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通空调风管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7-4  137



1.本实用新型属于暖通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暖通空调风管连接件。


背景技术:

2.风管应用于暖通空调系统的冷暖空气传输,一般风管由镀锌板制成,现有的风管在连接时大都由连接法兰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方式进行固定。
3.然而,该种连接方式,在安装和拆卸时不方便、效率较低,同时,不便于后期对风管进行清理维护与更换。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6.一种暖通空调风管连接件,包括风管本体,所述风管本体包括母风管和子风管,所述母风管的两端固定套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框,且子风管的两端固定套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框,所述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进行连接;
7.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框侧壁上多个对称设置的插块,所述第一连接框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对称设置的插孔,且插孔与插块一一对应,各个所述插块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内通过第一复位机构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斜面和限位面,且插孔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一一对应,且第二连接框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推动限位块进行移动的推动机构。
8.所述第一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孔侧壁上的套管,且套管内插设有第二套杆,所述第二套杆的另一端与限位块的侧壁固定,且套管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
9.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开设在限位块侧壁上的槽口,且槽口包括第二斜面,所述第二连接框的侧壁通过第二复位机构连接有滑动杆,且滑动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贯穿第二连接框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按压块。
10.所述第二复位机构包括开设在第二连接框侧壁上的第二安装孔,且第二安装孔贯穿至插块内,所述滑动杆插设在第二安装孔内,且滑动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安装孔的底部设置,所述滑动杆的侧壁固定套设有固定环,且固定环在第二安装孔内滑动,所述滑动杆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
11.所述第一连接框和母风管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框和子风管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板。
12.所述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当需要对风管本体进行安装时,首先,将插块插入插孔中,当限位块的第一斜面与插孔的侧壁相抵时,使得限位块沿着第一安装孔向内滑动,同时,第一弹簧收缩,当限位块与插孔侧壁上的限位槽对正时,第一弹簧的弹力将限位块伸
出插入限位槽中,并且,使得限位面与限位槽的侧壁相抵,实现自锁,使得连接后更加牢固可靠,实现对风管本体的快速安装,安装更加方便、效率更高;当需要对风管本体进行拆卸时,按压按压块,使得滑动杆的端部与第二斜面相抵并在其表面滑动,同时,第二弹簧收缩,从而使得限位块沿着第一安装孔的侧壁向内滑动,同时,第一弹簧收缩,此时,限位块从限位槽内退出,从而拉动风管本体即可将风管本体进行拆卸,拆卸更加方便、效率更高,并且,便于对风管本体进行清理维护与更换。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16.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01-母风管;102-子风管;2-第一连接框;301-插块;302-限位槽;303-插孔;304-限位块;305-第一斜面;306-限位面;307-第一安装孔;401
‑ꢀ
套管;402-第二套杆;403-第一弹簧;501-槽口;502-第二斜面;503-滑动杆; 504-按压块;601-第二安装孔;602-固定环;603-第二弹簧;7-第二连接框;8
‑ꢀ
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暖通空调风管连接件,包括风管本体,风管本体包括母风管101和子风管102,母风管101的两端固定套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框2,且子风管102的两端固定套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框7,第一连接框2和第二连接框7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进行连接,便于对风管本体进行安装与拆卸,使得安装和拆卸效率更高,并且,便于对风管本体进行清理维护与更换;
24.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框7侧壁上多个对称设置的插块301,第一连接框2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对称设置的插孔303,且插孔303与插块301一一对应,各个插块30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07,且第一安装孔307内通过第一复位机构连接有限位块304,限位块304包括第一斜面305和限位面306,且插孔303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槽302,限位槽302与限位块304一一对应,且第二连接框7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推动限位块304进行移动的推动机构,当需要对风管本体进行安装时,首先,将插块301插入插孔303中,当限位块304的第一斜面 305与插孔303的侧壁相抵时,使得限位块304沿着第一安装孔307向内滑动,同时,第一弹簧403收缩,当限位块304与插孔303侧壁上的限位槽302对正时,第一弹簧403的弹力将限位块304伸出插入限位槽302中,并且,使得限位面 306与限位槽302的侧壁相抵,实现自锁,使得连接后更加牢固可靠,实现对风管本体的快速安装,安装更加方便、效率更高。
25.第一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孔307侧壁上的套管401,且套管401 内插
设有第二套杆402,第二套杆402的另一端与限位块304的侧壁固定,且套管401的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403,对限位块304的移动起到导向与复位作用。
26.推动机构包括开设在限位块304侧壁上的槽口501,且槽口501包括第二斜面502,第二连接框7的侧壁通过第二复位机构连接有滑动杆503,且滑动杆503 远离限位块304的一端贯穿第二连接框7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按压块504,当需要对风管本体进行拆卸时,按压按压块504,使得滑动杆503的端部与第二斜面 502相抵并在其表面滑动,同时,第二弹簧603收缩,从而使得限位块304沿着第一安装孔307的侧壁向内滑动,同时,第一弹簧403收缩,此时,限位块304 从限位槽302内退出,从而拉动风管本体即可将风管本体进行拆卸,拆卸更加方便、效率更高,并且,便于对风管本体进行清理维护与更换。
27.第二复位机构包括开设在第二连接框7侧壁上的第二安装孔601,且第二安装孔601贯穿至插块301内,滑动杆503插设在第二安装孔601内,且滑动杆 503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安装孔601的底部设置,滑动杆503的侧壁固定套设有固定环602,且固定环602在第二安装孔601内滑动,滑动杆503的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603,对滑动杆503的移动起到导向与复位作用。
28.第一连接框2和母风管101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框7和子风管102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板8,保证其连接强度。
29.第一连接框2和第二连接框7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保证其连接后的密封性。
30.在使用时,首先,当需要对风管本体进行安装时,首先,将插块301插入插孔303中,当限位块304的第一斜面305与插孔303的侧壁相抵时,使得限位块 304沿着第一安装孔307向内滑动,同时,第一弹簧403收缩,当限位块304与插孔303侧壁上的限位槽302对正时,第一弹簧403的弹力将限位块304伸出插入限位槽302中,并且,使得限位面306与限位槽302的侧壁相抵,实现自锁,使得连接后更加牢固可靠,实现对风管本体的快速安装,安装更加方便、效率更高;
31.当需要对风管本体进行拆卸时,按压按压块504,使得滑动杆503的端部与第二斜面502相抵并在其表面滑动,同时,第二弹簧603收缩,从而使得限位块 304沿着第一安装孔307的侧壁向内滑动,同时,第一弹簧403收缩,此时,限位块304从限位槽302内退出,从而拉动风管本体即可将风管本体进行拆卸,拆卸更加方便、效率更高,并且,便于对风管本体进行清理维护与更换。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