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集尘功能的粒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粒料生产的工艺流程包括线料挤出、冷却、破碎以及收集等工序。
3.将线料破碎得到粒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这些粉尘会附着在粒料的表面,并且在粒料收集灌装的过程中,由于粒料之间相互碰撞,导致一些粉尘漂浮在空气中,对操作工人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4.因此,现有技术在收集灌装粒料过程中无法收集粉尘的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集尘功能的粒料收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收集灌装粒料过程中无法收集粉尘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集尘功能的粒料收集装置,包括:
7.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除尘腔,所述壳体设有连通所述除尘腔的入料口和出料口,且所述壳体内转动设有分料组件,所述分料组件上设有通孔;和
8.集尘机构,所述集尘机构包括送风组件和吸尘组件,所述送风组件连接于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出料口的一端,且与所述除尘腔连通,所述吸尘组件连接于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入料口的一端,且与所述除尘腔连通。
9.可选地,所述送风组件包括:
10.吹风机,所述吹风机连接于所述壳体外壁;
11.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连接于所述吹风机和所述壳体之间,且所述送风管道背离所述吹风机的一端连通于所述除尘腔;以及
12.挡板,所述挡板连接于所述送风管道背离所述吹风机的一端。
13.可选地,所述吸尘组件包括:
14.吸尘机,所述吸尘机连接于所述壳体外壁;
15.集尘管道,所述集尘管道连接于所述吸尘机和所述壳体之间,且所述集尘管道背离所述吸尘机的一端连通于所述除尘腔;以及
16.集尘盒,所述集尘盒连接于所述壳体外壁,并连接于所述吸尘机背离所述集尘管道的一端。
17.可选地,所述集尘盒背离所述吸尘机的一端设有活动底板。
18.可选地,所述吸尘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吸尘组件位于所述入料口两侧。
19.可选地,所述分料组件包括转轴和连接于所述转轴的分料板,所述转轴转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分料板上。
20.可选地,所述壳体外壁设有连通于所述入料口的上料管道,所述上料管道的横截面积沿背离所述入料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21.可选地,所述壳体外壁设有连通于所述出料口集料管道。
22.可选地,所述集料管道外壁设有挂钩。
23.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壳体下端面。
2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具有集尘功能的粒料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和集尘机构,经过破碎得到的粒料由入料口进入除尘腔,粒料进入到除尘腔后,在分料组件的转动运送过程中,送风组件持续向除尘腔内送风,分料组件上设有供风流过的通孔,在分料组件和送风组件的共同作用下,粒料上粘附的粉尘脱离粒料,并被风吹起漂浮于除尘腔中,通过吸尘组件将漂浮的粉尘吸出除尘腔,避免粉尘再次掉落到粒料上,除尘后的粒料经分料组件转动运送至出料口,进而对除尘后的粒料进行灌装。因此,通过设置上述的分料组件和送风组件,在粒料灌装之前对粒料进行除尘,能够有效清除粒料上粘附的粉尘,通过设置上述的吸尘组件,能够有效吸除除尘腔内的粉尘,进而将粉尘统一收集,避免粉尘积攒,防止粉尘污染周围工作环境,有效提高粒料灌装效率。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集尘功能的粒料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分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号说明:
29.30.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3.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3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5.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粒料生产的工艺流程包括线料挤出、冷却、破碎以及收集等工序。将线料破碎得到粒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这些粉尘会附着在粒料的表面,并且在粒料收集灌装的过程中,由于粒料之间相互碰撞,导致一些粉尘漂浮在空气中,对操作工人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现有技术在收集灌装粒料过程中无法收集粉尘的问题亟待解决。
36.基于上述构思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集尘功能的粒料收集装置10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集尘功能的粒料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分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37.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集尘功能的粒料收集装置100,包括壳体1和集尘机构2,壳体1用于收集pbt粒料以对pbt粒料进行灌装,集尘机构2用于对pbt粒料进行除尘,并将粉尘统一收集处理。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也可以收集其他类型的粒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pet)、聚酰胺(polyamide,pa)、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s,abs),以通过集尘机构2进行除尘。
38.壳体1内形成有除尘腔11,壳体1设有连通除尘腔11的入料口12和出料口13,入料口12位于壳体1上端面,方便输送pbt粒料经入料口12掉入到壳体1内部,出料口13位于壳体1下端面,方便pbt粒料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出壳体1。且壳体1内转动设有分料组件14,分料组件14上设有通孔141,通孔141用于供风穿过,并且通孔141的直径小于pbt粒料的直径。pbt线料经破碎切割后得到的pbt粒料由入料口12进入到除尘腔11内,分料组件14转动设置,进而将pbt粒料转动输送至出料口13处,pbt粒料从出料口13处掉落以实现统一灌装。
39.集尘机构2包括送风组件21和吸尘组件22,送风组件21连接于壳体1设有出料口13的一端,且与除尘腔11连通,用于向除尘腔11内输送风,以将pbt粒料表面粘附的粉尘吹落。吸尘组件22连接于壳体1设有入料口12的一端,且与除尘腔11连通,以将吹落的粉尘吸出除尘腔11,进而将粉尘统一收集,避免二次污染pbt粒料。
40.可以理解的,pbt粒料由入料口12进入除尘腔11,pbt粒料进入到除尘腔11后,在分料组件14的转动运送过程中,送风组件21持续向除尘腔11内送风,通孔141可以供风穿过,进而减小分料组件14对pbt粒料的遮挡,提高除尘效率。在分料组件14和送风组件21的共同作用下,能够有效清除pbt粒料上粘附的粉尘,pbt粒料上粘附的粉尘脱离pbt粒料,并被风吹起漂浮于除尘腔11中。通过吸尘组件21将漂浮的粉尘吸出除尘腔11,进而将粉尘统一收集,防止粉尘污染周围工作环境,避免粉尘积攒,或再次掉落到pbt粒料上,造成pbt粒料二次污染,除尘后的pbt粒料经分料组件14转动运送至出料口13,进而对除尘后的pbt粒料进行灌装,有效提高pbt粒料灌装效率。
4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送风组件21包括吹风机211、送风管道212以及挡板213,吹风机211连接于壳体1外壁,以将吹风机211固定,用于向除尘腔11内吹送风。送风管道212连接于吹风机211和壳体1之间,且送风管道212背离吹风机211的一端连通于除尘腔11;送风管道212用于将吹风机211吹出的风导向除尘腔11内,以使得吹风机211吹出的风能够将除尘腔11内的pbt粒料表面的粉尘吹落。挡板213连接于送风管道212背离吹风机211的一端,挡板213可以供风穿过并用于阻挡pbt粒料,防止pbt粒料沿送风管道212掉落至吹风机211,造成吹风机211故障。
42.可以理解的,pbt粒料由入料口12进入除尘腔11后,在分料组件14的转动运送过程中,吹风机211持续吹出的风,通过送风管道212并穿过挡板213进入到除尘腔11内,进入到除尘腔11的风穿过通孔141,将pbt粒料表面的粉尘吹落,提高除尘效率。并且在分料组件14转动运送pbt粒料的过程中,挡板213能够很好地将pbt粒料阻隔在除尘腔11内,避免pbt粒料掉落进吹风机211内。在分料组件14、吹风机211、送风管道212以及挡板213的共同作用下,能够有效清除pbt粒料上粘附的粉尘,pbt粒料上粘附的粉尘脱离pbt粒料,并被风吹起漂浮于除尘腔11中,进而通过吸尘组件22将粉尘统一收集处理。
4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吸尘组件22包括吸尘机221、集尘管道222以及集尘盒223,吸尘机221连接于壳体1外壁,以将吸尘机221固定,用于吸出除尘腔11内的粉尘。集尘管道222连接于吸尘机221和壳体1之间,且集尘管道222背离吸尘机221的一端连通于除尘腔11,集尘管道222用于连通除尘腔11和吸尘机221,以使得除尘腔11内的粉尘在吸尘机221的作用下运动至集尘管道222。集尘盒223连接于壳体1外壁,并连接于吸尘机221背离集尘管道222的一端,在吸尘机221的吸力作用下,除尘腔11内的粉尘经过集尘管道221,最后通过集尘盒223同一收集。
44.可以理解的,pbt粒料由入料口12进入除尘腔11后,在分料组件14的转动运送过程中,吹风机211持续吹出的风,通过送风管道212并穿过挡板213进入到除尘腔11内,进入到除尘腔11的风穿过通孔141,将pbt粒料表面的粉尘吹落,粉尘漂浮于除尘腔11中。同时,吸尘机221持续作用,在吸尘机221吸力的作用下,除尘腔11内的粉尘被抽吸进集尘管道222中,并经过集尘管道222最终被抽排至集尘盒223中。在吸尘机221、集尘管道222以及集尘盒223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将除尘腔11内的粉尘统一收集处理,避免粉尘对pbt粒料造成二次
污染,同时有效避免粉尘污染周围工作环境。
4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集尘盒223背离吸尘机221的一端设有活动底板2231,通过活动底板2231能够开合集尘盒223,进而在集尘盒223装满后,通过活动底板2231打开集尘盒223,对粉尘进行统一处理。
46.可以理解的,pbt粒料掉落至除尘腔11后,吹落的粉尘通过吸尘机221抽吸至集尘盒223内,通过定期打开活动底板2231,以统一处理收集的粉尘,防止粉尘污染周围环境,提高除尘效率。
4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吸尘组件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吸尘组件22位于入料口12两侧。通过设置两个吸尘组件22分布于入料口12两侧,能够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避免吹落的粉尘漂浮于除尘腔11外。吸尘组件22可以对称分布于入料口12两侧,也可以根据实际吸尘需求设置,不做具体限定。
4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分料组件14包括转轴142和连接于转轴142的分料板143,转轴142转动设于壳体1内,用于带动分料板143沿转轴142周向运动,通孔141位于分料板143上。分料板14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分料板143沿转轴142周向间隔均匀分布,以使得pbt粒料能够收到更多的风吹。本实施例中,分料板143的数量为三个。
49.可以理解的,pbt粒料由入料口12进入除尘腔11,分料板143沿转轴142周向运动,pbt粒料掉落在分料板143上。分料板143运动过程中,将pbt粒料转运至出料口13处,在分料板143的转动运送过程中,吹风机211持续吹出的风,通过送风管道212并穿过挡板213进入到除尘腔11内,进入到除尘腔11的风穿过通孔141,将pbt粒料表面的粉尘吹落。通过设置多个分料板143,可以将pbt粒料分流转运,使得pbt粒料均能受到风吹,进而使pbt粒料表面的粉尘全部脱落,提高除尘效率。
5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壳体1外壁设有连通于入料口12的上料管道15,上料管道15的横截面积沿背离入料口12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得pbt粒料可以沿上料管道15内壁滑落至入料口12,进而掉落至除尘腔11内。通过设置上料管道15,方便将pbt粒料传输至入料口12,有效避免pbt粒料掉落至壳体1外侧,减少浪费。
5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壳体1外壁设有连通于出料口13集料管道16,集料管道16背离出料口13的一端用于连接灌装袋。除尘后的pbt粒料经过分料板143转动运送至出料口13处,并沿着集料管道16掉落至灌装袋中,以对pbt粒料进行统一灌装。通过设置集料管道16,方便pbt粒料灌装,有效避免pbt粒料散落。集料管道16背离出料口13的一端设有灌装挡片(图未示出),通过灌装挡片能够开合集料管道16。当灌装袋装满后,通过灌装挡片关闭集料管道16,进而更换新的灌装袋,避免pbt粒料掉落,减少浪费。
5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集料管道16外壁设有挂钩161,挂钩161用于钩挂灌装袋,避免灌装pbt粒料过程中灌装袋滑落,造成pbt粒料散落。
5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装置还包括底座3,底座3连接于壳体1下端面。底座3用于支撑壳体1,将壳体1托起一定的高度,使得集料管道16背离出料口13的一端与地面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方便将灌装袋钩挂于挂钩161,进而实现pbt粒料的收集灌装。
5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具有集尘功能的粒料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和集尘机
构,经过破碎得到的粒料由入料口进入除尘腔,粒料进入到除尘腔后,在分料组件的转动运送过程中,送风组件持续向除尘腔内送风,分料组件上设有供风流过的通孔,在分料组件和送风组件的共同作用下,粒料上粘附的粉尘脱离粒料,并被风吹起漂浮于除尘腔中,通过吸尘组件将漂浮的粉尘吸出除尘腔,避免粉尘再次掉落到粒料上,除尘后的粒料经分料组件转动运送至出料口,进而对除尘后的粒料进行灌装。因此,通过设置上述的分料组件和送风组件,在粒料灌装之前对粒料进行除尘,能够有效清除粒料上粘附的粉尘,通过设置上述的吸尘组件,能够有效吸除除尘腔内的粉尘,进而将粉尘统一收集,避免粉尘积攒,防止粉尘污染周围工作环境,有效提高粒料灌装效率。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