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良肢位摆放辅助支具

专利查询2022-5-12  176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肢良肢位摆放辅助支具。


背景技术:

2.良肢位是从康复治疗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治疗性体位,它能有效地减少痉挛,预防肩关节脱位。目前普遍借助枕头、固定器、辅助装置等工具进行良肢位摆放,但临床常因病床空间受限,使得良肢位摆放不当,致患者肢体悬空于床边。错误的摆放姿势会引发关节痉挛,增加功能障碍,延长康复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肢良肢位摆放辅助支具,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基于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肢良肢位摆放辅助支具,包括:
6.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卡槽;
7.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
8.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动块的转动轴线垂直,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块;
9.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
10.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
11.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安装于第二支撑板;以及
12.手套,所述手套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
13.可选地:所述转动块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卡槽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卡块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转动轴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14.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两个凸起,两个所述凸起均与所述转动块连接,且两个所述凸起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凸起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
15.可选地:还包括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滑动连接,所述卡块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槽。
16.可选地:所述锁定结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限位块连接,所述弹性件令所述限位块具有朝向所述卡槽移动的趋势。
17.可选地: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位于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卡槽的一端,且所述斜面位于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卡槽的槽口的一侧。
18.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转动所述支撑杆以使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或者相平。
19.可选地:所述支撑杆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
20.可选地: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可拆卸连接。
21.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挂钩;
22.所述第二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与所述挂钩卡接配合。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是:
2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肢良肢位摆放辅助支具可以用于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固定和支撑,以避免患者的肢体处于不正常姿势,从而降低引发关节痉挛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6.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上肢良肢位摆放辅助支具在第一状态时的示意图;
27.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上肢良肢位摆放辅助支具在第二状态时的示意图;
28.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上肢良肢位摆放辅助支具在第三状态时的示意图;
29.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30.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一安装座的连接剖视图。
31.图中:
32.110-第一安装座;111-卡槽;120-连接结构;121-转动块;122-凸起;123-连接轴;124-安装槽;130-第一支撑板;131-卡块;132-限位槽;140-第二支撑板;141-垫片;142-支撑杆;150-第一固定件;160-第二固定件;170-手套;180-第二安装座;190-锁定结构;191-限位块;19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3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公开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0.实施例:
41.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肢良肢位摆放辅助支具,其包括第一安装座110、连接结构120、第一支撑板130、第二支撑板140、第一固定件150、第二固定件160以及手套170。第一安装座110可用于与病床、普通床、简易床或者其他支撑结构进行连接,连接结构120包括与第一安装座110转动连接的转动块121,第一支撑板130与转动块121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140与第一支撑板130滑动连接,第一固定件150安装于第一支撑板130,第二固定件160安装于第二支撑板140,且在第二固定件160上设置有用于对患者手指进行固定的手套170。
42.本实施例公开的上肢良肢位摆放辅助支具可以用于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固定和支撑,以避免患者的肢体处于不正常姿势,从而降低引发关节痉挛的可能性。
43.在未使用时,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可以通过转动靠在床边,以减少其所占用的空间,需要进行使用时,首先利用转动块121带动第一支撑板130转动,使第一支撑板130与床相平,然后再直接转动第一支撑板130,使第一支撑板130,使第一支撑板130在水平方向内转动90度,此时患者可以将上肢放在该第一支撑板130上。
44.由于患者的体型不尽相同,因此不同患者的上肢长度也可能不同,在具体进行患者上肢固定时,根据患者的上肢长度可以滑动第二支撑板140,以进行适应。第一固定件150可用于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通过滑动第二支撑板140,可以令第二固定件160对患者的手腕进行固定,且此时与第二固定件160连接的手套170可以对患者的手指进行固定。由于不同的患者,其手掌的位置也会有偏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令手套170与第二固定件160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时,先将患者的手臂和手腕固定好后,再利用手套170将患者的手掌固定,之后再进行手套170与第二固定件160的连接,以达到患者整条手臂固定的目的。
45.具体地,第一安装座110设置为条状,其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床或者支撑结构连接的夹板或者螺栓等结构,与之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卡槽111,该卡槽111沿第一安装座110的长度方向延伸。
46.连接结构120包括转动块121、连接轴123和两个凸起122。转动块121与第一安装座110转动连接,其转动块121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安装座110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凸起122均与转动块121连接,且两个凸起122间隔设置,在两个凸起122之间形成一个安装槽124,该安
装槽124的延伸方向与转动块121的转动轴线平行,连接轴123设置在两个凸起122之间,且连接轴123与转动块121的转动轴线垂直。在转动块121相对于第一安装座110转动时,能够令安装槽124与卡槽111连通或者错开。
47.第一支撑板130的一侧设置有卡块131,卡块131沿第一支撑板130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卡块13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支撑板130宽度方向的两端。卡块131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轴123配合的连接孔,连接轴123卡接于该连接孔内。当转动块121带动第一支撑板130转动,且令安装槽124与卡槽111连通时,在第一支撑板130相对于转动块121转动的过程中,卡块131能够卡入该卡槽111内。
48.在第一安装座110上还设置有锁定结构190,锁定结构190包括限位块191,限位块191与第一安装座110滑动连接,卡块131上设置有用于与限位块191配合的限位槽132。限位块191与转动块121分别位于第一安装座110的两端,在卡块131卡入卡槽111内后,利用限位块191对第一支撑板130背离转动块121的一侧进行限制,可以实现对第一支撑板130的固定,避免第一支撑板130晃动。
49.在本实施例中,锁定结构190还包括弹性件192,弹性件19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座110和限位块191连接,弹性件192令限位块191具有朝向卡槽111移动的趋势。且在限位块191上设置有斜面,斜面位于限位块191朝向卡槽111的一端,且斜面位于限位块191朝向卡槽111的槽口的一侧。
50.在将第一支撑板130展开时,只需持续转动第一支撑板130,当卡块131卡入卡槽111后,卡块131推动限位块191上的斜面,令限位卡块131退出卡槽111的范围,当卡块131完全进入卡槽111后,限位块191在弹性件192的作用下卡入限位槽132内,完成第一支撑板130的固定。在需要将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收回时,手动拉起限位块191,然后令卡块131离开卡槽111的范围即可。
51.第二支撑板140与第一支撑板130滑动连接,因此,在第二支撑板140与第一支撑板130之间必然会产生一个台阶,为了避免该台阶对患者的手臂造成伤害,可以在第二支撑板140上设置一个垫片141,该垫片141的厚度与该台阶的高度相等,以此来避免该台阶对患者的手臂造成伤害。当然,将垫片141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40上仅是第二支撑板140在下而第一支撑板130在上的情况,其仅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若是第一支撑板130在下,而第二支撑板140在上,则可以将垫片141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30上,且在上述的任意一种情况下,都可以令垫片141同时将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覆盖,这样垫片141更加平整,在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时,患者更加的舒适。
52.在第二支撑板140背离第一支撑板130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杆142,该支撑杆142与第二支撑板140转动连接,转动支撑杆142以使支撑杆142与第二支撑板140垂直或者相平。当支撑杆142体育第二支撑板140相平时,可以方便将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靠到床边,以减少占用的空间;当支撑杆142与第二支撑板140垂直时,可以用于对第二支撑板140的自由端进行支撑,以避免患者将手臂固定到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上后,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发生倾斜。
53.第一固定件150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30上,第一固定件150主要用于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第二固定件160安装在第二支撑板140上,第二固定件160主要用于对患者的手腕进行固定,而第二固定件160上的手套170则主要用于对患者的手指进行固定。
54.本实施例公开的上肢良肢位摆放辅助支具还包括第二安装座180,第二安装座180与第一安装座110间隔设置,在第二安装座180上设置有挂钩,第二支撑板140上设置有用于与该挂钩配合的卡接孔,该卡接孔位于第二支撑板140背离第一支撑板130的一侧。在上肢良肢位摆放辅助支具未使用时,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均靠在床边,此时第二支撑板140背离第一支撑板130的一端由第二安装座180形成支撑,第一支撑板130背离第二支撑板140的一端由第一安装座110形成支撑,可以令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更加的平稳。
55.在设置挂钩时,可以对挂钩的角度进行控制,以使当第二支撑板140转动至水平状态后,该挂钩才会完全离开第二支撑板140上卡接孔的范围,此时第二支撑板140可随第一支撑板130沿连接轴123转动。
56.本实施例公开的上肢良肢位摆放辅助支具是这样使用的:
57.参阅图1,以展开状态为例进行说明,在使用完毕后,需要折叠收缩时,可以沿图1
‑‑
图2
‑‑
图3的顺序进行折叠收缩。
58.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收缩状态中,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为重叠状态。但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令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为展开状态。由于第二安装座180与床体是安装位置是根据情况来进行安装的,因此,在进行第二安装座180的安装时,考虑节约空间的原则,可以令第二安装座180与第一安装座靠得近一些,以使当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转动至图3的角度时,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为重叠状态。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