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11月前  67



1.本发明涉及医疗救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现代战争以及非战争军事行动、火灾、地震、意外事故等导致的创伤类型多样、伤情复杂,作战人员的身体往往会因战场环境的复杂多变受到各种创伤,如何时准确地处理伤员的病情,对创伤部位进行早期的清创处理,将对伤员的治疗起到关键作用。
3.现有的急救箱为了提高机动性能,通常设置成便于医护人员携带状态,其功能较为单一,且携带物资有限,只能完成一些日常的外伤包扎功能,已经满足不了战场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4.作战状态下,军医、卫生员等医疗专业人员和普通指挥员、普通战士等非专业人员均可能成为救治第一现场的施救者。但由于急救装备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再加上他们的救治水平参差不齐,必然导致救治效果高低不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通过对多种医疗救援物资进行整合,并以空投方式将其投放至伤员救助点,从而在战场上形成微型救援中心,在减轻医护人员负担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机动性,甚至使存在行动能力的伤员还可自行救治。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其包括:物资柜,所述物资柜内设有多个储物格,各个所述储物格内放置有医疗物资;侧围框,所述侧围框为成对设置的矩形框架结构,并且分别通过顶部铰接于所述物资柜底部相对的两侧;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为一对相互铰接配合的“v”字形矩形框架结构,并且所述支撑框顶部的两个相对的自由端分别铰接于两所述侧围框的底部;所述物资柜的顶部设有挂钩和伞包;挂载架,所述挂载架设置在飞行器机身附件底部,并且所述挂载架底部设有与所述挂钩适配的电磁锁夹,以及与所述伞包的开伞器配合的钢针。
7.优选的,所述物资柜由柜壳、柜身构成,所述柜壳为底部设有开口的长壳体结构,所述柜身嵌设在所述柜壳内,并且通过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柜壳底部铰接配合;各个所述支撑框相近的一侧的顶部分别设有约束支架,各个所述约束支架通过所述支撑框的并拢将所述柜身约束在所述柜壳内。
8.优选的,所述储物格为沿所述柜身沿厚度方向开设的圆筒形凹槽,各个所述储物格沿所述柜身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并且各个所述储物格内均设有圆柱状的抽屉,各个所述抽屉对应所述柜身外部的一端分别设有拉手;不同的所述抽屉内分别放置有纯水箱、消毒液箱、水槽以及多个物资急救包;所述纯水箱及所述消毒液箱靠近所述拉手一端的侧部分设有出液阀门及出液口。
9.优选的,各个所述侧围框均由上横梁、下横梁及纵向连接上横梁及下横梁两端的边梁构成;各个所述边梁均由嵌套设置的外套和内芯构成,并且所述内芯与所述外套之间
设有互锁机构;各个所述内芯的顶端与所述上横梁刚性连接,所述外套的底端与所述下横梁刚性连接。
10.优选的,各个所述外套内均设有对于所述内芯的缓冲弹簧。
11.优选的,任意一个所述侧围框的中部还铰接设有担架板,所述担架板自由侧通过连杆与所述支撑框的底部铰接。
12.优选的,各个所述外套中部同轴心的设有铰接套,所述担架板靠近所述侧围框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铰接套配合的插销;所述担架板与所述连杆通过插销结构铰接;所述担架板任意一端的底部设有折叠支撑轮,另一端设有把手。
13.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以折叠屋的形式存在,在折叠状态时挂载到飞行器的机身上,由于折叠后的体积小,因此飞行器可以挂载若干个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携带多个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的飞行器依次将各个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空投置伤员救助点附近,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在投放过程中,飞行器控制挂载架的电磁锁夹,释放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该原理类似炮弹投掷,在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脱离挂载架的同时,开伞器被触发,并定时打开伞包中的降落伞,开伞后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缓慢下降直至着陆,在着陆过程中,在降落伞的作用下,支撑框先触及地面,并将矩形框架展开呈180度,该过程中,侧围框被支撑框撑开,从而形成等腰梯形的房屋框架,此时的储物格则形成房屋的顶部,在整个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投掷期间,医护人员轻装上阵,并向伤员救助点进发,感到后从由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形成的房屋框架内取出医疗救援物资,对附近伤员进行救治,同时还可以将降落伞覆盖在房屋框架上,形成遮风避雨的简易帐篷。当侧围框被展开后,约束支架向两侧翻转,此时柜身在重力作用下从柜壳中脱出并竖直下垂,从而对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构成的房屋形成一个稳定支撑作用,避免房屋的几何变形,同时还便于医护人员从储物格中拿取物资。由于物资柜的柜身通过插销结构的铰接轴与柜壳铰接,因此被设置成可从柜壳中取出的结构,在柜身取出后,可由医护人员将其极性搬运移动,从而进一步的扩大了救援范围,以及密布投掷偏差所造成的不便。外套和内芯属于伸缩结构,从而使侧围框的高度实现伸缩变化,在收纳状态时,可尽量缩减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的体积,在展开后,又可增大房屋框架的高度,其中的内芯和外套的伸缩定位,可采用多种限定方式来实现,例如通过摩擦阻力设定,投掷过程中,在开伞瞬间的惯性另内芯从外套中抽出到最长位置。在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着陆后,缓冲弹簧本内芯压缩,实现缓冲作用,避免救援物资因过分冲击力而造成损坏。在连杆的作用下,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展开过程中,担架板被连杆支撑而改变角度,从收纳状态转变为水平状态,从而便于伤员使用。担架板为可拆卸结构,并在展开支撑轮后,实现对伤员的快速移动搬运。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发明空运挂载状态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侧视图;
17.图3为本发明空投状态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房屋框架状态展开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担架板搬运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根据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其包括:物资柜3,所述物资柜3内设有多个储物格12,各个所述储物格12内放置有医疗物资;侧围框4,所述侧围框4为成对设置的矩形框架结构,并且分别通过顶部铰接于所述物资柜3底部相对的两侧;支撑框5,所述支撑框5为一对相互铰接配合的“v”字形矩形框架结构,并且所述支撑框5顶部的两个相对的自由端分别铰接于两所述侧围框4的底部;所述物资柜3的顶部设有挂钩6和伞包7;挂载架2,所述挂载架2设置在飞行器1机身附件底部,并且所述挂载架2底部设有与所述挂钩6适配的电磁锁夹,以及与所述伞包7的开伞器配合的钢针。
22.该设置中,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以折叠屋的形式存在,在折叠状态时挂载到飞行器1的机身上,由于折叠后的体积小,因此飞行器1可以挂载若干个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其中的飞行器1可以采用运输机、无人机等具有飞行能力的空中运载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携带多个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的飞行器1依次将各个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空投置伤员救助点附近,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在投放过程中,飞行器1控制挂载架2的电磁锁夹,释放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该原理类似炮弹投掷,在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脱离挂载架2的同时,开伞器被触发,并定时打开伞包7中的降落伞8,开伞后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缓慢下降直至着陆,在着陆过程中,在降落伞8的作用下,支撑框5先触及地面,并将矩形框架展开呈180度,该过程中,侧围框4被支撑框5撑开,从而形成等腰梯形的房屋框架,此时的储物格12则形成房屋的顶部,在整个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投掷期间,医护人员轻装上阵,并向伤员救助点进发,感到后从由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形成的房屋框架内取出医疗救援物资,对附近伤员进行救治,同时还可以将降落伞8覆盖在房屋框架上,形成遮风避雨的简易帐篷。
23.所述物资柜3由柜壳9、柜身10构成,所述柜壳9为底部设有开口的长壳体结构,所述柜身10嵌设在所述柜壳9内,并且通过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柜壳9底部铰接配合;各个所述支撑框5相近的一侧的顶部分别设有约束支架11,各个所述约束支架11通过所述支撑框5的并拢将所述柜身10约束在所述柜壳9内。
24.该设置中,当侧围框4被展开后,约束支架11向两侧翻转,此时柜身10在重力作用下从柜壳9中脱出并竖直下垂,从而对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构成的房屋形成一个稳定支撑作用,避免房屋的几何变形,同时还便于医护人员从储物格12中拿取物资。
25.所述储物格12为沿所述柜身10沿厚度方向开设的圆筒形凹槽,各个所述储物格12沿所述柜身10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并且各个所述储物格12内均设有圆柱状的抽屉14,各个所述抽屉14对应所述柜身10外部的一端分别设有拉手15;不同的所述抽屉14内分别放置有
纯水箱、消毒液箱、水槽以及多个物资急救包;所述纯水箱及所述消毒液箱靠近所述拉手15一端的侧部分设有出液阀门及出液口。
26.该设置中,由于物资柜3的柜身10通过插销25结构的铰接轴与柜壳9铰接,因此被设置成可从柜壳9中取出的结构,在柜身10取出后,可由医护人员将其极性搬运移动,从而进一步的扩大了救援范围,以及密布投掷偏差所造成的不便。另外,圆柱状的抽屉14,可以在使用中旋转角度,因此实现物资柜3的纵置使用或横置使用。当纵置使用时,将纯水箱或消毒液箱调置水槽上方,使水或消毒液流入水槽内,从而便于医护人员使用。
27.各个所述侧围框4均由上横梁16、下横梁17及纵向连接上横梁16及下横梁17两端的边梁18构成;各个所述边梁18均由嵌套设置的外套19和内芯20构成,并且所述内芯20与所述外套19之间设有互锁机构,避免在挂载状态时内芯与外套处于拉伸状态;各个所述内芯20的顶端与所述上横梁16刚性连接,所述外套19的底端与所述下横梁17刚性连接。
28.该设置中,外套19和内芯20属于伸缩结构,从而使侧围框4的高度实现伸缩变化,在收纳状态时,可尽量缩减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的体积,在展开后,又可增大房屋框架的高度,其中的内芯20和外套19的伸缩定位,可采用多种限定方式来实现,例如通过摩擦阻力设定,投掷过程中,在开伞瞬间的惯性另内芯20从外套19中抽出到最长位置。
29.另外,各个所述外套19内均设有对于所述内芯20的缓冲弹簧21。在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着陆后,缓冲弹簧21本内芯20压缩,实现缓冲作用,避免救援物资因过分冲击力而造成损坏。
30.任意一个所述侧围框4的中部还铰接设有担架板22,所述担架板22自由侧通过连杆23与所述支撑框5的底部铰接。
31.在连杆23的作用下,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展开过程中,担架板被连杆23支撑而改变角度,从收纳状态转变为水平状态,从而便于伤员使用。
32.各个所述外套19中部同轴心的设有铰接套,所述担架板靠近所述侧围框4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铰接套配合的插销25;所述担架板与所述连杆23通过插销25结构铰接;所述担架板任意一端的底部设有折叠支撑轮26,另一端设有把手27。
33.该设置中,担架板为可拆卸结构,并在展开支撑轮26后,实现对伤员的快速移动搬运。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物资柜,所述物资柜内设有多个储物格,各个所述储物格内放置有医疗物资;侧围框,所述侧围框为成对设置的矩形框架结构,并且分别通过顶部铰接于所述物资柜底部相对的两侧;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为一对相互铰接配合的“v”字形矩形框架结构,并且所述支撑框顶部的两个相对的自由端分别铰接于两所述侧围框的底部;所述物资柜的顶部设有挂钩和伞包;挂载架,所述挂载架设置在飞行器机身附件底部,并且所述挂载架底部设有与所述挂钩适配的电磁锁夹,以及与所述伞包的开伞器配合的钢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资柜由柜壳、柜身构成,所述柜壳为底部设有开口的长壳体结构,所述柜身嵌设在所述柜壳内,并且通过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柜壳底部铰接配合;各个所述支撑框相近的一侧的顶部分别设有约束支架,各个所述约束支架通过所述支撑框的并拢将所述柜身约束在所述柜壳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格为沿所述柜身沿厚度方向开设的圆筒形凹槽,各个所述储物格沿所述柜身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并且各个所述储物格内均设有圆柱状的抽屉,各个所述抽屉对应所述柜身外部的一端分别设有拉手;不同的所述抽屉内分别放置有纯水箱、消毒液箱、水槽以及多个物资急救包;所述纯水箱及所述消毒液箱靠近所述拉手一端的侧部分设有出液阀门及出液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侧围框均由上横梁、下横梁及纵向连接上横梁及下横梁两端的边梁构成;各个所述边梁均由嵌套设置的外套和内芯构成,并且所述内芯与所述外套之间设有互锁机构;各个所述内芯的顶端与所述上横梁刚性连接,所述外套的底端与所述下横梁刚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外套内均设有对于所述内芯的缓冲弹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侧围框的中部还铰接设有担架板,所述担架板自由侧通过连杆与所述支撑框的底部铰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外套中部同轴心的设有铰接套,所述担架板靠近所述侧围框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铰接套配合的插销;所述担架板与所述连杆通过插销结构铰接;所述担架板任意一端的底部设有折叠支撑轮,另一端设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救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战场创伤急救护理装置,其包括:物资柜,所述物资柜内设有多个储物格,各个所述储物格内放置有医疗物资;侧围框,所述侧围框为成对设置的矩形框架结构,并且分别通过顶部铰接于所述物资柜底部相对的两侧;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为一对相互铰接配合的“V”字形矩形框架结构,并且所述支撑框顶部的两个相对的自由端分别铰接于两所述侧围框的底部;所述物资柜的顶部设有挂钩和伞包;本发明通过对多种医疗救援物资进行整合,并以空投方式将其投放至伤员救助点,从而在战场上形成微型救援中心,在减轻医护人员负担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机动性,甚至使存在行动能力的伤员还可自行救治。至使存在行动能力的伤员还可自行救治。至使存在行动能力的伤员还可自行救治。


技术研发人员:葛妍芹 王媚 成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