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3-11-23  74



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导光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提升结构强度的导光板以及应用其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装置被广泛应用在许多电子产品上,如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等。
3.显示装置中通常集成了光学感应元件,例如摄像头等。当采用lcd盲孔结构时,需要在导光板上开孔以安装光学感应元件,而盲孔与导光板边缘之间的尺寸较小,这会导致导光板中盲孔附近的局部区域结构薄弱,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的导光板结构,以提升产品抗应力能力,实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使得导光板中盲孔附近的局部区域的尺寸增加,提升导光板的结构强度,并提高显示装置的抗应力能力。
6.本发明一实施的导光板,包括一主体部;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出所述主体部,且所述延伸部沿一第二方向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一光学感应区域,所述光学感应区域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且所述光学感应区域具有一中心点;其中所述中心点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一中心轴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点之间形成一第一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a1;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中心点之间形成一第二连线,所述第二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a2;所述第一夹角a1或所述第二夹角a2的大小介于45-65度之间。
7.如上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延伸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还具有一第三端和一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中心点之间形成一第三连线,所述第三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三夹角a3;所述第四端与所述中心点之间形成一第四连线,所述第四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第四夹角a4;所述第三夹角a3或所述第四夹角a4的大小介于0-45度之间。
8.如上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第一夹角或所述第二夹角的大小介于50-60度之间。
9.如上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第三夹角或所述第四夹角的大小介于40-45度之间。
10.如上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倒角。
11.如上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延伸部为不连续结构,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间间隔设置。
12.如上所述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延伸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一长度,所述导光板
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二长度的比值小于1/3。
13.本发明一实施的背光模组,包括一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导光板;一胶框,设置有一开口,且所述胶框环绕所述导光板;一外壳,承载所述胶框及所述导光板;其中,所述开口与所述延伸部对应设置。
14.本发明一实施的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一胶框,环绕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一开口,设置于所述胶框;一外壳,所述外壳通过所述胶框与所述显示面板粘合;一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导光板;其中所述开口与所述延伸部对应设置。
15.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于所述开口中,所述外壳与所述延伸部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一第一间距s1,于所述开口之外,所述胶框与所述主体部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一第二间距s2,其中,s1≥s2。
16.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胶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一第一宽度w1,所述外壳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一第二宽度w2,所述延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一第三宽度w3,其中,w3≤(w1-w2)。
17.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一第一侧边以及一第二侧边,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具有一第三间距s3,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具有一第四间距s4,其中,0.1mm≤s3或s4≤0.2mm。
18.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三长度,所述胶框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四长度,所述第三长度与所述第四长度的比值小于1/3。
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3.其中,附图标记:
24.100:导光板
25.101:主体部
26.102:延伸部
27.103:光学感应区域
28.300:背光模组
29.302:胶框
30.303:开口
31.304:外壳
32.305:第一侧边
33.306:第二侧边
34.a1、a2、a3、a4:第一夹角、第二夹角、第三夹角、第四夹角
35.cl:中心轴线
36.d1、d2:第一方向、第二方向
37.l1、l2、l3、l4:第一长度、第二长度、第三长度、第四长度
38.p:中心点
39.s1、s2、s3、s4:第一间距、第二间距、第三间距、第四间距
40.t1、t2、t3、t4: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第四端
41.w1、w2、w3:第一宽度、第二宽度、第三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43.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导光板100具有主体部101和延伸部102。延伸部102沿第一方向d1延伸出主体部101,且延伸部102沿第二方向d2上具有第一端t1及第二端t2,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不同,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垂直,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导光板100还具有光学感应区域103,用于设置光学感应元件(图中未示出),例如摄像头等。光学感应区域103设置于导光板100的主体部101中,且在光学感应区域103中具有一中心点p,通过中心点p且沿着第一方向d1形成对应于光学感应区域103的中心轴线cl。延伸部102的第一端t1与中心点p之间形成第一连线,第一连线与中心轴线cl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1。同样的,延伸部102的第二端t2与中心点p之间形成第二连线,第二连线与中心轴线cl之间具有第二夹角a2。其中,第一夹角a1或第二夹角a2的大小介于45-65度之间。
44.优选的,第一夹角al或第二夹角a2的大小介于50-60度之间,更优选的,第一夹角a1或第二夹角a2的大小介于50-55度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al与第二夹角a2可对称设置,也可不对称设置,即第一夹角a1与第二夹角a2可设置为相同、也可设置为不同,只要满足第一夹角a1和第二夹角a2同时介于45-65度之间即可,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45.再如图1所示,在提高导光板100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为了确保光学性能等,本发明导光板100中延伸部102的长度l1与导光板100的长度l2之间需要满足一定的关系,具体的为l1/l2≤1/3。
46.为进一步提升导光板100的结构强度、提高安装便利性,导光板100的延伸部102中,第一端t1或第二端t2可采用倒角工艺处理。
47.图1中,延伸部102为连续结构设计,实际操作中,不以此为限。请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导光板100的延伸部102为不连续结构设置,延伸部102还具有第三端t3和第四端t4,第三端t3和第四端t4之间间隔设置。延伸部102的第三端t3与中心点p之间形成第三连线,第三连线与中心轴线cl之间具有第三夹角a3。同样的,延伸部102的第四端t4与中心点p之间形成第四连线,第四连线与中心轴线cl之间具有第四夹角a4。其中,第三夹角a3或第四夹角a4的大小介于0-45度之间。实际操作中,当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为0度时,第三端t3与第四端t4重合,延伸部102为连续结构,当第三夹角a3或第四夹角a4大于0度时,第三端t3与第四端t4之间间隔设置。
48.优选的,第三夹角a3或第四夹角a4的大小介于40-45度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三夹角a3与第四夹角a4可对称设置,也可不对称设置,即第三夹角a3与第四夹角a4可设置为相同、也可设置为不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以延伸部102分为两个不连续结构为例,当然,延伸部102也可分为三个或更多个不连续结构,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49.同样的,为进一步提升导光板100的结构强度、提高安装便利性,导光板100的延伸
部102中,第三端t3或第四端t4可采用倒角工艺处理。
50.本发明的导光板100,通过自主体部101局部延伸出延伸部l02,且延伸部102的两端与光学感应区域103的中心点所成连线与中心点所在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介于45-65度之间。如此一来,增加了光学感应区域103与延伸部102所在侧的导光板100的边缘之间的局部区域的尺寸,针对性地增强了此部分区域的结构强度,避免后续出现断裂的情况。
51.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300包括导光板100,环绕导光板100设置有胶框302,胶框302中还设置有开口303,胶框302的开口303与导光板100的延伸部102相对应设置。背光模组200还包括外壳304,外壳304用于承载胶框302及导光板100。
52.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300中,沿第一方向d1上,于胶框302的开口303区域中,外壳304与导光板100的延伸部之间具有第一间距s1,于胶框302的开口303之外的区域中,胶框302与导光板100的主体部之间具有第二间距s2,其中第一间距s1应大于等于第二间距s2,即s1≥s2。也就是说,导光板100上因设置有延伸部102而增加尺寸的部位与对应的铁壳304之间于第一方向d1上的间距大于未设置有延伸部102的部位与对应的框胶302于第一方向d1上的间距,由此,才能确保在背光模组300的组装过程中,避免导光板100的延伸部102先接触外壳304,以保证导光板延伸部的结构强度。
53.本发明的背光模组300,将胶框300上对应于导光板100的光感应区域103的部位加以局部取消而形成开口,如图3中光感应区域103上方所对应的胶框被局部取消,从而增加了导光板100的设计空间,并利用该空间自主体部101设置延伸部102,延伸部102与胶框300被取消的区域相对应,增加了导光板100于薄弱结构处的尺寸,提升了导光板100的结构强度,也提升了背光模组300的抗应力能力。
54.另外,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300中,沿第一方向d1上,胶框302具有第一宽度w1,外壳304具有第二宽度w2,导光板100的延伸部具有第三宽度w3,其中第三宽度w3应小于等于第一宽度w1与第二宽度w2的差值,即w3≤(w1-w2)。由此,同样可以确保在背光模组300的组装过程中,避免导光板100的延伸部先接触外壳304,以保证导光板100延伸部的结构强度。
55.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300中,开口303沿第二方向d2上具有第一侧边305以及第二侧边306,导光板100的第一端t1对应第一侧边305,导光板100的第二端t2对应第二侧边306,导光板100的第一端t1与开口303的第一侧边305之间具有第三间距s3,导光板100的第二端t2与开口303的第二侧边306之间具有第四间距s4。为满足装配并保证导光板100延伸部结构强度的需求,第三间距s3或第四间距s4需要设置为大于等于0.1mm,并小于等于0.2mm,即0.1mm≤s3或s4≤0.2mm。第三间距s3或第四间距s4之间可设置为相同,也可设置为不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56.再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300中,沿第二方向d2上,开口303具有第三长度l3,胶框302具有第四长度l4,第三长度l3与第四长度l4之间的比值应小于1/3,即l3/l4<1/3。从而,在针对性提升导光板100薄弱结构处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可以维持胶框302的结构强度(具体为对应光学感应区域103所在侧的胶框的结构强度)在一定水准之上,且可确保光学性能。
57.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300采用图1所示实施的导光板(延伸部102为连续架构设
计)进行示例说明。实际操作中,当背光模组300所使用的导光板100采用如图2所示的非连续的延伸部102设计时,胶框302将同样设置有与不连续设置的延伸部102相对应的开口,借由对应于导光板的光学感应区域所在侧的胶框的合理分段、局部取消而形成开口,以便于在该区域的导光板可设置延伸部,从而针对性地提升结构强度,提高背光模组的抗应力能力。
58.实际操作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未绘示),该显示装置包含显示面板以及前述背光模组300,组装显示装置时,胶框302的开口303与导光板100的延伸部102相对应设置,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300上,例如胶框302环绕显示面板而使得显示面板承载于胶框302上。实际操作中,外壳304可通过胶框302与显示面板粘合。
59.综上,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应导光板的光学感应区域所在侧的胶框进行局部取消,提高导光板的设计空间,通过在导光板上设置延伸部,延伸部102的两端与光学感应区域103的中心点所成连线与中心点所在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介于45-65度之间,既可以保证顺利的装配,也可以提升导光板的结构强度,增强显示装置的抗应力能力,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质量。
60.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体部;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出所述主体部,且所述延伸部沿一第二方向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一光学感应区域,所述光学感应区域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且所述光学感应区域具有一中心点;其中所述中心点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一中心轴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点之间形成一第一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a1;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中心点之间形成一第二连线,所述第二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a2;所述第一夹角a1或所述第二夹角a2的大小介于45-65度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还具有一第三端和一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中心点之间形成一第三连线,所述第三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三夹角a3;所述第四端与所述中心点之间形成一第四连线,所述第四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第四夹角a4;所述第三夹角a3或所述第四夹角a4的大小介于0-45度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为不连续结构,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间间隔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一长度,所述导光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二长度的比值小于1/3。5.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一胶框,设置有一开口,且所述胶框环绕所述导光板;一外壳,承载所述胶框及所述导光板;其中,所述开口与所述延伸部对应设置。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显示面板;一胶框,环绕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胶框设置有一开口;一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种导光板;一外壳,承载所述胶框及所述导光板;其中所述开口与所述延伸部对应设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开口中,所述外壳与所述延伸部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一第一间距s1,于所述开口之外,所述胶框与所述主体部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一第二间距s2,其中,s1≥s2。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一第一宽度w1,所述外壳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一第二宽度w2,所述延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一第三宽度w3,其中,w3≤(w1-w2)。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一第一侧边以及一第二侧边,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具有一第三间距s3,所述第二端与所
述第二侧边之间具有一第四间距s4,其中,0.1mm≤s3或s4≤0.2mm。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三长度,所述胶框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四长度,所述第三长度与所述第四长度的比值小于1/3。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包括一主体部;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出所述主体部,且所述延伸部沿一第二方向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一光学感应区域,所述光学感应区域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且所述光学感应区域具有一中心点;其中所述中心点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一中心轴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点之间形成一第一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一夹角a1;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中心点之间形成一第二连线,所述第二连线与所述中心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二夹角a2;所述第一夹角a1或所述第二夹角a2的大小介于45-65度之间。65度之间。65度之间。


技术研发人员:刘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8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