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向稳定杆及车。
背景技术:
2.横向稳定杆也叫“防倾杆”,其作用是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防止汽车侧翻和改善平顺性。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改变横向稳定杆的扭转刚度,提供最佳车身侧倾状态,在车轮需要更大相对行程时,能够消除扭转刚度和提高车的通过性能,一般使用刚度可变式的横向稳定杆,也就是在传统稳定杆的杆部贴上不同的材料实现刚度可变,但是制造成本高。
3.基于上述现状,亟待我们设计一种横向稳定杆及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向稳定杆,能够改变扭转刚度,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装配,并且缓振组件能够吸收冲击振动,进而保护驱动组件。
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包括上述的横向稳定杆。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方面,公开一种横向稳定杆,包括:
8.套筒,固定于车的底盘;
9.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缓振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套筒内,所述缓振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
10.第一摆臂杆,一端连接于所述缓振组件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的悬架,所述缓振组件能够吸收冲击振动,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摆臂杆转动;
11.第二摆臂杆,一端连接于所述套筒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悬架。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振组件包括支座和缓冲件,所述支座转动设置于所述套筒内,所述支座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摆臂杆,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支座内并且抵接于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摆臂杆之间。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振组件还包括支撑柱,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柱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振组件还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连接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所述支座连接于所述定位轴上。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柱贯穿所述定位轴并与所述缓冲件连接,所述缓冲件套设于所述定位轴上,所述定位轴能够周向定位所述缓冲件。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座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传动连接所述支座与所述第一摆臂杆。
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横向稳定杆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夹设于所述法兰与所述第一摆臂杆之间,所述密封垫套设于缓冲件上并且所述密封垫的外圈抵接所述套筒的内
壁。
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横向稳定杆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套筒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组件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转矩。
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减速件,所述减速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缓振组件连接于所述减速件的输出端。
20.另一方面,公开一种车,包括上述的横向稳定杆。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横向稳定杆及车,其一、横向稳定杆的驱动组件能够以不同的转速和转矩驱动第一摆臂杆转动,从而对第一摆臂杆与第二摆臂杆形成的扭转刚度进行无级调整,可以根据车的姿态需求实时改变横向稳定杆的扭转刚度,来为车身提供最佳的倾斜姿势,在车轮需要更大的相对行程时,还可以消除横向稳定杆的扭转刚度,进而提高了车的稳定性和通过性能;其二、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装配;其三、横向稳定杆的缓振组件能够吸收冲击振动,提高了驱动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2.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图1为横向稳定杆的示意图;
24.图2为缓振组件的剖视图;
25.图3为图2所示a-a处的剖视图;
26.图4为减速件的示意图。
27.图1至图4中:
28.1、套筒;
29.2、驱动机构;21、驱动组件;211、驱动件;212、减速件;2121、太阳轮;2122、行星架;2123、行星齿轮;22、缓振组件;221、支座;2211、法兰;222、缓冲件;223、支撑柱;224、定位轴;
30.3、第一摆臂杆;
31.4、第二摆臂杆;
32.5、密封垫;
33.6、控制器;
34.7、固定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
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9.横向稳定杆是汽车悬架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用于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尽量使车身保持平衡,目的是减少汽车横向侧倾程度和改善平顺性。当车身只作垂直运动时,两侧悬架变形相同,横向稳定杆不起作用;当汽车转弯时,车身侧倾,两侧悬架跳动不一致,外侧悬架会压向稳定杆,稳定杆就会发生扭曲,杆身的弹力会阻止车轮抬起,从而抑制车身倾斜,起到横向稳定的作用。但是一般横向稳定杆的扭转刚性不变,使其抑制车身倾斜的效果有一定的限度,而且还会限制两侧车轮的相对行程,影响车的通过性能。为了能够改变横向稳定杆的扭转刚度,以提供最佳车身侧倾状态,而且在车轮需要更大相对行程时,能够消除扭转刚度和提高车的通过性能,现有技术使用刚度可变式的横向稳定杆,也就是在传统稳定杆的杆部贴上不同的材料实现刚度可变,但是制造成本高。基于上述现状,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横向稳定杆,不仅能够改变扭转刚度,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装配,除此之外,驱动机构2的缓振组件22还能够吸收悬架与驱动组件21之间的冲击振动,保护驱动组件21,提高了驱动组件21的使用寿命。
40.如图1所示,具体地,横向稳定杆包括套筒1、驱动机构2、第一摆臂杆3和第二摆臂杆4,套筒1固定于车的底盘;第一摆臂杆3和第二摆臂杆4的中部都连接有固定衬套7,固定衬套7将第一摆臂杆3和第二摆臂杆4固定于底盘上,第二摆臂杆4的一端连接于套筒1上,另一端通过橡胶垫或者球头销与悬架导向臂连接;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组件21和缓振组件22,套筒1设置为中空圆柱状的壳体,驱动组件21安装于套筒1内,缓振组件22的输入端与驱动组件21的输出端连接,缓振组件22的输出端与第一摆臂杆3连接,缓振组件22传动连接驱动组件21与第一摆臂杆3,使驱动组件21能够通过缓振组件22来驱动第一摆臂杆3转动,第一摆臂杆3远离缓振组件22的一端通过橡胶垫或者球头销与悬架导向臂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装配。当车转弯,车身侧倾时,驱动组件21能够以不同的转速和转矩驱动第一摆臂杆3转动,从而对第一摆臂杆3与第二摆臂杆4形成的扭转刚度进行无级调整,可以根据车的姿态需求实时改变横向稳定杆的扭转刚度,抑制车身倾斜来为车身提供最佳的倾斜姿势;当车正常行驶时,驱动组件21停止驱动第一摆臂杆3转动,将第一摆臂杆3与第二摆臂杆4两边的扭转刚度完全解耦,即可达到0扭转刚度,使得操作更加轻便,从而可适用于不同路况下行驶,提高了通过性能。其中,驱动机构2的缓振组件22还能够吸收外部对驱动组件21的冲击,以保护驱动组件21,提高了驱动组件21的使用寿命。
41.如图2和图3所示,缓振组件22包括支座221和缓冲件222,支座221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套筒1内,支座221传动连接驱动组件21的输出端与第一摆臂杆3,使驱动组件21能够通过支座221来驱动第一摆臂杆3转动;缓冲件222可以设置为橡胶缓振体或者弹簧,本实施例
的缓冲件222设置为橡胶缓振体,缓冲件222设置于支座221内,并且缓冲件222的一端抵接驱动组件21的输出端,另一端抵接第一摆臂杆3,从而能够为驱动组件21提供缓冲保护的作用,结构简单。
42.于本实施例中,缓振组件22还包括支撑柱223,缓冲件222套设固定于支撑柱223上,支撑柱223连接于驱动组件21的输出端,从而使驱动组件21能够带着缓冲件222与支座221同步转动,防止干涉,提高了可靠性。
43.于本实施例中,缓振组件22还包括定位轴224,定位轴224连接于驱动组件21的输出端,支座221的一端与定位轴224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摆臂杆3连接,使支座221能够传动连接驱动组件21的输出端与第一摆臂杆3,结构简单。
4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柱223贯穿定位轴224,另外设置传动轴贯穿驱动组件21的输出端并插入定位轴224内,从而将定位轴224连接于驱动组件21的输出端;定位轴224设置为花键轴,缓冲件222套设于定位轴224上,从而定位轴224能够为缓冲件222提供周向定位,并且支撑柱223贯穿定位轴224还能够为缓冲件222提供径向定位,避免缓冲件222发生相对窜动,提高了可靠性。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定位轴224上设置键,定位轴224与缓冲件222键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螺钉或者连轴器将定位轴224连接于驱动组件21的输出端。
45.于本实施例中,支座221远离驱动组件21的一端设置有法兰2211,螺栓贯穿法兰2211以将支座221与第一摆臂杆3传动连接,从而使支座221能够带着第一摆臂杆3转动,结构简单,便于拆装。
4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横向稳定杆还包括密封垫5,第一摆臂杆3将密封垫5抵压于法兰2211上,并且密封垫5的外圈抵接套筒1的内壁,密封垫5的内圈套设于缓冲件222的台阶面上,一方面,密封垫5能够密封套筒1的开口,防止灰尘或者油污等杂质进入套筒1来破坏驱动机构2;另一方面,密封垫5也能够为缓冲件222提供轴向定位,提高了可靠性。
4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横向稳定杆还包括控制器6,缓振组件22、驱动组件21和控制器6沿远离第一摆臂杆3的方向依次安装于套筒1内,结构紧凑;控制器6与驱动组件21通讯连接,控制器6能够控制驱动组件21的输出转矩,从而对第一摆臂杆3与第二摆臂杆4形成的扭转刚度进行无级调整,可以根据车的姿态需求实时改变横向稳定杆的扭转刚度,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48.如图4所示,具体地,驱动组件21包括驱动件211和减速件212,驱动件211可以设置为液压马达或者电机,本实施例的驱动件211为电机,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电机安装于套筒1内;减速件212可以设置为行星齿轮减速机、摆线针轮减速机或者蜗轮蜗杆减速机,本实施例的减速件212设置为行星齿轮减速机,减速件212包括太阳轮2121、行星架2122和行星齿轮2123,太阳轮2121与行星轮的内圈啮合,行星轮的外圈与行星架2122啮合,这样的结构设置为三级,第一级的太阳轮2121传动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第二级的太阳轮2121传动连接于上一级的行星架2122,三级行星齿轮组依次传动连接,第三级的行星架2122与缓振组件22的支撑柱223传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行星齿轮减速机结构紧凑,传动精度高,能够减小电机的输出转速并增大输出转矩,以满足横向稳定杆的扭转刚度需求。
49.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包括上述的横向稳定杆,套筒1固定于底盘,第一摆臂杆3和第二摆臂杆4的中部都固定于底盘,第一摆臂杆3和第二摆臂杆4远离套筒1的端部都
通过橡胶垫或者球头销与悬架导向臂连接。当车转弯,车身侧倾时,驱动组件21能够以不同的转速和转矩驱动第一摆臂杆3转动,以根据车的姿态需求实时改变横向稳定杆的扭转刚度,来为车身提供最佳的倾斜姿势;当车正常行驶时,驱动组件21停止驱动第一摆臂杆3转动,将第一摆臂杆3与第二摆臂杆4两边的扭转刚度完全解耦,使得操作更加轻便,提高了车的稳定性和通过性能。
50.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5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52.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