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管。
背景技术:
2.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自然状态下即可满足承担基础全部荷载要求,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而在地质状况不佳的条件下,如需要在坡地、沙地或淤泥地质等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沉降,则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后再进行施工,当前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有预压法、换填法、打入加固管以及水泥搅拌桩等,打入加固管,是将加固管打入软土地基内继而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的方法;
3.但是现有的加固管在施工过程中难以避免加固管产生偏移,从而导致桩帽偏移以及歪斜,不利于后续施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加固管在施工过程中难以避免加固管产生偏移,从而导致桩帽偏移以及歪斜,不利于后续施工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管,所述管桩的上端面焊接有桩帽,所述管桩的下端面焊接有插柱,所述管桩的外侧焊接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和第四限位板,所述管桩的外侧表面开设有桩孔,所述管桩的上端面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桩孔连通,所述桩帽的上端面开设有浇注口,所述浇注口与空腔连通。
6.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和第四限位板等距分布在管桩的外侧。
7.优选的,所述桩孔的数量设置有多组。
8.优选的,所述插柱为锥形结构的插柱。
9.优选的,所述管桩为不锈钢材质制成。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软土地基加固管通过设置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和第四限位板,四组限位板增加了管桩在地基中的稳固性,避免管桩在地基中发生移动,大大的提高了加固管的使用效果和实用性;
11.该软土地基加固管通过设置有多组桩孔和浇注口,使其相互配合使用,通过浇注口向管桩中浇筑混凝土,而混凝土由桩孔流向地基中使得加固管能够稳固的固定在地基中,从而很好的对地基进行加固。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桩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桩帽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桩帽;2、第一限位板;3、桩孔;4、插柱;5、管桩;6、第二限位板;7、第三限位板;8、第四限位板;9、空腔;10、浇注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管,包括管桩5,管桩5的上端面焊接有桩帽1,管桩5的下端面焊接有插柱4,管桩5的外侧焊接有第一限位板2、第二限位板6、第三限位板7和第四限位板8,管桩5的外侧表面开设有桩孔3,管桩5的上端面开设有空腔9,空腔9与桩孔3连通,桩帽1的上端面开设有浇注口10,浇注口10与空腔9连通;
20.第一限位板2、第二限位板6、第三限位板7和第四限位板8等距分布在管桩5的外侧,使得管桩5能够稳固的固定在地基中,桩孔3的数量设置有多组,使得混凝土能够快速的流向地基中,插柱4为锥形结构的插柱,使得管桩5便于插入至地基中,管桩5为不锈钢材质制成,避免生锈腐烂。
21.工作原理:通过设置有第一限位板2、第二限位板6、第三限位板7和第四限位板8,四组限位板增加了管桩5在地基中的稳固性,避免管桩5在地基中发生移动,大大的提高了加固管的使用效果和实用性,通过设置有多组桩孔3和浇注口10,使其相互配合使用,通过浇注口10向管桩5中浇筑混凝土,而混凝土由桩孔3流向地基中使得加固管能够稳固的固定在地基中,从而很好的对地基进行加固。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管,包括管桩(5),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5)的上端面焊接有桩帽(1),所述管桩(5)的下端面焊接有插柱(4),所述管桩(5)的外侧焊接有第一限位板(2)、第二限位板(6)、第三限位板(7)和第四限位板(8),所述管桩(5)的外侧表面开设有桩孔(3),所述管桩(5)的上端面开设有空腔(9),所述空腔(9)与桩孔(3)连通,所述桩帽(1)的上端面开设有浇注口(10),所述浇注口(10)与空腔(9)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2)、第二限位板(6)、第三限位板(7)和第四限位板(8)等距分布在管桩(5)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孔(3)的数量设置有多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柱(4)为锥形结构的插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5)为不锈钢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管,包括管桩,所述管桩的上端面焊接有桩帽,所述管桩的下端面焊接有插柱,所述管桩的外侧焊接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和第四限位板,所述管桩的外侧表面开设有桩孔,所述管桩的上端面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桩孔连通,所述桩帽的上端面开设有浇注口,所述浇注口与空腔连通。该软土地基加固管通过设置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和第四限位板,四组限位板增加了管桩在地基中的稳固性,避免管桩在地基中发生移动,大大的提高了加固管的使用效果和实用性。用效果和实用性。用效果和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加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兴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2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