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需求越来越高,无白粉的蒸发型加湿器也越来越多被市场接受。而市面上的蒸发型加湿器中,多为浸泡式湿帘和水泵喷淋式湿帘。浸泡式湿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霉发臭,用户体验不佳,设计者考虑到这个问题,比较倾向于设计水泵喷淋式的湿帘。当水泵喷淋式的湿帘设计在水面之上时,需要建立起水与湿帘之间的水路通道,而现有的水路通道多包括两条相互独立且互不连接的上水道和下水道,在加工时,需要分别加工出上水道和下水道,一方面,装配效率较低,一方面,模具的开模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加湿器装配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装配效率的加湿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湿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具有储水腔;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适于与所述储水腔内的水连通;湿帘组件,设在所述储水腔的上方,所述湿帘组件具有上水口及排水口;水路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间隔开的进水通道和回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的上端与所述上水口相连,所述回水通道的上端与所述排水口相连,所述进水通道的下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回水通道的下端与所述储水腔内部连通。
5.可选地,所述回水通道包括导流面,且自上至下,所述导流面朝向靠近所述进水通道的方向倾斜。
6.可选地,所述湿帘组件的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集水槽,所述排水口设在所述集水槽的侧壁上,所述导流面的顶端延伸至与所述排水口相对的一侧。
7.可选地,所述回水通道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储水腔的底部。
8.可选地,所述水泵设在所述水箱的下侧,所述水箱具有下水口,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的下水口连通。
9.可选地,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贯穿所述储水腔的底壁并延伸至所述储水腔的底壁的上方,所述储水腔的底壁上环绕水泵的出水口设有环形壁,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环形壁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连接。
10.可选地,所述进水通道的下端外侧设有第一装配环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设在所述第一装配环槽中。
11.可选地,湿帘组件包括:底盖,所述上水口及所述排水口均设在所述底盖上;湿帘,设在所述底盖上;网罩,与所述底盖固定连接并环绕在所述湿帘外,所述网罩上设有位于所述湿帘顶部的布液器,所述网罩的内侧上水通道,所述上水通道的顶端与所述布液器连通,所述进水通道的顶端穿过所述上水口并与所述上水通道的底端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连接。
12.可选地,所述进水通道的顶端外侧设有第二装配环槽,所述第二密封圈设在所述第二装配环槽中。
13.可选地,所述湿帘、所述底盖、所述网罩设在所述水箱内并位于所述储水腔的上方,所述湿帘组件还包括湿帘支架,所述湿帘支架与所述网罩固定连接并支撑在所述水箱的顶端。
14.可选地,所述湿帘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湿帘的中心相对的贯通孔,所述湿帘支架上环绕所述贯通孔设有引流面,所述引流面能够将水引流至所述底盖。
15.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6.本发明提供的加湿装置,进水通道的上端与湿帘组件的上水口相连,进水通道的下端与水泵的出水口相连,能够将水箱中的水泵送到湿帘组件中,为湿帘组件供水,空气经过湿帘组件时空气的湿度增加,从湿帘组件上流下的水可通过排水口、回水通道重新流回储水腔中,使水回收利用。通过将进水通道和回水通道集成为一体结构,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并可节省开模成本。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加湿装置的剖视图;
19.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的放大图;
20.图3为图1所示的湿帘组件的爆炸图;
21.图4为图3中的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1中的水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水箱;101、储水腔;1011、环形槽;1012、环形壁;2、水泵;201、进水口;202、出水口;3、湿帘组件;301、上水口;302、排水口;303、集水槽;304、底盖;305、湿帘;306、网罩;307、上水通道;308、布液器;309、湿帘支架;3091、引流面;4、水路结构;401、进水通道;4011、第一装配环槽;4012、第二装配环槽;402、回水通道;4021、导流面;5、第一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8.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9.实施例
30.随着人们需求越来越高,无白粉的蒸发型加湿器也越来越多被市场接受。而市面上的蒸发型加湿器中,多为浸泡式湿帘和水泵喷淋式湿帘。浸泡式湿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霉发臭,用户体验不佳,设计者考虑到这个问题,比较倾向于设计水泵喷淋式的湿帘。当水泵喷淋式的湿帘设计在水面之上时,需要建立起水与湿帘之间的水路通道,而现有的水路通道多包括两条相互独立且互不连接的上水道和下水道,在加工时,需要分别加工出上水道和下水道,一方面,装配效率较低,一方面,模具的开模成本较高。
31.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装置,该加湿装置的装配效率较高。
3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5所示,加湿装置包括水箱1、水泵2、湿帘组件3、水路结构4。其中水箱1具有储水腔101;水泵2的进水口201适于与储水腔101内的水连通;湿帘组件3设在储水腔101的上方,湿帘组件3具有上水口301及排水口302;水路结构4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间隔开的进水通道401和回水通道402,进水通道401的上端与上水口301相连,回水通道402的上端与排水口302相连,进水通道401的下端与水泵2的出水口202相连,回水通道402的下端与储水腔101内部连通。
33.在该实施方式中,进水通道401的上端与湿帘组件3的上水口301相连,进水通道401的下端与水泵2的出水口202相连,能够将水箱1中的水泵2送到湿帘组件3中,为湿帘组件3供水,空气经过湿帘组件3时空气的湿度增加,从湿帘组件3上流下的水可通过排水口302、回水通道402重新流回储水腔101中,使水回收利用。通过将进水通道401和回水通道402集成为一体结构,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并可节省开模成本。
34.需要说明的是,加湿装置还包括主体结构以及设在主体结构中的风扇,水箱1装配在主体结构上,风扇能够引导气流的流动。
35.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回水通道402包括导流面4021,且自上至下,导流面4021朝向靠近进水通道401的方向倾斜。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导流面4021,从湿帘组件3上流下的水可通过排水口302后沿着导流面4021流动到储水腔101内,避免水回流时产生滴水声,减少噪音。
36.如图1所示,导流面4021设在远离进水通道401的一侧。
37.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湿帘组件3的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集水槽303,排水口302设在集水槽303的侧壁上,导流面4021的顶端延伸至与排水口302相对的一侧。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集水槽303,并将排水口302设在集水槽303的侧壁上,回流水先流到集水槽303内,集水槽303的底壁对水起到缓冲的作用,水从集水槽303的侧壁上流出,能够减小水流声,进一步减少噪音。
38.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回水通道402的底端延伸至储水腔101的底部。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回水通道402的底端延伸至储水腔101的底部,回流水沿着导流面4021流到储水腔101的底部,能够进一步减少水流声,进一步减少噪音。
39.如图1所示,储水腔101的底壁上形成有环形槽1011,回水通道402的底端嵌在环形槽1011中,能够稳定的固定水路结构4。
40.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水泵2设在水箱1的下侧,水箱1具有下水口,水泵2的进水口201与水箱1的下水口连通。在该实施方式中,水泵2位于水箱1外,为水泵2供电的电线也设在水箱1外,便于对电线布置,更加安全,且便于对水箱1进行密封。
41.如图1所示,主体结构包括底座,水泵2位于底座上方并位于水箱1下方。
42.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水泵2的出水口202贯穿储水腔101的底壁并延伸至储水腔101的底壁的上方,储水腔101的底壁上环绕水泵2的出水口202设有环形壁1012,进水通道401与环形壁1012通过第一密封圈5密封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储水腔101的底壁上设置环形壁1012,并使进水通道401的下端与环形壁1012密封连接,能够避免储水腔101内的水经过水泵2的出水口202与水箱1底壁的间隙流出。在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进水通道401的下端贯穿储水腔101的底壁与水泵2的出水口202连接,进水通道401与储水腔101的底壁密封连接。
43.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进水通道401的下端外侧设有第一装配环槽4011,第一密封圈5设在第一装配环槽4011中。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装配环槽4011的设置便于固定安装第一密封圈5,同时第一密封圈5不易脱落,从而保证密封效果。
44.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湿帘组件3包括:底盖304、湿帘305、网罩306。其中,上水口301及排水口302均设在底盖304上;湿帘305设在底盖304上,如图3所示,湿帘305呈环形;网罩306与底盖304固定连接并环绕在湿帘305外,网罩306为镂空的支架,不会影响进风,网罩306上设有位于湿帘305顶部的布液器308,网罩306的内侧上水通道307,上水通道307的顶端与布液器308连通,进水通道401的顶端穿过上水口301并与上水通道307的底端通过第二密封圈6密封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储水腔101内的水通过水泵2沿着进水通道401、上水通道307泵送到布液器308上,布液器308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布液孔,使水均匀流到湿帘305上,对湿帘305加湿,空气经过湿帘305时空气的湿度增加,从湿帘305上流下的水可通过排水口302、回水通道402重新流回储水腔101中,使水回收利用。
45.进一步参考图3,网罩306上设有卡扣,能够与底盖304通过卡扣连接。
46.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进水通道401的顶端外侧设有第二装配环槽4012,第二密封圈6设在第二装配环槽4012中。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装配环槽4012的设置便于固定安装第二密封圈6,同时第二密封圈6不易脱落,从而保证密封效果。
47.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湿帘305、底盖304、网罩306设在水箱1内并位于储水腔101的上方,湿帘组件3还包括湿帘支架309,湿帘支架309与网罩306固定连接并支撑在水箱1的顶端。在该实施方式中,湿帘支架309的设置便于安装固定湿
帘组件3,具体可将湿帘组件3装配完成后,通过使湿帘支架309支撑在水箱1的顶端从而将整个湿帘组件吊在水箱1上方。
48.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湿帘支架309上设有与湿帘305的中心相对的贯通孔,湿帘支架309上环绕贯通孔设有引流面3091,引流面3091能够将水引流至底盖304。在该实施方式中,引流面3091的设置便于对水箱加水,在加水时,水沿着引流面3091流到底盖304上,通过底盖304上的集水槽303回流至储水腔内。
49.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1)具有储水腔(101);水泵(2),所述水泵(2)的进水口(201)适于与所述储水腔(101)连通;湿帘组件(3),设在所述储水腔(101)的上方,所述湿帘组件(3)具有上水口(301)及排水口(302);水路结构(4),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间隔开的进水通道(401)和回水通道(402),所述进水通道(401)的上端与所述上水口(301)相连,所述回水通道(402)的上端与所述排水口(302)相连,所述进水通道(401)的下端与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202)相连,所述回水通道(402)的下端与所述储水腔(101)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通道(402)包括导流面(4021),且自上至下,所述导流面(4021)朝向靠近所述进水通道(401)的方向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组件(3)的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集水槽(303),所述排水口(302)设在所述集水槽(303)的侧壁上,所述导流面(4021)的顶端延伸至与所述排水口(302)相对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通道(402)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储水腔(101)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设在所述水箱(1)的下侧,所述水箱(1)具有下水口,所述水泵(2)的进水口(201)与所述水箱(1)的下水口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202)贯穿所述储水腔(101)的底壁并延伸至所述储水腔(101)的底壁的上方,所述储水腔(101)的底壁上环绕水泵(2)的出水口(202)设有环形壁(1012),所述进水通道(401)与所述环形壁(1012)通过第一密封圈(5)密封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401)的下端外侧设有第一装配环槽(4011),所述第一密封圈(5)设在所述第一装配环槽(4011)中。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湿帘组件(3)包括:底盖(304),所述上水口(301)及所述排水口(302)均设在所述底盖(304)上;湿帘(305),设在所述底盖(304)上;网罩(306),与所述底盖(304)固定连接并环绕在所述湿帘(305)外,所述网罩(306)上设有位于所述湿帘(305)顶部的布液器(308),所述网罩(306)的内侧上水通道(307),所述上水通道(307)的顶端与所述布液器(308)连通,所述进水通道(401)的顶端穿过所述上水口(301)并与所述上水通道(307)的底端通过第二密封圈(6)密封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401)的顶端外侧设有第二装配环槽(4012),所述第二密封圈(6)设在所述第二装配环槽(4012)中。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305)、所述底盖(304)、所述网罩(306)设在所述水箱(1)内并位于所述储水腔(101)的上方,所述湿帘组件(3)还包括湿帘支架(309),所述湿帘支架(309)与所述网罩(306)固定连接并支撑在所述水箱(1)的顶端。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支架(309)上设有与所述
湿帘(305)的中心相对的贯通孔,所述湿帘支架(309)上环绕所述贯通孔设有引流面(3091),所述引流面(3091)能够将水引流至所述底盖(30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具有储水腔;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适于与所述储水腔内的水连通;湿帘组件,设在所述储水腔的上方,所述湿帘组件具有上水口及排水口;水路结构,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间隔开的进水通道和回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的上端与所述上水口相连,所述回水通道的上端与所述排水口相连,所述进水通道的下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回水通道的下端与所述储水腔内部连通。通过将进水通道和回水通道集成为一体结构,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并可节省开模成本。并可节省开模成本。并可节省开模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美 李芯怡 林振华 高飞 赖达英 库灿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