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专利查询2024-1-3  103



1.本发明涉及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尤其涉及一种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交通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传统热拌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是将热沥青与热集料搅拌后铺筑路面,这种施工工艺会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和严重大气污染;而乳化沥青施工技术由于具有节约能源、对大气污染小等优势,在路面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微表处技术作为乳化沥青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外既用于沥青路面,也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罩面,在我国大多用于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桥面、隧道道面等,被认为是修复道路车辙及其他多种路面病害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
3.沥青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是生产乳化沥青的关键材料,少量加入就能大幅降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并且在油-水界面形成一层乳化剂分子膜,从而对沥青进行乳化,使沥青微粒均匀、稳定地分散于皂液中,使沥青在常温下具有很好的流动性,便于沥青在常温状态下施工。微表处用乳化沥青要求为慢裂快凝型,既要求与集料有足够的可拌和时间,还要在摊铺后能迅速破乳成型,快速开放交通,这些性能要求主要依赖于沥青乳化剂来实现。微表处对沥青乳化剂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其性能优劣将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微表处用乳化沥青所用的乳化剂要求为阳离子乳化剂,实践证明,由阳离子型沥青乳化剂制备的乳化沥青与石料表面吸附力强,抗剥落性能好,成型速度快,早期强度高,但是由于其亲水基团具有较强的极性,因此破乳速度快,导致可拌和时间短,而微表处混合料为冷拌冷铺型混合料,施工过程中呈稀浆状态,考虑到施工和易性及快速开放交通的要求,因此必须控制乳化沥青与集料的可拌和时间。目前微表处用沥青乳化剂普遍存在慢裂快凝效果不好,对沥青低温性能影响大,对不同沥青及集料适应性差,乳化剂制备过程繁冗、配方复杂,需添加多种助剂,导致其原料来源受限制及环境友好性不佳等缺点。
4.沥青乳化剂根据亲水基团是否电离及电离所带电荷分为非离子沥青乳化剂、阴离子沥青乳化剂、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及两性离子沥青乳化剂。非离子与两性离子沥青乳化剂乳化效果不好,与矿料粘附性差;阴离子沥青乳化剂成膜早期强度低,破乳速度太慢,影响路面快速开放交通;相较而言阳离子沥青乳化剂乳化效果好,与矿料粘附性强,破乳速度可控,因此阳离子沥青乳化剂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中国专利cn102659681a公开了一种微表处咪唑啉类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将携水剂、金属离子化合物、羧酸和多乙烯多胺混匀在100℃~150℃进行酰胺化反应后,减压蒸馏去除携水剂得到目标沥青乳化剂。中国专利cn109081926a涉及一种含咪唑啉的两性离子型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乳化剂由顺丁烯二酸酐、脂肪醇及1-甲基咪唑制得。中国专利cn102558575a公开了一种脂肪酸衍生物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制备方法,将混合脂肪酸与烯酸或酸酐反应,然后与不同类型的混合胺反应制得目标乳化剂。林艳在《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延度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一文
中将非离子型沥青乳化剂op-10与传统多胺型小分子阳离子型沥青乳化剂mqk复配,所制备的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低温延度相较于单一阳离子型沥青乳化剂制备的改性乳化沥青有明显提高,其中op-10的成分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较好。目前所公开的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大部分为小分子沥青乳化剂,国内外文献中对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亦鲜有记载,且小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通常会显著降低乳化沥青的低温延度,导致乳化沥青低温性能明显下降,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性能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可抑制乳化沥青低温延度明显下降的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以提升乳化沥青低温性能,并降低乳化沥青的生产成本,简化工艺,满足道路建设和路面维护的更高要求。经检索,目前有关将大单体聚氧乙烯醚通过自由基聚合技术引入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主链,合成一种包含部分非离子聚氧乙烯醚成分的阳离子高分子沥青乳化剂以解决传统小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对乳化沥青低温延度影响过大问题的一种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6.本发明所述的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由油酸-顺丁烯二酸酐-聚醚单体三元共聚物与胺类化合物进行酰胺化反应,再升温发生咪唑啉环化反应制得;所述乳化剂组分中油酸、顺丁烯二酸酐、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5):(1~1.5):(2.0~3.0),聚醚单体用量占油酸和顺丁烯二酸酐总质量的5%~25%,引发剂用量为油酸、顺丁烯二酸酐及聚醚单体总质量的0.1%~0.6%,链转移剂用量为油酸、顺丁烯二酸酐及聚醚单体总质量的0.1%~0.6%;其中,所述聚醚单体为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烯丙基聚氧乙烯基醚、2-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基醚中的一种或其多种任意摩尔比的组合,所述胺类化合物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多乙烯多胺中的一种或其多种任意摩尔比的组合,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氢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二叔丁基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质量比的混合物,所述链转移剂为3-巯基丙酸、巯基乙酸、2-巯基丙酸、2-巯基丙醇、3-巯基丙醇的一种或两种任意质量比的混合物。
7.上述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中:所述乳化剂组分中油酸、顺丁烯二酸酐、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优选为1:1:2;所述聚醚单体的用量优选为油酸和顺丁烯二酸酐总质量的10%;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优选为油酸、顺丁烯二酸酐及聚醚单体总质量的0.2%;所述链转移剂的用量优选为油酸、顺丁烯二酸酐及聚醚单体总质量的0.2%。
8.上述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中:所述聚醚单体优选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所述胺类化合物优选三乙烯四胺,所述引发剂优选过氧化氢异丙苯,所述链转移剂优选3-巯基丙酸。
9.本发明所述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10.(1)制备油酸-顺丁烯二酸酐-聚醚单体三元共聚物
11.在通入n2条件下,将油酸、顺丁烯二酸酐和聚醚单体加入到四口烧瓶中,搅拌下升温至110~130℃,然后缓慢滴加油酸、引发剂和链转移剂组分的溶液,在高温引发剂的引发下,通过链转移剂调控相对分子质量,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2~5h后生成油酸-顺丁烯二酸
酐-聚醚单体三元无规共聚物(见反应式a);
12.(2)制备酰胺类中间体
13.保持110~130℃,向步骤(1)所述四口烧瓶中缓慢滴加胺类化合物,然后升温至140~160℃,使油酸-顺丁烯二酸酐-聚醚单体三元共聚物与胺类化合物进行酰胺化反应,2~5h后制得酰胺类中间体(见反应式b);
14.(3)制备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15.继续升温至200~220℃,使步骤(2)制得的酰胺化中间体在200~220℃温度下反应2~5h进一步脱水成环,生成咪唑啉,最终得到产物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见反应式c);
16.所得乳化剂组分中油酸、顺丁烯二酸酐、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5):(1~1.5):(2.0~3.0),聚醚单体用量占油酸和顺丁烯二酸酐总质量的5%~25%,引发剂用量为油酸、顺丁烯二酸酐及聚醚单体总质量的0.1%~0.6%,链转移剂用量为油酸、顺丁烯二酸酐及聚醚单体总质量的0.1%~0.6%;其中,所述聚醚单体为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烯丙基聚氧乙烯基醚、2-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基醚中的一种或其多种任意摩尔比的组合,所述胺类化合物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多乙烯多胺中的一种或其多种任意摩尔比的组合,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氢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二叔丁基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质量比的混合物,所述链转移剂为3-巯基丙酸、巯基乙酸、2-巯基丙酸、2-巯基丙醇、3-巯基丙醇的一种或两种任意质量比的混合物。
17.上述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所述反应温度优选是130℃;步骤(2)所述酰胺化反应温度优选是160℃;步骤(3)所述反应温度优选是220℃。
18.上述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合成反应式如下:
[0019][0020]
本发明所述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在制备乳化沥青中应用。
[0021]
其中:应用方法是:将所述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溶于水,配制成皂液,然后将皂液加热至70~80℃,用盐酸调节ph值为2~4,同时沥青加热至130℃后将皂液和沥青均倒入胶体磨中研磨2~5min,即制得乳化沥青。
[002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制备的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沥青组分中沥青占55~65wt.%,皂液占35~45wt.%;其中皂液中含有占乳化沥青组分总量1.5~3.0wt.%的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002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小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对乳化沥青低温延度影响过大的问题,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及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4]
1)利用分子结构设计原理将大单体聚氧乙烯醚通过自由基聚合技术引入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主链,合成一种包含部分非离子聚氧乙烯醚成分的阳离子高分子沥青乳化剂,工艺简单、成本可控、易于实现工业化。该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可显著降低小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对沥青低温延度的负作用,解决了传统小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对乳化沥青低温延度影响过大的问题,从而改善了乳化沥青的低温性能,且丰富了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种类。
[0025]
2)本发明合成的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有良好的乳化能力,乳化沥青高、低温性能及储存稳定性优良,制备的乳化沥青各项性能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相关要求,在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等施工工艺中有着良好的应
用前景。
[0026]
3)利用本发明合成的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所制备的乳化沥青高、低温性能和储存稳定性具备可调性,可以通过调节反应物摩尔比和皂液ph值实现。灵活改善乳化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和储存稳定性,有助于制备出符合施工现场要求的、性价比更高的乳化沥青。
[0027]
4)本发明通过加入链转移剂调控聚合物的分子量,有效增强了制备的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乳化性能及储存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如下所述例子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0029]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从商业途径得到。
[0030]
实施例1:
[0031]
1、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制备
[0032]
(1)制备油酸-顺丁烯二酸酐-聚醚单体三元共聚物
[0033]
在通入n2条件下,将25.2g油酸、9.8g顺丁烯二酸酐和4g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加入到四口烧瓶中,搅拌下升温至130℃,然后缓慢滴加油酸3g、过氧化氢异丙苯0.084g和3-巯基丙酸0.084g,滴加完毕后反应3h,得到油酸-顺丁烯二酸酐-聚醚单体三元无规共聚物。
[0034]
(2)制备酰胺类中间体
[0035]
将步骤(1)中产物保持130℃,搅拌下缓慢滴加29.2g三乙烯四胺,升温至160℃,反应3h。
[0036]
(3)制备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0037]
将步骤(2)中产物继续升温至220℃,使酰胺化中间体在220℃下进一步脱水成环制得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0038]
2、乳化沥青制备及性能测试
[0039]
将该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20g溶于水中,将皂液加热至80℃,用盐酸调节ph值为3.0,配制成400g皂液,然后将600g 70
#
基质沥青加热至130℃,最后将皂液及基质沥青通入胶体磨中剪切3min,得到乳化沥青。
[0040]
乳化沥青中沥青占60wt.%,皂液占40wt.%;其中皂液中含有占乳化沥青组分总量2.0wt.%的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0041]
按照《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试验方法,对所得乳化沥青各项指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0042]
实施例2:
[0043]
本实施例按照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过氧化氢异丙苯质量为0.168g。
[0044]
本实施例按照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乳化沥青及测试乳化沥青性能,测试结果
见表1。
[0045]
实施例3:
[0046]
本实施例按照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为6g。
[0047]
本实施例按照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乳化沥青及测试乳化沥青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0048]
对比例1:
[0049]
1、制备咪唑啉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0050]
(1)将16g油酸和6g顺丁烯二酸酐加入到四口烧瓶中,升温至130℃,搅拌反应0.5小时,再升温至155℃,搅拌反应3h。
[0051]
(2)降温至70℃,先缓慢滴加6g丙烯酸,再缓慢滴加74g多乙烯多胺,然后升温至160℃,酰胺反应3h。
[0052]
(3)最后升温至220℃,脱水环化反应3h得到咪唑啉型沥青乳化剂。
[0053]
2、乳化沥青制备及性能测试
[0054]
本对比例按照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乳化沥青及测试乳化沥青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0055]
对比例2:
[0056]
本对比例采用市售sqbio-a2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制备乳化沥青,并按照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乳化沥青及测试乳化沥青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0057]
对比例3:
[0058]
本对比例采用市售slmk-508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制备乳化沥青,并按照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乳化沥青及测试乳化沥青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0059]
表1:乳化沥青性能测试结果
[0060][0061]
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本体自由基聚合技术制备的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解决了传统小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对乳化沥青15℃低温延度影响过大的问题,且经其制备的乳化沥青的5d储存稳定性也优于多种小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本发明的乳
化剂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乳化剂产品水溶性好,表面活性强,属于慢裂型沥青乳化剂,用该乳化剂生产的乳化沥青细腻均匀,储存稳定性优良,并且相较于传统小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来说对乳化沥青低温性能影响较小,各项性能均满足施工要求,在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等施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62]
还需重申的是: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由油酸-顺丁烯二酸酐-聚醚单体三元共聚物与胺类化合物进行酰胺化反应,再升温发生咪唑啉环化反应制得;所述乳化剂组分中油酸、顺丁烯二酸酐、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5):(1~1.5):(2.0~3.0),聚醚单体用量占油酸和顺丁烯二酸酐总质量的5%~25%,引发剂用量为油酸、顺丁烯二酸酐及聚醚单体总质量的0.1%~0.6%,链转移剂用量为油酸、顺丁烯二酸酐及聚醚单体总质量的0.1%~0.6%;其中,所述聚醚单体为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烯丙基聚氧乙烯基醚、2-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基醚中的一种或其多种任意摩尔比的组合,所述胺类化合物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多乙烯多胺中的一种或其多种任意摩尔比的组合,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氢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二叔丁基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质量比的混合物,所述链转移剂为3-巯基丙酸、巯基乙酸、2-巯基丙酸、2-巯基丙醇、3-巯基丙醇的一种或两种任意质量比的混合物。2.权利要求1所述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组分中油酸、顺丁烯二酸酐、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所述聚醚单体的用量为油酸和顺丁烯二酸酐总质量的10%;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油酸、顺丁烯二酸酐及聚醚单体总质量的0.2%;所述链转移剂的用量为油酸、顺丁烯二酸酐及聚醚单体总质量的0.2%。3.权利要求1所述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单体为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所述胺类化合物为三乙烯四胺,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氢异丙苯,所述链转移剂为3-巯基丙酸。4.权利要求1所述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1)制备油酸-顺丁烯二酸酐-聚醚单体三元共聚物在通入n2条件下,将油酸、顺丁烯二酸酐和聚醚单体加入到四口烧瓶中,搅拌下升温至110~130℃,然后缓慢滴加油酸、引发剂和链转移剂组分的溶液,在高温引发剂的引发下,通过链转移剂调控相对分子质量,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2~5h后生成油酸-顺丁烯二酸酐-聚醚单体三元无规共聚物;(2)制备酰胺类中间体保持110~130℃,向步骤(1)所述四口烧瓶中缓慢滴加胺类化合物,然后升温至140~160℃,使油酸-顺丁烯二酸酐-聚醚单体三元共聚物与胺类化合物进行酰胺化反应,2~5h后制得酰胺类中间体;(3)制备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继续升温至200~220℃,使步骤(2)制得的酰胺化中间体在200~220℃温度下反应2~5h进一步脱水成环生成咪唑啉,最终得到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所得乳化剂组分中油酸、顺丁烯二酸酐、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5):(1~1.5):(2.0~3.0),聚醚单体用量占油酸和顺丁烯二酸酐总质量的5%~25%,引发剂用量为油酸、顺丁烯二酸酐及聚醚单体总质量的0.1%~0.6%,链转移剂用量为油酸、顺丁烯二酸酐及聚醚单体总质量的0.1%~0.6%;其中,所述聚醚单体为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烯丙基聚氧乙烯基醚、2-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基醚中的一种或其多种任意摩尔比的组合,所述胺类化合物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多乙烯多胺中的一种或其多种任意摩尔比的组合,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氢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二叔丁基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质量比的混合物,所述链转移剂为3-巯基丙酸、巯基乙酸、2-巯基丙酸、2-巯
基丙醇、3-巯基丙醇的一种或两种任意质量比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反应温度是130℃;步骤(2)所述酰胺化反应温度是160℃;步骤(3)所述反应温度是220℃。6.权利要求1所述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在制备乳化沥青中应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方法是:将所述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溶于水,配制成皂液,然后将皂液加热至70~80℃,用盐酸调节ph值为2~4,同时沥青加热至130℃后将皂液和沥青均倒入胶体磨中研磨2~5min,即制得乳化沥青。8.一种利用利要求1所述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制备的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沥青组分中沥青占55~65wt.%,皂液占35~45wt.%;其中皂液中含有占乳化沥青组分总量1.5~3.0wt.%的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氧乙烯醚型高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由油酸-顺丁烯二酸酐-聚醚单体三元共聚物与胺类化合物进行酰胺化反应,再升温发生咪唑啉环化反应制得;所述乳化剂组分中油酸、顺丁烯二酸酐、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5):(1~1.5):(2.0~3.0),聚醚单体用量占油酸和顺丁烯二酸酐总质量的5%~25%,引发剂及链转移用量分别为油酸、顺丁烯二酸酐和聚醚单体总质量的0.1%~0.6%。本发明的乳化剂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乳化剂水溶性好,表面活性强,属于慢裂型沥青乳化剂,用其生产的乳化沥青细腻均匀,储存稳定性优良,相较于传统小分子阳离子沥青乳化剂来说对乳化沥青低温性能影响较小,在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等施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卢晓 唐新德 李学凡 陈晓东 张翠珍 郭海超 李进娟 董福营 庞来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交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