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充电用电缆及该充电用电缆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加剧、石油资源日趋枯竭、大气污染和全球气温变暖日益严重,而汽车作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通常靠烧油驱动,会加剧能源和环境危机。对此,汽车产业推出了新能源电动汽车,可避免或减少烧油,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缓解传统能源的短缺危机,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电动汽车充电电缆作为电动汽车不可缺少的充电配件,同样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求电动汽车充电电缆具有快速充电的性能;但是在快速充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大量的热量的不及时散出去会产生很大的火灾隐患,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电缆具备较好的散热能力,这样可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该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导热能力差,散热能力差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电缆的载流能力,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4.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包括电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包括两根单芯主电缆,两根单芯主电缆分别靠边设置;两根单芯主电缆的的周围分别设置有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及信号电缆;所述电缆本体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中心线缆;所述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信号电缆、单芯主电缆及中心线缆之间的间隙处配合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所述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信号电缆、单芯主电缆及中心线缆的外周整体绕包有若干组保护层。
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导热能力差,散热能力差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电缆的载流能力,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单芯主电缆能够正常的稳定的进行工作,同时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所述单芯主电缆分别设置在电缆本体内部的左边位置和右边位置,两根单芯主电缆分别包括主导体,涂覆在主导体外周一圈的主保护层,绕包在主保护层外周的主绝缘层及设置在主绝缘层中间位置的交叉冷却层;设置在交叉冷却层外周的单芯主电缆保护层;两根单芯主电缆的外侧分别与若干组保护层最内侧的一层相接;所述交叉冷却层包括内侧冷却层和外侧冷却层,内侧冷却层和外侧冷却层之间交叉并错开设置;两根单芯主电缆分别编号为a1和a2;所述主导体采用若干根裸铜丝绞合而成。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接地电缆和测温电缆能够正常稳定的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接地电缆包括接地线芯,涂覆在接地线芯外周的接地线芯保护层及设置在接地线芯保护层外周的接地线芯绝缘层;所述接地电缆编号为b;所述测温电缆包括两根测温线芯,测温线芯外周绕包有测温线芯绝缘层,两根测温线芯紧挨着设置,测温线芯
的两侧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独立圆柱填充与两根测温线芯的外周整体绕包有测温保护层;两根测温线芯分别编号为c1和c2。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信号电缆能够正常的传输信息,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所述信号电缆包括四根呈阵列形式分布的单芯信号线,所述单芯信号线分别包括中心信号线导体,绕包在中心信号线导体外周的中心信号线屏蔽层,四根单芯信号线的四周分别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独立圆柱填充和中心信号线导体的外周整体绕包有信号屏蔽铝箔,信号屏蔽铝箔的外周绕包有信号电缆编织层,信号电缆编织层的外周还挤包有信号电缆内护套层;四根单芯信号线分别编号为d9、d10、d11和d12。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控制电缆能够稳定可靠的进行控制,提高工作的稳定性;所述控制电缆包括八根单芯控制线缆,八根单芯控制线缆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八根单芯控制线缆围绕中心设置的独立圆柱填充设置;该八根单芯控制线缆分别编号为d1-d8;所述单芯控制线缆包括控制导体,绕包在控制导体外周的控制导体绝缘层,编号d1-d8的单芯控制线缆的外周整体绕包有控制电缆保护层。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中心线缆工作稳定,工作效率高;所述中心线缆包括中心导体,涂覆在中心导体外周的中心绝缘层,设置在中心绝缘层外周的中心保护层;所述中心保护层编号为e;所述中心线缆、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信号电缆、单芯主电缆之间的独立圆柱填充的直径根据各个电缆或者线缆之间的间隙大小进行设定。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保护层能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所述保护层设置有三层并分别包括外侧尼龙保护层、绕包在外侧尼龙保护层外周的隔离层及绕包在隔离层外周的外护套层;所述外护套层的厚度远大于外侧尼龙保护层及外护套层的厚度。
12.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的加工工艺;通过该加工工艺能够提高电缆的生产效率,降低电缆的生产成本,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13.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的加工工艺,该工艺流程包括:
14.步骤一:a1和a2单芯主电缆的绞束线工序,即采用0.2
±
0.05mm的裸铜丝83根进行束丝,结构采用1+1/2+2/8+2/13+2/19,节距:32
±
5mm,绞合方向:左或右(13根右/6根左);
15.步骤二:a1单芯主电缆的采用笼绞机的复绞工序,即采用0.2
±
0.05mm 的裸铜丝83根,结构:1+6,中心:1根,股线方向:右;外层:6根,股线方向:左;节距:80
±
5mm,绞合方向:右;
16.步骤三:a2单芯主电缆的采用笼绞机的复绞工序,即采用0.2
±
0.05mm 的裸铜丝83根,结构:1+6+12,中心:7根,股线:1右+6左,外层:12 根,股线:右;节距:108
±
5mm,绞合方向:左;
17.步骤四:对a1和a2单芯主电缆进行绝缘加工,挤塑温度:
18.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140
±
15℃150
±
15℃155
±
15℃160
±
15℃165
±
15℃160
±
15℃
19.绝缘材料: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乙丙橡胶绝缘料;色母材料:环保pe色母,色母比例:100∶2;标称厚度:1.00mm,最薄点0.89mm,绝缘外径:12.0
±
0.3mm;a1和a2单芯主电缆的颜色不一致;
20.步骤五:采用挤压式,过滤网采用1层50-60目过滤网;工频火花电压: 10.0kv;表
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
21.步骤六:a1和a2单芯主电缆的辐照工序,要求200℃热延伸不大于100%,控制在30~50%;
22.步骤七:束线工序b,股线:42/0.20根/mm;材料:0.20mm裸铜丝,物料编码:t0200;结构:2+8+13+19,节距:25
±
3mm,绞合方向:左或右(13 根右/6根左),参考外径:1.49mm;
23.步骤八:复绞工序b,材料:42/0.20根/mm;结构:1+6,中心:1根,股线方向:右,外层:6根,股线方向:左;节距:60
±
5mm,绞合方向:右,参考外径:4.50mm;
24.步骤九:绝缘b,挤塑温度:
25.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140
±
15℃150
±
15℃155
±
15℃160
±
15℃165
±
15℃160
±
15℃
26.绝缘材料: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乙丙橡胶绝缘料;环保pe色母,色母比例:100∶2-3.5;标称厚度:0.90mm,最薄点0.72mm,绝缘外径:9.00
ꢀ±
0.30mm;分色:绿/黄双色,双注条,注条面积大于30%,色母比例:100∶2-3.5;
27.步骤十:挤出方式为挤压式;过滤网:1层50-60目,工频火花电压: 6.0kv;
28.表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辐照工序:要求200℃-250℃热延伸不大于100%,控制在35~55%;
29.步骤十一:束绞工序c;股线:32/0.15mm根/mm;材料:0.15mm裸铜丝;结构:5+11+16,节距:18
±
3mm,绞合方向:1根右/6根左,参考外径: 0.98mm:
30.步骤十二:复绞工序c,材料:32/0.15mm根/mm;结构:1+6,中心: 1根,股线方向:右,外层:6根,股线方向:左;节距:40
±
5mm,绞合方向:右,参考外径:2.8mm;
31.步骤十四:绝缘c,挤塑温度:
32.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140
±
15℃150
±
15℃155
±
15℃160
±
15℃165
±
15℃160
±
15℃
33.绝缘材料: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乙丙橡胶绝缘料;色母材料:环保pe色母,色母比例:100∶2-2.5,标称厚度:0.70mm,最薄点0.53mm,绝缘外径:4.40
±
0.15mm;挤出方式:挤压式;1层50-60目;工频火花电压: 6.0kv;表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
34.步骤十五:辐照工序c,要求200℃-250℃热延伸不大于100%,控制在 38~45%;成缆工序c,结构:2
×
4.0mm2+填充;分色:c1:红、c2:黑;填充:两处各填充30根10s/3涤纶绳,绕包:材料:0.09*25mm薄型尼龙带,方向:右,重叠率:15%-25%,外径:8.8mm,节距:105
±
5mm,方向:左;
35.步骤十六:束线工序d,标称截面:0.75mm2,导体结构:39/0.15mm裸铜丝+防弹丝;节距:13
±
2mm,绞合方向:右,参考外径:1.10mm;
36.步骤十七:绝缘d挤塑温度:
[0037][0038]
绝缘材料:高密度聚乙烯,色母材料:环保pe色母,色母比例:100∶2-2.5;标称厚
度:0.50mm,最薄点:0.48mm。绝缘外径:2.30
±
0.10mm分色:红、黑、白/黑(单注条)注条面积大于30%、灰、黄、棕、粉、紫、蓝、绿、白、橙;
[0039]
步骤十八:挤出方式:挤压式;过滤网:1层50-60目;绝缘线芯高频火花电压:6.0kv;表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
[0040]
步骤十九:成缆工序d1-d8,结构:填充+8+薄型尼龙带;分色:d1:红、d2:黑、d3:白/黑单注条、d4:灰,d5:黄、d6:棕、d7:粉、d8:紫;绕包:材料:0.09*30mm薄型尼龙带,方向:右向,重叠率:15%-25%;填充:材料:中心填充50根绞合10s/3涤纶绳,节距:90
±
8mm,方向:左,外径:8.4
±
0.2mm,节距92
±
5mm,方向:左;
[0041]
步骤二十:成缆工序d9-d12,结构:4
×
0.75mm2+填充;分色:d9:蓝、d10:绿、d11:白、d12:橙;填充:中心及四周各填充4根绞合10s/3 涤纶绳,节距:45
±
5mm,方向:右;绕包:材料为0.04*20单面铝箔,方向:右,重叠率:15%-25%,铝面向外;外径:5.6
±
0.2mm,节距62
±
5mm,方向:左;
[0042]
步骤二十一:编织工序,屏蔽:0.10mm镀锡铜丝,编织结构2
×8×ꢀ
8/0.10mm,外径:6.1
±
0.2mm,节距(z1/z236:24;z3/z427/27;30
±
2mm);
[0043]
步骤二十二:内护套工序d9-d12,挤塑温度:
[0044]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125
±
15℃135
±
15℃140
±
15℃145
±
15℃150
±
15℃第六段法兰机夹机头眼模155
±
15℃160
±
15℃160
±
15℃165
±
15℃165
±
15℃
[0045]
内护套材料:105℃无卤阻燃tpe护套料,黑色;厚度:标称值0.5mm,最薄点0.33mm,护套外径:7.2
±
0.20mm;挤出方式:半挤压式;过滤网:1 层50-60目;
[0046]
步骤二十三:成缆c,结构:1根网膜带+2根纤维丝;外径:2.8
±
0.2mm,节距45
±
10mm,方向:右;挤塑温度:
[0047]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140
±
15℃150
±
15℃155
±
15℃160
±
15℃165
±
15℃160
±
15℃
[0048]
绝缘材料: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乙丙橡胶绝缘料;中间填充材料: 1根网膜带+2根纤维丝;外径:4.70
±
0.20mm;挤出方式:挤压式;过滤网:1层,50-60目;表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
[0049]
步骤二十四:总成缆工序,实心条+填充+6+尼龙带+隔离纸;分色:a1. 棕、d1-d8.(红、黑、白/黑单注条、灰,黄、棕、粉、紫)a2.蓝、d11.白、 d12.橙、c1.红、c2.黑、b.绿/黄双注条、d9.蓝、d10.绿;绕包a:材料0.09*70mm 薄型尼龙带,方向:左,重叠率:25%-30%;绕包b:材料0.04*60mm隔离纸,方向:左,重叠率:≥15%;填充:a、e两处填各充35根不绞合10s/3 涤纶绳;b处填充100根绞合10s/3涤纶绳,节距:105
±
5mm,方向:右; c处填充30根不绞合10s/3涤纶绳;d处填充23根不绞合10s/3涤纶绳;f、 h两处分别填充40根不绞合10s/3涤纶绳;g处填充28根不绞合10s/3涤纶绳;外径:29.0
±
0.3mm,节距:430
±
10mm,方向:右;备注:内层绕包材料:尼龙带,外层绕包材料:隔离纸。
[0050]
步骤二十五:外护套工序,挤塑温度:
[0051]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135
±
15℃145
±
15℃155
±
15℃155
±
15℃160
±
15℃170
±
15℃170
±
15℃165
±
15℃
[0052]
挤出方式:半挤压式;外护套材料:105℃无卤阻燃tpe护套料,黑色,厚度:标称值3.6mm,最薄点2.4mm,护套外径:36.2
±
0.8mm;过滤网:1 层,60-80目;表面:护套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
[0053]
步骤二十六:1100#铁盘,250m/盘,允许有接头,接头信息体现在标签长度上(n米+m米),表面包裹自粘膜。
附图说明
[0054]
图1为本发明截面图。
[0055]
图2为单芯主电缆的截面图。
[0056]
图3为信号电缆的截面图。
[0057]
图4为控制电缆的截面图。
[0058]
其中,1外护套层、2隔离层、3外侧尼龙保护层、4信号电缆、5控制电缆、6单芯主电缆、7独立圆柱填充、8中心线缆、9测温电缆、10接地电缆、11主绝缘层、12外侧冷却层、13内侧冷却层、14主保护层、15主导体、 16信号屏蔽铝箔、17信号电缆编织层、18信号电缆内护套层、19控制导体、 20控制导体绝缘层、21控制电缆保护层、22主电缆保护层、23中心信号线屏蔽层、24中心信号线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如图1-4所示,
[0060]
实施例一
[0061]
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包括两根单芯主电缆6,两根单芯主电缆6分别靠边设置;两根单芯主电缆6的的周围分别设置有接地电缆10、控制电缆5、测温电缆9及信号电缆4;所述电缆本体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中心线缆8;所述接地电缆 10、控制电缆5、测温电缆9、信号电缆4、单芯主电缆6及中心线缆8之间的间隙处配合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7;所述接地电缆10、控制电缆5、测温电缆9、信号电缆4、单芯主电缆6及中心线缆8的外周整体绕包有若干组保护层。
[0062]
所述单芯主电缆6分别设置在电缆本体内部的左边位置和右边位置,两根单芯主电缆6分别包括主导体15,涂覆在主导体15外周一圈的主保护层 14,绕包在主保护层14外周的主绝缘层11及设置在主绝缘层11中间位置的交叉冷却层;设置在交叉冷却层外周的单芯主电缆保护层22;两根单芯主电缆6的外侧分别与若干组保护层最内侧的一层相接;所述交叉冷却层包括内侧冷却层13和外侧冷却层12,内侧冷却层13和外侧冷却层12之间交叉并错开设置;两根单芯主电缆6分别编号为a1和a2;所述主导体15采用若干根裸铜丝绞合而成。
[0063]
所述接地电缆10包括接地线芯,涂覆在接地线芯外周的接地线芯保护层及设置在接地线芯保护层外周的接地线芯绝缘层;所述接地电缆10编号为 b;所述测温电缆9包括两根测温线芯,测温线芯外周绕包有测温线芯绝缘层,两根测温线芯紧挨着设置,测温线芯的两侧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7,独立圆柱填充7与两根测温线芯的外周整体绕包有测温保护层;两根测温线芯分别编号为c1和c2。
[0064]
所述信号电缆4包括四根呈阵列形式分布的单芯信号线,所述单芯信号线分别包
括中心信号线导体24,绕包在中心信号线导体24外周的中心信号线屏蔽层23,四根单芯信号线的四周分别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7;独立圆柱填充7和中心信号线导体24的外周整体绕包有信号屏蔽铝箔16,信号屏蔽铝箔16的外周绕包有信号电缆编织层17,信号电缆编织层17的外周还挤包有信号电缆内护套层18;四根单芯信号线分别编号为d9、d10、d11和d12。
[0065]
所述控制电缆5包括八根单芯控制线缆,八根单芯控制线缆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7,八根单芯控制线缆围绕中心设置的独立圆柱填充7 设置;该八根单芯控制线缆分别编号为d1-d8;所述单芯控制线缆包括控制导体19,绕包在控制导体19外周的控制导体绝缘层20,编号d1-d8的单芯控制线缆的外周整体绕包有控制电缆保护层21。
[0066]
所述中心线缆8包括中心导体,涂覆在中心导体外周的中心绝缘层,设置在中心绝缘层外周的中心保护层;所述中心保护层编号为e;所述中心线缆8、接地电缆10、控制电缆5、测温电缆9、信号电缆4、单芯主电缆6之间的独立圆柱填充7的直径根据各个电缆或者线缆之间的间隙大小进行设定。
[0067]
所述保护层设置有三层并分别包括外侧尼龙保护层3、绕包在外侧尼龙保护层3外周的隔离层2及绕包在隔离层2外周的外护套层1;所述外护套层1的厚度远大于外侧尼龙保护层3及外护套层1的厚度。
[0068]
实施例二
[0069]
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的加工工艺,该工艺流程包括:
[0070]
步骤一:a1和a2单芯主电缆6的绞束线工序,即采用0.2
±
0.05mm的裸铜丝83根进行束丝,结构采用1+1/2+2/8+2/13+2/19,节距:32
±
5mm,绞合方向:左或右(13根右/6根左);
[0071]
步骤二:a1单芯主电缆6的采用笼绞机的复绞工序,即采用0.2
±ꢀ
0.05mm的裸铜丝83根,结构:1+6,中心:1根,股线方向:右;外层:6 根,股线方向:左;节距:80
±
5mm,绞合方向:右;
[0072]
步骤三:a2单芯主电缆6的采用笼绞机的复绞工序,即采用0.2
±
0.05mm 的裸铜丝83根,结构:1+6+12,中心:7根,股线:1右+6左,外层:12 根,股线:右;节距:108
±
5mm,绞合方向:左;
[0073]
步骤四:对a1和a2单芯主电缆6进行绝缘加工,挤塑温度:
[0074]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140
±
15℃150
±
15℃155
±
15℃160
±
15℃165
±
15℃160
±
15℃
[0075]
绝缘材料: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乙丙橡胶绝缘料;色母材料:环保pe色母,色母比例:100∶2;标称厚度:1.00mm,最薄点0.89mm,绝缘外径:12.0
±
0.3mm;a1和a2单芯主电缆6的颜色不一致;
[0076]
步骤五:采用挤压式,过滤网采用1层50-60目过滤网;工频火花电压: 10.0kv;表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
[0077]
步骤六:a1和a2单芯主电缆6的辐照工序,要求200℃热延伸不大于 100%,控制在30~50%;
[0078]
步骤七:束线工序b,股线:42/0.20根/mm;材料:0.20mm裸铜丝,物料编码:t0200;结构:2+8+13+19,节距:25
±
3mm,绞合方向:左或右(13 根右/6根左),参考外径:1.49mm;
[0079]
步骤八:复绞工序b,材料:42/0.20根/mm;结构:1+6,中心:1根,股线方向:右,外
层:6根,股线方向:左;节距:60
±
5mm,绞合方向:右,参考外径:4.50mm;
[0080]
步骤九:绝缘b,挤塑温度:
[0081]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140
±
15℃150
±
15℃155
±
15℃160
±
15℃165
±
15℃160
±
15℃
[0082]
绝缘材料: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乙丙橡胶绝缘料;环保pe色母,色母比例:100∶2-3.5;标称厚度:0.90mm,最薄点0.72mm,绝缘外径:9.00
ꢀ±
0.30mm;分色:绿/黄双色,双注条,注条面积大于30%,色母比例:100∶2-3.5;
[0083]
步骤十:挤出方式为挤压式;过滤网:1层50-60目,工频火花电压: 6.0kv;
[0084]
表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辐照工序:要求200℃-250℃热延伸不大于100%,控制在35~55%;
[0085]
步骤十一:束绞工序c;股线:32/0.15mm根/mm;材料:0.15mm裸铜丝;结构:5+11+16,节距:18
±
3mm,绞合方向:1根右/6根左,参考外径: 0.98mm;
[0086]
步骤十二:复绞工序c,材料:32/0.15mm根/mm;结构:1+6,中心: 1根,股线方向:右,外层:6根,股线方向:左;节距:40
±
5mm,绞合方向:右,参考外径:2.8mm;
[0087]
步骤十四:绝缘c,挤塑温度:
[0088]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140
±
15℃150
±
15℃155
±
15℃160
±
15℃165
±
15℃160
±
15℃
[0089]
绝缘材料: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乙丙橡胶绝缘料;色母材料:环保pe色母,色母比例:100∶2-2.5,标称厚度:0.70mm,最薄点0.53mm,绝缘外径:4.40
±
0.15mm;挤出方式:挤压式;1层50-60目;工频火花电压: 6.0kv;表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
[0090]
步骤十五:辐照工序c,要求200℃-250℃热延伸不大于100%,控制在 38~45%;成缆工序c,结构:2
×
4.0mm2+填充;分色:c1:红、c2:黑;填充:两处各填充30根10s/3涤纶绳,绕包:材料:0.09*25mm薄型尼龙带,方向:右,重叠率:15%-25%,外径:8.8mm,节距:105
±
5mm,方向:左;
[0091]
步骤十六:束线工序d,标称截面:o.75mm2,导体结构:39/0.15mm裸铜丝+防弹丝;节距:13
±
2mm,绞合方向:右,参考外径:1.10mm;
[0092]
步骤十七:绝缘d挤塑温度:
[0093][0094]
绝缘材料:高密度聚乙烯,色母材料:环保pe色母,色母比例:100∶2-2.5;标称厚度:0.50mm,最薄点:0.48mm。绝缘外径:2.30
±
0.10mm;分色:红、黑、白/黑(单注条)注条面积大于30%、灰、黄、棕、粉、紫、蓝、绿、白、橙;
[0095]
步骤十八:挤出方式:挤压式;过滤网:1层50-60目:绝缘线芯高频火花电压:6.0kv;表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
[0096]
步骤十九:成缆工序d1-d8,结构:填充+8+薄型尼龙带;分色:d1:红、d2:黑、d3:白/黑单注条、d4:灰,d5:黄、d6:棕、d7:粉、d8:紫;绕包:材料:0.09*30mm薄型尼龙带,方向:右
向,重叠率:15%-25%;填充:材料:中心填充50根绞合10s/3涤纶绳,节距:90
±
8mm,方向:左,外径:8.4
±
0.2mm,节距92
±
5mm,方向:左;
[0097]
步骤二十:成缆工序d9-d12,结构:4
×
0.75mm2+填充;分色:d9:蓝、d10:绿、d11:白、d12:橙;填充:中心及四周各填充4根绞合10s/3 涤纶绳,节距:45
±
5mm,方向:右;绕包:材料为0.04*20单面铝箔,方向:右,重叠率:15%-25%,铝面向外;外径:5.6
±
0.2mm,节距62
±
5mm,方向:左;
[0098]
步骤二十一:编织工序,屏蔽:0.10mm镀锡铜丝,编织结构2
×8×ꢀ
8/0.10mm,外径:6.1
±
0.2mm,节距(z1/z2 36:24;z3/z427/27;30
±
2mm);
[0099]
步骤二十二:内护套工序d9-d12,挤塑温度:
[0100]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125
±
15℃135
±
15℃140
±
15℃145
±
15℃150
±
15℃第六段法兰机夹机头眼模155
±
15℃160
±
15℃160
±
15℃165
±
15℃165
±
15℃
[0101]
内护套材料:105℃无卤阻燃tpe护套料,黑色;厚度:标称值0.5mm,最薄点0.33mm,护套外径:7.2
±
0.20mm;挤出方式:半挤压式;过滤网:1 层50-60目;
[0102]
步骤二十三:成缆c,结构:1根网膜带+2根纤维丝;外径:2.8
±
0.2mm,节距45
±
10mm,方向:右;挤塑温度:
[0103]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140
±
15℃150
±
15℃155
±
15℃160
±
15℃165
±
15℃160
±
15℃
[0104]
绝缘材料: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乙丙橡胶绝缘料;中间填充材料: 1根网膜带+2根纤维丝;外径:4.70
±
0.20mm;挤出方式:挤压式;过滤网: 1层,50-60目;表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
[0105]
步骤二十四:总成缆工序,实心条+填充+6+尼龙带+隔离纸;分色:a1. 棕、d1-d8.(红、黑、白/黑单注条、灰,黄、棕、粉、紫)a2.蓝、d11.白、 d12.橙、c1.红、c2.黑、b.绿/黄双注条、d9.蓝、d10.绿;绕包a:材料0.09*70mm 薄型尼龙带,方向:左,重叠率:25%-30%;绕包b:材料0.04*60mm隔离纸,方向:左,重叠率:≥15%;填充:a、e两处填各充35根不绞合10s/3 涤纶绳;b处填充100根绞合10s/3涤纶绳,节距:105
±
5mm,方向:右; c处填充30根不绞合10s/3涤纶绳;d处填充23根不绞合10s/3涤纶绳;f、 h两处分别填充40根不绞合10s/3涤纶绳;g处填充28根不绞合10s/3涤纶绳;外径:29.0
±
0.3mm,节距:430
±
10mm,方向:右;备注:内层绕包材料:尼龙带,外层绕包材料:隔离纸。
[0106]
步骤二十五:外护套工序,挤塑温度:
[0107]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135
±
15℃145
±
15℃155
±
15℃155
±
15℃160
±
15℃170
±
15℃170
±
15℃165
±
15℃
[0108]
挤出方式:半挤压式;外护套材料:105℃无卤阻燃tpe护套料,黑色,厚度:标称值3.6mm,最薄点2.4mm,护套外径:36.2
±
0.8mm;过滤网:1 层,60-80目;表面:护套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
[0109]
步骤二十六:1100#铁盘,250m/盘,允许有接头,接头信息体现在标签长度上(n米+m米),表面包裹自粘膜。
[0110]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包括电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包括两根单芯主电缆,两根单芯主电缆分别靠边设置;两根单芯主电缆的的周围分别设置有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及信号电缆;所述电缆本体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中心线缆;所述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信号电缆、单芯主电缆及中心线缆之间的间隙处配合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所述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信号电缆、单芯主电缆及中心线缆的外周整体绕包有若干组保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芯主电缆分别设置在电缆本体内部的左边位置和右边位置,两根单芯主电缆分别包括主导体,涂覆在主导体外周一圈的主保护层,绕包在主保护层外周的主绝缘层及设置在主绝缘层中间位置的交叉冷却层;设置在交叉冷却层外周的单芯主电缆保护层;两根单芯主电缆的外侧分别与若干组保护层最内侧的一层相接;所述交叉冷却层包括内侧冷却层和外侧冷却层,内侧冷却层和外侧冷却层之间交叉并错开设置;两根单芯主电缆分别编号为a1和a2;所述主导体采用若干根裸铜丝绞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电缆包括接地线芯,涂覆在接地线芯外周的接地线芯保护层及设置在接地线芯保护层外周的接地线芯绝缘层;所述接地电缆编号为b;所述测温电缆包括两根测温线芯,测温线芯外周绕包有测温线芯绝缘层,两根测温线芯紧挨着设置,测温线芯的两侧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独立圆柱填充与两根测温线芯的外周整体绕包有测温保护层;两根测温线芯分别编号为c1和c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电缆包括四根呈阵列形式分布的单芯信号线,所述单芯信号线分别包括中心信号线导体,绕包在中心信号线导体外周的中心信号线屏蔽层,四根单芯信号线的四周分别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独立圆柱填充和中心信号线导体的外周整体绕包有信号屏蔽铝箔,信号屏蔽铝箔的外周绕包有信号电缆编织层,信号电缆编织层的外周还挤包有信号电缆内护套层;四根单芯信号线分别编号为d9、d10、d11和d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缆包括八根单芯控制线缆,八根单芯控制线缆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八根单芯控制线缆围绕中心设置的独立圆柱填充设置;该八根单芯控制线缆分别编号为d1-d8;所述单芯控制线缆包括控制导体,绕包在控制导体外周的控制导体绝缘层,编号d1-d8的单芯控制线缆的外周整体绕包有控制电缆保护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线缆包括中心导体,涂覆在中心导体外周的中心绝缘层,设置在中心绝缘层外周的中心保护层;所述中心保护层编号为e;所述中心线缆、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信号电缆、单芯主电缆之间的独立圆柱填充的直径根据各个电缆或者线缆之间的间隙大小进行设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设置有三层并分别包括外侧尼龙保护层、绕包在外侧尼龙保护层外周的隔离层及绕包在隔离层外周的外护套层;所述外护套层的厚度远大于外侧尼龙保护层及外护套层的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a1和a2单芯主电缆的绞束线工序,即采用0.2
±
0.05mm的裸铜丝83根进行束丝,结构采用1+1/2+2/8+2/13+2/19,节距:32
±
5mm,绞合方向:左或右(13根右/6根左);
步骤二:a1单芯主电缆的采用笼绞机的复绞工序,即采用0.2
±
0.05mm的裸铜丝83根,结构:1+6,中心:1根,股线方向:右;外层:6根,股线方向:左;节距:80
±
5mm,绞合方向:右;步骤三:a2单芯主电缆的采用笼绞机的复绞工序,即采用0.2
±
0.05mm的裸铜丝83根,结构:1+6+12,中心:7根,股线:1右+6左,外层:12根,股线:右;节距:108
±
5mm,绞合方向:左;步骤四:对a1和a2单芯主电缆进行绝缘加工,挤塑温度: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140
±
15℃150
±
15℃155
±
15℃160
±
15℃165
±
15℃160
±
15℃绝缘材料: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乙丙橡胶绝缘料;色母材料:环保pe色母,色母比例:100∶2;标称厚度:1.00mm,最薄点0.89mm,绝缘外径:12.0
±
0.3mm;a1和a2单芯主电缆的颜色不一致;步骤五:采用挤压式,过滤网采用1层50-60目过滤网;工频火花电压:10.0kv;表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步骤六:a1和a2单芯主电缆的辐照工序,要求200℃热延伸不大于100%,控制在30~50%;步骤七:束线工序b,股线:42/0.20根/mm;材料:0.20mm裸铜丝,物料编码:t0200;结构:2+8+13+19,节距:25
±
3mm,绞合方向:左或右(13根右/6根左),参考外径:1.49mm;步骤八:复绞工序b,材料:42/0.20根/mm;结构:1+6,中心:1根,股线方向:右,外层:6根,股线方向:左;节距:60
±
5mm,绞合方向:右,参考外径:4.50mm;步骤九:绝缘b,挤塑温度: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140
±
15℃150
±
15℃155
±
15℃160
±
15℃165
±
15℃160
±
15℃绝缘材料: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乙丙橡胶绝缘料;环保pe色母,色母比例:100∶2-3.5;标称厚度:0.90mm,最薄点0.72mm,绝缘外径:9.00
±
0.30mm;分色:绿/黄双色,双注条,注条面积大于30%,色母比例:100∶2-3.5;步骤十:挤出方式为挤压式;过滤网:1层50-60目,工频火花电压:6.0kv;表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辐照工序:要求200℃-250℃热延伸不大于100%,控制在35~55%;步骤十一:束绞工序c;股线:32/0.15mm根/mm;材料:0.15mm裸铜丝;结构:5+11+16,节距:18
±
3mm,绞合方向:1根右/6根左,参考外径:0.98mm;步骤十二:复绞工序c,材料:32/0.15mm根/mm;结构:1+6,中心:1根,股线方向:右,外层:6根,股线方向:左;节距:40
±
5mm,绞合方向:右,参考外径:2.8mm;步骤十四:绝缘c,挤塑温度: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140
±
15℃150
±
15℃155
±
15℃160
±
15℃165
±
15℃160
±
15℃绝缘材料: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乙丙橡胶绝缘料;色母材料:环保pe色母,色母比例:100∶2-2.5,标称厚度:0.70mm,最薄点0.53mm,绝缘外径:4.40
±
0.15mm;挤出方式:挤压式;1层50-60目;工频火花电压:6.0kv;表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步骤十五:辐照工序c,要求200℃-250℃热延伸不大于100%,控制在38~45%;成缆工
序c,结构:2
×
4.0mm2+填充;分色:c1:红、c2:黑;填充:两处各填充30根10s/3涤纶绳,绕包:材料:0.09*25mm薄型尼龙带,方向:右,重叠率:15%-25%,外径:8.8mm,节距:105
±
5mm,方向:左;步骤十六:束线工序d,标称截面:0.75mm2,导体结构:39/0.15mm裸铜丝+防弹丝;节距:13
±
2mm,绞合方向:右,参考外径:1.10mm;步骤十七:绝缘d挤塑温度:绝缘材料:高密度聚乙烯,色母材料:环保pe色母,色母比例:100∶2-2.5;标称厚度:0.50mm,最薄点:0.48mm;绝缘外径:2.30
±
0.10mm;分色:红、黑、白/黑(单注条)注条面积大于30%、灰、黄、棕、粉、紫、蓝、绿、白、橙;步骤十八:挤出方式:挤压式;过滤网:1层50-60目;绝缘线芯高频火花电压:6.0kv;表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步骤十九:成缆工序d1-d8,结构:填充+8+薄型尼龙带;分色:d1:红、d2:黑、d3:白/黑单注条、d4:灰,d5:黄、d6:棕、d7:粉、d8:紫;绕包:材料:0.09*30mm薄型尼龙带,方向:右向,重叠率:15%-25%;填充:材料:中心填充50根绞合10s/3涤纶绳,节距:90
±
8mm,方向:左,外径:8.4
±
0.2mm,节距92
±
5mm,方向:左;步骤二十:成缆工序d9-d12,结构:4
×
0.75mm2+填充;分色:d9:蓝、d10:绿、d11:白、d12:橙;填充:中心及四周各填充4根绞合10s/3涤纶绳,节距:45
±
5mm,方向:右;绕包:材料为0.04*20单面铝箔,方向:右,重叠率:15%-25%,铝面向外;外径:5.6
±
0.2mm,节距62
±
5mm,方向:左;步骤二十一:编织工序,屏蔽:0.10mm镀锡铜丝,编织结构2
×8×
8/0.10mm,外径:6.1
±
0.2mm,节距(z1/z236∶24;z3/z427/27;30
±
2mm);步骤二十二:内护套工序d9-d12,挤塑温度: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125
±
15℃135
±
15℃140
±
15℃145
±
15℃150
±
15℃第六段法兰机夹机头眼模155
±
15℃160
±
15℃160
±
15℃165
±
15℃165
±
15℃内护套材料:105℃无卤阻燃tpe护套料,黑色;厚度:标称值0.5mm,最薄点0.33mm,护套外径:7.2
±
0.20mm;挤出方式:半挤压式;过滤网:1层50-60目;步骤二十三:成缆c,结构:1根网膜带+2根纤维丝;外径:2.8
±
0.2mm,节距45
±
10mm,方向:右;挤塑温度: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140
±
15℃150
±
15℃155
±
15℃160
±
15℃165
±
15℃160
±
15℃绝缘材料:125℃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乙丙橡胶绝缘料;中间填充材料:1根网膜带+2根纤维丝;外径:4.70
±
0.20mm;挤出方式:挤压式;过滤网:1层,50-60目;表面:绝缘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
步骤二十四:总成缆工序,实心条+填充+6+尼龙带+隔离纸;分色:a1.棕、d1-d8.(红、黑、白/黑单注条、灰,黄、棕、粉、紫)a2.蓝、d11.白、d12.橙、c1.红、c2.黑、b.绿/黄双注条、d9.蓝、d10.绿;绕包a:材料0.09*70mm薄型尼龙带,方向:左,重叠率:25%-30%;绕包b:材料0.04*60mm隔离纸,方向:左,重叠率:≥15%;填充:a、e两处填各充35根不绞合10s/3涤纶绳;b处填充100根绞合10s/3涤纶绳,节距:105
±
5mm,方向:右;c处填充30根不绞合10s/3涤纶绳;d处填充23根不绞合10s/3涤纶绳;f、h两处分别填充40根不绞合10s/3涤纶绳;g处填充28根不绞合10s/3涤纶绳;外径:29.0
±
0.3mm,节距:430
±
10mm,方向:右;备注:内层绕包材料:尼龙带,外层绕包材料:隔离纸;步骤二十五:外护套工序,挤塑温度: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135
±
15℃145
±
15℃155
±
15℃155
±
15℃160
±
15℃170
±
15℃170
±
15℃165
±
15℃
挤出方式:半挤压式;外护套材料:105℃无卤阻燃tpe护套料,黑色,厚度:标称值3.6mm,最薄点2.4mm,护套外径:36.2
±
0.8mm;过滤网:1层,60-80目;表面:护套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损伤;步骤二十六:1100#铁盘,250m/盘,允许有接头,接头信息体现在标签长度上(n米+m米),表面包裹自粘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充电电缆领域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及加工工艺,电缆本体包括两根单芯主电缆,两根单芯主电缆分别靠边设置;两根单芯主电缆的的周围分别设置有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及信号电缆;电缆本体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中心线缆;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信号电缆、单芯主电缆及中心线缆之间的间隙处配合设置有独立圆柱填充;接地电缆、控制电缆、测温电缆、信号电缆、单芯主电缆及中心线缆的外周整体绕包有若干组保护层;该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导热能力差,散热能力差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电缆的载流能力,同时提供一种加工工艺,通过该加工工艺能够提高电缆的生产效率,降低电缆的生产成本,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吴亮 徐学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林特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