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环氧树脂浇铸岩心耐压能力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7-4  1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氧树脂浇铸岩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提高环氧树脂浇铸岩心耐压能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油田开发生产的过程中,通常都会用到岩心模型来模拟分析,岩心模型通常由环氧树脂在岩心模具内浇铸而成,为提高岩心模型的耐压能力,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通常会在环氧树脂内部添加固化剂与增韧剂等并搅拌均匀再均匀的注入岩心模具内,但是现有的岩心模具在浇铸完毕后,脱模操作非常的不方便,影响实验人员的实验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提高环氧树脂浇铸岩心耐压能力的装置。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高环氧树脂浇铸岩心耐压能力的装置,包括矩状底板,所述矩状底板的外壁通过锁紧件固定套设有矩状壳体,且矩状底板的下方通过支撑件安装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前端外壁两侧边缘处与后端外壁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l型定位杆,四根所述l型定位杆的内侧垂直面均与矩状壳体的外壁相贴合,且四根l型定位杆的内侧水平面均与矩状壳体的上端面相贴合,所述矩状壳体的两端侧壁上均设有按压件。
5.优选的,所述锁紧件包括两根对称的螺杆,两根所述螺杆均依次贯穿旋紧在矩状壳体与矩状底板的内壁上,且两根螺杆互相远离的一端均连接有转动件。
6.优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固定连接在螺杆的端部,且转动块的外壁开设多个弧形凹槽,多个所述弧形凹槽围绕转动块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布设。
7.优选的,所述矩状壳体的内壁与矩状底板的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所述螺杆与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之间螺纹配合。
8.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四根支撑杆,四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矩状底板的下端四角处,且四根支撑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的上端四角处。
9.优选的,所述按压件包括按压板,所述按压板固定连接在矩状壳体的侧壁上,且按压板与矩状壳体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用于提高环氧树脂浇铸岩心耐压能力的岩心模具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矩状底板与矩状壳体,人造岩心以及环氧树脂混合物可放置在矩状底板与矩状壳体的内部,待浇铸岩心静置冷却凝固后,通过设置锁紧件,矩状壳体可简便快捷的脱离矩状底板,浇铸岩心的脱模操作非常的方便,通过设置l型定位杆,矩状壳体复位时定位很方便,便于下次浇铸岩心,从而提升实验人员的实验进度。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提高环氧树脂浇铸岩心耐压能力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提高环氧树脂浇铸岩心耐压能力的装置的剖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提高环氧树脂浇铸岩心耐压能力的装置的图2中a处放大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提高环氧树脂浇铸岩心耐压能力的装置的矩状壳体与矩状底板的拆解图。
15.图例说明:1、矩状壳体;2、按压板;3、支撑底座;4、转动块;5、l型定位杆;6、支撑杆;7、矩状底板;8、螺杆;9、弧形凹槽;10、第一螺纹孔;11、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8.如图1-图4所示的提高环氧树脂浇铸岩心耐压能力的装置,包括矩状底板7,矩状底板7的外壁通过锁紧件固定套设有矩状壳体1,且矩状底板7的下方通过支撑件安装有支撑底座3,支撑底座3的前端外壁两侧边缘处与后端外壁两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l型定位杆5,四根l型定位杆5的内侧垂直面均与矩状壳体1的外壁相贴合,且四根l型定位杆5的内侧水平面均与矩状壳体1的上端面相贴合,矩状壳体1的两端侧壁上均设有按压件。
19.锁紧件包括两根对称的螺杆8,两根螺杆8均依次贯穿旋紧在矩状壳体1与矩状底板7的内壁上,且两根螺杆8互相远离的一端均连接有转动件,通过设置螺杆8,可将矩状壳体1固定在矩状底板7的外侧,通过设置转动件,可转动螺杆8离开矩状底板7与矩状壳体1,则矩状壳体1可在矩状底板7的外壁上进行滑动。
20.转动件包括转动块4,转动块4固定连接在螺杆8的端部,且转动块4的外壁开设多个弧形凹槽9,多个弧形凹槽9围绕转动块4的中心呈环形阵列布设,通过设置转动块4与弧形凹槽9,拿住转动块4并将手指置于弧形凹槽9内即可转动螺杆8,转动操作非常的方便。
21.矩状壳体1的内壁与矩状底板7的内壁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0与第二螺纹孔11,螺杆8与第一螺纹孔10、第二螺纹孔11之间螺纹配合,通过设置第一螺纹孔10与第二螺纹孔11,便于螺杆8插入矩状壳体1的内壁中以及矩状底板7的内壁中。
22.支撑件包括四根支撑杆6,四根支撑杆6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矩状底板7的下端四角处,且四根支撑杆6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3的上端四角处,通过设置支撑杆6,便于对矩状底板7进行支撑。
23.按压件包括按压板2,按压板2固定连接在矩状壳体1的侧壁上,且按压板2与矩状壳体1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设置按压板2,便于向下按压矩状壳体1。
24.工作原理:首先在矩状壳体1内表面以及矩状底板7的上表面涂抹硅油,将人造岩心摆放在矩状壳体1内部并至于矩状底板7上,将混合好的环氧树脂混合物均均匀的倒入矩
状壳体1内,待浇铸岩心静置冷却凝固后,通过设置锁紧件,原本固定套设在矩状底板7上的矩状壳体1可在矩状底板7的外壁上进行向下滑动,通过设置按压件,可便于向下按压矩状壳体1下滑,矩状壳体1向下滑动至与支撑底座3贴合后,此时浇铸岩心可裸露在矩状底板7上,此时实验人员可将浇铸岩心取出,脱模取样非常的方便,对矩状壳体1进行复位时,拿住支撑底座3将矩状底板7翻转一百八十度,此时矩状壳体1可自动向下滑动并被矩状壳体1外的多根l型定位杆5挡住,矩状壳体1定位到初始位置很方便,此时再通过锁紧件,可将矩状壳体1固定在矩状底板7上,以便于下次浇铸岩心。
25.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