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头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打头机用的双轨倒打主件。
背景技术:
2.打头机属于冷镦设备,可实现冲一模二冲的功能,主要是螺丝产品的头部成形之用,可镦锻各种金属材料:普钢、碳钢、不锈钢、铜、铝、合金钢等材料,用途广泛。打头机工作时,需要先将螺丝坯放置在模具中,然后进行打头操作,打头完成后,需要利用倒打装置促使模具的顶针移动,以移除螺丝成品 (即脱模)。
3.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460242y公开的螺丝打头机的倒打装置,其由两个轴座、转轴(也称倒打主件)、滑轨座、滑杆和抵块组成,可反向打击螺丝,使其脱离成型模具,以加速螺丝的成型。
4.然而,传统的倒打主件都为单轨倒打主件,即主要通过单边驱动,然而,这种驱动方式的驱动力不足,容易出现脱模失败的情况。此外,驱动力集中在其中一边,容易造成倒打主件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打头机用的双轨倒打主件,所述双轨倒打主件具有:摆块、两个支撑杆和两个驱动杆,所述摆块的前端为旋转部,后端为倒打部,所述倒打部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倒打螺孔,两个驱动杆分别位于旋转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旋转部与一个驱动杆之间通过一个支撑杆连接,所述旋转部与另一个驱动杆之间通过另一个支撑杆连接。
6.进一步,所述驱动杆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驱动螺孔。
7.进一步,所述驱动杆的侧表面具有键槽。
8.进一步,所述驱动杆为圆台形状,所述驱动杆的锥度为2~4
°
。
9.进一步,所述旋转部的前端具有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上端的半径为 38~40mm,下端的半径为33~35mm。
10.进一步,所述倒打部的两个侧表面都为弧面,侧表面的半径为44~46mm;所述倒打部的后表面为半圆弧面,后表面的半径为12~13mm。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12.1、由于通过双轨(即双边)驱动,因此驱动力更充足,不容易出现螺丝脱模失败的情况。
13.2、由于两端分别施加驱动力,因此受力更加均衡,不易出现一端受力过大而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双轨倒打主件的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双轨倒打主件的俯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双轨倒打主件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个”的含义是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18.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头机用的双轨倒打主件,结合图1和图2所示,双轨倒打主件具有:摆块1、两个支撑杆2和两个驱动杆3,摆块1的前端为旋转部11,后端为倒打部12,倒打部12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倒打螺孔121,两个驱动杆3分别位于旋转部11的左侧和右侧,旋转部11与一个驱动杆3之间通过一个支撑杆2连接,旋转部11与另一个驱动杆3之间通过另一个支撑杆2连接。
20.如图3所示,上述双轨倒打主件安装时,将倒打螺丝1001拧入倒打螺孔121 中,两个支撑杆2分别插入两个支撑座1002中,两个驱动杆3分别与两个凸轮 1003连接。当凸轮1003旋转时,可以驱动双轨倒打主件整体发生旋转,并通过倒打螺丝1001撞击打头机的滑杆实现脱模操作。由此可见,上述结构的双轨倒打主件具备以下优点:
21.1、由于通过双轨(即双边)驱动,因此驱动力更充足,不容易出现螺丝脱模失败的情况。
22.2、由于两端分别施加驱动力,因此受力更加均衡,不易出现一端受力过大而损坏的情况。
23.具体地,驱动杆3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驱动螺孔31。双轨倒打主件安装时,可以将驱动螺杆1004的一部分拧入驱动螺孔31中,再将驱动螺母1005与驱动螺杆1004的另一部分啮合,进而避免驱动杆3从凸轮1003退出。
24.具体地,驱动杆3的侧表面具有键槽32。双轨倒打主件安装时,可以将平键1006的一部分嵌入在键槽32中,凸轮1003中也设置了相应的凹槽,平键1006 的另一部分嵌入在凸轮1003的凹槽中,从而保证双轨倒打主件与凸轮1003发生同步旋转。
25.具体地,驱动杆3为圆台形状,驱动杆3的锥度为2~4
°
。圆台形状的驱动杆3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安装时更容易插入凸轮1003中。优选地,驱动杆3的锥度为3
°
。
26.具体地,旋转部11的前端具有弧形缺口111,弧形缺口111上端的半径r1 为38~40mm,下端的半径r2为33~35mm。弧形缺口111属于避空部分,避免与打头机的中柱造成干涉。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双轨倒打主件的旋转幅度,将弧形缺口111上端的半径设置成小于下端的半径。
27.具体地,倒打部12的两个侧表面122都为弧面,侧表面122的半径r3为 44~46mm;倒打部12的后表面113为半圆弧面,后表面113的半径r4为 12~13mm。将倒打部12的两个侧表面122和后表面113都设置成弧面,可以使倒打部12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并且可以降低由于碰撞而导致其损坏的可能性。
28.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
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打头机用的双轨倒打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轨倒打主件具有:摆块(1)、两个支撑杆(2)和两个驱动杆(3),所述摆块(1)的前端为旋转部(11),后端为倒打部(12),所述倒打部(12)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倒打螺孔(121),两个驱动杆(3)分别位于旋转部(11)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旋转部(11)与一个驱动杆(3)之间通过一个支撑杆(2)连接,所述旋转部(11)与另一个驱动杆(3)之间通过另一个支撑杆(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头机用的双轨倒打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驱动螺孔(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头机用的双轨倒打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的侧表面具有键槽(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头机用的双轨倒打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为圆台形状,所述驱动杆(3)的锥度为2~4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头机用的双轨倒打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11)的前端具有弧形缺口(111),所述弧形缺口(111)上端的半径为38~40mm,下端的半径为33~3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头机用的双轨倒打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打部(12)的两个侧表面(122)都为弧面,侧表面(122)的半径为44~46mm;所述倒打部(12)的后表面(113)为半圆弧面,后表面(113)的半径为12~13mm。
技术总结
一种打头机用的双轨倒打主件,具有:摆块(1)、两个支撑杆(2)和两个驱动杆(3),摆块(1)的前端为旋转部(11),后端为倒打部(12),倒打部(12)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倒打螺孔(121),两个驱动杆(3)分别位于旋转部(11)的左侧和右侧,旋转部(11)与一个驱动杆(3)之间通过一个支撑杆(2)连接,旋转部(11)与另一个驱动杆(3)之间通过另一个支撑杆(2)连接。上述双轨倒打主件由于通过双轨驱动,因此驱动力更充足,不容易出现螺丝脱模失败的情况。容易出现螺丝脱模失败的情况。容易出现螺丝脱模失败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阳江市金骐五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8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