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康产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专享生物能量共振舱。
背景技术:
2.生物能量共振舱适用于人体保健康复、亚健康调理、激活细胞、提高免疫力、提升人体生命能量等领域,利用点对点的方式把植物信息采集到能量发生器(芯片)中,再通过人体穴位导入人体,产生“共振效应”,激发人体自愈系统和人体自我修复能力;
3.人们在使用共振舱时,通常先躺在相应装置上,在启动负氧离子发生器,但在体验共振舱时持续的时间一般比较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带给使用者不愉快的体验,同时共振舱缺少相应调节功能;
4.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专享生物能量共振舱。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共振舱缺少能调节使用者姿势功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专享生物能量共振舱。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专享生物能量共振舱,包括两个支撑架,支撑架内开设有腔室和滑动槽,腔室于滑动槽连通,滑动槽贯穿支撑架的侧壁,腔室内侧壁通过抵压装置连接有多个弧形板,滑动槽内设置有驱动组件,支撑架侧壁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放置垫,放置垫可相对支撑架旋转。
8.优选地,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有摩擦垫,支撑架上开设有初始孔,初始孔与腔室连通。
9.优选地,抵压装置具体包括与腔室内侧壁固定连接的竖直柱,竖直柱通过弹簧连接有连接筒,竖直柱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限位环,限位环与连接筒内壁滑动连接。
10.优选地,抵压装置还包括一横板,横板与连接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横板另一侧上与多个弧形板固定连接,多个弧形板等距设置在横板上,横板上还固定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穿过初始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11.优选地,驱动组件具体包括与滑动槽滑动连接的横杆,横杆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各固定板分别与腔室和横板相抵触,横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
12.优选地,连接组件具体包括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转动轴固定连接有随行板,随行板与放置垫固定连接,放置垫由网布构成,随行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楔形块,楔形块的最底部高于摩擦垫的最底部。
13.优选地,随行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外壁固定套接有夹板,夹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紧条。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第一把手,带动横杆在滑动槽内滑动,会抵触楔形块,带动
放置垫相对于支撑架做旋转运动,使得放置垫相对于支撑架有一定的倾斜角,可以改变使用者的姿势,克服了使用者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的问题,进而消除了使用者不愉快的体验。
16.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夹板和螺纹杆,可以夹持住使用者使用的一次性床单,防止因使用者调节自身的姿势,而使得该床单被使用者身体带偏离原有的位置。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专享生物能量共振舱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专享生物能量共振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专享生物能量共振舱中横板及其上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专享生物能量共振舱中竖直柱与横杆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专享生物能量共振舱中螺纹杆及其上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支撑架、2腔室、3滑动槽、4弧形板、5放置垫、6摩擦垫、7初始孔、8竖直柱、9弹簧、10连接筒、11限位环、12横板、13横杆、14固定板、15第一把手、16移动杆、17第二把手、18转动轴、19随行板、20楔形块、21螺纹杆、22螺母、23夹板、24压紧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参照图1-5,一种专享生物能量共振舱,包括两个支撑架1,支撑架1内开设有腔室2和滑动槽3,腔室2于滑动槽3连通,滑动槽3贯穿支撑架1的侧壁,腔室2内侧壁通过抵压装置连接有多个弧形板4,滑动槽3内设置有驱动组件,支撑架1侧壁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放置垫5,放置垫5可相对支撑架1旋转。
27.其中,两个支撑架1用于放置在共振舱(图中未画出)相应位置上。
28.进一步地,支撑架1底部固定连接有摩擦垫6,支撑架1上开设有初始孔7,初始孔7与腔室2连通。
29.摩擦垫6用于增加支撑架1与共振舱之间的摩擦系数,使得支撑架1更好的放置而不易移动。
30.进一步地,抵压装置具体包括与腔室2内侧壁固定连接的竖直柱8,竖直柱8通过弹簧9连接有连接筒10,竖直柱8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限位环11,限位环11与连接筒10内壁滑动连接。
31.其中,限位环11一定程度限制了竖直柱8的移动,防止竖直柱8完全脱离连接筒10。
32.进一步地,抵压装置还包括一横板12,横板12与连接筒10的一侧固定连接,横板12另一侧上与多个弧形板4固定连接,多个弧形板4等距设置在横板12上,横板12上还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6,移动杆16穿过初始孔7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7。
33.使用时,拉动第二把手17,通过移动杆16的传导,可以带动横板12的移动。
34.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具体包括与滑动槽3滑动连接的横杆13,横杆13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14,各固定板14分别与腔室2和横板12相抵触,横杆1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5。
35.其中,固定板14的作用是防止横杆13脱离支撑架1,使得横杆13被限制,同时横杆14与弧形板4相适配。
36.进一步地,连接组件具体包括与支撑架1转动连接的转动轴18,转动轴18固定连接有随行板19,随行板19与放置垫5固定连接,放置垫5由网布构成,随行板19底部固定连接有楔形块20,楔形块20的最底部高于摩擦垫6的最底部。
37.其中,放置垫5用于人体的躺倚,网布的设置,使得共振舱内的能量更容易的与人体肌肤相接触。
38.进一步地,随行板19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1,螺纹杆21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母22,螺母22外壁固定套接有夹板23,夹板23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紧条24。
39.使用时,螺纹杆21的旋转,可以带动压板23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压紧条24有助于压紧一次性床单。
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41.初始状态下,横杆13不与楔形块20相抵触(参考图2),放置垫5处于水平状态;
42.当使用者需要调整姿势时,拉动支撑架1两侧的第一把手15,带动横杆13在滑动槽3内滑动,在此过程中,横杆13会先抵触其中一个弧形板4的凸面,使得该弧形板4向上移动,挤压弹簧9,横杆13的继续移动,横杆13会离开弧形板4的凸面而接触弧形板4的凹面,直至调节到适宜程度,横杆13与其中一个弧形板4的凹面相抵触,使得横杆13被限制不动;
43.与此同时,横杆13在移动时也会抵触楔形块20,根据楔形块20外形,使得随行板19相对于支撑架1做旋转运动,进而使得放置垫5与支撑架1呈一定角度倾斜,改变使用者的姿势;
44.当使用者需要重新躺下时,向上拉动第二把手17,使得弧形板4的凹面不在抵触横杆13,横杆13通过楔形块20受到使用者的重力,带动横杆13向着初始方向移动,直至放置垫5重新回归水平状态。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