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型材加工用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7-3  135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铝型材加工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2.铝型材镀钛金工艺,属于镀膜技术,它是在常规镀钛工艺基础上增加预镀和电镀工艺步骤,铝型材工艺是将活化后的镀件置于食盐和盐酸的水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电镀工艺的镀液成分包括硫酸镍、氯化镍、硼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糖精以及光亮剂,本工艺具有简单、实用和果佳等优点,可加工成各种形态的金色、彩色,黑色等光亮的多种系列铝型材产品,在对铝型材进加工时会用到夹持装置对其进行固定,提高加工的精准度。
3.但是目前现有的铝型材加工用夹持装置一般结构往往非常简单,或者操作起来较为繁琐困难,且夹持稳定效果较差,不便于对铝型材进行加工,同时容易造成加工的误差。
4.为此我们亟需提供一种铝型材加工用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铝型材加工用夹持装置夹持效果差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型材加工用夹持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型材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螺纹套,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
7.所述挤压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力块,所述调节板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插杆,所述连接板的正面开设有插槽,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层,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层。
8.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轴承,且轴承的内壁分别与第一螺杆的一端和第二螺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方便转动螺杆使不造成限制,同时能够对螺杆起到支撑。
9.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和第二螺杆的一端分别贯穿底座的一侧并延伸至底座的内壁与限位块的一侧活动连接,且第一螺杆的一端和第二螺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方便使用者根据需求调节第一螺杆或者调节第二螺杆。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通槽与调节板活动连接,且调节板通过插杆与连接板活动连接,方便连接板与调节板进行安装和拆卸。
11.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螺纹套的内壁分别与第一螺杆的外壁和第二螺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方便转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时能够带动螺纹套同时移动,从而方便根据使用的需求随意调节调节板,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且连接板通过内螺纹与调节杆螺纹连接,且调节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调节杆与连接板的螺纹连接,能够方便调节挤压板夹持高度和夹持的效果。
13.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挤压块的一侧固定连接,能够使调节板在对铝型材进行夹持时提高贴合性,同时能够使夹持效果大大提高。
14.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操作使用时,将铝型材放置在底座上,然后根据需求转动第一螺杆或者第二螺杆,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转动时带动螺纹套向一侧移动,螺纹套移动时带动调节板向一侧,移动时通过调节板一侧的挤压块对铝型材的两侧进行固定,挤压块一侧的阻力块和弹簧能够提高夹持的牢固性,同时降低对铝型材造成的摩擦,然后根据夹持的需求转动调节杆,调节杆带动挤压板向下移动,使海绵层对铝型材的顶部进行顶紧,进一步提高夹持的牢固性。
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技术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调节槽、限位块、第一螺杆、螺纹套、第二螺杆、调节板、通槽、连接板、插杆、插槽、调节杆、挤压板和海绵层,通过转动第一螺杆或者转动第二螺杆,能够使螺纹套向一侧移动,移动的同时带动调节板移动并对铝型材进行夹持,且根据需求旋转调节杆,使挤压板对铝型材的顶部进行固定,不仅调节方式较为灵活和简单,同时夹持效果较好。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板、凹槽、弹簧、挤压块、阻力块、海绵层和橡胶层、通过挤压块能够使调节板在对铝型材进行固定时起到防护效果,同时转动调节杆使挤压板底部的海绵层进行固定时进一步的提高防护性,通时提高与铝型材的贴合性,使夹持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同时降低对铝型材造成的摩擦。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板和连接板结构连接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俯视图。
23.图中:1、底座;2、调节槽;3、限位块;4、第一螺杆;5、螺纹套;6、第二螺杆;7、调节板;8、凹槽;9、弹簧;10、挤压块;11、阻力块;12、通槽;13、连接板;14、插杆;15、插槽;16、调节杆;17、挤压板;18、海绵层;19、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5.实施例1
2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铝型材加工用夹持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铝型材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调节槽2,调节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
有限位块3,限位块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杆4,第一螺杆4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螺纹套5,限位块3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杆6,螺纹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7,调节板7的一侧开设有凹槽8,凹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9,弹簧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0。
27.挤压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力块11,调节板7的一侧开设有通槽12,通槽1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插杆14,连接板13的正面开设有插槽15,连接板1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杆16,调节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7,挤压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海绵层18,通过设置底座1、调节槽2、限位块3、第一螺杆4、螺纹套5、第二螺杆6、调节板7、通槽12、连接板13、插杆14、插槽15、调节杆16、挤压板17和海绵层18,通过转动第一螺杆4或者转动第二螺杆6,能够使螺纹套5向一侧移动,移动的同时带动调节板7移动并对铝型材进行夹持,且根据需求旋转调节杆16,使挤压板17对铝型材的顶部进行固定,不仅调节方式较为灵活和简单,同时夹持效果较好,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层19,通过设置调节板7、凹槽8、弹簧9、挤压块10、阻力块11、海绵层18和橡胶层19、通过挤压块10能够使调节板7在对铝型材进行固定时起到防护效果,同时转动调节杆16使挤压板17底部的海绵层18进行固定时进一步的提高防护性,通时提高与铝型材的贴合性,使夹持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同时降低对铝型材造成的摩擦。
28.本实施例中,限位块3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轴承,且轴承的内壁分别与第一螺杆4的一端和第二螺杆6的一端活动连接,方便转动螺杆使不造成限制,同时能够对螺杆起到支撑。
2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一螺杆4的一端和第二螺杆6的一端分别贯穿底座1的一侧并延伸至底座1的内壁与限位块3的一侧活动连接,且第一螺杆4的一端和第二螺杆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方便使用者根据需求调节第一螺杆4或者调节第二螺杆6。
30.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3通过通槽12与调节板7活动连接,且调节板7通过插杆14与连接板13活动连接,方便连接板13与调节板7进行安装和拆卸。
31.进一步的,螺纹套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螺纹套5的内壁分别与第一螺杆4的外壁和第二螺杆6的外壁螺纹连接,方便转动第一螺杆4和第二螺杆6时能够带动螺纹套5同时移动,从而方便根据使用的需求随意调节调节板7,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32.更进一步的,连接板13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且连接板13通过内螺纹与调节杆16螺纹连接,且调节杆16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调节杆16与连接板13的螺纹连接,能够方便调节挤压板17夹持高度和夹持的效果。
33.除此之外,弹簧9的一端与凹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弹簧9的另一端与挤压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能够使调节板7在对铝型材进行夹持时提高贴合性,同时能够使夹持效果大大提高。
34.本实用新型操作使用时,如图1至图5所示,将铝型材放置在底座1上,然后根据需求转动第一螺杆4或者第二螺杆6,第一螺杆4和第二螺杆6转动时带动螺纹套5向一侧移动,螺纹套5移动时带动调节板7向一侧,移动时通过调节板7一侧的挤压块10对铝型材的两侧进行固定,挤压块10一侧的阻力块11和弹簧9能够提高夹持的牢固性,同时降低对铝型材造成的摩擦,然后根据夹持的需求转动调节杆16,调节杆16带动挤压板17向下移动,使海绵层18对铝型材的顶部进行顶紧,进一步提高夹持的牢固性。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应当地涵盖了与本案实用新型点有关的其他组合及具体应用。

最新回复(0)