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快速止血,并能够暂时性的保持主要血管血液流通的急救装置。
背景技术:
2.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有贯通式伤口出现,如发生车祸时,异物常常会直插患者躯干,此时由于患者失血较快,急救的办法并不多,特别是异物不易搬运和切割时,患者通常只能保持在原地等待救援,即使救护车及时赶到,也通常需要消防人员将异物切割并保留在患者体内,如果拔出异物,则患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能因失血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公开号为cn104287899a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贯通伤口封堵装置,其能够插入患者的伤口并迅速膨胀,起到压迫伤口止血的作用。但是在使用时,由于患者的伤口在不断流血,该封堵装置在插入伤口时,通常不能够知晓其插入的深度,为了能够达到止血的目的,在使用时会尽量往里插,这就会导致对患者的二次伤害,甚至将未破损的组织也一起撕裂。另外,由于伤口的深度较深,通常伴随着大血管,例如动脉的破损,如果将动脉一起封堵,则动脉远端的组织供血不足,会导致远端组织缺血坏死。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止血,并能够暂时性的保持主要血管血液流通的急救装置。
4.一种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其包括插入芯,插入芯为有底板的筒状结构,并且由两部分插接而成,分别为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所述底板与第一插入部分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从而在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插接时能够形成封闭的有底的筒状结构;第一插入部分包括第一弹性薄膜,第二插入部分包括第二弹性薄膜,第一弹性薄膜和第二弹性薄膜分别与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固定连接,从而分别在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上形成封闭的容纳空间,第一弹性薄膜与第一插入部分形成的容纳空间以及第二弹性薄膜与第二插入部分形成的容纳空间分别设置有膨胀物,该膨胀物在吸水后能够迅速膨胀,从而填充插入芯与伤口之间的空隙,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在第一插入部分插入伤口时能够检测所述底板受到的阻力,第一插入部分上与所述底板相对的近端设置有压力指示装置。
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指示装置为显示屏、扬声器或者发光装置。
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指示装置为显示屏时,显示屏通过通信接口与第一插入部分连接,从而在插入芯插入时能够指示插入压力,而在插入芯插入后移出。
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为4个,分别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从而能够感知底板的各处的受力情况。
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感器是点阵式薄膜压力传感器,能够更精确的测量伤口最深处受到的所述底板的挤压。
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膨胀物的材料为merocel高分子材料、高膨溶壳聚糖海绵或者瑞纳水凝胶。
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薄膜和所述第二弹性薄膜上设置有多个微孔,在使用时血液能够通过该微孔进入到所述膨胀物中。
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导流管,导流管由中间管、上游管以及下游管组成,中间管为具有一定硬度的、能够弹性变形的管,中间管的直径能够确保能够卡借在在插入芯的开口中,上游管为具有一定硬度的可弯曲的挠性管制成,下游管为柔软的薄膜制成,在使用之前收缩成片状结构。
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装置,用于将插入芯与患者身体固定,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环扣以及位于环扣两端的绑带,绑带上设置有魔术贴,环扣中设置有通孔,以供所述第一插入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插入部分插入。
13.由本发明的结构以及使用方式可知,本发明的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能够满足多种快速止血的需求,在使用时既能够保证快速止血得以实现,又避免了对组织造成的二次伤害,更好的是能够很大程度上保持伤口远端的血流供给,不至于使得组织缺血坏死。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本发明的主体部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插入部分示意图;图3是图本发明的第二插入部分示意图;图4是图本发明的导流管的示意图;图5是图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公开,而不是限定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公开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公开更好的理解。
1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8.如图1所示,该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1包括插入芯,插入芯为有底板7的筒状结构,
并且由两部分插接而成,分别为第一插入部分2和第二插入部分3,其中底板7与第一插入部分2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从而在第一插入部分2和第二插入部分3插接时能够形成封闭的有底的筒状结构。第一插入部分2包括第一弹性薄膜4,第二插入部分3包括第二弹性薄膜5,第一弹性薄膜4和第二弹性薄膜5分别与第一插入部分2和第二插入部分3固定连接,从而分别在第一插入部分2和第二插入部分3上形成封闭的容纳空间。为了提高固定效果,弹性薄膜通常粘接在插入芯上,从而即使弹性薄膜膨胀到最大尺寸也不会从插入芯上脱离。第一弹性薄膜4与第一插入部分2形成的容纳空间以及第二弹性薄膜5与第二插入部分3形成的容纳空间分别设置有膨胀物6,膨胀物6在吸水后能够迅速膨胀,从而填充插入芯与伤口之间的空隙,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
19.特别地,如图2所示,底板7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8,在第一插入部分2插入伤口时能够检测底板7受到的阻力,从而方便医生或者护士在使用时能够知晓底板7是否达到伤口的最深处。第一插入部分2上与底板7相对的近端设置有压力指示装置(图中未示出),其可以为显示屏、扬声器或者发光装置。当指示装置为显示屏时,显示屏通过通信接口与第一插入部分2连接,从而在插入时能够指示插入压力,而在插入后能够移出。当指示装置为扬声器或者发光装置时,其直接固定在第一插入部分2的近端。在插入过程中,当底板7只在伤口内而没有到达伤口底部时,其受到的阻力通常是大致均匀的,而在底板7接触到伤口的底部时,随着第一插入部分2的继续插入,压力传感器8受到的阻力也越来大,当其达到一定的值时,指示装置就会发出警报,提醒医生停止继续插入。如果没有设置压力传感器8,则在使用时医生只能凭借自身的经验来进行操作,往往会造成患者的二次损伤。
20.压力传感器8可以为多个,例如4个,分别两两对称设置在底板8上,从而能够感知底板7的各处的受力情况,如果伤口最深处不规则,则至少使得2个传感器测到的压力达到规定值时才停止第一插入部分的插入,这样既可以保证了大部分的伤口血流止住,也减小了二次伤害。
21.在一个更优的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8可以是点阵式薄膜压力传感器,此类压力传感器上有多个传感器单元,能够更精确的测量伤口最深处受到的底板7的挤压。
22.膨胀物6选用吸水迅速膨胀的材料,如merocel高分子材料、高膨溶壳聚糖海绵或者瑞纳水凝胶。由于膨胀物6的吸水后迅速膨胀的特性,如果将插入芯设置为一体的结构一次性插入伤口,则血液会迅速通过薄膜进入膨胀物6,膨胀物6迅速膨胀,从而封堵住了伤口的侧壁,此时虽然膨胀物6没有膨胀到最大的形态,但是也将底板7与伤口底部的血液密封,从而在插入芯插入时,此处的血液对底板产生反作用力,无法准确的测量底板7受到的伤口底部的压力,因此,发明人将插入芯设置为两部分,即第一插入部分2和第二插入部分3。为了使得插入芯在最终使用时不分离,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插入部分2上设置有燕尾槽10,第二插入部分3上设置有插接块14,在使用时,插接块14能够插入到燕尾槽10中,从而形成筒状的插入芯。
23.第一弹性薄膜4和第二弹性薄膜5上设置有多个微孔,在使用时血液能够通过该微孔进入到膨胀物6中。
24.如图4所示,该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1还包括导流管,导流管由中间管11、上游管12以及下游管13组成,中间管11为具有一定硬度的、能够弹性变形的管,可以为塑料或者金属制成,其长度略大于插入芯的直径,并且中间管11的直径能够确保能够卡借在在插入芯的
开口9中,上游管12为具有一定硬度的可弯曲的挠性管制成,从而方便插入动脉中,并且在动脉血流的冲击下也不至于缩回或者塌缩成一团。下游管13为柔软的薄膜结构,在使用之前收缩成片状结构,从而在上游管12插入动脉时,血液能够迅速通过上游管12、中间管11进入到下游管13,进而将下游管13充满、膨胀,方便下游管13进入并延伸到伤口远端的动脉中。
25.优选地,上游管12的长度为1-2cm,下游管13的长度大于3cm,如5cm左右。
26.设置导流管是十分必要的,如在大腿部受伤且伤及股动脉时,如果仅仅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则受伤部位的远端,如小腿以及脚部通常会缺血,如果时间过长,很可能导致伤口远端组织的坏死,进而导致患者截肢甚至危及生命。而在设置了导流管以后,医生如果发现有大量的血液喷出,则判断有动脉受伤,在使用时先将上游管12插入伤口近端的动脉,待恢复远端动脉的供血后,再插入插入芯对伤口其他部位进行止血。
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1还包括固定装置,用于将插入芯与患者身体固定。如图5所示,固定装置包括环扣15以及位于环扣两端的绑带16,绑带16上设置有魔术贴,从而方便连接与拆卸。环扣15中设置有通孔,以供第一插入部分2以及第二插入部分3插入。
28.在使用时,首先将导流管的上游管12插入伤口近端的动脉,观察血液是否将下游管13膨胀,如果下游管12没有膨胀,则需要调整上游管12的位置,如果下游管13膨胀,则说明上游管12的位置合适,此时插入第一插入部分2,并观察指示装置,如果指示装置上的压力达到规定的数值,或者指示装置发出警报,则停止第一插入部分的动作,将中间管放置在第一插入部分2的开口9中,此时将第二插入部分3的插接块14沿着第一插入部分2的燕尾槽10中,直到第二插接部分3的近端与第一插接部分2的近端齐平。然后将环扣15套设在插入芯上并且插入芯固定,固定时注意观察指示装置的压力显示,不能增加指示装置的压力。
29.由本发明的结构以及使用方式可知,本发明的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1能够满足多种快速止血的需求,在使用时既能够保证快速止血得以实现,又避免了对组织造成的二次伤害,更好的是能够很大程度上保持伤口远端的血流供给,不至于使得组织缺血坏死。
3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一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其包括插入芯,插入芯为有底板的筒状结构,并且由两部分插接而成,分别为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插入部分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从而在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插接时能够形成有底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插入部分包括第一弹性薄膜,所述第二插入部分包括第二弹性薄膜,第一弹性薄膜和第二弹性薄膜分别与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固定连接,从而分别在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上形成封闭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弹性薄膜与所述第一插入部分形成的容纳空间以及所述第二弹性薄膜与所述第二插入部分形成的容纳空间分别设置有膨胀物,该膨胀物在吸水后能够迅速膨胀,从而填充插入芯与伤口之间的空隙,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所述第一插入部分插入伤口时能够检测所述底板受到的阻力,所述第一插入部分上与所述底板相对的近端设置有压力指示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指示装置为显示屏、扬声器或者发光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指示装置为显示屏时,显示屏通过通信接口与第一插入部分连接,从而在插入芯插入时能够指示插入压力,而在插入芯插入后移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为4个,分别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从而能够感知底板的各处的受力情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是点阵式薄膜压力传感器,能够更精确的测量伤口最深处受到的所述底板的挤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物的材料为merocel高分子材料、高膨溶壳聚糖海绵或者瑞纳水凝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薄膜和所述第二弹性薄膜上设置有多个微孔,在使用时血液能够通过该微孔进入到所述膨胀物中。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管,导流管由中间管、上游管以及下游管组成,中间管为具有一定硬度的、能够弹性变形的管,中间管的直径能够确保能够卡借在在插入芯的开口中,上游管为具有一定硬度的可弯曲的挠性管制成,下游管为柔软的薄膜制成,在使用之前收缩成片状结构。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用于将插入芯与患者身体固定,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环扣以及位于环扣两端的绑带,绑带上设置有魔术贴,环扣中设置有通孔,以供所述第一插入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插入部分插入。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时,首先将导流管的上游管插入伤口近端的动脉,观察血液是否将下游管膨胀,如果下游管没有膨胀,则需要调整上游管的位置,如果下游管膨胀,则说明上游管的位置合适,此时插入第一插入部分,并观察指示装置,如果指示装置上的压力达到规定的数值,或者指示装置发出警报,则停止第一插入部分的动作,将中间管放置在第一插入部分的开口中,此时将第二插入部分的插接块沿着第一插入部分的燕尾槽中,直到第二插接部分的近端与第一插接部分的
近端齐平;然后将环扣套设在插入芯上并且插入芯固定,固定时注意观察指示装置的压力显示,不能增加指示装置的压力。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其包括插入芯,插入芯为有底板的筒状结构,并且包括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底板与第一插入部分固定连接,从而在第一插入部分和第二插入部分插接时能够形成封闭的有底的筒状结构;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在第一插入部分插入伤口时能够检测所述底板受到的阻力,装置中还包括导流管,本发明的心内科护理急救装置能够满足多种快速止血的需求,在使用时既能够保证快速止血得以实现,又避免了对组织造成的二次伤害,更好的是能够很大程度上保持伤口远端的血流供给,不至于使得组织缺血坏死。于使得组织缺血坏死。于使得组织缺血坏死。
技术研发人员:刘曼 张景予 张雪晨 郭恩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1.0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