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居里温度实验测试系统中的隔离加热实验台。
背景技术:
2.居里温度是如指铁、钴、镍等铁磁性物质的磁性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当温度上升到某一温度时,铁磁性材料就由铁磁状态转变为顺磁状态,即失去铁磁性物质的特性,这个温度称之为居里温度,居里温度是磁性材料的本征参数之一,它仅与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有关,而与晶粒的大小、取向以及应力分布等结构因素无关,因此又称它为结构不灵敏参数。测定铁磁材料的居里温度不仅对磁材料、磁性器件的研究和研制;对工程技术的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现有的居里温度实验台在对铁磁物质进行实验过程中,由于被测铁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会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导致其输出数据不稳定,灵敏度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居里温度实验测试系统中的隔离加热实验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居里温度实验测试系统中的隔离加热实验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居里温度实验测试系统中的隔离加热实验台,包括用于为实验提供承接面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用于对铁磁物质底部进行加热的底部加热座,所述底部加热座的上方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有用于对铁磁物质顶部进行加热的顶部加热座。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部加热座与所述顶部加热座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形成密封隔离空间的隔离罩,两个所述隔离罩卡合密封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离罩包括外罩和内罩,所述内罩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罩的内部,且所述外罩与所述内罩开设有真空层。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罩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顶部加热座上下移动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顶部加热座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部加热座与所述底部加热座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用于铁磁物质进行收纳放置的固定槽,所述顶部加热座与所述底部加热座卡合固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为所述顶部
加热座的移动提供导向的导向杆,所述隔离罩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导向杆相适配的套筒,所述套筒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杆的外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部加热座与所述顶部加热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加热的电热丝,所述电热丝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电热丝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为了防止被测铁磁物质在实验过程中与外部进行热交换;通过在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可进行卡合密封的隔离罩,可通过两个隔离罩形成一个密封空间对被测铁磁物质与外部进行隔离,从而有效防止被测铁磁物质与外部进行热交换,以及隔离罩由外罩与内罩组成,且在外罩与内罩之间设有真空层,使得外罩与内罩之间利用真空中无任何物质(介质),即不存在物理性能源传播的介质.从而有效对内罩内部的热量进行有效隔离保温,使得隔离罩的隔离效果更好。
15.2、为了使得被测铁磁物质在实验过程中受热更加均匀,测试结果更准确;在底部加热座与顶部加热座的相互配合下,可对被测铁磁物质的双面均进行加热,使得被测铁磁物质的受热面积增大,且受热更加均匀,从而使得本工作台的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居里温度实验测试系统中的隔离加热实验台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一种居里温度实验测试系统中的隔离加热实验台的剖视图;
18.图3为一种居里温度实验测试系统中的隔离加热实验台中隔离罩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一种居里温度实验测试系统中的隔离加热实验台中电热丝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工作台;11、底部加热座;12、固定槽;13、电热丝;2、顶部加热座;3、支撑架;31、驱动气缸;4、隔离罩;41、外罩;42、内罩;43、真空层;5、导向杆;51、套筒;6、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括用于为实验提供承接面的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用于对铁磁物质底部进行加热的底部加热座11,底部加热座11的上方设有支撑架3,支撑架3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部,支撑架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气缸31,驱动气缸3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驱动气缸31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架3固定安装有用于对铁磁物质顶部进行加热的顶部加热座2。
23.在本方案中,为了防止被测铁磁物质在实验过程中与外部进行热交换;通过在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可进行卡合密封的隔离罩4,可通过两个隔离罩4形成一个密封空
间对被测铁磁物质与外部进行隔离,从而有效防止被测铁磁物质与外部进行热交换,以及隔离罩4由外罩41与内罩42组成,且在外罩41与内罩42之间设有真空层43,使得外罩41与内罩42之间利用真空中无任何物质(介质),即不存在物理性能源传播的介质.从而有效对内罩42内部的热量进行有效隔离保温,使得隔离罩4的隔离效果更好,以及在底部加热座11与顶部加热座2的相互配合下,可对被测铁磁物质的双面均进行加热,使得被测铁磁物质的受热面积更加,且受热更加均匀,从而使得本工作台1的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24.在图1和图2中:工作台1的上端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用于对铁磁物质底部进行加热的底部加热座11,底部加热座11的上方设有支撑架3,支撑架3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部,支撑架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气缸31,驱动气缸3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驱动气缸31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架3固定安装有用于对铁磁物质顶部进行加热的顶部加热座2,可通过启动驱动气缸31带动顶部加热座2向下移动,在底部加热座11与顶部加热座2的相互配合下,可对被测铁磁物质的两侧进行夹紧固定固定,可对被测铁磁物质的双面均进行加热,使得被测铁磁物质的受热面积更加,且受热更加均匀,从而使得本工作台1的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25.在图2中,支撑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为顶部加热座2的移动提供导向的导向杆5,隔离罩4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与导向杆5相适配的套筒51,套筒51滑动连接在导向杆5的外部,在顶部加热座2向下移动过程中,套筒51在顶部加热座2的带动下,在导向杆5的外部向下滑动,从而为顶部加热座2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从而使得两个隔离罩4可准确的进行卡合连接。
26.在图2和图3中:顶部加热座2与顶部加热座2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形成密封隔离空间的隔离罩4,两个隔离罩4卡合密封连接,通过在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可进行卡合密封的隔离罩4,在顶部加热座2向下移动过程中,可带动上方的隔离罩4向下移动,并对下方的隔离罩4进行卡合连接,并通过两个隔离罩4形成一个密封空间对被测铁磁物质与外部进行隔离,从而有效防止被测铁磁物质与外部进行热交换,内罩42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顶部加热座2上下移动的电动推杆6,电动推杆6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动推杆6的输出端与顶部加热座2固定连接,当两个隔离罩4卡合连接后,启动电动推杆6,带动顶部加热座2向下移动,直至将被测铁磁物质进行夹紧固定,使得本装置可对不同厚度的被测铁磁物质进行实验,顶部加热座2与底部加热座11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用于铁磁物质进行收纳放置的固定槽12,顶部加热座2与底部加热座11卡合固定,固定槽12用于对被测铁磁物质进行限位固定,将被测铁磁物质放置在固定槽12的内部进行限位,使得顶部加热座2上的固定槽12可对被测铁磁物质的另一侧进行夹紧固定。
27.在图3中:隔离罩4包括外罩41和内罩42,内罩42固定安装在外罩41的内部,且外罩41与内罩42开设有真空层43,隔离罩4由外罩41与内罩42组成,且在外罩41与内罩42之间设有真空层43,使得外罩41与内罩42之间利用真空中无任何物质(介质),即不存在物理性能源传播的介质.从而有效对内罩42内部的热量进行有效隔离保温,使得隔离罩4的隔离效果更好。
28.在图4中:底部加热座11与顶部加热座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加热的电热丝13,电热丝13呈螺旋状分布,电热丝1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热丝13可大面积的铺在底部加热座11与顶部加热座2的内部并与被测铁磁物质进行接触加热,使得被测铁磁物质的受热
面积增大,且受热更加均匀。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测铁磁物质放置在底部加热座11的固定槽12内进行限位,然后启动驱动气缸31,带动顶部加热座2与隔离罩4向下移动,在导向杆5与套筒51的导向功能下,隔离罩4可与另一个隔离罩4进行准确卡合固定,并通过两个隔离罩4形成一个密封空间对被测铁磁物质与外部进行隔离,然后启动电动推杆6,带动顶部加热座2向下移动,直至顶部加热座2上的固定槽12将被测铁磁物质的顶部进行夹紧固定,在底部加热座11与顶部加热座2的相互配合下,可对被测铁磁物质的两侧进行夹紧固定固定,可对被测铁磁物质的双面均进行加热,使得被测铁磁物质的受热面积增大,且受热更加均匀,且隔离罩4由外罩41与内罩42组成,且在外罩41与内罩42之间设有真空层43,使得外罩41与内罩42之间利用真空中无任何物质(介质),即不存在物理性能源传播的介质.从而有效对内罩42内部的热量进行有效隔离保温,使得隔离罩4的隔离效果更好。
30.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