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开涉及行李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有源电子锁。
背景技术:
2.为配合海关总署试行进境托运行李“先期机检”查验模式及“图像判读、分类布控、重点监管”的工作方式,海关电子关锁(亦称有源电子锁)需对在如x光扫描机等辐射检查设备进行图像判别并被认定可疑的嫌疑行李进行布控标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简便的有源电子锁。
4.本公开提供一种有源电子锁,用于对被施封对象施封,其特征在于,包括:
5.第一锁体,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锁止部;
6.第二锁体,包括第二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二锁止部,所述第一锁体和所述第二锁体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锁定状态,所述第一锁止部与第二锁止部配合,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第一锁止部和所述第二锁止部解除配合;
7.绑带,所述绑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锁体和所述第二锁体;和
8.绑带操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用于限制所述绑带动作,所述绑带操控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锁定状态,控制所述绑带向所述第一壳体内可缩回但从所述第一壳体内不可抽出,在所述解锁状态,控制所述绑带向所述第一壳体内可缩回且从所述第一壳体内可抽出。
9.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中,所述绑带操控机构包括:
10.带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用于缠绕所述绑带,所述绑带的一端与所述带轴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带轴与所述第一锁体连接;
11.棘轮,与所述带轴止转连接;
12.棘爪,在所述锁定状态,所述棘轮和棘爪处于使所述棘轮可单向转动的啮合状态,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棘轮和所述棘爪处于使所述棘轮可双向转动的啮合解除状态。
13.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中,所述第一锁体的所述第一锁止部包括与所述棘爪联动的伸缩锁杆,在所述锁定状态,所述伸缩锁杆缩回,所述棘轮与所述棘爪处于所述啮合状态,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伸缩锁杆伸出,所述棘轮与所述棘爪处于所述分离状态。
14.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中,所述第一锁止部包括第一复位机构,所述第一复位机构被配置为对所述伸缩锁杆施加使所述伸缩锁杆趋于伸出的力。
15.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中,所述绑带操控机构还包括:
16.随动部,连接于所述伸缩锁杆上并与所述伸缩锁杆同步移动;
17.配合部,连接于所述棘爪上,与所述随动部配合,以在所述随动部的作用下动作并带动所述棘爪运动。
18.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中,
19.所述随动部包括导向槽;
20.所述配合部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在所述导向槽内沿垂直于自身长度方向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21.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中,所述绑带操控机构包括第二复位机构,所述第二复位机构向所述棘爪施加使其趋于靠近所述棘轮以与所述棘轮啮合的力。
22.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中,所述绑带操控机构包括旋拧操控部,所述旋拧操控部与所述带轴连接,用于旋拧所述带轴以收紧所述绑带。
23.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中,所述绑带操控机构还包括第三复位机构,所述第三复位机构被配置为向所述绑带施加使其趋于向所述第一壳体内自动缩回的力。
24.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中,所述第三复位机构包括与用于缠绕所述绑带的带轴连接的弹性元件。
25.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中,所述绑带操控机构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第三复位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用于缠绕所述绑带的带轴连接。
26.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中,所述有源电子锁还包括定位芯片,所述定位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内,被配置为实时跟踪所述有源电子锁的位置。
27.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中,所述有源电子锁还包括锁止部感应开关,所述锁止部感应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锁止部感应开关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第一锁止部和所述第二锁止部是否完全配合。
28.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中,所述有源电子锁还包括被施封对象感应开关,所述被施封对象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被施封对象感应开关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有源电子锁与所述被施封对象是否脱离。
29.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中,所述有源电子锁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充电电池和设置于所述充电电池所在的壳体上的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电池被配置为向所述有源电子锁的电气元件供电。
30.基于本公开提供的有源电子锁,其第一锁体、第二锁体和绑带集成在一起,对被施封对象施封时,可以通过外力使第一锁体、第二锁体这两个锁体分开以使绑带从相应的锁体中抽出环绕被施封对象,绑带环绕被施封对象一周且两个锁体处于锁定状态后绑带可以缩回且缩回后不可再抽出。该有源电子锁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利于自动上锁装置对被施封对象实现自动施封操作,可以节约人工成本。
31.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3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3.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绑定于被施封对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有源电子锁的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处于锁定状态。
34.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有源电子锁的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处于解锁状态。
35.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的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39.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40.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41.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42.本公开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1用于对被施封对象b施封,其可以配合自动上锁装置或自动施封系统对被施封对角b进行自动上锁施封。
43.如图1至图5所示,有源电子锁1包括第一锁体11、第二锁体12、绑带13和绑带操控机构14。
44.第一锁体11包括第一壳体111和设置于第一壳体111上的第一锁止部112。
45.第二锁体12包括第二壳体121和设置于第二壳体121上的第二锁止部122。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12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第一锁止部112与第二锁止部122配合;在解锁状态,第一锁止部112和第二锁止部122解除配合。
46.绑带1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12。
47.绑带操控机构14设置于第一壳体111内,用于限制绑带13动作。绑带操控机构14被配置为:在锁定状态,控制绑带13向第一壳体111内可缩回但从第一壳体111内不可抽出;在解锁状态,控制绑带13向第一壳体111内可缩回且从第一壳体111内可抽出。
48.本公开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1的两个锁体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12和绑带13集成
在一起,对被施封对象b施封时,可以通过外力使两个锁体11和12分开以使绑带13从对应的锁体中抽出环绕被施封对象,绑带13环绕被施封对象b一周且两个锁体11和12处于锁定状态后绑带13可以缩回且缩回后不可再抽出。该有源电子锁1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利于自动上锁装置或自动施封系统对被施封对象b实现自动施封操作,可以节约人工成本。
49.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称“环绕”,只要可以实现绑带13绕被施封对象b,如嫌疑行李一周,环绕的路径不限,例如可以为圆环形路径、椭圆形路径、多边形路径、曲线形路径和直绕形路径的组合等。
50.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1中,绑带操控机构14包括带轴141、棘轮142和棘爪143。
51.带轴141连接于第一壳体111内,用于缠绕绑带13,绑带13的一端与带轴141固定连接以通过带轴141与第一锁体11连接。棘轮142与带轴141止转连接。
52.在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12处于锁定状态时,棘轮142和棘爪143处于使棘轮142可单向转动的啮合状态。在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12处于解锁状态时,棘轮142和棘爪143处于使棘轮142可双向转动的啮合解除状态。
53.其中,棘轮142与带轴141的连接形式不限,只要二者具有无相对转动的状态以实现带轴141旋转时带动棘轮142转动以及棘轮142在与棘爪143处于啮合状态时限定带轴141单向转动即可。例如,可以通过焊接、键连接、形状配合等方式实现二者的止转连接。
54.棘轮142和棘爪143处于啮合状态时,由于棘轮142单向转动,可以使在绑带13抽出的方向上锁止棘轮142,从而可防止与棘轮142止转连接的带轴141转动,绑带13无法从第一壳体111内抽出,但由于棘轮142可反向转动,因此,不影响绑带13向第一壳体111内缩回。棘轮142和棘爪143处于啮合解除状态时,由于棘轮142可双向转动,棘轮142和棘爪143对带轴141的转动基本没有限制,此时绑带13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从第一壳体111内抽出,也可在后面将详细描述的位于第一壳体111内的第三复位机构148或与带轴141连接的旋拧操控部147的作用下缠绕于带轴141上,从而向第一壳体111内缩回。
55.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第一锁止部112与棘爪143联动,以对绑带13实现相应的操控,第一锁体11的第一锁止部112包括与棘爪143联动的伸缩锁杆1122。在锁定状态,伸缩锁杆1122缩回,棘轮142与棘爪143处于啮合状态。在解锁状态,伸缩锁杆1122伸出,棘轮142与棘爪143处于分离状态。
56.为了使伸缩锁杆1122实现自动复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锁止部112包括第一复位机构1123,第一复位机构1123被配置为对伸缩锁杆1122施加使伸缩锁杆1122趋于伸出的力。
57.第一复位机构1123例如可以为压缩弹簧。如图4所示,在第一壳体111的底壁上设置连接板,伸缩锁杆1122的第一端从第一壳体111上的通孔伸出,第二端套装于压缩弹簧内,且通过限位部限位,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压于连接板上,从而,压缩弹簧可对伸缩锁杆1122施加使伸缩锁杆1122趋于伸出的力。
58.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1中,绑带操控机构14还包括随动部144和配合部145。随动部144连接于伸缩锁杆1122上并与伸缩锁杆1122同步移动。配合部145连接于棘爪143上,与随动部144配合,以在随动部144的作用下动作并带动棘爪143运动。
59.设置随动部144和配合部145可以使伸缩锁杆1122与棘爪143之间的联动设置较为
灵活,对伸缩锁杆1122与棘爪143的结构和相对位置限制较少,也易于实现棘轮142与棘爪143在啮合状态和分离状态准确定位,从而保证绑带操控机构14限制绑带13动作的可靠性。在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前述用于限制套装在伸缩锁杆1122的第二端压缩弹簧的限位部与随动部144可为一体结构,当然,前述限位部和随动部也可以设为分体结构。
60.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1中,随动部144包括导向槽1441。
61.配合部145包括导向杆,导向杆在导向槽1441内沿垂直于自身长度方向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导向杆的截面优选为圆形而设置为导向轴的形式,但只要能实现其功能,也可以为其它形状。
62.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1中,绑带操控机构14包括第二复位机构146,第二复位机构146向棘爪143施加使其趋于靠近棘轮142以与棘轮142啮合的力。
63.本实施例中,棘爪143通过铰接轴铰接于第一壳体111的内壁上,第二复位机构146可以为套装于铰接轴上的扭簧,扭簧的两端可以分别与铰接轴和棘爪143连接,从而向棘爪143施加使其趋于靠近棘轮142的力。当伸缩锁杆1122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外伸出第一壳体111时,通过导向杆和导向槽1441的配合带动棘爪143转动可使棘爪向远离棘轮142的方向运动,从而棘轮142和棘爪143处于分离状态。
64.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1中,绑带操控机构14包括旋拧操控部147,旋拧操控部147与带轴141连接,用于旋拧带轴141以收紧绑带13。旋拧操控部147与带轴141的连接方式不限,只要旋拧操控部147可以带动带轴141转动,以使绑带13向第一壳体111内缩回即可。本实施例中,旋拧操控部147包括内六角头,内六角头可与带六角头旋拧工具配合使用。旋拧工具可包括驱动六角头转动的电机等以实现自动操作。当然,旋拧操控部147的结构可以为其它形式,例如,可以为内四角头、半圆形凹槽等其它形状,也可为外六角头、外五角头、半圆形头等其它形式的的旋拧操控部。
65.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1中,绑带操控机构14还包括第三复位机构148,第三复位机构148被配置为向绑带13施加使其趋于向第一壳体111内自动缩回的力。
66.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三复位机构148可以包括与用于缠绕绑带13的带轴141连接的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例如可以包括卷簧。
67.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1中,绑带操控机构14还可以包括传动机构149,第三复位机构148通过传动机构149与用于缠绕绑带13的带轴141连接。
68.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传动机构149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491和第二齿轮1492。作为第三复位机构148的卷簧缠绕在第一齿轮1491的齿轮轴上,该齿轮轴安装在第一壳体111内。第二齿轮1492安装在带轴141上,从而,卷簧可以通过第一齿轮1491和第二齿轮1492对带轴141施加使其趋于带动绑带13缠绕其上的方向转动的力,带轴141则带动绑带13缠绕其上,从而实现对绑带13施加使其趋于向第一壳体111内缩回的力。
69.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1中,有源电子锁1还包括定位芯片15,定位芯片15设置在第一壳体111或第二壳体121内,被配置为实时跟踪有源电子锁1的位置。
70.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1中,有源电子锁1还包括锁止部感应开关16,锁止部感应开关16设置在第一壳体111或第二壳体121内,锁止部感应开关16被配置为判断第一锁止部112和第二锁止部122是否完全配合,以提高施封成功率。
71.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1中,有源电子锁1还包括被施封对象感应开关17,被施封对象感应开关17设置于第一壳体111或第二壳体121上,被施封对象感应开关17被配置为判断有源电子锁1与被施封对象b是否脱离。
72.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1中,有源电子锁1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壳体111或第二壳体121内的充电电池181和设置于充电电池181所在的壳体上的与充电电池181电连接的充电接口182,充电电池181被配置为向有源电子锁1的电气元件供电。
73.本公开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1,通过将两个锁体11和12以及绑带13集成在一起的方式,可以实现对被施封对象b,如嫌疑行李,进行上锁、捆绑施封功能,提高上锁施封效率,且可以与自动上锁装置或自动施封系统配合使用以降低人工成本。
74.以下结合图1至图5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75.有源电子锁1外观上整体分为第一锁体11、第二锁体12和绑带13三部分。
76.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12通过绑带13连接。绑带13上可以印有警示标识或标语。第一锁体11包括第一壳体111和设置于第一壳体111上的第一锁止部112。第一锁止部112包括设置于第一壳体111上的位于绑带13的对侧的相对于第一壳体111固定设置的固定锁杆121和相对于第一壳体111可伸缩的伸缩锁杆122。固定锁杆121固定于第一壳体111上,其包括位于第一壳体111内部的杆段和位于第一壳体111外部的杆段。伸缩锁杆1121如前所述。
77.第二锁体12包括第二壳体121和设置于第二壳体121上的第二锁止部122。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锁止部设置于第二壳体121的连接绑带13的对侧,第二锁止部122包括设置于第二壳体121上的与固定锁杆1121对应的第一锁孔1221和与伸缩锁杆1122对应配合的第二锁孔1222。第二锁止部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壳体121内部的与第一锁孔1221对应设置有锁芯1223和与第二锁孔1222对应设置的挡板1224。锁芯1223上设有与固定锁杆1121配合的锁孔。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12从解锁状态到锁定状态,固定锁杆1221穿过第一锁孔1221后与锁芯1223的锁孔配合,伸缩锁杆1122穿过第二锁孔1222后与挡板1224抵接,伸缩锁杆1122在挡板1224的作用下从伸出位置向第一壳体111内缩回。固定锁杆1121上可以设置有凹槽,用于上锁时与锁芯1223配合。
78.第一锁体11的第一壳体111和第二锁体12的第二壳体121为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12的内部结构和元件的安装提供支撑。
79.第一锁体(11的第一壳体111内部设置有绑带操控机构14。绑带操控机构14包括带轴141,绑带13一端穿过第一壳体111上的第一开口1111伸入第一壳体111内部并固定连接在位于第一壳体111内的带轴141上,另一端穿过设置在第二壳体121上的第二开口1211固定连接在第二壳体121内部。绑带13可绕带轴141卷起收纳至第一锁体11内部。
80.第一锁体11的第一壳体111内部设置有卷簧作为第三复位机构148,通过作为传动机构149的齿轮组啮合传动带动带轴141旋转将伸展的绑带13自动卷绕至带轴141上收回第一锁体11内部。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1491和与第一齿轮1491啮合的第二齿轮1492。卷簧缠绕在第一齿轮1491的齿轮轴上。第二齿轮1492设置在带轴141上。卷簧可因绑带13从第一壳体111内抽出而收紧,此后,在无外力用于分离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12的情况或外力不足的情况下,卷簧可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带轴141旋转,进而带动绑带13缠绕于带轴141上从而自动收回绑带13。
81.带轴141另一端设置有棘轮142,第一锁体11的第一壳体111内部同侧设置有棘爪
143,有源电子锁1开启时棘爪143与棘轮142处于分离状态,带轴141可双向旋转,绑带13即可伸展、抽出也可卷起、缩回;当有源电子锁1上锁(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处于锁定状态)后,棘爪143与棘轮142啮合,带轴141只能单向旋转,绑带13只能卷起、缩回,不可伸展、抽出。
82.带轴141上设置有作为旋拧操控部147的内六角头,可通过旋转内六角头带动带轴141旋转,有源电子锁1捆绑在被施封对象b上后,绑带13在如自动上锁装置施加的外力消失后,可自动缩回至与被施封对象b贴合,通过旋拧操控部147施加外力可以进一步收紧绑带13,利于防止有源电子锁1的脱落。
83.伸缩锁杆1122可伸缩运动,其末端设置有压缩弹簧作为第一复位机构1123,有源电子锁1开启时伸缩锁杆1122处于伸出状态,有源电子锁1捆绑上锁时,伸缩锁杆1122受挡板1224的限制向第一锁体11的第一壳体111内部回缩。
84.伸缩锁杆1122的伸缩运动带动棘爪143的旋转。当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12处于解锁状态时,伸缩锁杆1122与挡板1224脱离,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伸缩锁杆1122伸出,带动棘爪143朝远离棘轮142方向旋转,棘爪143与棘轮142处于分离状态,带轴141可双向旋转。当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12处于锁定状态时,伸缩锁杆1122在挡板1224的作用下回缩,通过导向槽1441和第三复位机构146的作用,棘爪143朝靠近棘轮142方向旋转。当伸缩锁杆1122回缩至极限位置时,棘爪143与棘轮142处于啮合状态,带轴141只能单向旋转,对应地,此时绑带13只能卷起不能伸展。
85.伸缩锁杆1122上的随动部144上设置有导向槽1441,棘爪143中部对应设置有作为配合部145的导向杆,导向杆与导向槽1441配合,当伸缩锁杆1122处于伸出状态时,棘爪143与棘轮142处于分离状态;当伸缩锁杆1122处于回缩状态时,棘爪143与棘轮142啮合。导向杆安装于棘爪143中部并朝向伸缩锁杆1122一侧延伸以与导向槽1441配合。
86.棘爪143与第一壳体111的底壁通过较接轴铰接,该较接轴上安装有扭簧作为第二复位机构146,伸缩锁杆1122处于回缩状态时,第二复位机构146对棘爪143施加力使之与棘轮142啮合,使带轴141只能单向旋转。
87.第二锁体12的第二壳体121内部设置有定位芯片15,例如为uwb(超宽带,ultra wide band)定位芯片,可对有源电子锁1位置实时跟踪。
88.第二锁体12的第二壳体121内部还设置有锁止部感应开关16,当有源电子锁1上锁时固定锁杆1121触发锁止部感应开关16反馈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12处于锁定状态。
89.第二锁体12底部设置有被施封对象感应开关17,当锁体捆绑于行李表面时触发被施封对象感应开关17,反馈有源电子锁1是否与被施封对象b,如嫌疑行李脱离。
90.第二锁体12的第二壳体121内部设置有充电电池181,为有源电子锁1的各电气元件提供电源,例如,充电电池181可以用于为定位芯片15、锁止部感应开关16和被施封对象感应开关17供电,使有源电子锁1可独立工作。第二壳体121上设置有充电接口182,可为充电电池181充电。
91.有源电子锁1的上锁流程如下:
92.有源电子锁1在初始状态时,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12处于解锁状态,其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12的第一锁止部112和第二锁止部122相背的一侧贴合,绑带13卷起收纳与第一壳体111内部。
93.上锁时第一锁体11或第二锁体12绕被施封对象b旋转一周,或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12分别绕被施封对象b转动,共同绕被施封对象b转动一周,第一锁体11和/或第二锁体12带动绑带13受拉力从第一壳体111内抽出、伸长绕被施封对象b一周。
94.第二锁体12相对于第一锁体11旋转至第一锁止部112和第二锁止部122相对,第一锁体11的第一锁止部112上的固定锁杆1121和伸缩锁杆1122分别插入第二锁体12的第二锁止部112的对应的第一锁孔1221和第二锁体1222,使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12处于锁定状态。
95.最后,可通过外力旋转旋拧操控部147带动带轴141旋转,收紧绑带13,将有源电子锁1与被施封对象b绑定更加牢固。
96.使用本公开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1时,有源电子锁1可与后台监控系统互联,可以对被施封对象b,如嫌疑行李上锁施封、布控标识,上锁施封后,后台监控系统即刻对该嫌疑行李开始监控。旅客从bhs(baggage handling system,行李处理系统)提取到嫌疑行李后,无法自行开启嫌疑行李,待旅客通过个人申报或排除嫌疑后,由工作人员将有源电子锁1打开。
97.嫌疑行李上锁施封后可以具有多重报警功能,例如可以包括:非法破拆报警、出电子围栏区域报警、进入敏感区域报警、锁异常状态报警等。例如,有源电子锁具有定位芯片15时,可跟踪被施封的嫌疑行李的实时位置,一旦嫌疑行了越界有源电子锁1可向后台发送相关信息,实现出电子围栏区域报警或进入敏感区域报警。再例如,有源电子锁1内可以同时包括破拆传感器以及报警蜂鸣器,当被施封的嫌疑行李被破拆时,蜂鸣器报警,同时将破拆行李信息以及破拆地点推送给后台工作人员。
98.本公开实施例的有源电子锁1的两个第一锁体11和第二锁体12和绑带13集成在一起,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利于自动上锁装置操作,可以节约人工成本。
9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公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源电子锁(1),用于对被施封对象(b)施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锁体(11),包括第一壳体(11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1)上的第一锁止部(112);第二锁体(12),包括第二壳体(12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121)上的第二锁止部(122),所述第一锁体(11)和所述第二锁体(12)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锁定状态,所述第一锁止部(112)与第二锁止部(122)配合,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第一锁止部(112)和所述第二锁止部(122)解除配合;绑带(13),所述绑带(1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锁体(11)和所述第二锁体(12);和绑带操控机构(14),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1)内,用于限制所述绑带(13)动作,所述绑带操控机构(14)被配置为:在所述锁定状态,控制所述绑带(13)向所述第一壳体(111)内可缩回但从所述第一壳体(111)内不可抽出,在所述解锁状态,控制所述绑带(13)向所述第一壳体(111)内可缩回且从所述第一壳体(111)内可抽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电子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操控机构(14)包括:带轴(141),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11)内,用于缠绕所述绑带(13),所述绑带(13)的一端与所述带轴(141)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带轴(141)与所述第一锁体(11)连接;棘轮(142),与所述带轴(141)止转连接;棘爪(143),在所述锁定状态,所述棘轮(142)和棘爪(143)处于使所述棘轮(142)可单向转动的啮合状态,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棘轮(142)和所述棘爪(143)处于使所述棘轮(142)可双向转动的啮合解除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源电子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体(11)的所述第一锁止部(112)包括与所述棘爪(143)联动的伸缩锁杆(1122),在所述锁定状态,所述伸缩锁杆(1122)缩回,所述棘轮(142)与所述棘爪(143)处于所述啮合状态,在所述解锁状态,所述伸缩锁杆(1122)伸出,所述棘轮(142)与所述棘爪(143)处于所述分离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源电子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部(112)包括第一复位机构(1123),所述第一复位机构(1123)被配置为对所述伸缩锁杆(1122)施加使所述伸缩锁杆(1122)趋于伸出的力。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有源电子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操控机构(14)还包括:随动部(144),连接于所述伸缩锁杆(1122)上并与所述伸缩锁杆(1122)同步移动;配合部(145),连接于所述棘爪(143)上,与所述随动部(144)配合,以在所述随动部(144)的作用下动作并带动所述棘爪(143)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源电子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部(144)包括导向槽(1441);所述配合部(145)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在所述导向槽(1441)内沿垂直于自身长度方向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源电子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操控机构(14)包括第二复位机构(146),所述第二复位机构(146)向所述棘爪(143)施加使其趋于靠近所述棘轮(142)以与所述棘轮(142)啮合的力。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源电子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操控机构(14)包括旋拧操控部(147),所述旋拧操控部(147)与所述带轴(141)连接,用于旋拧所述带轴(141)以收紧所述绑带(13)。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源电子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操控机构(14)还包括第三复位机构(148),所述第三复位机构(148)被配置为向所述绑带(13)施加使其趋于向所述第一壳体(111)内自动缩回的力。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源电子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复位机构(148)包括与用于缠绕所述绑带(13)的带轴(141)连接的弹性元件。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有源电子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操控机构(14)还包括传动机构(149),所述第三复位机构(148)通过所述传动机构(149)与用于缠绕所述绑带(13)的带轴(141)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源电子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电子锁(1)还包括定位芯片(15),所述定位芯片(15)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1)或所述第二壳体(121)内,被配置为实时跟踪所述有源电子锁(1)的位置。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源电子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电子锁(1)还包括锁止部感应开关(16),所述锁止部感应开关(16)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1)或所述第二壳体(121)内,所述锁止部感应开关(16)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第一锁止部(112)和所述第二锁止部(122)是否完全配合。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源电子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电子锁(1)还包括被施封对象感应开关(17),所述被施封对象感应开关(17)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1)或所述第二壳体(121)上,所述被施封对象感应开关(17)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有源电子锁(1)与所述被施封对象(b)是否脱离。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源电子锁(1),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电子锁(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1)或所述第二壳体(121)内的充电电池(181)和设置于所述充电电池(181)所在的壳体上的与所述充电电池(181)电连接的充电接口(182),所述充电电池(181)被配置为向所述有源电子锁(1)的电气元件供电。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有源电子锁,包括:第一锁体,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第一壳体上的第一锁止部;第二锁体,包括第二壳体和设置于第二壳体上的第二锁止部,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第一锁止部与第二锁止部配合,在解锁状态,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解除配合;绑带,绑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和绑带操控机构,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用于限制绑带动作,绑带操控机构被配置为:在锁定状态,控制绑带向第一壳体内可缩回但从第一壳体内不可抽出,在解锁状态,控制绑带向第一壳体内可缩回且从第一壳体内可抽出。该有源电子锁结构紧凑,操作简便。操作简便。操作简便。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 彭刚 黄清萍 丁辉 周勇 林枭健 崔明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