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象、环境、农业、林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土壤多点多层温湿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土壤多点多层温湿度监测的目的:土壤温湿度是植被地下部分的环境重要要素之一,其变化随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类型等因子而变化,同时土壤温湿度的变化对于各类植被的生存有着重大的影响,多点多层温湿度数据的分析能够更加清晰的分析出植被的生长状态,从而可以通过有效的调节控制土壤各层的温湿度,使其有利于植被的生长。
3.经检索(申请号:cn201620967573.6),可得知,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土壤多点多层温湿度在线监测装置,应用于气象、环境、农业、林业等领域。它包括集线器、无线传输模块、钢管、管道、温湿度传感器、云平台;在管道上间隔套有多节钢管,每节钢管之间不连接,在每节钢管上布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的信号线从管道内部走线连接至集线器,集线器的总输出线再与无线传输模块相连;无线传输模块与云平台信号连接。
4.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该装置采用钢管和管道固定连接方式限位温湿度传感器,但是无法根据不同地域土壤特性,选择不同深度土壤检测需求,进行间距调节,需购置不同型号的此类型装置,存在携带不便及监测成本高弊端,且由于插入式监测装置在插入土壤期间,并非竖直理想型下插,则土壤并非与装置充分接触,致使温湿度传感器无法与检测机构充分接触,该装置为了温湿度传感器与土壤充分接触,采用土壤埋覆方式掩埋装置,对于短时监测而言,反复地开挖填坑存在较大工作负担等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土壤多点多层温湿度监测装置,通过设置有螺杆和轴承,可通过正反向转动螺杆,螺杆在轴承内转动,并同步带动螺杆下侧的活动块上下移动,用于调整两组监测装置的间距,从而适用于不同深度土壤监测,实用性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土壤多点多层温湿度监测装置,包括固定块;
7.所述固定块共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固定块内中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螺杆,且螺杆通过螺纹与固定块预设的螺孔旋接,所述螺杆底部设置有活动块,所述螺杆底端通过轴承与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块内右侧开设有凹台,所述凹台内侧壁通过胶水粘合有气囊,所述气囊右侧通过胶水粘合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气囊顶端连通设置有分流管,两组所述分流管右侧连通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顶端前侧设置有阀门,所述气管顶部左侧设置有把手,且把手与同侧的固定块焊接;
8.所述把手内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集线器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数
据输出端与集线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集线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无线传输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气管底端左侧设置有锥头,且锥头与同侧的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气管中部左侧设置有支杆,且支杆共有两组,所述支杆两端分别与同侧的固定块和活动块焊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动块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固定块靠近导向杆的外侧开设有导向槽,且导向杆插接于导向槽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把手顶部通过胶水粘合有防滑垫。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杆顶端固定设置有转块,且转块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六棱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土壤多点多层温湿度监测装置,通过设置有螺杆和轴承,可通过正反向转动螺杆,螺杆在轴承内转动,并同步带动螺杆下侧的活动块上下移动,用于调整两组监测装置的间距,从而适用于不同深度土壤监测,实用性强。
14.2.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土壤多点多层温湿度监测装置,通过设置有气管和气囊,在装置插入土壤完毕后,可通过朝向气管内吹气,朝向凹台内的气囊吹气,气囊带动温湿度传感器外移,直至温湿度传感器贴合于土壤监测孔内侧壁,进而提升温湿度检测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土壤多点多层温湿度监测装置的整体主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土壤多点多层温湿度监测装置的固定块与活动块连接部分主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把手;2、集线器;3、无线传输模块;4、凹槽;5、固定块;6、活动块;7、支杆;8、锥头;9、气囊;10、温湿度传感器;11、分流管;12、气管;13、凹台;14、导向槽;15、导向杆;16、螺杆;17、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土壤多点多层温湿度监测装置,包括固定块5;
23.所述固定块5共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固定块5内中部均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设置有螺杆16,且螺杆16通过螺纹与固定块5预设的螺孔旋接,所述螺杆16底部设置有活动块6,所述螺杆16底端通过轴承17与活动块6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块6内右侧开设有凹台13,所述凹台13内侧壁通过胶水粘合有气囊9,所述气囊9右侧通过胶水粘合有温湿度传感器10,所述气囊9顶端连通设置有分流管11,两组所述分流管11右侧连通设置有气管12,所述气管12顶端前侧设置有阀门,所述气管12顶部左侧设置有把手1,且把手1与同侧的固定块5焊接;
24.所述把手1内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集线器2和无线传输模块3,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0的数据输出端与集线器2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集线器2的数据输出端与无线传输模块3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气管12底端左侧设置有锥头8,且锥头8与同侧的活动块6固定连接,所述气管12中部左侧设置有支杆7,且支杆7共有两组,所述支杆7两端分别与同侧的固定块5和活动块6焊接。
25.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设置有螺杆16和轴承17,可通过正反向转动螺杆16,螺杆16在轴承17内转动,并同步带动螺杆16下侧的活动块6上下移动,用于调整两组监测装置的间距,从而适用于不同深度土壤监测,实用性强,在装置插入土壤完毕后,可通过朝向气管12内吹气,朝向凹台13内的气囊9吹气,气囊9带动温湿度传感器10外移,直至温湿度传感器10贴合于土壤监测孔内侧壁,进而提升温湿度检测的准确度。
26.其中,所述活动块6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杆15,所述固定块5靠近导向杆15的外侧开设有导向槽14,且导向杆15插接于导向槽14内。
27.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设置有导向杆15,可通过导向杆15在导向槽14内移动,起到活动块6限位作用,以免出现自转状况。
28.其中,所述把手1顶部通过胶水粘合有防滑垫。
29.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有防滑垫,可通过防滑垫增加把手1的摩擦力,防止出现打滑状况。
30.其中,所述螺杆16顶端固定设置有转块,且转块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六棱孔。
31.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通过设置有转块,可通过转块带动螺杆16正反向转动,省力便捷,且六棱孔的设置,可使用相匹配工具进行拧转,便于施力。
32.工作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土壤多点多层温湿度监测装置,包括把手1、集线器2、无线传输模块3、凹槽4、固定块5、活动块6、支杆7、锥头8、气囊9、温湿度传感器10、分流管11、气管12、凹台13、导向槽14、导向杆15、螺杆16、轴承1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试验方法获知,在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土壤多点多层温湿度监测装置使用的时候,通过设置有螺杆16和轴承17,可通过正反向转动螺杆16,螺杆16在轴承17内转动,并同步带动螺杆16下侧的活动块6上下移动,用于调整两组监测装置的间距,从而适用于不同深度土壤监测,实用性强,在装置插入土壤完毕后,可通过朝向气管12内吹气,朝向凹台13内的气囊9吹气,气囊9带动温湿度传感器10外移,直至温湿度传感器10贴合于土壤监测孔内侧壁,进而提升温湿度检测的准确度,使用效果较为理想。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