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

专利查询2023-11-18  93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


背景技术:

2.内科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传染病科等。呼吸内科:包括的疾病有感冒、肺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哮喘、肺癌、肺心病、呼吸衰竭、慢性支气管炎、气胸、肺脓肿、胸腔积液、间质性肺疾病。
3.目前肿瘤内科的一些脑部肿瘤患者,一般处于植物人状态,在卧床期间需要家属或者医护人员定期对其身体进行按摩,不然容易导致肌肉萎缩,而人工按摩存在人力负担重,占用时间多的问题,现有的护理床不具备按摩功能,故而提出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护理床不具备按摩功能的问题,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内壁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凹槽靠近床头的一侧内壁铰接有提升板,第一开口后端内壁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设置有活动块,床体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内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调节板,调节板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和活动块之间滑动连接,活动块前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和提升板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杆,第一滑槽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和第一滑块螺纹连接,调节板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电机输出轴和第一螺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提升板顶部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轴,连接轴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束腿板,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固定机构,束腿板截面设置成弧形,束腿板顶部两端均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导入部,导入部截面设置成弧形,束腿板上设置有按摩机构。
7.优选地,所述按摩机构包括第一按摩辊,束腿板圆周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三凹槽,第一按摩辊设置于第三凹槽内,第一按摩辊圆周外壁设置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增压部,增压部截面设置成m形,增压部和第一按摩辊为一体结构。
8.优选地,所述第三凹槽两端内壁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一限位槽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一弹簧,第一按摩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一限位块之间。
9.优选地,所述束腿板圆周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第四凹槽,第四凹槽内设置有第二按摩辊。
10.优选地,所述第四凹槽底部和顶部内壁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第二限位槽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二弹簧,第二按摩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二限位块之间。
11.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耳块,耳块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轴的内侧,第二凹槽后端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前端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复位弹簧,第二滑块靠近耳块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插杆,插杆和耳块插接,固定板顶部开设有活动口,第二滑块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拉杆,拉杆设置于活动口内。
12.优选地,所述活动槽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变轨块,活动块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变轨块,第一变轨块和第二变轨块截面均设置成弧形。
13.优选地,所述第二变轨块外弧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辊轴。
14.优选地,所述床体顶部远离第一开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三限位槽,第三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三限位块,两个第三限位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t形架,t形架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腰靠,t形架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底柱。
15.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下方通过螺栓固定有架杆,架杆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上套设固定有齿轮,第二螺杆和底柱螺纹连接,支撑杆后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齿杆,齿杆和齿轮啮合连接。
16.有益效果:1.将束腿板从第二凹槽内转出,继而通过复位弹簧推动第二滑块和插杆移动,和耳块进行插接,继而将束腿板进行固定,病人将双腿分别置放到对应的束腿板内,启动电机进行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继而使得第一滑块顺着第一滑槽来回移动,继而同步带动支撑杆移动,通过连杆运动带动提升板进行上下摆动,对病人的腿部进行反复提升,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束腿板对腿部肌肉进行推挤按摩。
17.2.腿部和束腿板之间会出现相对滑动,腿部肌肉和第一按摩辊以及第二按摩辊之间形成摩擦,使得第一按摩辊和第二按摩辊发生转动,转动的第一按摩辊和第二按摩辊分别对腿部的底部以及两侧肌肉进行按摩,第一按摩辊上设置有增压部,增压部截面设置成m形,由于腿的底部肌肉比腿两侧的肌肉量多,即可通过增压部对底部肌肉形成力度相对较大的按摩,从而提高对腿部全面按摩的效果,同时设置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即可使得第一按摩辊和第二按摩辊分别可在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内伸缩移动,从而适应腿部的曲线,进一步提高全面按摩的效果。
18.3.设置有第一变轨块,当活动块进行横向来回移动时,同步带动第二变轨块移动,即可使得活动块形成波浪形的移动路径,从而使得提升板具有多频率的小幅度摆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腿部的按摩效果。
19.4.支撑杆同步带动齿杆往复移动,齿杆啮合带动齿轮转动,继而同步带动第二螺杆转动,在螺纹配合下,使得底柱上下移动,继而同步带动t形架和腰靠一起,跟随第三限位块一起,顺着第三限位槽上下移动,即可利用腰靠将患者的腰部间断性顶起,对腰椎进行活动锻炼,促进身体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的提升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的调节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的束腿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的第二变轨块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的腰靠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的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如下:1、床体;2、第一凹槽;3、提升板;4、第一开口;5、活动槽;6、活动块;7、连接杆;8、连杆;9、固定杆;10、调节板;11、第一滑槽;12、第一滑块;13、支撑杆;14、第一螺杆;15、电机;16、第二凹槽;17、连接轴;18、束腿板;19、导入部;20、第三凹槽;21、耳块;22、第一按摩辊;23、增压部;24、第一限位槽;25、第一限位块;26、第一弹簧;27、第四凹槽;28、第二限位槽;29、第二限位块;30、第二弹簧;31、第二按摩辊;32、固定板;33、第二滑槽;34、第二滑块;35、复位弹簧;36、插杆;37、拉杆;38、第一变轨块;39、第二变轨块;40、安装槽;41、辊轴;42、第二开口;43、第三限位槽;44、第三限位块;45、t形架;46、腰靠;47、架杆;48、第二螺杆;49、齿轮;50、底柱;51、齿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下面结合附图1-11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包括床体1,床体1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底部内壁开设有第一开口4,第一凹槽2靠近床头的一侧内壁铰接有提升板3,第一开口4后端内壁开设有活动槽5,活动槽5内设置有活动块6,床体1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杆9,固定杆9内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调节板10,调节板10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11,第一滑槽1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第一滑块12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和活动块6之间滑动连接,活动块6前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杆7,连接杆7和提升板3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杆8,第一滑槽11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14,第一螺杆14和第一滑块12螺纹连接,调节板10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5,电机15输出轴和第一螺杆1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提升板3顶部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6,第二凹槽16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轴17,连接轴17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束腿板18,第二凹槽16内设置有固定机构,束腿板18截面设置成弧形,束腿板18顶部两端均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导入部19,导入部19截面设置成弧形,束腿板18上设置有按摩机构。
24.进一步的,按摩机构包括第一按摩辊22,束腿板18圆周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环
形阵列分布的第三凹槽20,第一按摩辊22设置于第三凹槽20内,第一按摩辊22圆周外壁设置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增压部23,增压部23截面设置成m形,增压部23和第一按摩辊22为一体结构,即可对腿的底部肌肉进行按摩。
25.进一步的,第三凹槽20两端内壁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4,第一限位槽2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25,第一限位块25和第一限位槽24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一弹簧26,第一按摩辊2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一限位块25之间,即可使得第一按摩辊22可以进行伸缩移动。
26.进一步的,束腿板18圆周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第四凹槽27,第四凹槽27内设置有第二按摩辊31,即可对腿部两侧肌肉进行按摩。
27.进一步的,第四凹槽27底部和顶部内壁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8,第二限位槽28内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9,第二限位块29和第二限位槽28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第二弹簧30,第二按摩辊3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二限位块29之间,即可使得第二按摩辊31可以伸缩移动。
28.进一步的,固定机构包括耳块21,耳块21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轴17的内侧,第二凹槽16后端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32,固定板32前端开设有第二滑槽33,第二滑槽3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34,第二滑块34和第二滑槽33内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复位弹簧35,第二滑块34靠近耳块2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插杆36,插杆36和耳块21插接,固定板32顶部开设有活动口,第二滑块34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拉杆37,拉杆37设置于活动口内,即可对束腿板18进行固定。
29.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9,活动槽5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变轨块38,活动块6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变轨块39,第一变轨块38和第二变轨块39截面均设置成弧形,即可使得提升板3具有多频率的小幅度摆动。
30.进一步的,第二变轨块39外弧面开设有安装槽40,安装槽40两端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辊轴41,即可降低第二变轨块39横向移动的阻力。
31.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10-11,床体1顶部远离第一开口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42,第二开口42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三限位槽43,第三限位槽43内滑动连接有第三限位块44,两个第三限位块4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t形架45,t形架45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腰靠46,t形架45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底柱50,即可使得腰靠46可上下移动。
32.进一步的,第二开口42下方通过螺栓固定有架杆47,架杆47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48,第二螺杆48上套设固定有齿轮49,第二螺杆48和底柱50螺纹连接,支撑杆13后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齿杆51,齿杆51和齿轮49啮合连接,即可通过齿杆51带动第二螺杆48转动。
33.将束腿板18从第二凹槽16内转出,继而通过复位弹簧35推动第二滑块34和插杆36移动,和耳块21进行插接,继而将束腿板18进行固定,病人将双腿分别置放到对应的束腿板18内,启动电机15进行正反转,电机15带动第一螺杆14转动,继而使得第一滑块12顺着第一滑槽11来回移动,继而同步带动支撑杆13移动,通过连杆8运动带动提升板3进行上下摆动,对病人的腿部进行反复提升,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束腿板18对腿部肌肉进行推挤按摩。
34.进一步的,腿部和束腿板18之间会出现相对滑动,腿部肌肉和第一按摩辊22以及第二按摩辊31之间形成摩擦,使得第一按摩辊22和第二按摩辊31发生转动,转动的第一按
摩辊22和第二按摩辊31分别对腿部的底部以及两侧肌肉进行按摩,第一按摩辊22上设置有增压部23,增压部23截面设置成m形,由于腿的底部肌肉比腿两侧的肌肉量多,即可通过增压部23对底部肌肉形成力度相对较大的按摩,从而提高对腿部全面按摩的效果,同时设置有第一弹簧26和第二弹簧30,即可使得第一按摩辊22和第二按摩辊31分别可在第三凹槽20和第四凹槽27内伸缩移动,从而适应腿部的曲线,进一步提高全面按摩的效果。
35.进一步的,设置有第一变轨块38,当活动块6进行横向来回移动时,同步带动第二变轨块39移动,即可使得活动块6形成波浪形的移动路径,从而使得提升板3具有多频率的小幅度摆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腿部的按摩效果。
36.进一步的,支撑杆13同步带动齿杆51往复移动,齿杆51啮合带动齿轮49转动,继而同步带动第二螺杆48转动,在螺纹配合下,使得底柱50上下移动,继而同步带动t形架45和腰靠46一起,跟随第三限位块44一起,顺着第三限位槽43上下移动,即可利用腰靠46将患者的腰部间断性顶起,对腰椎进行活动锻炼,促进身体血液循环。
37.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束腿板18从第二凹槽16内转出,继而通过复位弹簧35推动第二滑块34和插杆36移动,和耳块21进行插接,继而将束腿板18进行固定,病人将双腿分别置放到对应的束腿板18内,启动电机15进行正反转,电机15带动第一螺杆14转动,继而使得第一滑块12顺着第一滑槽11来回移动,继而同步带动支撑杆13移动,通过连杆8运动带动提升板3进行上下摆动,对病人的腿部进行反复提升,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束腿板18对腿部肌肉进行推挤按摩,进一步的,腿部和束腿板18之间会出现相对滑动,腿部肌肉和第一按摩辊22以及第二按摩辊31之间形成摩擦,使得第一按摩辊22和第二按摩辊31发生转动,转动的第一按摩辊22和第二按摩辊31分别对腿部的底部以及两侧肌肉进行按摩,第一按摩辊22上设置有增压部23,增压部23截面设置成m形,由于腿的底部肌肉比腿两侧的肌肉量多,即可通过增压部23对底部肌肉形成力度相对较大的按摩,从而提高对腿部全面按摩的效果,同时设置有第一弹簧26和第二弹簧30,即可使得第一按摩辊22和第二按摩辊31分别可在第三凹槽20和第四凹槽27内伸缩移动,从而适应腿部的曲线,进一步提高全面按摩的效果,进一步的,设置有第一变轨块38,当活动块6进行横向来回移动时,同步带动第二变轨块39移动,即可使得活动块6形成波浪形的移动路径,从而使得提升板3具有多频率的小幅度摆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腿部的按摩效果,进一步的,支撑杆13同步带动齿杆51往复移动,齿杆51啮合带动齿轮49转动,继而同步带动第二螺杆48转动,在螺纹配合下,使得底柱50上下移动,继而同步带动t形架45和腰靠46一起,跟随第三限位块44一起,顺着第三限位槽43上下移动,即可利用腰靠46将患者的腰部间断性顶起,对腰椎进行活动锻炼,促进身体血液循环。
38.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底部内壁开设有第一开口(4),第一凹槽(2)靠近床头的一侧内壁铰接有提升板(3),所述第一开口(4)后端内壁开设有活动槽(5),活动槽(5)内设置有活动块(6),床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固定杆(9)内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0),调节板(10)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11),第一滑槽(1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第一滑块(12)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和活动块(6)之间滑动连接,活动块(6)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和提升板(3)底部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杆(8),第一滑槽(1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14),第一螺杆(14)和第一滑块(12)螺纹连接,调节板(10)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5),电机(15)输出轴和第一螺杆(14)之间固定连接,提升板(3)顶部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6),第二凹槽(16)两端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轴(17),连接轴(17)顶部固定连接有束腿板(18),第二凹槽(16)内设置有固定机构,束腿板(18)截面设置成弧形,束腿板(18)顶部两端均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导入部(19),导入部(19)截面设置成弧形,束腿板(18)上设置有按摩机构。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构包括第一按摩辊(22),束腿板(18)圆周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三凹槽(20),第一按摩辊(22)设置于第三凹槽(20)内,第一按摩辊(22)圆周外壁设置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增压部(23),增压部(23)截面设置成m形,增压部(23)和第一按摩辊(22)为一体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20)两端内壁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4),第一限位槽(2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25),第一限位块(25)和第一限位槽(24)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弹簧(26),第一按摩辊(22)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一限位块(25)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束腿板(18)圆周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第四凹槽(27),第四凹槽(27)内设置有第二按摩辊(3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凹槽(27)底部和顶部内壁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8),第二限位槽(28)内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9),第二限位块(29)和第二限位槽(28)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弹簧(30),第二按摩辊(31)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二限位块(29)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耳块(21),耳块(21)固定连接于连接轴(17)的内侧,第二凹槽(16)后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2),固定板(32)前端开设有第二滑槽(33),第二滑槽(3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34),第二滑块(34)和第二滑槽(33)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复位弹簧(35),第二滑块(34)靠近耳块(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36),插杆(36)和耳块(21)插接,固定板(32)顶部开设有活动口,第二滑块(34)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37),拉杆(37)设置于活动口内。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5)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变轨块(38),活动块(6)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变轨块(39),第一变轨块(38)和第二变轨块(39)截面均设置成弧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轨块(39)外弧面开设有安装槽(40),安装槽(40)两端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辊轴
(4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顶部远离第一开口(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42),第二开口(42)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三限位槽(43),第三限位槽(43)内滑动连接有第三限位块(44),两个第三限位块(44)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t形架(45),t形架(45)顶部固定连接有腰靠(46),t形架(45)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柱(50)。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42)下方固定连接有架杆(47),架杆(47)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48),第二螺杆(48)上套设固定有齿轮(49),第二螺杆(48)和底柱(50)螺纹连接,支撑杆(13)后端固定连接有齿杆(51),齿杆(51)和齿轮(49)啮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活可调试内科护理床,包括体,所述床体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内壁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凹槽一侧内壁铰接有提升板,第一开口后端内壁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设置有活动块,固定杆内侧固定有调节板,调节板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活动块前端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和提升板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杆,第一滑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调节板一侧固定有电机,提升板顶部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两端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顶部固定有束腿板;本发明利用提升板进行上下摆动,对病人的腿部进行反复提升,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束腿板对腿部肌肉进行推挤按摩。同时束腿板对腿部肌肉进行推挤按摩。同时束腿板对腿部肌肉进行推挤按摩。


技术研发人员:黄银凤 刘晓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