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宝组装用的零件定位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7-4  136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件定位设备,具体为一种充电宝组装用的零件定位设备,属于充电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手机充电宝,又称为手机移动电源,移动电源,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或待机供电。一般由锂电芯或者干电池作为储电单元,区别于产品内部配置的电池,也叫外挂电池。
3.现有的充电宝的组装,一般是安装工作人员通过经验对充电宝的零件进行组装,容易造成零件的安装位与实际安装位置存在偏差,导致组装后的充电宝出现质量问题,且现有的零件定位装置一般只能对组装的零件进行定位,充电宝的安装外壳没有固定,从而容易导致充电宝外壳移位而造成安装位置出现偏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充电宝组装用的零件定位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充电宝组装用的零件定位设备,移动压紧板,放入充电宝外壳,在直角卡块和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将充电宝外壳固定,避免充电宝外壳在组装时移动造成安装位置出现偏差,拉动把手使定位筒带动零件移动时安装位上方,推杆挤压零件移动至安装位,避免人力组装造成安装位置的偏差而导致充电宝易出现质量问题。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充电宝组装用的零件定位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和所述底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活动套接在所述圆杆上的定位扭力弹簧,所述转动块的一侧通过轴杆固定安装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随动板,所述随动板与所述转动块同轴心,所述转动块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活动套接有零件定位机构,所述底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外壳固定机构。
6.优选的,所述零件定位机构包括压板、梯形板、推杆、把手和挤压杆,所述压板活动套接在所述滑动杆上,所述挤压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块的一侧上,所述梯形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压板的一侧上,所述梯形板的底侧与所述挤压杆相接触,所述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压板的底侧上,所述推杆与所述定位筒的位置相适配,所述把手固定安装在所述梯形板的一侧上。
7.优选的,所述外壳固定机构包括基板、两个直角卡块和开合扭力弹簧,所述基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侧上,所述基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圆块,两个所述直角卡块分别活动套接在两个所述转轴上,两个所述开合扭力弹簧分别活动套接在两个所述转轴上,两个所述开合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圆块和两个所述直角卡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基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基板的顶侧设置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圆形杆,所述圆形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凸块,所述凸块和所述压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套接在所述圆形杆上的压紧弹簧。
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料箱,所述料箱的底侧开设有料孔,所述料箱与所述随动板的位置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贯穿压板并固定安装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和所述压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活动套接在所述限位杆上的复位弹簧。
11.优选的,所述定位筒内开设有多个转动槽,多个所述转动槽内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多个所述转动杆上均转动安装有承接杆,多个所述承接杆和多个所述转动槽的大小相适配,多个所述承接杆和多个所述转动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分别活动套接在多个所述转动杆上的转动扭力弹簧。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向下拉动把手带动梯形板移动,梯形板移动带动转动块转动,转动块转动带动定位筒转动至充电宝外壳上方的安装位,压板移动带动推杆挤压定位筒内的零件,零件移动带动承接杆转动,从而使零件从定位筒内移动至充电宝外壳内的安装位上,避免人力组装造成安装位置的偏差而导致充电宝易出现质量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压紧板,压紧板压缩压紧弹簧,将充电宝的外壳放置在基板上,松开压紧板,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充电宝外壳作用在两个直角卡块内并带动直角卡块转动,从而使直角卡块将充电宝外壳固定,避免充电宝外壳在组装时移动造成安装位置出现偏差。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剖切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1中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板;2、转动块;3、定位扭力弹簧;4、定位筒;5、随动板;6、滑动杆;7、压板;8、复位弹簧;9、梯形板;10、推杆;11、料箱;12、把手;13、挤压杆;14、限位杆;15、基板;16、直角卡块;17、开合扭力弹簧;18、压紧板;19、压紧弹簧;20、承接杆;21、转动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充电宝组装用的零件定位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圆杆,圆杆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转动块2,转动块2和底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活动套接在圆杆上的定位扭力弹簧3,转动块2的一侧通过轴杆固定安装有定位
筒4,定位筒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随动板5,随动板5与转动块2同轴心,转动块2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滑动杆6,滑动杆6上活动套接有零件定位机构,底板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外壳固定机构。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零件定位机构包括压板7、梯形板9、推杆10、把手12和挤压杆13,压板7活动套接在滑动杆6上,挤压杆13固定安装在转动块2的一侧上,梯形板9固定安装在压板7的一侧上,梯形板9的底侧与挤压杆13相接触,推杆10固定安装在压板7的底侧上,推杆10与定位筒4的位置相适配,把手12固定安装在梯形板9的一侧上,通过零件定位机构的设置,向下拉动把手12带动梯形板9移动,梯形板9移动带动转动块2转动,转动块2转动带动定位筒4转动至充电宝外壳上方的安装位,压板7移动带动推杆10挤压定位筒4内的零件,从而使零件从定位筒4内移动至充电宝外壳内的安装位上,避免人力组装造成安装位置的偏差而导致充电宝易出现质量问题。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外壳固定机构包括基板15、两个直角卡块16和开合扭力弹簧17,基板15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顶侧上,基板15的顶侧固定安装有两个转轴,两个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圆块,两个直角卡块16分别活动套接在两个转轴上,两个开合扭力弹簧17分别活动套接在两个转轴上,两个开合扭力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圆块和两个直角卡块16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开合扭力弹簧17的设置,通过外壳固定机构的设置,将充电宝的外壳放置在基板15上,充电宝外壳作用在两个直角卡块16内并带动直角卡块16转动,从而使直角卡块16将充电宝外壳固定,避免充电宝外壳在组装时移动造成安装位置出现偏差。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基板15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凸块,基板15的顶侧设置有压紧板18,压紧板1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圆形杆,圆形杆的一端贯穿凸块,凸块和压紧板18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套接在圆形杆上的压紧弹簧19,通过压紧板18和压紧弹簧19的设置,压紧弹簧19带动压紧板18移动从而挤压充电宝外壳进行张紧固定。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底板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立杆,立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料箱11,料箱11的底侧开设有料孔,料箱11与随动板5的位置相适配,通过随动板5的设置,可以使定位筒4移动至料箱11处时自动进料,定位筒4移动至其他地方时,对料箱11进行封闭。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底板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14,限位杆14的顶端贯穿压板7并固定安装有圆形板,圆形板和压板7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活动套接在限位杆14上的复位弹簧8,通过限位杆14的设置,可以使压板7沿直线移动,通过复位弹簧8的设置,可以使压板7自动复位。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定位筒4内开设有多个转动槽,多个转动槽内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多个转动杆上均转动安装有承接杆20,多个承接杆20和多个转动槽的大小相适配,多个承接杆20和多个转动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分别活动套接在多个转动杆上的转动扭力弹簧21,通过承接杆20的设置,当零件掉落至定位筒4内时,可以防止零件从定位筒4内掉落。
2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进行充电宝的组装时,移动压紧板18,压紧板18压缩压紧弹簧19,将充电宝的外壳放置在基板15上,松开压紧板18,在压紧弹簧19的作用下带动充电宝外壳作用在两个直角卡块16内并带动直角卡块16转动,从而使直角卡块16将充电宝
外壳固定,避免充电宝外壳在组装时移动造成安装位置出现偏差。
29.料箱11内的零件掉落至定位筒4内,并在多个承接杆20的作用下,不会从定位筒4掉落,向下拉动把手12,把手12移动带动梯形板9移动,梯形板9移动挤压挤压杆13从而带动转动块2转动,转动块2转动带动定位筒4转动至充电宝外壳上方的安装位,梯形板9带动压板7移动,压板7移动带动推杆10移动,推杆10移动挤压定位筒4内的零件,零件移动带动承接杆20转动,从而使零件从定位筒4内移动至充电宝外壳内的安装位上,避免人力组装造成安装位置的偏差而导致充电宝易出现质量问题。
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移动压紧板18,放入充电宝外壳,在直角卡块16和压紧弹簧19的作用下,将充电宝外壳固定,避免充电宝外壳在组装时移动造成安装位置出现偏差,拉动把手12使定位筒4带动零件移动时安装位上方,推杆10挤压零件移动至安装位,避免人力组装造成安装位置的偏差而导致充电宝易出现质量问题。
3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