外套管33的连接长度固定,通过螺母32的锁紧能够防止外套管33与内螺杆31松动,当松开螺母32时,能够转动内螺杆31以调节内螺杆31与外套管33的连接长度,从而能够适应不同人的身高;设置在足部固定件23和大腿固定件21之间的可调连接装置3中的内螺杆31固定在足部固定件23上,外套管33固定在大腿固定件21上;设置在大腿固定件21之间的可调连接装置3中的内螺杆31固定在大腿固定件21上并与大腿固定件21上的外套管33一体设置形成,同时外套管33连接于牵拉装置4。
33.参考图1和图2,牵拉装置4包括推杆41、中间套42和连接杆43,推杆41、中间套42和连接杆43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推杆4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座44,支撑座44固定在腰部固定件1
上;推杆4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座44上,并且在支撑座44上固定设置有角度传感器51,角度传感器51与推杆41同轴固定连接,通过角度传感器51能够用于对推杆41转动的角度进行测量。在推杆41远离于角度传感器5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测力传感器52,测力传感器52的一端与推杆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中间套42的一端固定连接,使测力传感器52能够用于测量中间套42与推杆41之间的挤压力。在腰部固定件1上设置有固定套45,固定套45固定在腰部固定件1上;同时中间套42穿设于固定套45上,使中间套42相对于固定套45可转动和滑动。连接杆43的一端与中间套42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件61,连接件61的一端与连接杆43通过螺栓6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在大腿固定件21上的外套管33通过螺栓62转动连接,并且螺栓62配合有锁紧螺母63,使用锁紧螺母63与螺栓62能够将连接件61相对于连接杆43和外套管33固定。位于连接件61两端的两个螺栓62的中心线垂直设置且均与连接杆43的中心线垂直,通过一个连接件61能够用于调节患者腿部的外展角度达到外展15度;通过另一个连接件61松开时,患者的上半身能够相对于腿部抬起,以使患者能够处于半躺的状态,进而减少患者长期卧床产生的并发症。在腰部固定件1上安装有一控制器53,控制器53上连接有显示器54,控制器53与角度传感器51电连接,控制器53与测力传感器52电连接,使显示器54上能够显示出角度传感器51和测力传感器52的测量值。
34.参考图3和图4,中间套42靠近连接杆43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422,螺纹孔422的中心线与中间套42的中心线重合,连接杆43的一端插入至中间套42内并与螺纹孔422螺纹连接,中间套42上连接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用于驱动中间套42相对于连接杆43转动,进而能够使中间套42驱动连接杆43沿着中间套42的中心线方向移动,使连接杆43带动大腿固定件21和足部固定件23将患者的腿部进行牵拉,同时牵拉的作用力能够通过测力传感器52进行测量,以使显示器54上显示出当前的牵拉状态。
35.参考图3和图4,驱动装置7包括外齿套71、第一蜗轮72、第一蜗杆73、第一壳体74和驱动电机75,驱动电机75与控制器53电连接,第一壳体74通过滑杆76滑动连接在腰部固定件1上,滑杆76固定在腰部固定件1上,并且滑杆7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中间套42的中心线方向,外齿套7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齿,第一蜗轮72设置在第一壳体74的内部并且与外齿套71同轴固定连接,外齿套71转动安装在第一壳体74上,第一蜗杆73转动安装在第一壳体74上,驱动电机75固定在第一壳体74上,并且驱动电机75用于带动第一蜗杆73转动,第一蜗杆73与第一蜗轮72啮合,从而使第一蜗杆73带动第一蜗轮72经转动,在中间套42靠近于连接杆4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花键齿421,第一花键齿421与外齿套71内部的齿相互配合,进而在外齿套71与第一蜗轮72转动时,能够同时带动外齿套71转动。在连接杆43靠近于中间套42的一端设置有过渡套77,过渡套77的整体为六棱柱形,通过过渡套77滑动配合在连接杆43端部开设有六棱柱孔431内。结合图5,在六棱柱孔431内设置有弹簧78,弹簧78的一端抵接在连接杆43上,另一端抵接在过渡套77上,过渡套77在弹簧78的作用力下,使过渡套77的一端与外齿套71的一端抵接;在过渡套77与外齿套71抵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花键齿771,第二花键齿771与第一花键齿421相同。第一壳体74上连接有电磁铁79,电磁铁79与控制器53电连接,电磁铁79的端部固定在第一壳体74上,电磁铁79的输出方向平行于滑杆76的长度方向,进而当电磁铁79工作时,能够带动第一壳体74沿着中间套42的长度方向滑动,进而使外齿套71内部的齿与第一花键齿421及第二花键齿771啮合或者只与第一花键齿421啮合。当外齿套71内部的齿只与第一花键齿421啮合时,驱动电机75带动外齿套71相对于连接杆43
转动,使连接杆43对患者腿部的牵拉力进行调节,或者保持患者腿部上有足够的牵拉力,减少松弛。另外当外齿套71上的齿与第一花键齿421及第二花键齿771啮合时,驱动电机75同时带动外齿套71和连接杆43转动,使患者的腿部处于内旋的状态,同时内旋的角度由角度传感器51进行测量。
36.参考图6,在连接杆43上设置有防转装置8,防转装置8用于使中间套42相对于连接杆43转动时,连接杆43停止绕着连接杆43中心线转动。防转装置8包括第二壳体81、第二蜗轮82和第二蜗杆83,第二壳体81固定在腰部固定件1上,第二壳体81内转动安装第二蜗轮82,在连接杆43的外壁上开设有滑槽432,滑槽43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连接杆43的长度方向,第二蜗轮82套设在连接杆43上,并且第二蜗轮82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卡设在滑槽432内的凸起84,进而使第二蜗轮82能够随着连接杆43同时转动,第二蜗杆83转动安装在第二壳体81内,并且第二蜗杆83与第二蜗轮82啮合。当需要中间套42单独转动时,第二蜗轮82受到第二蜗杆83的自锁能够防止连接杆43转动。当需要中间套42与连接杆43同时转动时,可以通过将第一蜗杆73与第二蜗轮82同步转动,进而达到调节患者腿部内旋的状态。
37.参考图3和图6,在第一蜗杆73和第二蜗杆83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9,传动装置9包括第一锥齿轮91、第二锥齿轮92、中间轴93、接合套94和接合杆95,中间轴93有两个,并且一个中间轴93转动安装在第一壳体74上,另一个中间轴93转动安装在第二壳体81上,一个中间轴93上对应固定一个第一锥齿轮91,第一锥齿轮91与中间轴93同轴设置,第一蜗杆73上同轴固定一个第二锥齿轮92,第二蜗杆83上同轴固定另一个第二锥齿轮92;一个第一锥齿轮91对应与一个第二锥齿轮92啮合,两个中间轴93同轴设置;并且一个中间轴93的端部同轴固定接合套94,另一个中间轴93的端部同轴固定接合杆95,接合杆95为多棱柱形,可选用十棱柱。接合套94与接合杆95相对且接合杆95用于滑动配合在接合套94内;驱动电机75的输出轴与安装在第一壳体74上的中间轴93同轴固定连接。当外齿套71在电磁铁79的作用下使外齿套71内部的齿向远离第二花键齿771的方向移动时,接合套94向远离于接合杆95的方向移动,并且外齿套71内部的齿与第二花键齿771分离时,接合套94与接合杆95分离,进而在驱动电机75工作时,驱动电机75的动力不会通过接合杆95传递到第二蜗杆83上;另外当外齿套71内部的齿与第二花键齿771啮合时,接合套94与接合杆95配合,进而当驱动电机75工作时,驱动电机75的动力同时通过两个中间轴93同步输出到第一蜗杆73和第二蜗杆83上,第一蜗杆73和第二蜗杆83同步转动,进而能够使中间轴93和连接杆43同步转动。
38.参考图1,在腰部固定件1和小腿固定件22的外壁设置有气囊10,气囊10位于腰部固定件1的安装牵拉装置4一侧的背部,当向气囊10的内部进行充气时,腰部固定件1和小腿固定件22受到气囊10的作用顶起,使患者的腿部能够随着腰部固定件1同时顶起,进而使患者能够比较方便进行侧身,减少长期卧床产生的并发症。
39.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首先,对于调节患者腿部牵拉力时,控制器53驱动电磁铁79工作,使第一壳体74带动外齿套71沿着外齿套71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外齿套71内部的齿与第二花键齿771分离,驱动电机75带动第一蜗杆73转动,此时,由于第二蜗轮82与第二蜗杆83之间的自锁作用,第二蜗轮82能够防止连接杆43转动,连接杆43与中间套42螺纹连接,进而中间套42在第一蜗轮72转动的情况下相对于连接杆43转动,进而能够使连接杆43沿着中间套42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能够调节患者腿部的牵拉力;另外,当需要调节患者腿部的内旋角度时,控制器53
驱动电磁铁79工作,使电磁铁79推动第二壳体81,进而外套齿内部的齿能够同时与第一花键齿421及第二花键齿771啮合,并且第二壳体81的移动也能够使接合套94与接合杆95啮合,进而在驱动电机75的作用下,第一蜗杆73和第二蜗杆83同步转动,使患者腿部的内旋角度进行调节。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髋部骨折牵引复位维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固定件(1)、大腿固定件(21)、小腿固定件(22)和足部固定件(23)固定连接,所述大腿固定件(21)、小腿固定件(22)和足部固定件(23)固定连接;所述大腿固定件(21)与腰部固定件(1)之间设置有牵拉装置(4),所述牵拉装置(4)包括推杆(41)、中间套(42)和连接杆(43),所述推杆(41)通过支撑座(44)转动安装在腰部固定件(1),所述中间套(42)与推杆(41)连接,所述中间套(42)连接有用于驱动中间套(42)转动的驱动装置(7),所述连接杆(43)的一端插入中间套(42)内并与中间套(42)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43)上设置有防转装置(8),所述连接杆(43)、中间套(42)和推杆(41)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连接杆(43)与大腿固定件(2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部骨折牵引复位维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固定件(1)上安装有气囊(10),所述气囊(10)设置在腰部固定件(1)设置牵拉装置(4)一侧的背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髋部骨折牵引复位维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1)的一端安装有测力传感器(52),所述测力传感器(52)与中间套(42)固定连接,所述测力传感器(52)连接有控制器(53),控制器(53)与驱动装置(7)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髋部骨折牵引复位维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7)包括外齿套(71)、第一蜗轮(72)、第一蜗杆(73)、第一壳体(74)和驱动电机(75),所述驱动电机(75)与控制器(53)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75)固定在第一壳体(74)上并用于驱动第一蜗杆(73)转动,所述第一蜗轮(72)转动安装在第一壳体(74)内,所述中间套(42)靠近于连接杆(4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花键齿(421),所述中间套(42)内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花键齿(421)配合的齿,所述第一蜗轮(72)与外齿套(71)同轴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髋部骨折牵引复位维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3)靠近于中间套(42)的一端滑动配合设置有过渡套(77),所述过渡套(77)上设置有与第一花键齿(421)相同的第二花键齿(771);所述过渡套(77)与连接杆(43)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过渡套(77)抵接在中间套(42)端部的弹簧(78);所述第一壳体(74)滑动配合在腰部固定件(1)上,并且第一壳体(74)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壳体(74)沿着中间套(42)长度方向滑动的电磁铁(79),所述电磁铁(79)与控制器(53)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髋部骨折牵引复位维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装置(8)包括第二蜗轮(82)、第二蜗杆(83)和第二壳体(81),第二壳体(81)固定在腰部固定件(1)上,所述第二蜗杆(83)转动安装在第二壳体(81)内,第二蜗轮(82)转动安装在第二壳体(81)上,所述连接杆(43)侧壁上开设有滑槽(432)且与第二蜗轮(82)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蜗轮(82)同轴连接在连接杆(43)上,所述第二蜗杆(83)与第一蜗杆(73)啮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髋部骨折牵引复位维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73)与第二蜗杆(83)设置有传动装置(9),所述传动装置(9)包括第一锥齿轮(91)、第二锥齿轮(92)、中间轴(93)、接合套(94)和接合杆(95),所述中间轴(93)设置两个,一个所述中间轴(93)对应转动安装第一壳体(74)上并与驱动电机(75)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中间轴(93)对应转动安装在第二壳体(81)上,并且一个所述中间轴(93)上对应同轴固定连接一个第一锥齿轮(91),所述第一蜗杆(73)和第二蜗杆(83)上均安装有一个第二锥齿轮(92),所述第二锥齿轮(92)与第一锥齿轮(91)啮合;所述接合套(94)和接合杆(95)分别固定一个中间轴(93)上,并且接合套(94)用于连接接合杆(9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部骨折牵引复位维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固定件(1)与大腿固定件(21)之间及大腿固定件(21)和足部固定件(23)之间设置有可调连接装置(3),所述可调连接装置(3)包括内螺杆(31)、螺母(32)和外套管(33),所述外套管(33)与内螺杆(31)螺纹连接,所述螺母(32)螺纹连接在内螺杆(31)上并用于抵接在外套管(33)的端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部骨折牵引复位维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固定件(1)与大腿固定件(2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61),连接件(61)的一端与连接杆(43)通过螺栓(6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大腿固定件(21)通过螺栓(62)转动连接,并且两个螺栓(62)的中心线垂直设置,所述螺栓(62)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63)。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部骨折牵引复位维持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固定件(1)的内部设置有柔性材料制成的内衬(13),所述内衬(13)上开设有透气孔(14)。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骨折手术固定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髋部骨折牵引复位维持固定器,其包括腰部固定件、大腿固定件、小腿固定件和足部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大腿固定件、小腿固定件和足部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大腿固定件与腰部固定件之间设置有牵拉装置,所述牵拉装置包括推杆、中间套和连接杆,所述推杆通过支撑座转动安装在腰部固定件,所述中间套与推杆连接,所述中间套连接有用于驱动中间套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插入中间套内并与中间套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防转装置,所述连接杆、中间套和推杆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连接杆与大腿固定件连接。本申请具有腿部牵拉时能够比较方便翻身的效果。牵拉时能够比较方便翻身的效果。牵拉时能够比较方便翻身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