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移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0月前  66



1.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移动工具。


背景技术:

2.为了调节行驶工具内部的环境条件,尤其是车,会选在在行驶工具上安装车载空调。在现有的车载空调采用的都是单独的一套空调系统,单蒸发系统-单独的前置空调系统。但为节约车内空间,车载空调被限制尺寸,在有限的空间内单空调系统的性能不满足使用需求,因此采用双空调系统结构。现有的双系统结构的换热器一般使用翅片式换热器,是一种换热管串套翅片的换热器,一般管内流动制冷剂,管外为空气,为使得空气流动起来,翅片式换热器需和风机搭配使用。常见地,换热管一般为铜管,也可见钢管、铝管等;翅片一般为铝材质,也可见铜材质等。
3.现有的双空调系统无法适应单风道使用,前后布置的两个换热器,如图1所示,两个系统同时运行时容易导致两套空调系统出现换热不均的现象,从而降低双空调系统的换热性能,无法充分发挥双空调系统的优势。现有的双空调系统还有一种布置,四个换热器呈单排间隔分布,如图2所示,单开一个空调系统时,冷凝水容易阻挡风量,降低换热器有效的换热率,从而降低空调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双空调系统无法适应单风道使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形成至少两条换热流路进行换热的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移动工具。
5.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6.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气流通道;
7.沿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方向,所述气流通道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组和第二换热器组;
8.所述第一换热器组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
9.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
10.所述第一换热器组中的部分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组中的部分所述换热器连通形成一个换热流路;
11.所述空调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换热流路,每一所述换热流路能够对所述气流通道内的全部气流进行换热。
12.每一所述换热流路所形成的换热面与所述气流通道的截面相同。
13.所述第一换热器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换热器,所有所述第一换热器沿垂直于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方向并列设置。
14.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换热器,所有所述第二换热器沿垂直于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方向并列设置。
15.所述第二换热器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所有所述第二换热器组沿所述气流通道
内的气流方向并列设置。
16.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组中,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和/或,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气流通道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17.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组中,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和/或,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气流通道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18.所述换热流路包括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所述第一换热器组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组包括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构成所述第一换热流路,所述第三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连通构成所述第二换热流路,且部分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三换热器,剩余部分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依次经过所述第四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
19.在所述第一换热流路中,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和/或,在所述第二换热流路中,所述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
20.所述空调系统具有一条所述换热流路单独运行的第一状态、至少两条所述换热流路同时运行的第二状态。
21.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系统。
22.一种移动工具,包括上述的空调系统或上述的空调器。
23.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移动工具,通过将换热器进行阵列分布,使得在一个换热流路工作时,其所包括的换热器上产生的冷凝水形成风阻、不工作的换热流路上的换热器无冷凝水而不会产生风阻,从而使在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所受到的风阻基本相同,迫使气流必须流经处于工作状态的换热器,保证换热效果,在至少两个换热流路同时工作时,气流能够均匀的经过所有工作的换热器,从而保证每条换热流路的换热效率,整体提高空调系统的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24.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双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双空调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
28.1、壳体;11、气流流道;2、第一换热器组;3、第二换热器组;21、第一换热器;22、第二换热器;31、第三换热器;32、第四换热器;12、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0.根据流体力学可知,当风道存在阻挡时,风道内的气流会沿阻力小的流路进行流动。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如图3所示的空调系统,包括:空调系统,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形成有气流通道11;沿所述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方向,所述气流通道11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组2和第二换热器组3;所述第一换热器组2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组3
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组2中的部分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组3中的部分所述换热器连通形成一个换热流路;所述空调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换热流路,每一所述换热流路能够对所述气流通道11内的全部气流进行换热。也即每一换热流路所对应的换热器在气流通道11的截面上的投影与气流通道11的截面重合,当一条换热流路进行工作时,不论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从任意位置经过第一换热器组2和第二换热器组3时,其必然会经过至少一个处于工作状态的换热器进行换热,从而保证空调系统的换热效率。在一个换热流路工作时,其所包括的换热器上产生的冷凝水形成风阻,而不工作的换热流路上的换热器无冷凝水而不会产生风阻,使在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所受到的风阻基本相同,迫使气流必须流经处于工作状态的换热器,保证换热效果,在至少两个换热流路同时工作时,气流能够均匀的经过所有工作的换热器,从而保证每条换热流路的换热效率,整体提高空调系统的换热性能。
31.其中,所述气流通道11上设置有进风口12,气体由所述进风口12流入所述气流通道11。
32.每一所述换热流路所形成的换热面与所述气流通道11的截面相同。也即在气流通道11内流通的气体在流经换热流路时必然会进行换热。
33.所述第一换热器组2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换热器,所有所述第一换热器沿垂直于所述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方向并列设置。也即第一换热器组2内的所有换热器在气流通道11的截面上的投影与气流通道11的截面重合。保证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必须通过第一换热器组2上的换热器进行流动。
34.所述第二换热器组3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换热器,所有所述第二换热器沿垂直于所述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方向并列设置。也即第二换热器组3内的所有换热器在气流通道11的截面上的投影与气流通道11的截面重合。保证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必须通过第二换热器组3上的换热器进行流动。
35.所述第二换热器组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所有所述第二换热器组3沿所述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方向并列设置。由于制冷剂会流经多个换热器,沿制冷剂的流动路径,靠前的换热器的换热量相对较高,而靠后的换热器的换热量相对较低,为了保证对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的换热均匀程度,使气流所流过的多个换热器的换热量的总和基本上相同,最终气流的各个部分的温度基本相同,达到换热均匀的目的。
36.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组2中,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和/或,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气流通道11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迫使气流通道11内的所有气体只能通过第一换热器组2进行流动。
37.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组3中,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和/或,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气流通道11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迫使气流通道11内的所有气体只能通过第二换热器组3进行流动。
38.所述换热流路包括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所述第一换热器组2包括第一换热器21和第四换热器32,所述第二换热器组3包括第二换热器22和第三换热器31,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连通构成所述第一换热流路,所述第三换热器31和所述第四换热器32构成所述第二换热流路,且部分所述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三换热器31,剩余部分所述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依次经过所述第四换热器
32和第二换热器22。也即第一换热器21、第二换热器22、第三换热器31和第四换热器32呈对角分布,通过将四个换热器对角分布,使得在一个换热流路工作时,利用对应换热器上产生的冷凝水形成风阻、不工作的换热流路无冷凝水而不会产生风阻,从而在风道内产生风阻相同的两条气流流路,迫使气流分为两部分而流经对应的换热器,保证换热效果,在两个换热流路均工作时,部分气流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21和第三换热器31进行热交换,另一部分气流依次经过第四换热器32和第二换热器22进行热交换,保证两个系统换热性能一直,整体提高空调系统的换热性能。
39.可选的,第一换热器21、第二换热器22、第三换热器31和第四换热器32为蒸发器;或第一换热器21、第二换热器22、第三换热器31和第四换热器32为冷凝器。
40.在所述第一换热流路中,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22和第一换热器21;和/或,在所述第二换热流路中,所述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第三换热器31和第四换热器32。也即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气流的流动方向相反,进一步增加换热效率。
41.所述空调系统具有一条所述换热流路单独运行的第一状态、至少两条所述换热流路同时运行的第二状态。
42.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系统。
43.一种移动工具,包括上述的空调系统或上述的空调器。
4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形成有气流通道(11);沿所述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方向,所述气流通道(11)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组(2)和第二换热器组(3);所述第一换热器组(2)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组(3)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组(2)中的部分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组(3)中的部分所述换热器连通形成一个换热流路;所述空调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换热流路,每一所述换热流路能够对所述气流通道内的全部气流进行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换热流路所形成的换热面与所述气流通道(11)的截面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组(2)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换热器,所有所述第一换热器沿垂直于所述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方向并列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组(3)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换热器,所有所述第二换热器沿垂直于所述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方向并列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组(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所有所述第二换热器组(3)沿所述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方向并列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组(2)中,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和/或,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气流通道(11)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组(3)中,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和/或,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气流通道(11)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流路包括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所述第一换热器组(2)包括第一换热器(21)和第四换热器(32),所述第二换热器组(3)包括第二换热器(22)和第三换热器(31),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连通构成所述第一换热流路,所述第三换热器(31)和所述第四换热器(32)连通构成所述第二换热流路,且部分所述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21)和所述第三换热器(31),剩余部分所述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依次经过所述第四换热器(32)和第二换热器(2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换热流路中,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22)和第一换热器(21);和/或,在所述第二换热流路中,所述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第三换热器(31)和第四换热器(32)。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具有一条所述换热流路单独运行的第一状态、至少两条所述换热流路同时运行的第二状态。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12.一种移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或权利
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移动工具。空调系统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气流通道;沿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方向,所述气流通道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组和第二换热器组。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空调器及移动工具,通过将换热器进行阵列分布,使得在一个换热流路工作时,其所包括的换热器上产生的冷凝水形成风阻、不工作的换热流路上的换热器无冷凝水而不会产生风阻,从而使在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所受到的风阻基本相同,迫使气流必须流经处于工作状态的换热器,保证换热效果,在至少两个换热流路同时工作时,气流能够均匀的经过所有工作的换热器,从而保证每条换热流路的换热效率,整体提高空调系统的换热性能。高空调系统的换热性能。高空调系统的换热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卢力 钟志成 杨凯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4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