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电缆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火电缆结构。
背景技术:
2.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 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随着我国电缆使用量的逐渐增大,近年来电缆火灾事故频繁发生,由于防火措施不完善,着火后蔓延很快,火势很猛,难以扑灭,不但直接烧毁大量的电缆和设备,而且停电修复的时间很长,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电,造成巨大的损失。
3.目前电缆防火主要通过在电缆内部设置防火层,防火层内填充不可燃材料,在电缆外被层被烧毁时,防火层可有效阻止火势蔓延至电缆芯处,造成电缆芯短路,发生更大的安全事故。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目前电缆的防火层只能阻止火势进入电缆芯,而在电缆外被层被火烧时,防火层起不到或者说起到很小的保护作用,由于外被层多由pvc材质制成,仍可能使火势严重电缆外被层四处蔓延,造成更大的事故,故当前电缆存在有安全性不佳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防火层填充料对电缆外被层的保护作用,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火电缆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火电缆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防火电缆结构,包括电缆芯,所述电缆芯外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设置有使用防火粉末填充形成的防火层,所述防火层外设置有外被层,所述防火层内设置有若干个膨胀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缆外被层被烧开时,外被层产生破裂,防火层内的防火粉末与空气接触,防火粉末内的膨胀件在失去外被层压力作用下产生膨胀,使防火粉末喷射至外被层外,从而对外被层处的火进行范围性扑灭,从而有利于火势无法依靠外被层进行蔓延,从而提高电缆使用时的安全性。
9.可选的,所述膨胀件内设置有用于填充压缩惰性气体的空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膨胀件失去外被层压力限制的作用下,膨胀件内的压缩惰性气体迅速膨胀爆炸,将防火粉末挤压至外被层外的同时,扩散而出的压缩惰性气体进一步提高防火效果。
11.可选的,所述绝缘层和所述外被层之间设置有若干个隔断件,相邻两所述隔断件与绝缘层、外被层之间形成腔室,所述防火层呈多段置于所述腔室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断件将防火层分割成若干个小腔室,在电缆只有一处着火点时,仅会使该处附近腔室内的膨胀件产生膨胀,不会影响其他处腔室内膨胀件的使
用,从而有利于继续维持电缆其他处的防火性能。
13.可选的,所有所述隔断件设置为弹性压缩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缆完好状态时,腔室四壁的弹性压缩性能有利于保证电缆状态的可弯折性。
15.可选的,所述隔断件内设置有缓冲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孔可进一步提高隔断件的弹性裕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隔断件对电缆的保护作用。
17.可选的,所述膨胀件位于所述腔室靠近所述电缆芯的一内侧壁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膨胀件位于最内侧,从而有利于将外侧的防火粉尘充分挤压至外被层外。
19.可选的,所述隔断件绕所述电缆中心等间隔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均匀设置的腔室有利于保证腔室内的防火粉末对电缆受到的防火保护较为均匀,进一步提高电缆防火性能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腔室四周内侧壁设置有提示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被层被破坏以致防火粉末排出后,提示层便于检修人员发现电缆损坏处并进行跟换。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 在电缆外被层被烧开时,外被层产生破裂,外被层内的防火粉末与空气接触,防火粉末内的膨胀件在失去外被层压力作用下产生膨胀,时防火粉末喷射出外被层外,从而对外被层处的火进行扑灭,从而有利于火势无法依靠外被层进行蔓延,从而提高电缆使用时的安全性;
25.2.在膨胀件失去外被层压力限制的作用下,膨胀件内的压缩惰性气体迅速膨胀爆炸,将防火粉末挤压至外被层外的同时,扩散而出的压缩惰性气体进一步提高防火效果;
26.3.将防火层分格成若干个小腔室,在电缆只有一处着火点时,仅会使该处附近腔室内的膨胀件产生膨胀,不会影响其他处腔室内膨胀件的使用,从而有利于继续维持电缆其他处的防火性能。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电缆芯;2、绝缘层;3、防火层;4、外被层;5、膨胀件;6、空腔;7、腔室;8、隔断件;9、提示层;10、缓冲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防火电缆。参照图1,一种防火电缆包括电缆芯1,所述电缆芯1,电缆芯1有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线组成。电缆芯1外设置有一圈绝缘层2,绝缘层2可选用为聚烯烃料层,绝缘层2外设置有防火层3,防火层3由防火粉末填充形成,防火粉末可选用为无机防火粉末,防火粉末对电缆芯1起到防火保护的作用。
31.防火层3内绕电缆芯1外绝缘层2周侧壁旋转均匀设置有多个隔断件8,隔断件8为
由合金弹簧钢丝制成的弹性压缩件,隔断件8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缓冲孔10,从而对电缆芯1起到一定的弹性支撑的作用,相邻隔断件8与电缆外被层4和绝缘层2形成若干个腔室7,腔室7的开口呈外张设置,从而进一步有利于在外被层4烧毁时膨胀件5将腔室7内的防火粉尘完全挤压至电缆外。
32.腔室7的远离外被层4内侧壁设置有膨胀件5,膨胀件5可选用为膨胀胶制球,膨胀件5内设置有空腔6,空腔6内填充有压缩氮气,在电缆外被层4完好的状态下,膨胀件5在外被层4压力作用下始终保持压缩状态。在外被层4被火烧穿时,膨胀件5空腔6内的压缩氮气立即失去外压的控制,迅速膨胀并使膨胀件5爆裂,由于膨胀件5相对体积较小,该爆裂不会产生任何安全问题,在膨胀件5膨胀并爆炸的过程中,将膨胀件5所在腔室7内的防火粉末从破损处挤压并喷出,起到一定的灭火效果。同时爆炸后压缩氮气从电缆内涌出,使周围空气中处于短暂的无氧状态,从而进一步有利于电缆处火源的熄灭,从而达到对电缆外被层4防火的效果。
33.腔室7周侧壁设置有提示层9,提示层9可选用为红色刷漆层,在电缆外被层4产生损坏,电缆腔室7内填充的防火粉尘被膨胀件5挤出腔室7,从而使得腔室7周侧壁裸露在空气中,颜色较为鲜艳的提示层9便于检修人员发现电缆损坏处并进行跟换。
3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火电缆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在电缆外被层4被烧开时,外被层4产生破裂,外被层4中腔室7内的防火粉末与空气接触,腔室7内的膨胀件5在失去外被层4压力作用下迅速产生膨胀,将防火粉末喷射出外被层4外,从而对外被层4处的火进行扑灭,同时膨胀件5在内腔中的压缩氮气持续膨胀的作用下发生爆炸,使得在火源附近的空气被膨胀出的氮气覆盖,形成一片区域的无氧环境,从而有利于火势无法依靠外被层4进行蔓延,进而提高电缆使用时的安全性。
3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