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布生产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2  170



1.本实用新型属于胶布打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胶布生产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2.胶布的种类多种多样,同时应用也是最广的,常见的透明胶布可以用来粘补破损物品。
3.现有技术中的胶布在生产过程中,胶布两侧边缘会产生毛刺和溢胶现象,不及时清理掉,会影响后续加工操作。
4.而对胶布的打磨通常是由工人通过手持打磨机进行的,不仅费时费力,且不能保证每次打磨误差一致,不仅降低了胶布的质量,还影响了胶布生产打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而对胶布的打磨通常是由工人通过手持打磨机进行的,不仅费时费力,且不能保证每次打磨误差一致,不仅降低了胶布的质量,还影响了胶布生产打磨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胶布生产打磨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胶布生产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和打磨机构;所述底座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打磨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电机、第一转轴、打磨盘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支撑柱外壁固接有第一支板;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第一支板顶部;所述电动推杆顶部固接有第二支板;所述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板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柱内壁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方块;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电机输出端固接,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方块侧壁;所述打磨盘套接在第一转轴外壁;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外壁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块侧壁;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两端外壁均设置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啮合;通过设置打磨机构,便于对胶布两侧边缘进行打磨,提高胶布打磨效率。
7.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外壁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筒、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螺纹孔和螺栓;所述第二转轴靠近第一支撑柱一侧,且位于齿轮内壁位置为铰接设置;所述安装筒套接在第二转轴外壁;所述第一固定块固接在靠近第二支撑柱一侧的齿轮侧壁;所述第二固定块固接在与第一固定块对应位置第二转轴端部;所述螺纹孔开设在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内部;所述螺栓设置在螺纹孔内部,且与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便于将胶布安装在安装筒上,替代人工打磨,提高胶布打磨效率。
8.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内壁设置有集灰槽;所述集灰槽位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所述集灰槽形状为u型;便于将打磨下落的碎屑进行收集。
9.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顶部固接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形状为长方体;所述上盖板材质为铁质材料;起到阻挡碎屑的作用,避免打磨时碎屑向顶部弹射。
10.优选的,所述打磨盘在第一转轴外壁间隔设置有多组;提高胶布打磨效率。
11.优选的,所述安装筒在第二转轴外壁间隔设置有多组;便于一次打磨多个胶布,提高打磨效率。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打磨机构,电机带着第一转轴转动,使得打磨盘随着第一转轴转动,利用电动推杆,使得电动推杆带着顶部第二支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电机向下移动,由于第一转轴两端和第二转轴两端均设置有齿轮,使得第一转轴下降到合适位置时,在齿轮啮合作用下,使得第二转轴跟着转动,从而完成对胶布更加均匀的打磨,替代了传统人工操作,提高了胶布打磨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组件,由于第二转轴靠近第一支撑柱一侧为铰接设置,使得第二转轴配合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分离,实现向下转动呈倾斜角度,可方便工人将待打磨的胶布放置在安装筒上,完成放置后,将第二转轴复位,使得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接触,配合螺栓和螺纹孔螺纹配合,完成对第二转轴另一端的固定,实现一次可以打磨多个胶布,提高了胶布打磨效率。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主体结构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施例一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施例一的安装筒正视图;
20.图5为本实施例二的安装筒立体图。
21.图中:1、底座;11、第一支撑柱;12、第二支撑柱;13、第一支板;14、第二支板;15、方形槽;16、方块;17、固定块;21、电动推杆;22、电机;23、第一转轴;24、打磨盘;25、第二转轴;26、齿轮;31、安装筒;32、第一固定块;33、第二固定块;34、螺纹孔;35、螺栓;4、集灰槽;5、上盖板;6、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胶布生产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和打磨机构;所述底座1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所述打磨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之间;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21、电机22、第一转轴23、打磨盘24和第二转轴25;所述第一支撑柱11外壁固接有第一支板13;所述电动推杆21设置在第一支板13顶部;所述电动推杆21顶部固接有第二支板14;所述电机22设置在第二支板14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柱12内壁开设有方形槽15;所述方形槽15内部滑动连接有方块16;所述第一转轴23一端与电机22输出端固接,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方块16侧壁;所述打磨盘24套接在第
一转轴23外壁;所述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外壁均设置有固定块17;所述第二转轴25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块17侧壁;所述第一转轴23和第二转轴25两端外壁均设置有齿轮26;两个所述齿轮26啮合;工作时,生产出的胶布两侧边缘存在毛刺和溢胶现象,需要对胶布进行打磨,通过设置打磨机构实现对胶布更加均匀的打磨,启动电机22,使得电机22带着第一转轴23转动,使得打磨盘24随着第一转轴23转动,需要对胶布进行打磨时,通过电动推杆21工作,使得电动推杆21带着顶部第二支板14向下移动,配合第一转轴23另一端转动连接的方块16在方形槽15内部向下滑动,从而使得电机22更加平稳的向下移动,由于第一转轴23两端和第二转轴25两端均设置有齿轮26,使得第一转轴23下降到合适位置时,在齿轮26啮合作用下,使得第二转轴25跟着转动,从而完成对胶布的打磨,替代了传统人工操作,提高了胶布打磨效率。
25.所述第二转轴25外壁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筒31、第一固定块32、第二固定块33、螺纹孔34和螺栓35;所述第二转轴25靠近第一支撑柱11一侧,且位于齿轮26内壁位置为铰接设置;所述安装筒31套接在第二转轴25外壁;所述第一固定块32固接在靠近第二支撑柱12一侧的齿轮26侧壁;所述第二固定块33固接在与第一固定块32对应位置第二转轴25端部;所述螺纹孔34开设在第一固定块32与第二固定块33内部;所述螺栓35设置在螺纹孔34内部,且与螺纹孔34螺纹配合连接;工作时,由于第二转轴25靠近第一支撑柱11一侧为铰接设置,使得第二转轴25配合第一固定块32与第二固定块33分离,从而实现向下转动呈倾斜角度,便于工人将待打磨的胶布放置在安装筒31上,完成放置后,将第二转轴25复位,使得第一固定块32与第二固定块33接触,配合螺栓35和螺纹孔34螺纹配合,完成对第二转轴25另一端的固定,使得一次可以打磨多个胶布,提高了胶布打磨效率。
26.所述底座1顶部内壁设置有集灰槽4;所述集灰槽4位于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之间;所述集灰槽4形状为u型;所述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顶部固接有上盖板5;所述上盖板5形状为长方体;所述上盖板5材质为铁质材料;工作时,通过设置集灰槽4,使得胶布打磨过程中,掉落下来的碎屑可以落入集灰槽4内部,方便统一收集处理,利用上盖板5,可在胶布打磨过程中,起到阻挡碎屑的作用,避免打磨时碎屑向顶部弹射。
27.所述打磨盘24在第一转轴23外壁间隔设置有多组;所述安装筒31在第二转轴25外壁间隔设置有多组。
28.实施例二
29.请参阅图5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安装筒31外壁设置有橡胶垫6;工作时,通过设置橡胶垫6,在将胶布放置在安装筒31外壁时,可以增大摩擦力,方便固定安装。
30.工作原理:对胶布的打磨通常是由工人通过手持打磨机进行的,不仅费时费力,且不能保证每次打磨误差一致,该装置使用时,由于第二转轴25靠近第一支撑柱11一侧为铰接设置,使得第二转轴25配合第一固定块32与第二固定块33分离,从而实现向下转动呈倾斜角度,便于工人将待打磨的胶布放置在安装筒31上,完成放置后,将第二转轴25复位,使得第一固定块32与第二固定块33接触,配合螺栓35和螺纹孔34螺纹配合,完成对第二转轴25另一端的固定,使得一次可以放置多个胶布,启动电机22,使得电机22带着第一转轴23转动,使得打磨盘24随着第一转轴23转动,需要对胶布进行打磨时,通过电动推杆21工作,使得电动推杆21带着顶部第二支板14向下移动,配合第一转轴23另一端转动连接的方块16在
方形槽15内部向下滑动,从而使得电机22更加平稳的向下移动,由于第一转轴23两端和第二转轴25两端均设置有齿轮26,使得第一转轴23下降到合适位置时,在齿轮26啮合作用下,使得第二转轴25跟着转动,从而完成对胶布的均匀打磨,替代了传统人工操作,提高了胶布打磨效率。
3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