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密封件无模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密封件是防止流体或固体微粒从相邻结合面间泄漏以及防止外界杂质如灰尘与水分等侵入机器设备内部的零部件的材料或零件。生产密封圈的方法一般是通过热塑工艺来完成,这种工艺的缺陷是在生产前,需要先根据密封圈的形状开好模具。因为开模具的成本较高,而且制作周期长,传统的模压生产的产品尺寸不稳定,密封圈材料选择也不灵活,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的密封圈生产不够经济。目前很多企业通过数控机床执行控制程序,对密封件进行无模加工,加工时可根据需要加工的密封件的形状、尺寸进行灵活的调整,而且能够快速成型,密封件尺寸稳定性好。
3.但是目前的机床在无模加工密封件时,一般都是先将一个密封件通过卡盘等固定装置固定后再去加工,加工完后需要拆卸安装下一个加工,整个工作周期较长,且操作繁琐,每加工完一个零件后都需要人工去拆卸安装,不但人工劳动强度高,而且极大降低了加工效率。
4.因此,有必要提供密封件无模加工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密封件无模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密封件无模加工装置,包括机床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右侧所述固定板左壁设有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动轴右端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轴右端设有驱使转动板转动不同角度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板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外壁开设有四个移动槽,所述固定座左右内壁和前后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蜗杆和蜗轮,所述蜗杆和蜗轮啮合适配,所述固定座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第一转杆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上连接有固定密封件的固定机构。本方案通过转动机构带动连接盘和固定座转动到朝上位置,然后即可方便的放置待加工密封件,操作简单方便,且极大避免了侧面放置密封件时可能会导致密封件掉落的情况发生,然后再启动第二电机,通过蜗杆、蜗轮和固定机构的配合对密封件进行固定,对密封件的固定方式简单便捷,保证了后续加工稳定性,固定完毕再通过转动机构将连接盘和固定座转动朝右进行加工,当加工完一个密封件后,可通过转动机构将下一个待加工的密封件转动到加工位置继续加工,以此循环进行加工,等到连接盘上密封件全部加工完毕后,再进行更换下一组,避免了目前加工完一个就要停机拆卸并安装下一个加工的情况,极大的减少了加工周期,不但极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加工效率,带来了较大的效益。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于右侧固定板外壁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转动轴外壁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啮合适配;当加工好一个密封件后,此时可通过启动第三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通过从动齿轮会带动转动轴4转动,转动轴会带动转动机构、转动板以及连接盘转动。
9.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于转动板右端的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前后壁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转接板前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连接轴转动的第四电机,所述转动板固定连接于连接轴的外壁。通过第四电机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会带动转动板转动,即会带动连接盘和固定座转动,在放置密封件时极大避免了侧面放置密封件时可能会导致密封件掉落的情况发生,工作强度小,同时可方便后续对密封件的收取。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分别对称螺纹连接于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两侧的第一螺母块和第二螺母块,所述第一螺母块和第二螺母块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端穿出移动槽,且所述移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启动第二电机会带动第一转杆转动,第一转杆会通过蜗杆带动蜗轮和第二转杆转动,第一转杆转动时还会带动两侧第一螺母块相互靠近移动,同时第二转杆也会带动其两侧第二螺母块相互靠近移动,进而会带动移动杆和固定板相互靠近移动,最终四个固定板会朝着密封件进行固定,保证了后续加工稳定性,并且对密封件的固定方式简单便捷,同时对多个密封件进行固定,减少了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
1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上端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盘,所述放置盘上端内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放置盘移动的电动伸缩杆;密封件加工完毕后,通过转动机构带动转动板和连接盘向下转动九十度朝着下方,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放置盘通过滑块沿着滑轨滑动到连接盘正下方,然后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反转,再通过固定机构的配合,使得固定座上加工完毕的密封件不再受到限制,此时多个密封件就会掉落到下方的放置槽内进行收集,极大的方便了后续工作人员对密封件的收取,省时省力,且在密封件掉落后可继续进行安装下一批的密封件,极大的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左右壁和前后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两个所述限位滑杆分别滑动贯穿第一螺母块和第二螺母块;当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转动时,会带动第一螺母块和第二螺母块沿着限位滑杆移动,可对第一螺母块和第二螺母块移动进一步的限制,保证了移动稳定。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4.本方案通过转动机构带动连接盘和固定座转动到朝上位置来放置待加工密封件,操作简单方便,且极大避免了侧面放置密封件时可能会导致密封件掉落的情况发生,然后再启动第二电机,通过蜗杆、蜗轮和固定机构的配合对密封件进行固定,固定方式简单便捷,保证了后续加工稳定性,固定完毕再通过转动机构将连接盘和固定座转动朝右进行加工,当加工完一个密封件后,可通过转动机构将下一个待加工的密封件转动到加工位置继续加工,以此循环进行加工,避免了目前加工完一个就要停机拆卸并安装下一个加工的情况,极大的减少了加工周期,不但极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加工效率,带来了较大的效益;同时通过转动机构带动连接盘和固定座转动到正下方,再通过固定机构配
合可方便的对加工完毕的密封性进行收取,流程顺畅,极大的减少了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盘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外部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置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号说明:
23.1、机床本体;2、底座;3、固定板;4、转动轴;5、转动板;6、转动机构;601、转接板;602、连接轴;603、第四电机;7、连接盘;8、第一电机;9、固定座;10、移动槽;11、第一转杆;12、第二转杆;13、蜗杆;14、蜗轮;15、第二电机;16、第三电机;17、主动齿轮;18、从动齿轮;19、第一螺母块;20、第二螺母块;21、移动杆;22、固定板;23、滑轨;24、滑块;25、放置盘;26、放置槽;27、电动伸缩杆;28、限位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一:
25.请参阅图1和图3-6,密封件无模加工装置,包括机床本体1和底座2,底座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3,固定板3上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右侧固定板3左壁设有驱动转动轴4转动的驱动机构,转动轴4右端连接有转动板5,转动轴4右端设有驱使转动板5转动不同角度的转动机构6,转动板5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盘7,连接盘7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9,固定座9外壁开设有四个移动槽10,固定座9左右内壁和前后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1和第二转杆12,第一转杆11和第二转杆12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蜗杆13和蜗轮14,蜗杆13和蜗轮14啮合适配,固定座9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第一转杆11转动的第二电机15,第一转杆11和第二转杆12上连接有固定密封件的固定机构。本方案通过转动机构6带动连接盘7和固定座9转动到朝上位置,然后即可方便的放置待加工密封件,操作简单方便,且极大避免了侧面放置密封件时可能会导致密封件掉落的情况发生,然后再启动第二电机15,通过蜗杆13、蜗轮14和固定机构的配合对密封件进行固定,对密封件的固定方式简单便捷,保证了后续加工稳定性,固定完毕再通过转动机构6将连接盘7和固定座9转动朝右进行加工,当加工完一个密封件后,可通过转动机构6将下一个待加工的密封件转动到加工位置继续加工,以此循环进行加工,等到连接盘7上密封件全部加工完毕后,再进行更换下一组,避免了目前加工完一个就要停机拆卸并安装下一个加工的情况,极大的减少了加工周期,不但极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加工效率,带来了较大的效益。
26.请参阅图1,驱动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于右侧固定板3外壁的第三电机16,第三电机1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7,转动轴4外壁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8,从动齿轮18和主
动齿轮17啮合适配。当加工好一个密封件后,此时可通过启动第三电机16带动主动齿轮17转动,从而通过从动齿轮18会带动转动轴4转动,转动轴4会带动转动机构6、转动板5以及连接盘7转动,从会使得连接盘7带动下一个未加工固定座9和密封件转到加工的位置,此时可继续进行加工操作,以此循环进行加工,等到连接盘7上密封件全部加工完毕后,再进行更换下一组,避免了目前加工完一个就要停机拆卸并安装下一个加工的情况,极大的减少了加工周期,不但极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加工效率,带来了较大的效益。
27.请参阅图1-2,转动机构6包括有固定连接于转动板5右端的转接板601,转接板601前后壁转动连接有连接轴602,转接板601前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连接轴602转动的第四电机603,转动板5固定连接于连接轴602的外壁;通过第四电机603带动连接轴602逆时针转动时,连接轴602会带动转动板5向上转动到九十度,即会带动连接盘7向上转动九十度使其右端面朝上,此时连接盘7上的多个固定座9也会朝上,此时可将多个待加工密封件放置到各个固定座9上,极大提高了放置密封件的方便性,极大避免了侧面放置密封件时可能会导致密封件掉落的情况发生,同时操作简单,工作强度小;当通过第四电机603带动连接轴602顺时针转动九十度时,可方便后续对密封件的收取。
28.请参阅图4-6,固定机构包括有分别对称螺纹连接于第一转杆11和第二转杆12两侧的第一螺母块19和第二螺母块20,第一螺母块19和第二螺母块20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21,移动杆21上端穿出移动槽10,且移动杆21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启动第二电机15会带动第一转杆11转动,第一转杆11会通过蜗杆13带动蜗轮14和第二转杆12转动,第一转杆11转动时还会带动两侧第一螺母块19相互靠近移动,同时第二转杆12也会带动其两侧第二螺母块20相互靠近移动,第一螺母块19和第二螺母块20进而会带动移动杆21和固定板22相互靠近移动,最终四个固定板22会朝着密封件移动,最终会对密封件进行固定,保证了后续加工稳定性,并且对密封件的固定方式简单便捷,同时对多个密封件进行固定,减少了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固定座9左右壁和前后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28,两个限位滑杆28分别滑动贯穿第一螺母块19和第二螺母块20;当第一转杆11和第二转杆12转动时,会带动第一螺母块19和第二螺母块20沿着限位滑杆28移动,可对第一螺母块19和第二螺母块20移动进一步的限制,保证了移动稳定。
29.请参阅图1和图7,底座2上端固定连接有滑轨23,滑轨23上端滑动连接有滑块24,滑块24上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盘25,放置盘25上端内开设有多个放置槽26,固定板3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放置盘25移动的电动伸缩杆27;在将连接盘7上所有密封件加工完毕后,可再通过转动机构6带动转动板5和连接盘7向下转动九十度,此时连接盘7和多个固定座9朝着下方,通过电动伸缩杆27带动放置盘25通过滑块24沿着滑轨23滑动到连接盘7正下方,并且使得放置槽26对准固定座9,然后通过启动第二电机15反转,再通过固定机构的配合,使得固定座9上加工完毕的密封件不再受到限制,此时多个密封件就会掉落到下方的放置槽26内进行收集,极大的方便了后续工作人员对密封件的收取,省时省力,且在密封件掉落后可继续进行安装下一批的密封件,极大的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30.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第四电机603带动连接轴602逆时针转动,连接轴602会带动转动板5向上转动到九十度,即会带动连接盘7向上转动九十度使其右端面朝上,此时连接盘7上的多个固定座9也会朝上,此时可将多个待加工密封件放置到各个固定座9上。
31.放置好密封件后,然后启动第二电机15会带动第一转杆11转动,第一转杆11会通过蜗杆13带动蜗轮14和第二转杆12转动,第一转杆11转动时还会带动两侧第一螺母块19相互靠近移动,同时第二转杆12也会带动其两侧第二螺母块20相互靠近移动,第一螺母块19和第二螺母块20进而会带动移动杆21和固定板22相互靠近移动,最终四个固定板22会朝着密封件移动,最终会对密封件进行固定。
32.将密封件固定好后,再通过第四电机603顺时针转动九十度,使得连接盘7和多个固定座9对着右侧机床本体1,通过第一电机8带动固定座9转动,即会带动密封件转动,从而看而通过机床本体1对其进行加工操作,当加工好一个密封件后,此时可通过启动第三电机16带动主动齿轮17转动,从而通过从动齿轮18会带动转动轴4转动,转动轴4会带动转动机构6、转动板5以及连接盘7转动,从会使得连接盘7带动下一个未加工固定座9和密封件转到加工的位置,此时可继续进行加工操作,以此循环进行加工,等到连接盘7上密封件全部加工完毕后,再进行更换下一组。
33.在将连接盘7上所有密封件加工完毕后,可再通过转动机构6带动转动板5和连接盘7向下转动九十度,此时连接盘7和多个固定座9朝着下方,通过电动伸缩杆27带动放置盘25通过滑块24沿着滑轨23滑动到连接盘7正下方,并且使得放置槽26对准固定座9,然后通过启动第二电机15反转,再通过固定机构的配合,使得固定座9上加工完毕的密封件不再受到限制,此时多个密封件就会掉落到下方的放置槽26内进行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