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式的三位六通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7-3  131



1.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嵌式的三位六通阀。


背景技术:

2.在实际应用中有些产品需要一个能够嵌入在产品零件中的三位六通阀来实现流体通道的转换。如能够产生压力和真空手泵,可通过阀门转换来实现压力口或真空口与输出口的连接。在压力或真空转换过程中,无论是从压力转换到真空,还是从真空转换到压力,都必须经过通大气口,将输出口的压力或真空通大气,否则会损坏与输出口连接的仪表。三位六通阀的三个工作位置分别用于实现输出口与压力口连通、输出口与大气口连通及输出口与真空口连通。内嵌式设计可实现阀与产品融为一体,这样结构紧凑、简单,避免了阀门、接头、管路和产品相互连接而造成体积过大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嵌式的三位六通阀,可实现阀与产品融为一体,这样结构紧凑、简单,避免了阀门、接头、管路和产品相互连接而造成体积过大的情况。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嵌式的三位六通阀,结构包括阀体、阀芯机密封圈,其具体结构是在阀体上加工出一个安装阀芯的孔,阀芯安装于阀体的阀芯孔内,且可在阀体内来回移动。
5.所述阀芯为圆柱体结构,阀芯的外径小于阀体上通孔的内径,阀体外表面上设置有三组凸起的环形台阶,每组凸起的环形台阶包括四个环形台阶,相邻两环形台阶之间形成凹槽,每组凹槽中,两侧凹槽设置有密封圈,阀芯上装有6个密封圈。
6.所述阀芯,截面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通孔连通中间环形台阶组中间凹槽,呈“l”型连通通道。
7.所述阀体上沿着阀体的结构设置有安装阀芯的通孔,在通孔内壁上加工有与外部连接的五个小通孔,五个小通孔在阀芯通孔两侧交叉均向排布,其对应的通孔分别为p11口、p12口、p21口、p22口和p23口;其中,p24口是在阀芯上加工的孔的通口,通过阀芯的移动可实现p11口,p12口分别与p22口和p21口、p23口、p24口的连通。
8.所述阀芯与阀体处于在三个不同位置,形成三种不同流体的连通方式;连通方式:使阀芯的一个端面与阀体一侧齐平;p11与p22连通,p12与p23连通,p21和p24被封闭与所有通道都不通;连接方式:调整阀芯的位置,使阀芯的端面移动到阀体中间位置,实现p11与p21连通,p12与p23连通,p22和p24连通;连接方式:阀芯端面与阀体最左面,可实现p11与p21连通,p12与p22连通,p23和p24被封闭与所有通道都不通。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阀体可以是产品的一个部分,阀芯安装入在阀体内;不必专门通过管路、接头等零件进行相互连接;有效缩小了产品的体积,还减轻了产品的重量;内嵌式结构不仅使产品结构成为一体让结构更加紧凑,还减少连接件之间的密封数量,减
少泄漏点;阀芯的三个工作位置可以通过用手动推拉阀芯的方式实现,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10.图1是三位六通阀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三位六通阀结构示意图的原理图;
12.图3是三位六通阀结构示意图;
13.图4是三位六通阀结构示意图的原理图;
14.图5是三位六通阀结构示意图;
15.图6是三位六通阀结构示意图的原理图;
16.图7是阀芯结构示意图;
17.图8是阀芯安装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18.图9 是三位六通阀连通方式结构示意图;
19.图10 是三位六通阀连通方式结构示意图;
20.图11是三位六通阀连通方式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阀体;2、阀芯;3、密封圈;4、通孔;5、凸起环形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嵌式的三位六通阀。结构包括:阀体、阀芯和密封圈;结构包括阀体、阀芯机密封圈,其具体结构是在阀体上加工出一个安装阀芯的孔,阀芯安装于阀体的阀芯孔内,且可在阀体内来回移动。阀体上沿着阀体的结构设置有安装阀芯的通孔,在通孔内壁上加工有与外部连接的五个小通孔,五个小通孔在阀芯通孔两侧交叉均向排布,其对应的通孔分别为p11口、p12口、p21口、p22口和p23口。如图7、8所示,阀芯为圆柱体结构,阀芯的外径小于阀体上通孔的内径,阀体外表面上设置有三组凸起的环形台阶,每组凸起的环形台阶包括四个环形台阶,相邻两环形台阶之间形成凹槽,每组凹槽中,两侧凹槽设置有密封圈,阀芯上装有6个密封圈;阀芯,截面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通孔连通中间环形台阶组中间凹槽,呈“l”型连通通道,对应通孔为p24。
24.如图9所示,将阀芯移动到阀体的最右面的位置,见图9工作位置;可以实现p11与p22连通,p12与p23连通,p21和p24被封闭与所有通道都不通。而将阀芯移动到阀体的中间位置,见图10工作位置,可实现p11与p21连通,p12与p23连通,p22和p24连通。而当阀芯移动到阀体最左面位置,见图11工作位置3.可实现p11与p21连通,p12与p22连通,p23和p24被封闭与所有通道都不通。这样在阀芯移动的3个位置就分别实现,p22与p11连通,p22与p24连通,p22与p12连通。
25.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以p22作为输出口,p11作为压力口,p12作为真空口,p21,p23,p24作为通大气口。则只需要移动阀芯位置就能够实现输出口p22与压力口p11,输出口p22与通大气口p24,输出口p22与真空p12之间分别连通。


技术特征:
1.一种内嵌式的三位六通阀,结构包括阀体、阀芯机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在阀体上加工出一个安装阀芯的孔,阀芯安装于阀体的阀芯孔内,且可在阀体内来回移动;所述阀芯为圆柱体结构,阀芯的外径小于阀体上通孔的内径,阀体外表面上设置有三组凸起的环形台阶,每组凸起的环形台阶包括四个环形台阶,相邻两环形台阶之间形成凹槽,每组凹槽中,两侧凹槽设置有密封圈,阀芯上装有6个密封圈;所述阀芯,截面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通孔连通中间环形台阶组中间凹槽,呈“l”型连通通道;所述阀体上沿着阀体的结构设置有安装阀芯的通孔,在通孔内壁上加工有与外部连接的五个小通孔,五个小通孔在阀芯通孔两侧交叉均向排布,其对应的通孔分别为p11口、p12口、p21口、p22口和p23口;其中,p24口是在阀芯上加工的孔的通口,通过阀芯的移动可实现p11口,p12口分别与p22口和p21口、p23口、p24口的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式的三位六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与阀体处于在三个不同位置,形成三种不同流体的连通方式;连通方式:使阀芯的一个端面与阀体一侧齐平;p11与p22连通,p12与p23连通,p21和p24被封闭与所有通道都不通;连接方式:调整阀芯的位置,使阀芯的端面移动到阀体中间位置,实现p11与p21连通,p12与p23连通,p22和p24连通;连接方式:阀芯端面与阀体最左面,可实现p11与p21连通,p12与p22连通,p23和p24被封闭与所有通道都不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嵌式的三位六通阀,结构包括阀体、阀芯机密封圈,其具体结构是在阀体上加工出一个安装阀芯的孔,阀芯安装于阀体的阀芯孔内,且可在阀体内来回移动;阀体上沿着阀体的结构设置有安装阀芯的通孔,在通孔内壁上加工有与外部连接的五个小通孔,五个小通孔在阀芯通孔两侧交叉均向排布,通过阀芯的移动可实现阀芯与阀体上通孔的连通。本实用新型三位六通阀的三个工作位置分别用于实现输出口与压力口连通、输出口与大气口连通及输出口与真空口连通。内嵌式设计可实现阀与产品融为一体,这样结构紧凑、简单,避免了阀门、接头、管路和产品相互连接而造成体积过大的情况。管路和产品相互连接而造成体积过大的情况。管路和产品相互连接而造成体积过大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闫晋平 闫翔 刘国峰 丁红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原市太航压力测试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31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