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0月前  67



1.本发明属于手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扳手。


背景技术:

2.普通扳手使用时,由于没有角度刻度,因此当对一个零件拧到指定扭矩然后再回退到一定角度时,需要更换其他工具来实现回退到准确角度,这种操作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扳手,目的是简化工序,提升效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扳手,包括用于旋拧第一紧固件的扭矩输出组件和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扭矩输出组件上且用于确定第二紧固件回退角度的回退角度确认组件,回退角度确认组件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刻度线,扭矩输出组件的表面上设置用于指向刻度线的标识箭头。
5.所述多个刻度线是以所述回退角度确认组件的旋转中心线为轴线呈放射状设置。
6.所述扭矩输出组件包括扳手头、螺母套筒、设置于扳手头内部且用于带动螺母套筒进行旋转的棘轮、与棘轮相配合的棘爪和设置于扳手头上且用于对棘爪施加弹性作用力的换向装置,所述标识箭头设置于扳手头的表面上。
7.所述扳手头包括扭矩扳手换向头和设置于扭矩扳手换向头上的定位盖板,所述标识箭头设置于定位盖板的表面上,所述回退角度确认组件穿过扭矩扳手换向头和定位盖板。
8.所述换向装置包括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扭矩扳手换向头上的换向轴、与换向轴连接的换向手柄、可移动的设置于换向轴上的换向销和用于对换向销施加弹性作用力的弹性元件,所述棘爪具有让换向销可选择性的嵌入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9.所述换向手柄位于所述定位盖板的外部,所述换向轴穿过定位盖板。
10.所述棘轮套设于所述螺母套筒上,棘轮与螺母套筒为过盈配合。
11.所述回退角度确认组件包括定位杆、套设于定位杆上且为可旋转设置的定位轴和设置于定位轴上的角度盘,所述刻度线设置于角度盘的表面上。
12.所述定位轴插入轴承的内圈中且两者为过盈配合,所述棘轮与该轴承的外圈为间隙配合,所述定位杆穿过定位轴后插入所述螺母套筒的中心孔中。
13.所述回退角度确认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定位杆上的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杆为过盈配合,定位杆的横截面为六边形,所述定位轴位于定位块和所述螺母套筒之间。
14.本发明的扳手,集成了角度输出与扭矩输出两种输出模式,可做到将工件先拧紧到指定力矩后,再回退指定角度,节省了更换工具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15.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16.图1是扳手的剖视图;
17.图2是扳手的爆炸图;
18.图3是扳手的轴测图;
19.图4是扳手的主视图;
20.图5是扳手的俯视图;
21.图6是扳手的另一剖视图;
22.图7是紧固件装配示意图;
23.图中标记为:1、螺母套筒;2、扭矩扳手换向头;3、棘轮;4、棘爪;5、换向轴;6、弹性元件;7、换向销;8、轴承;9、定位盖板;10、换向手柄;11、垫片;12、内六角螺栓;13、角度盘;14、第一密封圈;15、第二密封圈;16、定位轴;17、定位杆;18、定位块;19、第一紧固件;20、第二紧固件;21、第一零件;22、第二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25.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扳手,包括用于旋拧第一紧固件的扭矩输出组件和可旋转的设置于扭矩输出组件上且用于确定第二紧固件回退角度的回退角度确认组件,回退角度确认组件可用于外接扭矩扳手,回退角度确认组件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刻度线,扭矩输出组件的表面上设置用于指向刻度线的标识箭头。
26.具体地说,如图7所示,第一紧固件为六角螺母,第二紧固件为内六角螺栓或内六角螺钉,第二紧固件的端面中心处具有正六边形孔,第一紧固件是用于将第二紧固件并紧在第一零件上,第二紧固件与第一零件为螺纹连接,第二紧固件并用于对位于第一零件内的第二零件起到轴向限位作用。在使用时,第一紧固件与第二紧固件为螺纹连接,第二紧固件插入第一零件的内螺纹孔中,在外接扭矩扳手通过回退角度确认组件沿第一方向旋拧第二紧固件到一定扭矩,以此来确认第二紧固件的末端端面已经与第二零件发生接触,然后保持扭矩输出组件固定不动,再转动回退角度确认组件,通过回退角度确认组件表面上的刻度线,与扭矩输出组件表面上用于指向刻度线的标识箭头,来确定第二紧固件回退的角度大小,然后使回退角度确认组件沿第二方向旋拧第二紧固件,使第二紧固件回退到指定角度,以此确定第二紧固件的拧紧间隙,最后使扭矩输出组件沿第一方向旋拧第一紧固件,使第一紧固件与第一零件相接触,以此锁紧第二紧固件,使其保持拧紧间隙。在回退角度确认组件反向旋拧第二紧固件以使第二紧固件回退的过程中,通过标识箭头与刻度线的配合,可以准确的控制第二紧固件的回退角度,操作方便简单,节省了更换工具的时间,提高了效率。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如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27.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6所示,扭矩输出组件包括扳手头、螺母套筒1、设置于扳手头内部且用于带动螺母套筒1进行旋转的棘轮3、与棘轮3相配合的棘爪4和设置于扳手头上且用于对棘爪4施加弹性作用力的换向装置,标识箭头设置于扳手头的表面上。扳手头包括扭矩扳手换向头2和设置于扭矩扳手换向头2上的定位盖板9,标识箭头设置于定位盖板9的表
面上,回退角度确认组件穿过扭矩扳手换向头2和定位盖板9,扭矩扳手换向头2可与外部的手柄连接,操作人员施加旋转力矩在手柄上,带动扭矩扳手换向头2转动。换向装置包括可旋转的设置于扭矩扳手换向头2上的换向轴5、与换向轴5连接的换向手柄10、可移动的设置于换向轴5上的换向销7和用于对换向销7施加弹性作用力的弹性元件6,棘爪4具有让换向销7可选择性的嵌入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28.如图1至图6所示,棘轮3套设于螺母套筒1上,棘轮3与螺母套筒1为过盈配合。棘轮3的中心孔为正六边形孔,螺母套筒1包括相连接的连接部和旋拧部,连接部具有一定的长度,连接部是横截面(该横截面为与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截面)呈正六边形的构件,旋拧部为圆柱体,连接部是在旋拧部的中心处与旋拧部固定连接,连接部和旋拧部为同轴设置,连接部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旋拧部的外直径,连接部插入棘轮3的中心孔中,连接部与棘轮3的中心孔形状相匹配,连接部与棘轮3为过盈配合。旋拧部位于扳手头的外部,旋拧部的中心处设置让第一紧固件嵌入的正六边形孔,旋拧部是用于套在第一紧固件上,带动第一紧固件进行旋转。定位盖板9固定设置在扭矩扳手换向头2的一端,用内六角螺栓12将定位盖板9锁紧到扭矩扳手换向头2上。定位盖板9用于对棘轮3起到轴向限位作用,扭矩扳手换向头2的另一端设置用于对棘轮3起到轴向限位作用的台阶限位面,棘轮3位于该台阶限位面与定位盖板9之间。
29.如图1至图6所示,棘爪4由换向装置实现换向,换向手柄10位于定位盖板9的外部,换向轴5穿过定位盖板9。换向轴5定位在扭矩扳手换向头2内部设置的圆槽内,换向轴5与棘爪4之间设置换向销7,换向轴5的轴线与棘轮3的轴线相平行,换向销7与换向轴5之间设置弹性元件6,弹性元件6为圆柱螺旋弹簧且为压缩弹簧,换向轴5内设置容纳换向销7和弹性元件6的导向孔,换向销7沿换向轴5的径向朝向换向轴5的外侧伸出。换向轴5与换向手柄10固定连接,通过转动换向手柄10,使换向手柄10带动换向轴5同步转动,换向轴5带动换向销7同步转动,使换向销7在棘爪4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进行切换,使换向销7可选择性的嵌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从而设定棘轮3与棘爪4之间的离合方向。在弹性元件6的作用下,棘爪4与棘轮3相啮合,换向销7嵌入棘爪4的第一凹槽中后,当扭矩输出组件在沿设定的向转动时,棘爪4被换向装置锁定,带动棘轮3转动,棘轮3带动螺母套筒1同步沿设定方向进转动,而在相反的方向上,棘轮3与棘爪4之间打滑,此时螺母套筒1不动。
30.如图1至图6所示,通过棘爪4设置两个凹槽来实现换向的动作,换向装置被设置为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选择性地接合,使得当扭矩扳手换向头2在换向装置所设定的方向上转动时,棘轮3与棘爪4接合,进而带动螺母套筒1转动;当扭矩扳手换向头2在与换向装置所设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时,棘轮3与棘爪4之间打滑,螺母套筒1不动。换向手柄10设置腰形孔,腰形孔与换向轴5上部的扁方配合,再用内六角螺栓12将换向手柄10锁紧在换向轴5上。换向轴5并由定位盖板9压紧固定,定位盖板9用于在轴向上对换向轴5起到限位作用。
31.如图1至图6所示,回退角度确认组件包括定位杆17、套设于定位杆17上且为可旋转设置的定位轴16和设置于定位轴16上的角度盘13,刻度线设置于角度盘13的表面上。多个刻度线在角度盘13的外表面上是以回退角度确认组件的旋转中心线(也即角度盘13的轴线)为轴线呈放射状设置,也即刻度线在角度盘13的外表面上布置一圈,角度盘13的外表面上对应刻度线处设置有刻度值,刻度值为从0
°
至360
°
进行设置,方便读取回退角度,标识箭
头位于角度盘13和换向手柄之间。定位轴16插入轴承8的内圈中且两者为过盈配合,棘轮3与该轴承8的外圈为间隙配合,轴承8位于定位盖板9和螺母套筒1之间,定位杆17与角度盘13、定位轴16和螺母套筒1为同轴设置,定位杆17穿过定位轴16后插入螺母套筒1的中心孔中。用定位盖板9压紧轴承8,如此可以实现回退角度确认组件相对扭矩输出组件自由转动。当扭矩输出组件固定不动时,转动回退角度确认组件,可以通过角度盘13与标识箭头读出回退角度确认组件的转动角度。
32.如图1至图7所示,回退角度确认组件还包括套设于定位杆17上的定位块18,定位块18与定位杆17为过盈配合,定位杆17是横截面(该横截面为与定位杆17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截面)为正六边形的杆件,定位块18和定位轴16的中心处设置让定位杆17插入的正六边形孔,定位轴16与定位杆17为间隙配合,定位轴16位于定位块18和螺母套筒1之间。定位杆17设置成正六边形杆体,代替六角扳手,可以与具有内六角孔的第二紧固件配合。定位块18可以与外界扭矩扳手连接,定位块18接受由外界扭矩扳手施加的沿第一方向的旋转力矩,带动定位杆17转动,定位杆17设置成正六边形杆体,代替六角扳手,可以与具有内六角的第二紧固件配合,使第二紧固件沿第一方向旋拧到设定的扭矩,以此来确认第二紧固件已经与第二零件发生接触,然后,保持扭矩扳手换向头2不动,再沿第二方向转动定位杆17,通过角度盘13表面上刻度线,与定位盖板9表面上用于指向刻度线的标识箭头,来确定第二紧固件回退的角度大小,使第二紧固件回退到一定角度,以此确定第二紧固件的拧紧间隙,最后扭矩扳手换向头2沿第一方向旋拧第一紧固件,以此锁紧第二紧固件,使其保持拧紧间隙。
33.如图1至图6所示,定位杆17与定位轴16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14,第一密封圈14为o型圈,第一密封圈14套在定位杆17上,定位杆17的外表面上设置让第一密封圈14嵌入的沟槽,使用o形密封圈来限位定位杆17。角度盘13套设于定位轴16上,角度盘13与定位轴16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15,第二密封圈15为o型圈,第二密封圈15套在定位轴16上,定位轴16的外圆面上设置让第二密封圈15嵌入的沟槽,通过压缩第二密封圈15实现角度盘13跟随定位轴16转动。
34.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扳手,包括用于旋拧第一紧固件的扭矩输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扭矩输出组件上且用于确定第二紧固件回退角度的回退角度确认组件,回退角度确认组件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刻度线,扭矩输出组件的表面上设置用于指向刻度线的标识箭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刻度线是以所述回退角度确认组件的旋转中心线为轴线呈放射状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输出组件包括扳手头、螺母套筒、设置于扳手头内部且用于带动螺母套筒进行旋转的棘轮、与棘轮相配合的棘爪和设置于扳手头上且用于对棘爪施加弹性作用力的换向装置,所述标识箭头设置于扳手头的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头包括扭矩扳手换向头和设置于扭矩扳手换向头上的定位盖板,所述标识箭头设置于定位盖板的表面上,所述回退角度确认组件穿过扭矩扳手换向头和定位盖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包括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扭矩扳手换向头上的换向轴、与换向轴连接的换向手柄、可移动的设置于换向轴上的换向销和用于对换向销施加弹性作用力的弹性元件,所述棘爪具有让换向销可选择性的嵌入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手柄位于所述定位盖板的外部,所述换向轴穿过定位盖板。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套设于所述螺母套筒上,棘轮与螺母套筒为过盈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退角度确认组件包括定位杆、套设于定位杆上且为可旋转设置的定位轴和设置于定位轴上的角度盘,所述刻度线设置于角度盘的表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插入轴承的内圈中且两者为过盈配合,所述棘轮与该轴承的外圈为间隙配合,所述定位杆穿过定位轴后插入所述螺母套筒的中心孔中。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退角度确认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定位杆上的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杆为过盈配合,定位杆的横截面为六边形,所述定位轴位于定位块和所述螺母套筒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扳手,包括用于旋拧紧固件的扭矩输出组件和可旋转的设置于扭矩输出组件上且用于确定紧固件回退角度的回退角度确认组件,回退角度确认组件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刻度线,扭矩输出组件的表面上设置用于指向刻度线的标识箭头。本发明的扳手,集成了角度输出与扭矩输出两种输出模式,可做到将工件先拧紧到指定力矩后,再回退指定角度,节省了更换工具的时间,提高了效率。提高了效率。提高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书旺 俞健 袁鲁平 陈顺 王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德孚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3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